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運動後可以泡腳嗎 運動後泡腳有什麼好處
1運動後可以泡腳嗎
運動後可以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緩解疲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後最好過30分鍾再泡腳,尤其是跑步之後,因為運動的時候人的腳步發熱,毛孔擴大,運動完馬上泡腳容易傷到脛骨。
2
運動後泡腳促進血液循環
人的體溫跟血液循環有密切關系,體溫低,人的血液循環也低,反之,體溫高的時候血液循環也會變得旺盛;運動後用熱水泡腳,可以擴展腳部的血管,同時使皮膚的溫度升高,促進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環,從而改善心臟功能,減少心臟負擔。
3
泡腳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運動後泡腳促進了腳部和全身血液循環,血液循環增加了,身體內各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功能得到調節,如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腎上腺 分泌腎上腺激素,這些激素分泌均有促進身體新陳代謝的作用。
4
泡腳消除疲勞
長時間進行運動之後,人的身體會感到疲勞,腳部首先出現血液循環不良導致,代謝終產物,乳酸微晶體,鈣鹽等物質沉積。每公斤血液中約含有30毫克乳酸,用43°C的熱水泡腳30分鍾後,血液中的乳酸會有所降低,從而緩解疲勞。
B. 跑步後進行泡腳,真的能緩解身體疲勞嗎
運動完可以泡腳,泡腳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緩解疲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後最好過30分鍾之後再泡腳,尤其是跑步之後,因為運動的時候人的腳步發熱,毛孔擴大,運動完馬上泡腳容易傷到脛骨。
運動以後最好是不要用熱水泡腳,容易造成水腫,可以用溫水洗洗腳水的溫度千萬不要過高。運動完泡腳,不僅可以緩解疲勞,還可以使運動完了的人睡眠變得更加深沉。
跑步後泡腳還有利於讓自己的一雙腳達到清潔的作用!跑步之後泡腳自然可以使雙腳干凈,避免了運動後細菌的滋生,防止一些足癬的發生,同時還可以增加足部的血液循環,也可以緩解腳步的疲勞。
運動之後身體處於興奮狀態,同時也感到非常勞累,泡腳可以疏通血液,促進新陳代謝循環,對神經和毛細血管有良好的刺激作用,這種溫熱刺激通過足部反射到大腦皮層,起到抑製作用,使興奮的交感神經向副交感神經轉換,此時人會處於安靜狀態,從而有效改善睡眠。
C. 走路太多,腳酸怎麼辦
運動醫學上將運動引起的肌肉酸痛分為兩種: 一種是運動後疼痛立即出現,但其消失得也快,這種叫做急性肌肉酸痛。 另一種是在運動後幾小時或一夜之後才出現,並伴有疲倦乏力,甚至會出現肌肉痙攣、僵硬等症狀。這種肌肉疼痛消失得比較緩慢,常常3~4天甚至6~7天之後才能完全恢復,這種症狀則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或運動後疲勞。 我們常說的肌肉酸痛主要是指後一種,即延遲性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與拉傷是有明顯區別的。實際上,肌肉酸痛是一種正常的、積極的生理表現。人們往往在力量訓練或一個不太適應(運動量偏大或新的運動項目等)的運動練習後,產生明顯的肌肉酸痛和不適。而這些症狀在休息一段時間後會自然消失,當再次進行同樣的運動時肌肉酸痛症狀會明顯減輕或不產生。而運動導致的肌肉拉傷就不同了,肌肉或韌帶拉傷會造成骨骼肌大面積的病理性改變,如細胞變性、細胞壞死等等,不僅影響繼續運動或訓練,還可能會帶來較嚴重的後果。 拉傷和肌肉酸痛的自我鑒別 肌肉和韌帶拉傷,會因一個損傷性動作而突然出現,而肌肉酸痛則是逐漸加重的。