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運動可以減少房早嗎
擴展閱讀

運動可以減少房早嗎

發布時間: 2023-02-21 13:56:31

Ⅰ 心臟早搏還能跑步嗎

不知您出現早搏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沒有器質性心臟病,適當的運動不會影響的.

你好:請問早搏是否頻發?一般是可以適當運動的.早搏是指異位起搏點發出的過早沖動引起的心臟搏動,為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根據早搏起源部位的不同將其分為房性,室性和結性.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見,其次是房性,結性較少見.早搏可見於正常人,或見於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常見於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病等.排除這些病因的情況,如果是頻發的,(24小時心電圖大於10000次)就是有射頻消融手術的意義的.還是有必要考慮射頻消融手術來根治的,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Ydz

偶發早搏健康人也會出現,可以不用治療,如果是頻發的或者伴有心臟器質性病變的應該應用葯物對症治療,有些誘因可以誘發早搏的出現,應注意去除,如:飲咖啡,濃茶,飲酒,情緒激動等

每個人的一生幾乎均出現過早搏,如果沒有任何臨床不適:如心悸,胸痛等,並且沒有基礎疾病,如高血壓,肥厚性心肌病,冠心病等,可以不需要治療,其體育鍛煉時可以的,並且沒有任何的影響,如果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出現心悸等,則可能需要到醫院做個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下,希望放鬆心情,堅持鍛煉對身體是有益的,不過不要運動過度.

您的情況可以先明確一下早搏的性質,如果是病理性早搏的話是不好進行劇烈運動的.

這是元網站的::
http://ask.39.net/question/600844.html
綜觀

Ⅱ 適當運動對偶發房性早搏有好處嗎

指導意見:
您好.根據你的描述考慮不排除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狀.建議你積極服用治療早搏及心肌缺血的葯物.平時注意合理飲食 保持心情舒暢.

Ⅲ 房性早搏能劇烈運動嗎

每分鍾心跳次數少,供給全身的血量就少,容易缺血缺氧。
不嚴重的心動過緩是沒什麼事的,不要大量劇烈運動就行,嚴重的心動過緩需要安心臟起搏器。

Ⅳ 房性早搏能治癒嗎

可以,房性早搏的治療方法是應積極治療病因,去除誘因,可以服用心得安,異搏定,洋地黃所致的房性早搏,常用地高辛
控制血壓,避免情緒激動,少抽煙喝酒,適當運動

Ⅳ 跪求專家建議!!我媽媽患有高血壓近期又查出室性早博

高血壓病是指病因尚未明確,以體循環動脈血壓高於正常范圍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獨立疾病。
發病主要原因與高級神經活動障礙有關。
高血壓病的早期症狀為頭暈、頭痛、心悸、失眠、緊張煩燥、疲乏等。以後可逐漸累及心、腦、腎器官,嚴重時可並發高血壓性心臟病、腎功能衰竭、腦血管意外等病變。
高血壓影響工作和生活,高血壓又是冠心病、腦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心肌梗塞病人中50%是高血壓患者,腦卒中病人76%的人有高血壓病史。因此高血壓的危險性在於突然死亡或致殘。高血壓患者要學會生活調養和早期治療,以控制病情的發展。

高血壓病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高血壓多發生在中年以上的人,以腦力勞動者居多;繼發性高血壓是其他疾病的一種症狀,如腎臟、腦、血管及內分泌疾病可引起血壓升高。由於高血壓持續時間過長,容易引起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故高血壓與冠心病有密切關系。在食品選擇方面有共同的要求。
全身感覺麻木或一側肢體活動發生障礙,甚至心慌、氣短、胸悶甚至不能平躺時,要及時測量血壓,因為很可能發生了高血壓危象。

高血壓病是當今世界引人矚目的流行病,而且越是工業發達的國家患病率越高。我國的高血壓患病率已由解放初期的6%上升到10%左右。高血壓病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那麼生活中有哪些危險因素,哪些人容易患高血壓病?
1.胖子容易患高血壓
人體肥胖主要由於全身皮下脂肪增多使體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使心臟負擔加大和血管阻力增加,故此易發生高血壓。
2.喜歡吃鹹的人容易得高血壓
食鹽含有鈉,吃咸多,攝入的鈉就多,鈉把身體內的水分牽制住,使血的容量增大,從而造成高血壓。
3.飲酒多的人容易得高血壓
喝白酒每天超過二兩,久而久之造成酒精在體內損害動脈血管使動脈硬化,血壓升高,如果同時又吸煙則加重血壓的升高。
4.精神長期緊張和性子急的人容易得高血壓
長期給不良刺激,如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焦慮過度、噪音等,加上體內生理調節不平衡,大腦皮層高級神經功能失調,空易發生高血壓。瘦人雖不像胖人血容量大,但還可因其他因素造成高血壓。瘦人萬萬不可忽視自己的血壓。
5.高血壓遺傳因素約佔30%。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又有不良嗜好和不良的刺激,常容易發生高血壓。但如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少吃鹽、不吸煙、不飲酒、不肥胖,同樣可以不得高血壓。
隨著年齡增加,血管彈性差,小動脈阻力增加,因而血壓隨之增高。持久的高血壓會使動脈壁損傷和變化又加重動脈硬化,二者互為因果關系,故老年人容易發生高血壓。

高血壓病人葯物治療十分重要,病人要遵照醫生指導用葯,記住自己的常用葯不可濫用葯,以免發生不測,治療時間越早越好,臨界高血壓就應該開始治療。高血壓病人服葯須知:
堅持每天用葯,即使病情好轉,仍應服維持量。睡前不要服降壓葯,防止入睡血壓下降,腦血量減少,速度減慢,容易形成腦血栓。服用降壓葯期間,慎用或禁忌麻黃素、止咳定喘丸、川貝精片等葯物。人參含有抑制體內脂肪分解物質,有高血壓的人應慎用。
高血壓病人的調養十分重要,用葯治療的同時,輔以生活、環境、精神等方面治療。
注意飲食,低鹽(每日5克),低動物脂肪。高血壓、冠心病人中的肥胖者,由於體內的脂肪過多,壓迫心肌、會增加心臟的負擔。所以,肥胖的高血壓、冠心病人,首先要節制飲食,以素食為主,才能達到控制體重。體重減輕了,血壓也會降低。選擇低熱量食品,多吃低脂肪食品,盡量食植物油。因為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血漿中的膽固醇就會下降,可以減少高血壓,冠心病的發作。動物脂肪、肝、腦、心、腎、黃油、骨髓、魚子、乳脂等食品,含膽固醇高,宜少吃或不吃。
適當運動,量力而行,可選擇運動量輕、時間長些「耐力性」的項目鍛煉身體。
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7—8小時),勞逸結合。不急不躁,控制情緒,喜樂有度。

