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废止的法律还能用吗
法律分析:可以的,因为新法一般是不溯及既往的,也就是说在新法生效以前发生的行为还适用旧法,但是在刑法的一些犯罪上有个别例外,如新法较旧法为轻,那么就适用新法 这是刑法上的 从旧兼从轻原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九十二条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第九十三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第九十四条 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② 政府与个人签订的协议中所依据的政府文件如果已经被废止,这个协议还有法律效力吗
政府与个人签订的协议中所依据的政府文件如果已经被废止,这个协议还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政合同的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享有行政权力。政府与个人签订的协议所以该合同属于行政合同。行政主体只有在合同订立后出现了由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或法律政策的重大调整,必须变更或解除时,才能行使单方变更、解除权。由此造成相对人合法权益损害的,要予以补偿。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因为履行行政合同发生争议,受行政法调整,根据行政法的相关原则,通过行政救济方式解决。对于合同的效力认定情况,是需要基于双方协商达成的一致意见来进行处理的,特别是对于签字的合同如果是具备法律效力的,是不可以随意进行作废处理的,必须由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可以对合同进行取消或者作废处理。合同想要作废一定要取得双方的同意,否则就是违约行为,擅自作废合同的行为是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的。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能因文件后来被撤销、失效,而否定当事人已将这些文件规定转化为合同约定内容的合法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③ 被废止、失效的法律 法规条例 行为发生在废止、失效前 是否还能否适用
行为发生在废止、失效前,而没有结案的案子,既适应旧法,也适应新法,如果旧法有利于犯法者,可以根据旧法处罚,如果新法有利于犯法者,可以根据新法处理总之可以按照有利于案犯的法律处理。
废止法律规范,有权的国家政权机关进行的旨在终止法律规范效力的一种立法活动。变动现行法律规范的一种形式。
废止与失效相连,一个法律或法律规范失效时,即应废止或意味着它的废止;一个法律或法律规范被废止时,即失效一项法律可以被整体废止,也可以被部分废止。前者指该项法律全部失效,后者指该法律中的某些或某个法律规范失效。
废止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即指终止现行法律中的某些规范的效力,与废止法律的含义有区别,但法律规范往往也被当作法律来理解和使用,废止法律规范也相应地可被理解为与废止法律同义。
法律规范的废止又有人为废止和自行废止的区分,前者指由有权的政权机关宣告失效而废止,后者指法律自行失效而废止。
(3)废止的文件还可以依据吗扩展阅读
各国废止法律规范或法律的原因和形式多种多样,当代中国主要有这几种:
由法定国家机关撤销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其他法律规范性文件;通过修改法律使某些法律规范废止;随着新法律的公布,与新法律的名称相同或内容相同的旧法律即行废止。
有的法律因完成自身的历史任务而自行失效、废止;法律本身规定了终止生效日期,期限届满又无延期规定,自行失效、废止;通过发布专门的法律规范性文件来废止。
废止法律规范或法律,是一种立法活动,应有法律根据,应以法律规定哪些机关有权废止、如何废止并通过立法程序废止法律,减少自行废止的现象,以消除由于自行废止过多而引出的弊病。
④ 废止的法律还能作为依据吗
法律分析:一般无效,要按照新法判决,但是新法有规定的按照规定执行。废止的理由之一就是上位法已经修改或废止,当然,肯定废止的法律会有滞后期的和追溯期的。比如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该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总则》施行前,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五条的规定。
⑤ 废止文件以前的还继续执行吗
新文件出台了,废止文件就不能再用了。
公文废止是指有新的公文出台的政策导致原有相关联的公文的政策内容已经无法参照执行的,用废止的办法解决。
经常有人把撤销和废止混为一谈,但其实二者不是一个意思。撤销和废止,由发文机关、上级机关或者权力机关根据职权范围和有关法律法规决定。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始无效。公文被废止的,视为自废止之日起失效。公文撤销是对不符合行文规范或违反相关规定政策的公文一种处理的方式。
⑥ 已经废止的标准文件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已经废止的标准文件是不可以继续使用。
标准的有效期指的是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我们的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5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制定标准的部门在标准实施后,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确认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
在法律废止中规定制定新的法律文件代替相同内容的原有法律文件,使原有法律文件自然失效,标准文件同上。
(6)废止的文件还可以依据吗扩展阅读
技术标准分类:
按照标准化对象,通常把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
1)技术标准包括基础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
2)管理标准包括管理基础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行政管理标准,生产经营管理标准等。
3)工作标准一般包括部门工作标准和岗位(个人)工作标准。
⑦ 废止的司法解释能作为定案依据
法律分析:已被废止即丧失法律效力,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七条 下列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一)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二)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三)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
(四)当事人无正当事由超出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
(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以外或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形成的未办理法定证明手续的证据材料;
(六)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七)被当事人或者他人进行技术处理而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
(八)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九)不具备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⑧ 已废止的法律是否还能引用
法律分析:已经废止的标准文件是不可以继续使用。 标准的有效期指的是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我们的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5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二十九条 国家建立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根据反馈和评估情况对其制定的标准进行复审。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经过复审,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进步的应当及时修订或者废止。
⑨ 废止的法规还能适用吗
法律分析:法律和司法解释被废止后,该法律和司法解释不再适用于废止决定施行后发生的法律事实。 也就是说,自废止决定施行之日发生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人民法院不得再适用被废止的法律和司法解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