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管理 » ui字体大小怎样换算
扩展阅读
视频封面上怎样固定文字 2025-05-20 03:08:52

ui字体大小怎样换算

发布时间: 2022-12-26 02:10:33

⑴ Android的UI设计中尺寸如何转换

px :是屏幕的像素点
in :英寸
mm :毫米
pt :磅,1/72 英寸
dp :一个基于density的抽象单位,如果一个160dpi的屏幕,1dp=1px
dip :等同于dp
sp :同dp相似,但还会根据用户的字体大小偏好来缩放。
建议使用sp作为文本的单位,其它用dip
针对dip和px 的关系,做以下概述:
QVGA屏density=120; QVGA(240*320)
HVGA屏density=160; HVGA(320*480)
WVGA屏density=240; WVGA(480*800)
WQVGA屏density=120 WQVGA(240*400)
density值表示每英寸有多少个显示点,与分辨率是两个概念。
不同density下屏幕分辨率信息,以480dip*800dip的 WVGA(density=240)为例

density=120时

屏幕实际分辨率为240px*400px (两个点对应一个分辨率)

状态栏和标题栏高各19px或者25dip

横屏是屏幕宽度400px 或者800dip,工作区域高度211px或者480dip

竖屏时屏幕宽度240px或者480dip,工作区域高度381px或者775dip

density=160时

屏幕实际分辨率为320px*533px (3个点对应两个分辨率)

状态栏和标题栏高个25px或者25dip

横屏是屏幕宽度533px 或者800dip,工作区域高度295px或者480dip

竖屏时屏幕宽度320px或者480dip,工作区域高度508px或者775dip

density=240时

屏幕实际分辨率为480px*800px (一个点对于一个分辨率)

状态栏和标题栏高个38px或者25dip

横屏是屏幕宽度800px 或者800dip,工作区域高度442px或者480dip

竖屏时屏幕宽度480px或者480dip,工作区域高度762px或者775dip

apk的资源包中

当屏幕density=240时,使用hdpi 标签的资源

当屏幕density=160时,使用mdpi标签的资源

当屏幕density=120时,使用ldpi标签的资源。

不加任何标签的资源是各种分辨率情况下共用的。

布局时尽量使用单位dip,少使用px

dp与px换算公式:
pixs =dips * (densityDpi/160).
dips=(pixs*160)/densityDpi

dp这个单位可能对web开发的人比较陌生,因为一般都是使用px(像素)
但是,现在在开始android应用和游戏后,基本上都转换成用dp作用为单位了,因为可以支持多种分辨率的手机.

以下是这两个单位的概念:
px (pixels)像素 –一个像素通常被视为图像的最小的完整采样,这个用的比较多,特别是web开发,页面基本都是使用像素作为单位的.
dip或dp (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设备独立像素 — 这个和设备硬件有关,一般我们为了支持手机上多种分辨率,如WVGA、HVGA和QVGA,都会使用dip作为长度的单位
在Android开发我们一般都可以不需要使用px的,但是某一些控件的属性没有直接支持dip,像下面的代码
android.view.ViewGroup.LayoutParams.height
android.view.ViewGroup.LayoutParams.width
上面这两个属性的单位为像素,但是为了兼容多种分辨率的手机,我们需要最好使用dip,时候我们可以调用以下的代码进行转换.
int heightPx= DisplayUtil.dip2px(this, 33);
mTabHost.getTabWidget().getChildAt(i).getLayoutParams().height = heightPx;
以上代码可以在我另一篇文章看得到.该功能是设置Tab的高度,单位是像素.以上的单位转换是为了支持多分辨率手机的.

public static int dip2px(Context context, float dpValue) {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 (dpValue * scale + 0.5f);
}

public static int px2dip(Context context, float pxValue) {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 (pxValue / scale + 0.5f);
}