消瘦的高血壓、冠心病病人,要吃魚、瘦肉、豆及豆製品食品,以增加體內的蛋白質。豆製品中含有谷固醇,可以抑制小腸吸收膽固醇,維生素C也可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故高血壓、冠心病病人要多吃新鮮蔬菜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酸味水果)。同時,高血壓、冠心病人要控制食鹽量。因為鈉鹽可引起人體小動脈痙攣,使血壓升高。且鈉鹽還會吸收水分,使體內積聚過多的水分,增加心臟負擔。所以,要少吃咸(腌)菜、泡鹽蛋等食品。
高血壓、冠心病人一定要忌酒,戒煙,不喝濃茶,以免加重病情。

高血壓病人生活中要注意的問題。
切忌大便乾燥,高血壓病人用力解大便,容易發生腦出血、心絞痛。多吃些芹菜、韭菜、白菜、菠菜等纖維素多的蔬菜,以保持大便通暢。
洗澡不要用熱水或冷水,以減少血壓驟然變化,以洗溫水澡適宜。
性生活適度,青壯年患者應盡量控制或減少,老年患者應避免,以防發生意外。

養生指南
一.調暢情志: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避免過度緊張。在工作1小時後最好能休息5~10分鍾,可做操、散步等調節自己的神經。心情郁怒時,要轉移一下注意力,通過輕松愉快的方式來松馳自己的情緒。最忌情緒激動、暴怒,防止發生腦溢血。
二.飲食有節:應節制日常飲食,少吃脂肪、甜食、鹽。飲食以清淡為主,多食蔬菜水果。忌暴飲暴食。食鹽攝入量每日不超過5克,鹽能使水分瀦留,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肥胖者應控制食量及熱量,減輕體重。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狀態,睡前用溫水浸泡腳,避免看小說,看緊張恐怖的電影電視。保持大小便通暢。性生活使人處於高度興奮狀態,神經血管緊張,甚至可引起中風,應節制性慾,慎房事。
三.戒煙少酒:煙鹼(尼古丁)可收縮微細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少量喝酒可使微循環擴張,增加血管彈性,有一定好處。提倡戒煙少酒。但大量喝酒及喝烈性酒則肯定是有害無益的。
四.勞逸結合:如從事高度緊張的工作,要掌握好對自己情緒的調節,注意勞逸結合,爭取多休息,避免有害的慢性刺激(如噪音)的影響。休息包括精神上、體力上的休息。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是不適宜的。負重、長跑、搬運重物應予禁止。但輕體力勞動是可以的,長期卧床並無好處。
五.堅持鍛煉:應堅持打太極拳,練氣功,每日早晚各一次,可改善血液循環,減少外周阻力而使血壓降低。
六.堅持服葯:對中、晚期高血壓病,堅持服葯治療是十分重要的。如一種葯物產生耐葯性而失效時,應及時更換其他葯物。不遵醫囑,隨意停葯,會使血壓急劇升高而發生危險。平時應經常測量血壓。
完整版請看這里:http://www.zgxl.net/sljk/ybjb/xunhuan/gxy.htm

什麼是早搏,其發生的機制及共同的心電圖特徵是什麼?
在心臟的搏動過程中,有時會發生一個或數個提前出現的異位搏動,稱為過早搏動,又稱為期前收縮,簡稱早搏。早搏是主動性的異位搏動,是較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
引起早搏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健康人的心臟也可能發生早搏,而在病態心臟更易發生。健康人發生早搏往往有一些人為的誘因,如情緒激動、飽餐、過勞、上呼吸道感染、膽道系統的疾病、電解質紊亂、葯物作用等。過早搏動約40%發生於心血管疾病,易發生早搏的心臟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肺源性心臟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等。引起早搏的其他疾病有甲狀腺機能減退、貧血、低血鉀等。各種對心臟的刺激性因素,如心導管檢查,由於對心壁的直接刺激,可出現房性或室性早搏;在心導管檢查過程中過度用力,或過快地抽取血液標本,或加壓快速向心臟腔內注射造影劑等,都可以發生過早搏動。心臟手術時對心臟的按壓、牽拉或者進行瓣膜分離、安裝心臟起搏器都可以產生過早搏動,這些刺激因素一旦消除,早搏就可以消失。應用某些葯物也可以引起過早搏動,尤其是洋地黃類葯物,其他如咖啡因、異丙腎上腺素等,停用這些葯物早搏可以消失。�
目前,關於早搏發生的機制有三種觀點:一種理論認為是心肌的局部存在一個興奮性增高的異位起搏點,這個異位起搏點,在某種因素的誘發下,主動地發生激動,使心房或心室發生提前搏動;另一種理論認為是由於折返,即竇性沖動下傳時,一部分心肌尚處於相對不應期,而當其餘部位的心肌激動已完畢,激動再傳至這部分心肌時,可使這部分心肌產生一次提前搏動;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心肌內,特別是在心室肌內存在一個活躍的、有一定節律的異位起搏點。�
早搏的共同心電圖特點是提前出現的單個或兩個異位節律的電激動,常因干擾下一周期的正常心律而出現代償間歇,少數是插入性的。可依其出現的頻率而人為地分為偶發早搏、多發早搏、頻發早搏。某些頻發的早搏可出現一定的配對規律,如二聯律、三聯律;如先後出現的早搏之間在時間上存在一定的倍數關系,而與正常節律之間則沒有固定的偶聯時間關系,此種早搏可出現在心動周期的任何部位,因而可以產生房性或室性融合波。

何謂期前收縮,有哪幾種?�
期前收縮亦稱期前搏動,簡稱早搏、早跳。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顧名思義,就是在正常心律的基礎上提早發出的一種心跳。
由於期前收縮是在竇性或異位性心律的基礎上,心臟傳導系統的某一點提早發出激動,過早地引起心臟的一部分或全部發生一次除極。這個興奮點可以在心房、房室連接區、心室的希氏——蒲金野氏系統,甚至就在竇房結。因此,可分別稱為房性、房室連接區性,室性或竇性期前收縮。
早搏是很常見的,任何人在一生中都難免不發生。一般來說,年齡愈小愈罕見,年齡愈大愈多見。其最高發生率介於50—70歲之間。5%左右的健康人可發生過早搏動。
有早搏時如摸脈搏,就會發現脈搏漏掉一次而實際是心臟提前跳了一次,隨後就有一個長的間歇。提前的心跳是因為心臟收縮過早心腔內所充盈的血量減少,泵到大動脈中的血量也減少,不能把脈波傳到周圍動脈引起脈搏,所以形成脈搏脫落,這也就是中醫診脈時所出現的「結代脈」。