有一個辦法可以鑒別二者:肌肉酸痛通過牽拉能得到緩解,而如果是運動損傷,牽拉反而會使疼痛加重。 總之,運動後肌肉酸痛和肌肉(或韌帶)的損傷性質完全不同。肌肉酸痛可以通過休息、牽拉、按摩等得到緩解。而肌肉(或韌帶)損傷,就必須用醫學手段解決了。 為何肌肉會酸痛 肌肉酸痛產生的機制較復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乳酸堆積。 ②肌肉痙攣。 ③肌纖維或結締組織損傷。 ④其他因素。如組織間滲透壓產生變化或急性發炎等,也可造成肌肉酸痛。 乳酸是怎樣產生的 人體運動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來自細胞內的有氧代謝,就是有氧運動;但若能量來自無氧酵解,就是無氧運動。有氧運動時葡萄糖代謝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過呼吸很容易被排出體外,對人體無害。而無氧運動時葡萄糖酵解產生大量乳酸等中間代謝產物,不能通過呼吸排除,就形成了乳酸堆積。 肌肉酸痛的自我處理 休息 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的現象,並可慢慢促進血液循環,能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並能消除肌肉酸痛部位營養的供給與修復,使之恢復正常。 靜態伸展 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鬆和拮抗肌的緩解,有助於痙攣肌肉的恢復。對酸痛局部進行靜態牽張練習,保持伸展狀態2分鍾,然後休息1分鍾,重復進行,每天做幾次這種伸展練習有助緩解痙攣。 拍打按摩 對酸痛局部進行按摩,使肌肉放鬆,促進肌肉血液循環,有助損傷修復及痙攣緩解。當然也可以進行自我放鬆治療,一般以頸背、四肢為主,頭部和胸腹為輔,具體手法是: 1. 捶打腰背:雙手握成空拳,輕捶肩背和腰部。也可以使用拍打棒依次交替拍打雙肩、後背、腰部和下肢等部位。拍打時,注意背部宜輕,下肢可偏重。 2. 推拿腿部:從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內側及前外側反復推拿。 3. 抖動雙腿:站或坐位,腿部肌肉放鬆並抖動,同時可進行踝關節的上下左右環形活動。 4. 分推印堂:用雙手拇指從印堂穴(眉心)向左右分推至太陽穴,反復8~10次,每次之間停頓5~10秒鍾,然後五指分開,由前額發際推擦至百會穴5~6次,反復操作30次,每次間隔5~10秒鍾。 5. 按揉胸腹:從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復20次;並從左至右環形推揉腹部,反復做20次。熱敷 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對酸痛的局部肌肉進行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加速肌肉酸痛的緩解和恢復,尤其是配合輕微的伸展運動或按摩,將更能加速消除延遲性肌肉酸痛,促其恢復正常。 怎樣避免運動後腰酸腿痛 熱身運動 運動前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就像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或低負荷的重量訓練,將能使肌肉活動部位的關節放鬆,加速血液循環,並要適當地伸展活動肌群。 循序漸進 運動的負荷、運動的時間要採用漸進式的方式逐漸增加,不要超過個人的能力范圍。 避免離心性收縮 從事不熟悉或不常從事的運動型態,特別是從事反復離心肌肉收縮運動時,更容易發生肌肉酸痛的現象,所以應該避免離心性收縮的運動。 避免陌生運動 中老年人對於不熟悉的運動項目,應盡量避免參與,除非有教練指導,否則易出現肌肉酸痛或運動傷害。 避免過度運動 不少人平時很少運動,偶爾運動一次,要把自己累得不行才覺得「過癮」,這樣難免第二天腰酸腿疼,所以不常運動的人要注意運動時適可而止。因為一次大量運動不但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反而對身體有害。 放鬆運動 從事激烈運動後的放鬆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配合活動部位的伸展,可促進循環,可有助於減緩甚至避免肌肉酸痛的發生。 規律性運動 運動貴在長期堅持,且有規律性,如此不僅能鍛煉身體,還可以提高身體耐受性,減少肌肉酸痛的發生