⑵ ui设计需要会dpi ppi px dp换算吗

需要的
介绍下各自的定义:
px: pixel,像素,电子屏幕上组成一幅图画或照片的最基本单元

pt: point,点,印刷行业常用单位,等于1/72英寸

ppi: pixel per inch,每英寸像素数,该值越高,则屏幕越细腻

dpi: dot per inch,每英寸多少点,该值越高,则图片越细腻

dp: dip,Density-independent pixel, 是安卓开发用的长度单位,1dp表示在屏幕像素点密度为160ppi时1px长度

sp: scale-independent pixel,安卓开发用的字体大小单位。

以下是换算关系:

一、pt和px

公式一: 1pt= (DPI / 72) px

当photoshop中新建画布的分辨率为72ppi( 即 72dpi时 ), 1pt=1px; 当新建画布分辨率为72*2=144ppi时,1pt=2px

二、ppi和dpi

dpi最初用于衡量打印物上每英寸的点数密度。DPI值越小图片越不精细。当DPI的概念用在计算机屏幕上时,就应称之为ppi。同理: PPI就是计算机屏幕上每英寸可以显示的像素点的数量。因此,在电子屏幕显示中提到的ppi和dpi是一样的,可认为

公式二:dpi=ppi

三、ppi计算方法

ppi是指屏幕上的像素密度,其计算方法为:

公式三: ppi= 屏幕对角线上的像素点数/对角线长度 = √ (屏幕横向像素点^2 + 屏幕纵向像素点^2)/对角线长度

以小米2s为例,该屏幕分辨率为720px*1280px,4.3英寸。则点密度为 √ (720^2 +1280^2) /4.3 = 342ppi。

四、px和dp

dp为安卓开发时的长度单位,根据不同的屏幕分辨率,与px有不同的对应关系。

安卓端屏幕大小各不相同,根据其像素密度,分为以下几种规格:

1dp定义为屏幕密度值为160ppi时的1px,即,在mdpi时,1dp = 1px。
以mdpi为标准,这些屏幕的密度值比为:ldpi : mdpi : hdpi : xhdpi : xxhdpi = 0.75 : 1 : 1.5
: 2 : 3;即,在xhdpi的密度下,1dp=2px;在hdpi情况下,1dp=1.5px。其他类推。

公式四: 1dp=(屏幕ppi/ 160)px

以WVGA屏为例,该屏幕为480px*800px,按3.8寸屏算,点密度 √ (480^2 + 800^2) / 3.8 = 245,约等于240,对应于hdpi屏幕,所以该屏幕1dp=1.5px

五、dp和sp

dp和sp都是安卓的开发单位,dp是长度单位,sp是字体单位。sp与dp类似,但是可以根据用户的字体大小首选项进行缩放。Android系统允许用户自定义文字尺寸大小(小、正常、大、超大等等),

公式五:当文字尺寸是“正常”时1sp=1dp,而当文字尺寸是“大”或“超大”时,1sp>1dp。

一般情况下可认为sp=dp。

总结:由于做设计时以xhdpi为模板,xhdpi条件下,1dp=2px。若新建画布时,将画布分辨率设为144ppi,则1pt=2px=1dp。此时,即可将pt等同于dp。标注长度的时候,将长度像素除以2即为dp值。

PS:在photoshop cc中切图时,可直接在.png
图片图层名称前加上200%获得2倍大小的图,其他比例的切图以此类推。输出的两倍图不模糊的前提是,该图是photoshop中用形状工具画出来的未被
栅格化的图形,而不是已被栅格化的图层或外部导入的图片。

⑶ UI设计中的尺寸单位概念及换算

pt(point):绝对单位,又称逻辑分辨率,常用于软件设计和排版印刷行业
px(pixels):像素单位(相对单位),在不同的设备(dpi)下大小不同
ppi(pixels per inch):是图像分辨率的单位,图像ppi值越高,画面的细节就越丰富

dpi(Dots Per Inch):像素密度,即每英寸的像素数量

dp(Device Indepent Pixels):是独立于px的单位,简称"dip",与像素密度(dpi)有关。
像素比:不同的Android设备分辨率下,像素比不同(关联dpi;dp;px)

sp(Scale-independent Pixel):抽象像素,与dp类似。在Android开发中,一般作为文字单位大小。
当系统字体大小为正常时,1sp=1dp
当系统字体大小为大或者超大时,1sp>1dp