早搏能影響健康嗎?�
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有人問:「早搏」能影響健康嗎?�前面已經談過,心臟的跳動是受竇房結指揮的。在正常情況下,竇房結發出的規律性的沖動,經過心臟的傳導系統傳至心房和心室,從而帶動整個心臟的跳動。由於某種原因使心房內或心室內的某一部分心肌的興奮性過高,或者由於傳導系統發生故障,這時就可使正常節律中突然出現提前興奮與收縮,這種情況就是早搏,又稱為過早搏動或期前收縮、期外收縮。根據早搏起源的部位不同,可分為房性、房室交界性與室性早搏三種。最多的是室性早搏,其次是房性早搏,最少見的是交界性早搏。早搏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有人報告在無症狀的正常人群中,連續24小時觀察動態心電圖,可有50%的人出現早搏;連續48小時觀察,則有70%~80%的人出現早搏。�
通常情況下,心臟跳動時,自己是感覺不到的。發生早搏時,由於心室強力收縮,可以感到心臟跳動;再由於早搏後有一段停頓間隙,故又可有心跳停頓的感覺。各人感覺不一致,有的說是心臟盪了一下,有的感覺心臟欲從喉嚨里跳出來,有的為明顯心慌不適。此外,還可伴有胸悶、惡心、咳嗽、頭昏等不適。也有的人甚至發生頻繁的早搏,可毫無感覺和症狀,僅在醫生聽診或心電圖檢查時才被發現。�
心臟整齊、規則的跳動,主要是搏出血液滿足全身組織器官的需要。發生了早搏,尤其是室性早搏,可使心搏出量減少。但是,每分鍾少於6次的早搏,對身體健康幾乎無影響。偶發房性早搏,所減少的冠狀動脈血流量僅為5%,偶發室性早搏減少12%,兩者對腦循環均無影響。每分鍾多於6次的頻發早搏,情況就不一樣了,它可減少冠狀動脈血流量達25%左右,減少腦循環血量8%~12%,減少腎循環血流量8%~10%,這樣對健康就會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是,關鍵在於有無器質性心血管疾病,如果有嚴重的心臟病,那麼頻發早搏會導致心肌缺血、心絞痛或心力衰竭。頻發房性早搏常為心臟病人發生心房顫動的信號,頻發室性早搏可發展為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心室顫動而猝死。如果無嚴重心臟病,即使早搏頻發,也不至於造成嚴重後果。臨床上,功能性即生理性早搏甚為常見。正常人在過勞、緊張、激動、焦慮不安時,或在大量吸煙、飲酒、喝咖啡、喝濃茶時均可發生早搏,也可在休息或卧床睡眠時發生;老年人可在便秘後發生。這種功能性早搏在誘發原因去除後即可消失,對發生者作全面深入的檢查,也無任何心臟病證據可見。有些健康者出現幾個早搏後,思想上十分緊張與恐懼,這樣反而促使早搏增多。�
病理性早搏也不少見。它是在各種器質性心臟病或其它病理情況下,如發熱、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風濕活動、高血壓、低血鉀、嚴重缺氧或某些葯物中毒時發生的。
可以說,這種早搏出現是心肌缺血與損傷的一個重要信號。例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病人發生早搏常提示有嚴重心肌缺血;風心病病人的早搏常提示心功能不全;高血壓性心臟病人的早搏常與心室肌肥大及勞損有關。�
總的來講,老人與兒童出現早搏常為器質性的。若早搏時出現心絞痛或心力衰竭,則肯定是器質性的。凡是有氣急或心臟擴大等心臟病表現,或者具備冠心病易發因素(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家族史等)的人出現早搏,多為器質性。�
器質性早搏對健康有程度不同的影響,應當在醫生指導下及時而合理的治療。

房性早搏的臨床表現及心電圖特徵是什麼?
房性早搏多數見於正常人,通常不引起自覺症狀,亦不會引起循環障礙,有時病人可訴心悸、胸悶。疲勞、焦慮、吸煙、飲酒、喝濃茶、飲咖啡、洋地黃中毒、心房病變、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均可引起房早。不同疾病引起的房早可出現不同的伴隨症狀,心臟聽診可聽到心臟搏動突然提早出現,而後為延長的代償間歇,早搏的第一心音較正常響亮,第二心音弱或聽不到,早搏的脈搏弱,或者摸不到。�
其心電圖特徵有以下幾點:�
(1)提前出現的P′波(P′波可重疊於前一竇性搏動的T波中)。�
(2)P′�R間期正常或輕度延長。�
(3)P′波形態與竇性P波不同。�
(4)P′後QRS波群可正常或畸形。如有畸形QRS波則稱為房性早搏伴室內差異性傳導。如P波無QRS波,稱為未下傳房早。在同一導聯上,如果P′的形態及配對間期不同,稱為多源性房早。�
(5)常有不完全的代償間歇,即包括房早在內的兩個正常P波之間的時間短於兩倍的正常PP間距。

室性早搏的臨床表現及心電圖特徵是什麼?
在竇房結沖動尚未抵達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個部位或室間隔的異位節律點提前發出電沖動引起心室的除極,稱為室性期前收縮,簡稱室早。�
在正常人群中,室早可因一般的因素而誘發,例如吸煙、喝濃茶、飲酒、情緒緊張、過度疲勞、消化不良、血鉀過低、甲狀腺功能亢進、服用某些葯物等,有的甚至查不到任何原因。在器質性心臟病中,最常見於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炎、心肌病及二尖瓣脫垂等。�
室性早搏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病人常訴說心悸、胸部有「撞擊感」。大多數在心臟聽診時即可做出診斷,早搏的第一心音較正常的第一心音響亮,第二心音微弱,或者聽不到,這些特點與房性早搏相同,但室性早搏後的代償間歇時間較長,屬於完全代償間歇。如果室早頻繁發生,有時不易與心房顫動區別,可讓病人活動一下,若體力活動後,病人心率加快,而節律趨於規則,則室性早搏的可能性較大,因為人體活動後,竇性頻率增加,克服了異位心律的顯示。如果每次正常心搏後均隨一個室性早搏,則形成二聯律,多見於洋地黃中毒,不是洋地黃中毒引起的二聯律,常提示有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早搏多見於正常人,要判斷室早的性質,必須綜合分析,如果早搏由煙、酒等一些誘因引起,多屬於功能性的,一般勿需治療。對於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室早,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給予治療。�
室性早搏的心電圖有以下幾點:�
(1)提前出現的寬大的QRS波群,QRS波間期大於0.11秒,其前無過早的P波出現。�
(2)P波可出現在ST段上或埋在QRS、T波內,R-P時間常在0.12~0.20秒,P波與提前的QRS波無關。�
(3)ST段及T波方向常與QRS波方向相反。�
(4)通常有完全性代償間歇(即早搏前後兩竇性心搏相隔的時間為正常心動周期的2倍)。�
(5)有時室早夾在兩個連續竇性搏動之間,稱為間位性或插入性室性早搏。�
(6)有時形成二聯律、三聯律,或室性早搏形成短陣室速。�
(7)在同一導聯上,可見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的形態不同。