D. 腳底酸痛如何緩解
盡量穿寬松舒適的鞋,減少久站久走。如為痛風患者,應注意飲食,減少嘌呤攝入,不要喝啤酒、食用動物內臟等,遵醫囑服葯。術後患者應注意聽從醫生安排,進行功能鍛煉。
E. 如果長期沒有運動 突然運動過量時 腳很酸 怎麼辦
如果工作需要想快速回復的話:運動完後可以再活動活動,或者揉揉捏捏肌肉
還可以與酸痛處塗些葯酒,紅花油,等等活血化淤的東西
實在不行,就喝點酒,或者去做按摩,泡熱水澡,貼辣椒膏(一種膏葯,葯店有售),烤火,紅外線照射,都應該有用
這些方法是可以快速緩解疼痛的。
最好慢慢調整(推薦):在最新一期《梅奧醫訊》中,運動醫學專家指出,緩解肌肉酸痛應該採取先冷敷、後熱敷的方法。
為緩解因運動挫傷和拉傷所致的肌肉疼痛,第一個步驟應在最初的幾天,每隔4—6個小時對疼痛部位進行一次冷敷,每次堅持20分鍾。這樣能夠使肌肉從過度緊張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進行冷敷的工具可以是冰袋,也可以是一包冷凍蔬菜。
在冷敷前最好用乾爽的毛巾或衣物將冰袋裹起來,以免皮膚凍傷。
經過兩到三天的冷敷之後,肌肉的緊張狀態和疼痛感能夠得到較大緩解,這時就應該及時採取熱敷療法,以使肌肉徹底消除酸痛的感覺。
熱敷療法最好能夠做到1天3次,每次20分鍾。熱敷療法的手段多種多樣,可以用一小瓶熱水、一塊熱毛巾直接敷在疼痛部位,也可以採取烤燈、泡盆浴或沖熱水澡的方式。
專家同時指出,對於一些慢性病造成的肌肉或關節疼痛(例如關節炎),熱敷要比冷敷更有效。
避免肌肉酸痛的方法:
*肌肉伸展運動(以靜態的方式進行)。
*漸增負荷原則:肌肉訓練的超負荷原則使得肌肉容易因此受傷,配合漸增負荷原則,慢慢提高肌肉的訓練的
質與量,才能有效避免傷害發生。
*適當的補充維他命C,唯仍需進一步分析證實。
遲發性肌肉酸痛則是指,在運動後數小時到24小時左右才出現的肌肉酸痛現象,通常肌肉酸痛的持續時間在
一至三天左右。遲發性肌肉酸痛的原因,不外是肌肉受傷、肌肉痙欒或結締組織異常所引起,不過,一般認為結
締組織異常是引起遲發性肌肉酸痛的最大原因。
一般大眾認為肌肉酸痛是乳酸堆積所造成的觀念,是不正確的。
較少使用或訓練的肌肉,突然進行激烈或過度反復的活動,容易引起遲發性的肌肉酸痛,預防的最佳方法是
以漸進的方式進行肌肉活動,使肌肉能夠負荷將進行的繁重或多次反復運動。如果已有肌肉酸痛現象,則應休息與熱療處理,不宜再過度活動,否則易產生更嚴重的傷害.
F. 感覺腳好累,很酸,怎麼辦呢,泡泡腳會不會好點
我的建議:
1.在泡腳水中放少量的食鹽,這樣一來有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之功效
2.盡量不要穿高跟鞋或者鞋底低於一厘米的鞋子,要不然周期祿來腳就很容易困。
3.做足部按摩,按摩足三里還有腳底的一些按摩可以有效預防腳酸,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預防和環節感冒等症狀。
4.做適當的運動,比如散步慢跑等,盡量避免劇烈運動。
5.適當補鈣,因為缺鈣也會造成腿腳酸軟。
6.人們常說吃什麼補什麼,你可以吃點豬蹄什麼的補補
以上答復希望能幫到你
G. 走路腿沒勁、酸脹涼,泡腳可以解決嗎
泡腳是非常有用的,它能夠促進腳底的血液循環,讓整個身體變得舒服起來。所以如果你感覺小腿酸脹涼,並且走路沒有力氣,這個時候就可以去泡一泡腳。如果你的小腿血液循環不流暢,就會讓小腿變得比較酸痛冰涼,而泡腳就能夠促進血液的循環,能夠有效的緩解這種症狀。但是泡腳也不是萬能的,如果泡了幾次腳,這種現象還沒有得到改善,就可以去醫院看一看。
H. 劇烈運動後腳酸怎麼辦