⑷ Android 应用的 UI 设计师应当如何如何定义字体的 sp 值

UI设计的效果图在创建文件时还需要把分辨率规范到72像素/英寸,安卓的效果图一般做两倍图,就是720*1280,在分辨率为72的情况下,字体的单位不论是“点”还是“像素”大小是一样的,如果是24号字那就等于24点,24像素,换算成sp的话就是12sp。如果发现字号你做的图中文字太大或太小,很可能是创建文件时分辨率不是72。

⑸ iOS开发中,ui设计图中给的尺寸大小是px怎么换算,有小数点怎么办,字体是除以二,其他的尺寸怎么处理

我是一个UI设计,回答你其中一点。标注是不能出现小数点的,一定要是2的倍数,甚至最好是6的倍数,这样开发才能很好计算。

⑹ xcode中设置UILabel时的字体大小与PS中的字体单位px之间如何换算

这与画布的分辨率设置有关,比如说分辨率300DPI(Dot per inch),也就是每英寸有300个点,你再换算到毫米就行了

⑺ 在ui入门学习中,dp和 px怎么换算

dp和px的换算公式 :
dp*ppi/160 = px。比如1dp x 320ppi/160 = 2px。
sp:Scale-independent pixels,它是安卓的字体单位,以160PPI屏幕为标准,当字体大小为 100%时, 1sp=1px。

dp也就是dip: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设备独立像素)。
dp是一种与密度无关的像素单位,在每英寸160点的屏幕上,1dp = 1px。

px(像素):屏幕上的点。

⑻ uview-uifrom修改字体大小

可以使用vw或vh这样的“相对”字体大小单位。vw代表文字相对于viewport的宽度,vh则代表相应的高度。在vw的体系中,默认将整个viewport的宽度设置为100vw,以此相对换算文字的大小。 r 例如r
除vw、vh外,还有vmin和vmax两种相对字号单位,其作用是自动选择相对于viewport宽高而言最小或最大的值,以此作为字体的大小。 r

⑼ Android UI设计字体大小规范

字体的大小安卓里面也有相应的规范,比如最小字体是多大,文本是多大,按照规范来设计的话就可以保证我们的界面图整体看起来更加的美观,而且在使用的字体方面,也是有一个严格的规定,英文在安卓里面使用的是Roboto,中文字体使用的是droid sans fallback,当然现在随着安卓手机分辨率的增加, 中文,字体的选择也多了几种,比如中文也可以使用思源黑体等。-来自趣达

⑽ ui标注px ios怎么转pt

字体大小的设置单位,常用的有2种:px、pt。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

先搞清基本概念:px就是表示pixel,像素,是屏幕上显示数据的最基本的点;

pt就是point,是印刷行业常用单位,等于1/72英寸。

这样很明白,px是一个点,它不是自然界的长度单位,谁能说出一个“点”有多长多大么?可以画的很小,也可以很大。如果点很小,那画面就清晰,我们称它为“分辨率高”,反之,就是“分辨率低”。所以,“点”的大小是会“变”的,也称为“相对长度”。

pt全称为point,但中文不叫“点”,查金山词霸可以看到,确切的说法是一个专用的印刷单位“磅”,大小为1/72英寸。所以它是一个自然界标准的长度单位,也称为“绝对长度”。

因此就有这样的说法,pixel是相对大小,而point是绝对大小。

分清“屏幕效果”和“打印效果”:

在浏览网页过程中,所有的“大”“小”概念,都是基于“屏幕”这个“界面”上。“屏幕”上的各种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表格等等,都会随屏幕的分辨率变化而变化,一个100px宽度大小的图片,在800×600分辨率下,要占屏幕宽度的1/8,但在1024×768下,则只占约1/10。所以如果在定义字体大小时,使用px作为单位,那一旦用户改变显示器分辨率从800到1024,用户实际看到的文字就要变“小”(自然长度单位),甚至会看不清,影响浏览。

那是不是用pt做单位就没这样的问题呢?错!问题同样出现。刚才的例子已经很清楚的说明,在不同分辨率下,无论是px还是pt,都会改变大小。以现在的电脑屏幕情况,还没有一种单位可以保证,在不同分辨率下,一个文字大小可以“固定不变”。因为这很难以实现也不是很有必要:全球电脑用户以亿来数,屏幕从14寸到40寸甚至更高都有,屏幕大小不同,分辨率也不同,要保证一个字体在所有用户面前大小一样,实在是MISSION IMPOSSIBLE。另外,电脑有其自身的调节性。

那在页面设计中到底是用px还是pt呢?