如何判斷室早的危險程度?�
一般的室性早搏當然沒有生命危險,不要過分擔心。但有時頻發的室性早搏,尤其是早波的R波落在前一個搏動的T波上,即RonT,這時會發生室性心動過速,甚至發展為心室顫動,就會危及生命。對於室性早搏,Lown′s將它分為若干級別,級別越高猝死的危險性越大,特別對於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美國Lown的分級如下:�
0級:無室性早搏。�
Ⅰ級:室性早搏<30次/小時。�
Ⅱ級:室性早搏>30次/小時。�
Ⅲ級:多形性室性早搏。�
Ⅳa級:成對(成聯律)早搏。�
Ⅳb級:室性心動過速。�
Ⅴ級: R波落在T波上(Ron T)的室性早搏。�
最近,有許多研究發現,室性早搏的數目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對Lown′s分級多數專家認為,該分級僅適合於心肌梗塞病人發生的室性心律失常。這主要是由於一部分健康人中常可檢出Ron T 的室性早搏,卻無一例促發室性心動過速、室顫。且Ron T現象可出現在安裝起搏器的病人心電圖中,尚未發現可促發室性心動過速或室顫。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判斷室性早搏危險性,主要依據以下幾點:(1)基礎心臟病變,如嚴重的心肌梗塞,嚴重的缺血,心肌炎或室壁瘤等;(2)心功能狀態;(3)電解質是否紊亂。心臟功能狀態良好,無器質性心臟病病人的室性早搏一般屬於良性的心律失常。有嚴重的器質性心臟病,心功能明顯受損的病人,如室早≥Ⅲ級,則認為是危險性高,有猝死可能的心律失常。

心肌梗塞後的病人發生室性早搏怎麼辦?
傳統的觀念認為,心肌梗塞後的病人如發生室性早搏,則有可能促發致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室性早搏對急性心肌梗塞後病人的預後究竟有沒有影響,有多大的影響,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對心肌梗塞後無症狀的室性早搏,進行抗心律失常治療,雖然室性早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並不能預防病人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目前世界上多主張:
(1)如病人發生的室性早搏無症狀,同時心律失常對預後無影響的,對這些病人的心律失常可不必處理。�
(2)如果有室性早搏,病人無症狀,但心律失常對預後有影響的,對這些病人首先應對基本病因治療,糾正心力衰竭,處理原發病。可以採用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葯物,如β�阻滯劑。(3)有室早、有症狀,但心律失常對預後無影響的,如果是青年人,可進行手術或消融術;
對有症狀而無缺血性心臟病復發或加重的病人,應慎重選用抗心律失常葯,以防止葯物致心
律失常作用,或帶來其他副作用而使病情惡化。�
(4)如果發生的室早有症狀,並且早搏對預後有影響的,應給予心臟電程序刺激,進行抗心律失常葯物篩選。如果用葯後,單形性持續性室速不再被電程序刺激所誘發,說明該葯有效。應用該葯,可降低病人發生心源性猝死的機會。但也有人主張採用手術或消融術切除或破壞形成心律失常的病灶,對於不能接受這些治療措施的病人,可植入抗心律失常的起搏器。

如何對待功能性室早?�
在臨床中發現的室性早搏,如果沒有證據證明其有心臟異常及心臟外的病因,就稱這種心律失常為功能性室早。簡單地說,就是正常人可出現的室早,它屬於良性心律失常。在正常人群中,功能性室早的發生率在50%~70%。�要確定室早是功能性的,首先應除外各種器質性心臟病,應選擇適當的檢查,包括查體、心電圖、動態心電圖、運動實驗、心室晚電位、心臟B超、心臟核素檢查,有特殊需要時,可採用心臟電生理檢查及冠脈和心室造影等手段。其次;還要除外可誘發室早的誘因,如電解質紊亂、葯物影響、甲亢等其他系統疾病。另外是分析判斷室早的級別,常採用美國Lown分級標准分級。但目前多數專家認為,Lown分級標准,限用於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對正常人相對來說意義不大。到目前仍提不出一個合理的適合正常人室早的心電圖分級標准。�
對於功能性室早,有的人能泰然自若,有的人卻焦慮不安,驚慌失措,胡思亂想,千方百計地找醫生開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葯物。有些臨床醫生把功能性室早混同器質性室早,誇大其危害性,給病人開一些控制室早效果較好,但副作用也較大的二、三線葯物。盲目追求早搏消失而一味增大葯物劑量或聯合用葯。上述做法弊大於利,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負擔,造成了抗心律失常葯物的濫用,使應用抗心律失常葯致心律失常的病例增加。�
功能性室早患者原則上可不做治療,如果有明顯的症狀,宜選用鎮靜劑,同時減少不良刺激(如戒煙、少飲茶或咖啡),也可以用小劑量的β阻滯劑,如倍他樂克、氨醯心安等葯物治療。