一般是運動過多,乳酸積累,過一段時間乳酸腳消除就不酸了,可以在睡前用熱水泡泡腳,並且按摩一下,睡覺的時候用枕頭把腳部墊高,可能可以緩解一下疼痛。不過還是要檢查一下起因,如果是因為暫時勞累引起,多休息就好了
I. 一天走路時間長了腳很酸,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腳酸
可以按摩,睡前溫熱水泡腳、趁著腳部濕潤,自行做簡單的足部按摩更佳,足浴(中葯泡腳)來緩解腳酸。保暖好膝蓋、腳踝部,防止受寒。1,腳酸有很多原因:缺鈣,缺微量元素,或者是風寒濕引起的,發熱,勞累,風濕,痛風,血栓性靜脈炎及肝損害、腎虛等 。2,腳酸如果持續時間長,最好去醫院及時就醫,確診後,做針對性的治療,在醫生指導下用葯。3,腳、腿酸痛中醫認為與腎虛有關,可以適當補鈣,平時多吃些枸杞子、核桃,適當運動,,有利於腳酸症狀的緩解。
要注意重心的穩定 走路時,應微微收腹。收腹與挺胸的動作是自然連在一起的,只有當人體的重心略微向前靠,使其正好落在脊柱的前方,才能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前進感。 走路時,應抬頭挺胸,千萬不要向前耷拉著腦袋,也不要向後仰。上半身應保持相對的穩定,不要左右搖擺。手的擺動幅度也應與速度相宜,如果頭前傾或後仰,身體左右擺動過大,手的擺動幅度過大等,就可能造成「重心位移」,走路的姿態變成搖搖擺擺,很不穩定。
J. 腳酸,有什麼辦法能快速緩解
一、產生原因:在長時間的走路運動後,由於人體的雙腳需要承受人體上半身的重量,長時間的壓迫下,人體的雙腳部位也會造成一種負荷的狀態,導致雙腳出現疲勞的情況,正常就會表現出現腳部酸痛
二、解決辦法
1.抬高腿部。由於人體在長時間的走路之後,腿部需要承受的重要是非常大的,這時由於受到身體重要的壓力影響,會導致腿部的血液循環發生阻礙不暢的現象發生,從而進補引發導致腿部疲勞現象的加重。
所以說在這種情況就可以選擇停下來休息下,把腿部太高,或者直接腿部放在椅子上面,不過要注意的是腿部太高的部位最好高過自身心臟器官位置,這樣就能很好促進腿部的血液進行迴流,緩解腿部的壓力和疲勞的狀態
2.按摩腳部。當我們在長時間的走路之後,正常腳部都會呈現疲勞的狀態,這時就可以對腳部選擇進行按摩,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功能,這樣也能很好的緩解腳部的疲勞。
不過在按摩腳部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在按摩時,最好直至腳部發熱為止,這樣按摩的效果才能更好的體現。
3.泡腳。在熱水泡腳的熱水中加入少食鹽,這樣就能起到一種殺菌消毒的作用,如果是因為長時間走路或者跑步導致腳部破皮而導致發炎,這時就剛剛好,這樣就能有效幫助消滅腳部發炎位置的一些細菌,有著輔助治療的作用。如果自身有腳臭的話,還可以有效的緩解腳臭的症狀。
/iknow-pic.cdn.bcebos.com/838ba61ea8d3fd1f3bdabb1f3d4e251f94ca5fc7"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38ba61ea8d3fd1f3bdabb1f3d4e251f94ca5fc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yourecards.net/pic_838ba61ea8d3fd1f3bdabb1f3d4e251f94ca5fc7"/>
拓展資料
走路、站立或按壓時,拇指關節和腳掌疼痛,但沒有紅腫,可能是足底肌群損傷,可每晚用熱水泡腳;腳掌疼的同時,第三或第四腳趾也出現疼痛,可能是長期穿高跟鞋惹的禍。建議高跟鞋與平跟鞋換著穿,如果必須穿,最好要選寬頭、厚鞋底的鞋;如是沒有原因的腳掌疼痛,同時有口渴、尿頻、容易餓、體重減輕等症狀時,要考慮是否患有糖尿病。
(參考資料/ke..com/item/腳"target="_blank">網路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