我认为,这个并没有什么原则性差异,就看自己处于什么角度思考了。

Mac机怎么情况不清楚,在Windows里,默认的显示设置中,把文字定义为96DPI(PPI,微软都将DPI和PPI混为一体,我们也就无须较真了)。这样的定义,说明了:1px=1/96英寸。联系pt的概念,1pt=1/72英寸,可以得出,在这样的设置中,1px=0.75pt,常见的宋体9pt=12px。在显示器分辨率不变的基础上(比如现在常用的1024×768),1px大小也就固定不变,改变显示设置,调整为144DPI,可以得出,1px=0.5pt,常见的宋体9pt=18px。原先用12px来组成的一个文字,现在需要18px来组成,px多了,文字就“大”了,更易阅读了。

所以,px和pt的使用区别,只有当用户改变默认的96DPI下才会产生:使用px定义文字,无论用户怎么设置,都不会改变大小;使用pt定义文字,当用户设置超过96DPI的值,数值越大,字体就越大。

(附公式:px = pt * DPI / 72) 对了,刚才还提到改变浏览器中文字大小的选项,也可以改变网页的文字大小。但在这种情况下,使用px和pt都是无效的,因为这2个都是有实际“pixel”数值的单位,比如9pt是12px,大小固定。这里要引用新的单位:em,其实就是%。因为当网页中的字体没有给出实际的px或pt定义的话,会有一个默认值:12pt即16px,对应浏览器中“字体大小”中的“中等”,以这个为标准,变大或缩小。(只适用于IE,在FF中,即便定义px或pt也都可以变大变小)

所以,从这个概念上看,em才是真正的“相对单位”(百分比嘛,当然是相对),而px和pt都是绝对单位(都有固定值)。

在网页设计中,面向用户的屏幕的基本单位是px,因此使用px作为单位是最简单也最容易理解的,而pt也不过是通过了Windows的设置乘上了一个比率转变成px再显示,算是绕了个圈子。参考大部分大型网站,包括Adobe和Microsoft,都是使用px作为单位,而且在HTML中,默认的单位就是px,是不是也暗示着px是网页设计的“内定单位”?

但在Word或Photoshop中,使用pt就相当方便。因为使用Word和Photoshop的主要目的都不是为了屏幕浏览,而是输出打印。当打印到实体时,pt作为一个自然长度单位就方便实用了:比如Word中普通的文档都用“宋体 9pt”,标题用“黑体 16pt”等等,无论电脑怎么设置,打印出来永远就是这么大。又或者在Photoshop中,设置一个图片中的某个艺术效果的字体是72pt大小,然后分别将这张图片设为300DPI和72DPI,再打印出来,就可以看出,这2个字体大小完全一样,只是“清晰度”不同,300DPI更清晰。这是毫无疑问的结果。

最后整理一下所有出现过的单位:

px:pixel,像素,屏幕上显示的最小单位,用于网页设计,直观方便;

pt:point,是一个标准的长度单位,1pt=1/72英寸,用于印刷业,非常简单易用;

em:即%,在CSS中,1em=100%,是一个比率,结合CSS继承关系使用,具有灵活性。

PPI(DPI):pixel(dot)per inch,每英寸的像素(点)数,是一个率,表示了“清晰度”,“精度”

PX和PT转换的公式:

以前在文章中介绍过PX和PT的转换规则,其实很简单,pt=px乘以3/4。

比如12px×3/4=9pt大小。

PX和em转换的公式:

对于PX转em的方法也类似,就是em=16乘以px,也就是说1.5em=1.5×16=24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