室性早搏均需要治療嗎,哪些室性早搏需要治療,如何治療?
室性早搏是一種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正常人與各種心臟病均可發生室早。室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療,主要取決於病因。如果是發生於正常人,往往因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過度的疲勞、消化不良、吸煙、飲濃茶或喝咖啡所誘發,如無明顯症狀,不必使用葯物治療。如病人症狀明顯,治療應以消除症狀為目的。減輕病人的顧慮與不安,避免誘發因素,如吸煙、咖啡、應激等。葯物應選用β阻滯劑或美西律,盡量避免應用ⅠC、Ⅲ類抗心律失常葯物。
器質性心臟病引起室性早搏常見於冠心病、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病與二尖瓣脫垂病人。如心電圖上出現以下情況,多提示室性早搏為病理性的:①多源性室性早搏。②成對或連續出現的室性早搏。③室早出現於前一心搏的T波上(即RonT現象),聯律間期小於0.40秒。以上三種情況常易誘發室性心動過速或室顫,必須及時處理。④特寬型室性早搏,QRS間期≥0.6 秒。⑤特矮型室性早搏,即各導聯中室性早搏畸形的QRS波群振幅≤1.0mV。⑥室性早搏QRS 波群有顯著切跡,上升支或下降支不規則。⑦室性早搏的T波尖銳,二支對稱,T波方向與QR S波的主波方向一致,ST段呈水平型改變。⑧並行心律型室性早搏。⑨早搏指數小於1。�μ 在有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的圖形上出現的室性早搏。
病理性室性早搏的治療首先要針對病因治療,早搏往往隨著基礎疾病的好轉而減少或消失。如果症狀明顯,可選用下列葯物治療:
①利多卡因、普魯卡因醯胺、溴苄胺,對室性早搏較為有效。特別是急性心肌梗塞伴有室性早搏。
②β-受體阻滯劑、苯妥英鈉、奎尼丁、異搏定等,對各種早搏均有效。有支氣管哮喘者,不宜用β�阻滯劑。
③心動過緩伴早搏者,可給予阿托品治療。
④洋地黃類葯物:對心力衰竭引起的早搏有效。對洋地黃中毒引起的早搏,除停用洋地黃類葯物外,給予氯化鉀、苯妥英鈉等可獲得控制。
⑤心肌梗塞後或心肌病病人並發室早,心臟性猝死發生率較高,特別是當同時存在左室射血分數明顯降低,心臟性猝死的危險性將大大增加。應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葯物治療心肌梗塞後室早,猝死與心血管總死亡率反而顯著增加。原因是這些抗心律失常葯物本身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應避免用Ⅰ類葯物治療心肌梗塞後室早。β�阻滯劑雖然對室早的療效不顯著,但能降低心肌梗塞後猝死發生率。胺碘酮對抑制室早很有效,但應注意可能發生扭轉性室性心動過速。

http://www.zgxl.net/sljk/ybjb/xunhuan/gzbd.htm

Ⅵ 救命~~我這幾天心臟早搏很厲害。該怎麼辦

不可能的事經常發生的,不過平時還是多注意唄!這個早播也分種類的,也不知道你的是那種?
早搏現在多稱為期前收縮。顧名思義,它是指心臟在固有的搏動節律基礎上,提前發生的收縮活動。早搏是十分常見的心律失常,每個人終其一生都不可避免。老年人幾乎皆有之,有人只是因為發作甚少而未引起注意罷了。
很多人常問醫生:早搏到底要不要治療呢?這得根據以下三方面的情況分別對待。
首先要分析早搏的原因。早搏的原因有兩大類:第一大類是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病、心肌炎等。有些患者則系繼發於心臟以外的其他疾患,如肺炎、腸胃炎、腹瀉嘔吐引起的水電解質異常(低血鉀、酸中毒等)、尿毒症、食物或葯物中毒等。
這一大類心律失常皆有因可循,所以應以治療基礎疾病為主,酌情應用葯物控制早搏。另一大類早搏多見於健康人,其發生與過度勞累、精神緊張和煙酒過度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時下尤以工作與心理負擔沉重的中青年、更年期女性和腦力勞動者好發。糾正以上各種誘發因素是這類早搏的治本之道。不過,還有少數早搏,即使追蹤隨訪數年或更久,也未能找到確切原因。患者大可不必為此殫精竭慮定要查個水落石出方才放心,因為這類早搏一般並無多大臨床意義,聽之任之可也。醫生也千萬不要為滿足患者尋根究底的強烈願望,而隨意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或冠心病,更加引起患者的不安與疑慮。
第二,明確早搏的性質和特點。主要根據普通心電圖與24小時動態心電圖分析以下要點:⑴早搏可據其發生在心房、心室或房室交界區三大部位而分為房性、室性與交界性早搏。以室性早搏多見且臨床意義較大,其他兩類早搏多無須治療。⑵根據早搏發作的次數(頻率)分為偶發早搏(24小時心電圖記錄平均每分鍾少於1 次,每小時少於30次)與頻發早搏兩類。頻發早搏易引起心悸、胸悶等症狀,也可能演變為其他心律失常。⑶引起早搏的病灶數目多少不一,僅來自於單個病灶者為單源性早搏,來自兩個以上病灶者為多源性早搏,後者反映心肌病變比較廣泛而嚴重,多須積極治療。⑷患者原有的心律如屬正常,則早搏比較單純,易於控制。如原有嚴重的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或心房顫動等,則心律失常更為復雜,多見於心臟病患者,必須綜合治療,除服用葯物外,可能須安裝心臟起搏器或作其他處理。
第三,了解患者的症狀與相關病情。早搏最常見的症狀是心悸與胸悶等,程度可輕可重。症狀的輕重取決於患者原有的健康狀態,早搏的次數、種類、持續時間與患者本人的敏感性等。健康人的偶發早搏屬於良性,一般無須治療。如果症狀明顯,特別是發生於心臟病患者的多源、頻發性室性早搏,服葯治療能減輕症狀,防止病情惡化。
早搏是否要治療以及治療方式的選擇,應該從以上各個方面評價加以分析判斷。值得特別提出的是,早搏常見於健康人,如果偶爾發生,症狀缺如,一般不用服葯。但其他情況下的早搏,則須請醫生作詳盡檢查,確診後,採取葯物或其他有效措施及早治療。

早搏很常見,但性質不同,自己不好判斷,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我這里有篇文章,你可參考一下。
早搏不能與心臟病劃等號

正常的心臟先有電的激動,後有機械性收縮和舒張,從而有節奏地泵出血液,供應人身臟器的代謝需要,心臟電活動的起源點是右上方的一個微小結構——竇房結。在正常成人休息時,竇房結有規律地每分鍾發出60 ̄100次電脈沖,向整個心臟傳布。隨著運動,竇房結發出電脈沖頻率加快。如果竇房結之處的心臟組織,如心房或在心室在竇房結以正常節奏發出電脈沖之前搶先激動,控制心臟的電活動,就會使心臟在沒有充分被血液充盈之前,提前收縮一次,我們稱這種情況為期前收縮或早搏。如果搏動的產生部位在心室,即為室性早搏;如早搏產生在心房,就是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更多見,為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
早搏常見於各種心臟病,例如室性早搏在心肌梗塞、心肌病的病人中十分常見。但早搏發生在正常心臟也並罕見。單純的早搏不能與心臟病劃等號。良性早搏見於心臟正常的病人,或至少使用現有的診查手段不能發現心臟的結構和功能有異常的人。發現有早搏的病人應當到醫院檢查,明確有無心臟病。主要檢查手段包括醫生問診和體格檢查、X線胸片、超聲心動圖和運動試驗心電圖。良性早搏的發生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許多有早搏的病人本無自覺症狀,而是在升學、就業或體檢時無意中發現的。有些病人可覺心悸、胸悶、類似坐電梯快速升降時的感覺或心臟偶然的有力搏動,有無症狀或症狀輕重並不與早搏的數量或頻發程度成正比。有人每天發生數千上萬次早搏毫無症狀,有的人每天幾十個早搏,症狀很多。同一個人的早搏一天不同時辰的頻度很不相同,病人症狀的輕重也常常與各同一時間早搏頻發程度不相關。絕大部分病人都程度不同地具有一些與心理因素,即由於不了解良性早搏的意義而緊張和憂慮有關的症狀。在各種體檢的心電圖上對查出早搏的結論往往為"不正常心電圖,室性(或房性)早搏"。當這種報告單交給病人,醫生又沒有耐心對病人作解釋時,這些術語給病人精神上的壓力可想而知。再加一些流傳的說法,如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危險,可能突然死亡,對病人精神的打擊更大。一個平時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健康人,在體檢中遇到上述情況時,可能憂心忡忡,卧床不起,甚至在精神上完全崩潰。
沒有心臟病的早搏之所以稱之為良性,因為它不會給病人帶來猝死的風險,也不會對心臟造成損害,它的預後良好。對於與早搏無直接相關的症狀者,不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葯治療。對有症狀者,要作具體分析,如果主要是精神緊張憂慮所致的症狀,應充分解除顧慮。
不能否認,早搏本身可在一些病人身上產生症狀,如症狀確系早搏直接引起,應選用副作用小的葯物治療,例如心得安、慢心律、心律平、莫雷西嗪等治療室性早搏,用心得安、心律平或莫雷西嗪治療房性早搏。不可使用對臟器毒性作用過大的胺碘酮(也叫乙胺碘呋酮)。口服用葯即可,不必靜脈用葯。評價療效的標準是症狀的減輕或消失,而不是早搏的數量與頻度變化。常有不少良性早搏病人,每日不停觸摸自己的脈搏,越模摸越緊張。也有不少醫生或病者反復使用收費很高的24小時動態心電圖記錄分析早搏的多少,又沒有正確認識早搏的意義,不但浪費醫療資源,也增加病人的精神負擔。

早搏該如何去治療?
早搏就是指在有節奏的心臟搏動之間,穿插著提早的搏動。來源於心房的早搏,叫房性早搏;來源於心房與心室之間的早搏,叫房室交界性早搏;來源於心室的早搏,叫室性早搏。它們的形態,在心電圖上各不相同。
產生早搏的原因多種多樣,形成早搏的機理非常復雜:有的人是因為過多食用興奮劑,如茶、煙、酒、咖啡等,有的人是因為過度疲勞或勞累,有的人是因為受了較強的精神刺激,甚至有的人一切都正常,也會來幾下早搏......類似於這些情況的,都屬於功能性早搏。另外一些人則是因為心臟傳導系統受到炎性產物的刺激或破壞(如心肌炎等),或由於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使心臟傳導系統產生功能性或組織結構上的改變而引起這種情況統稱為器質性早搏。
早搏的危害如何呢?很難一言概之。這要取決於不同的人,不同的病,不同種類的早搏以及早搏次數的多少。正常人在24小時之間也會發生幾次早搏,但毫無影響。精神緊張的人,對早搏有恐怖心理,幾乎每一次早搏都像鼓槌敲擊他的胸部,使他寢食不安。其實,感覺越明顯的早搏,往往越可能是功能性,其危害最小;器質性的早搏紛至沓來時,病人可以毫無感覺,而這種早搏恰恰需要及時有效的治療。心肌炎處於活動期的病人和冠心病的病人,有時早搏雖然只是偶爾發生,但卻需要積極加以治療,因為它的轉化往往可使你猝不及防。每分鍾五次以下的偶發早搏,一般不會影響心臟的血液搏出量和供血;但是,過於頻繁的早搏則不然,它使心臟還沒有來得及充滿血液就開始搏動,搏出的血量和供血自然深受其影響而銳減,這種早搏要是發生在一個原有嚴重心臟病的人身上,可能會使他很快發生心力衰竭或其他嚴重情況。
總之,早搏的治療要因人、因病、因不同的部位等而異,往往是比較專科性的問題,需請專科醫生處理,病人切不可自行貿然試之。

早搏的自我防治
過早搏動簡稱"早搏",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它可以出現於正常的人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精神興奮、過勞以及煙、酒、茶、咖啡等過量時,這稱為"功能性早搏";也可發生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如心肌缺血、缺氧、心肌損害、心功能不全、電解質紊亂、酸鹼平衡失調以及葯物中毒時,這稱為"病理性早搏"。
得了早搏怎麼辦?首先要對早搏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消除恐懼心理。早搏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其對人體的危害性主要取決於產生早搏的原有疾病。通常早搏的防治要從二方面著手。
一是消除病因及誘因。應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避免精神緊張及過度勞累,生活中避免煙、酒、茶、咖啡等過量,使用鎮靜葯安定,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可用擴張冠狀動脈葯如消心痛及吸氧,口服鉀鎂制劑糾正低血鉀及低血鎂,避免葯物過量,特別是洋地黃、利尿劑、抗心律失常葯等以及預防感冒等。
另一方面是抗心律失常葯物的應用。由於大多數抗心律失常葯都有降低心功能、減慢心電傳導,甚至產生新的心律失常等副作用,故在用葯時應權衡利弊,選用療效好副作用小的葯物。通常抗心律失常葯的使用原則是:對功能性早搏盡可能不用,如早搏頻發,病人難受時,可考慮使用少量鎮靜劑或B受體阻滯劑。對病理性早搏, 只要病人無心動過緩、心臟傳導阻滯及心功能不全,在病因治療的同時應選用適量的抗心律失常葯。對於"危險性室早"即多源性或多形性"室早"、連發的"室早"以及過早的"室早",因它們有可能轉變為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尤其是當病人存在心肌缺血、缺氧、電解質紊亂及嚴重心功能不全時,應立即住院,在心電圖監護下進行治療。

"早搏"是否影響健康?
心臟的跳動受最高統帥機關——竇房結的指揮。正常情況下,竇房結按時發出一定頻率的沖動,通過像電線似的傳導系統傳至心房與心室肌肉,由電活動轉化為機械收縮,因而心臟產生了整齊、規則的搏動。由於某種原因使心房或心室內某一區域的興奮性過高,或者由於傳導通路上發生故障。這時就可使整個心房或心室在正常節律中突然提前興奮與收縮,醫學上將這種情況稱為過早搏動,或期前收縮、期外收縮。根據早搏起源的部位,依次可分房性、房室交界處與室性早搏三種。通過心電圖檢查,可以明確地把它們區分出來。
在名目繁多的心律失常中,早搏是最常見的。有人報告在無症狀的正常人中,連續24小時觀察動態心電圖,可有50%的人出現早搏;連續48小時觀察,則有70—80%的人出現早搏。
通常情況下,心臟跳動時,自己是感覺不到的。發生早搏時,由於心室強有力的收縮,可以感到心臟跳動;再由於早搏後有一段停頓間隙,故又可感覺到有心跳停頓的感覺。各人感覺不一致,有的說是心臟盪了一下,有的感覺心臟欲從喉嚨里跳出來,有的表現為明顯心慌不適,有的自以為是頻頻停搏。此外,還可伴有胸悶、惡心、咳嗽、頭昏等不適。也有的人甚至發生頻繁的早搏,可毫無感覺和症狀,僅在醫生聽診或心電圖檢查時才被發現。
心臟整齊、規則的跳動,主要是搏出血液滿足全身組織器官的需要。發生早搏,尤其是室性早搏,可使心搏出量減少。但是,每分鍾少於6次的早搏,對身體健康幾乎無影響。偶發房性早搏,所減少的冠狀動脈血流量僅為5%,偶發室性早搏減少12%,兩者對腦循環均無影響。每分鍾多於6次的頻發早搏,情況就兩樣了,它可減少冠狀動脈血流量達25%左右,減少腦循環血量8—12%,減少腎循環血流量8-10%,這樣對健康就會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是,關鍵在於有無器質性心血管疾病,如果有嚴重的心臟病,那麼頻發早搏會導致心肌缺血、心絞痛或心力衰竭。頻發房性早搏常為心臟病人發生心房顫動的前驅,頻發室性早搏可發展為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心室顫動而猝死。如果無嚴重心臟病,即使早搏頻發,也不至於造成嚴重後果。
臨床上,功能性即生理性早搏甚為常見。正常人在過度勞累、緊張、激動、焦慮不安時,或在大量吸煙、飲酒、喝咖啡、喝濃茶時均可發生早搏;也可在休息或卧床失眠時發生;老年人可在便秘後發生。這種功能性早搏在誘發原因去除後即可消失,對發生者作全面深入的檢查,也無任何心臟病證據可見。有些健康者出現幾個早搏後,思想上十分緊張與恐懼,這樣反而促使早搏增多,應當冷靜檢查發生早搏的原因後,問題就可迎刃而解了。
器質性即病理性早搏也不少見。它是在種種器質性心臟病或其他病理情況下,如發熱、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風濕活動、高血壓、低血鉀、嚴重缺氧或某些葯物中毒時發生的。可以說,這種早搏的出現是心肌缺血與損傷的一個重信號。例如冠心病與心肌梗塞病人發生早搏常提示有嚴重心肌缺血;風心病人的早搏常提示心功能不全;高血壓性心肌病人的早搏常與心室肌肥大及勞損有關。
一般認為,老人與兒童出現早搏常為器質性的;出現頻發早搏而自己毫無感覺則器質性可能大些;在體力活動與心率增快時出現早搏常提示器質性疾病可能,因活動後心臟負擔增加,心肌缺血更加明顯。若早搏時出現心絞痛或心力衰竭,則肯定是器質性的了。凡是有氣急或心臟擴大等心臟病表現,或者是具備冠心病易發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家族史等的人出現早搏,多可能為器質性。器質性早搏對健康有程度不同的影響,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而合理的治療。

讓人擔心的早搏.
錯誤一:早搏是心臟停跳

所謂早搏,是由異常心電現象引 起的心臟提前收縮,即心臟受到竇房 結以外部位的指令而提前收縮。根據 指令所在地的不同,早搏可分為房性 早搏、竇性早搏和房室交界區性早搏。 無論是哪種早搏,心臟也沒有停跳,只 是搏出的血液比正常搏動稍少一些, 導致這一次的脈搏減弱,好像停了一 次。會自己搭脈的人可以感覺到,早搏 後那一次脈搏稍強,這是因為早搏後 那次搏動的血液比正常情況下多,從 而代償了早搏導致的血液搏出量的減 少。所以,早搏並沒有使心臟停跳。

錯誤二:早搏由心臟病引起

早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不 伴有心臟病的稱做功能性早搏,伴有 心臟病的稱做器質性早搏。有人認為 早搏就是不正常,是心臟有病,這不完 全正確。有資料顯示,幾乎所有的人在 一生中都發生過早搏,只不過許多人 沒有感覺到而已。

生理性早搏多發生在情緒激動、 神經緊張、疲勞、更年期、消化不良、過 度吸煙、飲酒或飲濃茶、咖啡等刺激性 炊料時。某些葯物也可誘發早搏,包括 抗心律失常葯,即治療早搏的葯物本 身也會引起早搏。成年人的早搏大多 與憂慮有關。

病理性早搏多發生在冠心病、高 血壓、心肌炎、心肌病、二尖瓣膜病、甲 亢性心臟病等。當然,早搏在器質性心 臟病患者中發生率更高。

錯誤三:早搏的頻率和症狀與 危險性有關

過去,通常把每分鍾出現6次早 搏作為一個界限,每分鍾6次以上者 多考慮病理性早搏,6次以下者多屬 於生理性早搏。現代醫學證明,這種說 法失之偏頗。早搏的危險性是由原發 病的嚴重性和早搏是否有發展為惡性 心律失常的趨勢來決定的,而不是由 早搏的次數或症狀而定。比如在升學 體檢時發現,很多學生在心電圖中有 早搏,但這些學生仍然活蹦亂跳,絲毫 沒有異樣的感覺。有些人只是偶發早 搏,就感覺心跳到了喉嚨口,很不舒 服。有症狀的可能是病理性早搏,沒有 症狀的也不能排除病理性的可能。

錯誤四:有早搏就必須用葯消除

發現早搏後,一般很難自行判斷 性質,應去醫院檢查有無隱藏的心臟 疾患。醫生會根據病史和體格檢查,進 行x線、心電圖及超聲心動圖等檢 測,有冠心病家族史和有動脈粥樣硬 化危險因素者,還要做運動試驗。如上 述各項檢查均屬正常,則不需要治療。 若查出有心臟疾患,應在醫生指導下 用葯。如果主要是精神緊張憂慮或長 期失眠所致的早搏,應充分解除顧慮, 適當使用鎮靜葯,這會有利於早搏的 消除。

----------------------------------
【早搏的概念】
過早搏動(prematurebeat) 亦稱期前收縮、期外收縮,簡稱早搏。是一種提早的異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為竇性、房性、房室交接處性和室性四種。其中以室性最多見,其次為房性,竇性過早搏動罕見。過早搏動是常見的異位心律。可發生在竇性或異位性(如心房顫動)心律的基礎上。可偶發或頻發,可以不規則或規則地在每一個或每數個正常搏動後發生,形成二聯律或聯律性過早搏動。

【早搏的症狀】
過早搏動可無症狀,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暫停感。頻發的過早搏動可致(因心排血量減少引起)乏力、頭暈等症狀,原有心臟病者可因此而誘發或加重心絞痛或心力衰竭。

【早搏的原因】
可發生於正常人,如過度吸煙、飲酒、喝濃茶、情緒激動。及發熱等均可誘發。常見於多種心臟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和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等病人,洋地黃類葯物,銻劑、奎尼丁、氯仿等毒性作用,低血鉀以及心臟手術或心導管檢查等均可引起。

【早搏的治療】
無器質性心臟病的過早搏動 ,大多數不需要特殊治療。

頻發房性早搏的病人 ,應在醫生的指導下 ,合理選用下列葯物治療。

維拉帕米 (異搏定 )為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適用於心率偏快、血壓偏高、心功能良好的頻發房性早搏病人。口服每次 1片 (40毫克 ),每日 3次。或服緩釋片 ,每次半片— 1片(1 20— 240毫克 ),每日 1次。服葯期間要注意心率和血壓變化 ,如心率每分鍾慢於 55次者則停用。

美托洛爾 (倍他樂克 )為 β—受體阻滯劑。適用於交感神經張力亢進、血壓偏高、心率偏快的頻發房性早搏病人 ,且心功能良好者。口服每次 12. 5毫克 (每片 50毫克 ),每日 2次。服葯期間可致心動過緩。

普羅帕酮 (心律平 )為Ic類抗心律失常葯。適用於心率偏快的頻發房性早搏病人。口服每次 3片 (每片 50毫克 ),每日 3次 ,有效後改為每次 2片 ,每日 3次維持。可有口乾、唇舌麻木、頭痛、眩暈、嗜睡、惡心、嘔吐、便秘等不良反應。用量較大時 ,極個別病人會出現較嚴重的不良反應。如竇性靜止、心搏驟停等。早期妊娠、哺乳期婦女及肝腎功能損害者慎用。長期服用可致心功能減退。

胺碘酮 (可達龍 )能延長動作電位時程的抗心律失常葯 ,適用於心率偏快、心功能較差的頻發房性早搏病人。口服每次 1片 (0. 2克 ),每日 3次 , 1周後改為每次 1片 ,每日 1次維持。最後可以每次半片 ,每日 1次維持。可有心動過緩、心電圖Q—T間期明顯延長 ,口乾、惡心、嘔吐、食慾不振、腹脹、便秘、失眠、多夢、頭昏、頭痛、眼眶痛、角膜微小沉澱 ,偶爾會影響視力。少數病人可有甲狀腺功能紊亂、肺泡炎、肺纖維化、肝腎功能暫時性損害等不良反應。肝腎功能不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對碘過敏者或心率慢於每分鍾 55次者禁用。

地高辛加異搏定地高辛為強心葯 ,異搏定為非二氫吡啶鈣拮抗劑。兩者合用 ,適用於較難治、心跳較快的頻發房性早搏病人。口服地高辛 ,每次半片 (0. 125毫克 ),每日 1次。合用異搏定 ,每次 1片 (40毫克 ),每日 3次 ,或口服緩釋異搏定片 ,每次半片— 1片 (120— 240毫克 ),每日 1次。服葯期間 ,如心率每分鍾少於55次者則停用。

【早搏的中醫治療】
炙甘草湯加減:炙甘草 15克 ,桂枝 7. 5克 ,黨參、生地、阿膠、麥冬、麻仁各 15克 ,生薑 3片 ,大棗 5枚。每日 1劑 ,每劑 2次 ,水煎服。一般早搏較頻繁者 2~ 3劑見效 ,頻繁者 4~ 5劑可治癒。

加減 :陰虛內熱、夜寐不安者去桂枝、生薑 ,加靈磁石 25克 ,牡蠣 50克 ;氣虛者加黃芪 15克 ,五味子 7. 5克。

黃芪湯加減:黃芪 20克 ,麥冬、苦參、丹參、炙甘草各 12克 ,茯苓 13克 ,炙五味子5克。每日 1劑 ,每劑 2次 ,水煎服。一般早搏較頻繁者 3~ 4次見效 ,頻繁者 5~ 6劑可痊癒。

加減 :心悸、心慌、失眠者加用靈磁石 20克 ,紅棗 12克 ,柏子仁、棗仁各 10克 ;胸悶痛加用廣鬱金 10克 ,川芎 6克 ;心陽虛 ,心動過緩 ,舌質淡白者加用苦參 6克 ,黨參20克 ;邪熱憂心者加用菖蒲、廣鬱金、蔞皮、竹茹各 10克。

Ⅶ 房性早搏的人怎麼鍛煉身體

房性早搏沒有室性早搏嚴重,不會增加死亡率。房性早搏異常興奮點起源於心房對生命不會造成影響。只要沒有什麼不適不用去管,房性早搏患者可以正常活動,可以散步,慢跑,適當運動,不要長期做劇烈既可。純手打。我是室性早搏患者,以上給你建議望採納

Ⅷ 房性早搏2萬次

做心臟彩超了么?你的症狀嚴重不?如果自覺症狀明顯,心臟超聲不是很正常,可以考慮做射頻消融術治療;如果自己症狀能忍受,心率不是很慢,可以服用倍他樂克試一下;如果沒什麼自己症狀,心臟超聲也很正常,可以不用去管它
但是前提必須排除其他疾病,比如甲亢什麼的

Ⅸ 竇性心律,心室早搏通過鍛煉能恢復嗎

到了中年以上的人,出現竇性心率,心室早搏,這種情況,靠鍛煉一般是鍛煉不好的。應該針對性的做下治療。可以服用復方丹參片甘草片保健。如果有需要在急性期還可服用保心丹。

Ⅹ 預防室性早搏要進行哪些身體鍛煉呢可以恢復嗎

可以游泳,可以跑步,可以健身,也可以進行拉跳,可以跳繩。當然可以恢復,而且可以預防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