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植筋技術規范
近年來,植筋技術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中廣泛應用,但在工程實踐中卻普遍存在不統一的做法和不規范的行為。植筋工程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當引起工程人員的重視,特別是某些植筋工程與生命線工程發生直接聯系,如果植筋過程處理不當,可能為工程留下影響結構安全的隱患。本文意在通過整理植筋技術相關規范規定,來糾正植筋工程管理中的不規范行為!
某商住樓工程根據政府規劃部門的意見,將原設計面向小區外側的入口門廳拆除,將該工程的入口門廳重新調整到面向小區中庭一側,根據工程實際現狀,需要植筋新增11根框架柱;並對原有框架柱中的4根相關剪力牆進行植筋加固;在採光井處新增一塊長跨6.9m、短跨4.5m的屋面板,屋面板採用與該工程現澆樓板配筋一樣的冷軋扭鋼筋,分別有一條短邊和兩條長邊需要植筋;新增的框架梁中部分鋼筋也需植筋。該植筋工程施工方案中部分文字內容如下:
1、植筋工程的方案編制、施工作業、檢測驗收均以《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25︰90為標准。
2、植筋規格、數量、鑽孔深度如下:
植筋規格(mm)φ8φ18φ22φ25
植筋數量(根) 366 116 48 106
鑽孔深度(mm) 120 270 330375
3、挑樑上部鋼筋膠粘劑採用喜利得結構膠,其他部位鋼筋膠粘劑採用國產A級膠。鋼筋植入後7日內嚴禁受到觸動和干擾,並按結構膠說明書要求加強保養和圍護。
4、鋼筋植入固化10日後,委託具備相應資質的檢測單位,在監理見證下隨機抽樣進行現場抗拔抽檢,每種規格鋼筋現場抗拔數量不得少於壹組,經檢測合格後,才能進行鋼筋連接和安裝綁扎等後序工作。
5、現場檢測抗拔力,當鋼筋為Ⅲ級螺紋鋼時抗拔力要求必須≥360MPa;當鋼筋為Ⅱ級螺紋鋼時抗拔力要求必須≥300MPa;當鋼筋為Ⅰ級鋼時抗拔力要求必須≥210MPa。
二、植筋技術相關規范及規定
該工程方案編制、植筋施工、檢測驗收均以《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25︰90為標准,其實該標准對於「植筋技術」並無非常具體的規定,這個古老的規范已經被《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以下簡稱GB50367-2006)所替代, GB50367-2006第12章「植筋技術」對植筋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與植筋驗收關系更大的標准應該是《混凝土結構後錨固技術規程》JGJ145-2004(以下簡稱JGJ145-2004),同時不同地區還有地方標准,比如重慶市地方標准《混凝土無機錨固材料植筋施工及驗收規程》DBJ/T50-032-2004(以下簡稱DBJ/T50-032-2004)。
JGJ145-2004第2.1.5條的術語:化學植筋—以化學粘結劑(錨固膠),將帶肋鋼筋及長螺桿等膠結固定於混凝土基材錨孔中的一種後錨固生根鋼筋;GB50367-2006第2.1.10條的術語:植筋—以專用的結構膠粘劑將帶肋鋼筋或全螺紋螺桿錨固於基材混凝土中。這兩個關於什麼叫「植筋」的術語中限定了植筋所用鋼筋的種類:帶肋鋼筋或全螺紋螺桿。帶肋鋼筋的橫肋能夠使植筋膠體在錨固段形成與鋼筋橫肋相咬合的肋體,這些肋體是保證所植鋼筋長期錨固性能的機械牙鍵,牙鍵太淺不能形成與鋼筋橫肋的有效咬合,牙鍵太深則不能抵抗與鋼筋橫肋咬合作用的剪切,GB50367-2006第12.1.4條規定帶肋鋼筋的相對肋面積應滿足0.055≤Ar≤0.08,就是為了控制牙鍵的深淺。冷軋扭鋼筋的外形不但不能形成機械牙鍵,還會使膠體局部過厚導致較大收縮影響錨固效果,而且還使錨固段膠體厚薄相差較大,膠體越厚在鋼筋受力後的剪切作用下剪切變形就越大,剪切應力相應變小,而膠體較薄的位置剪切應力相應增大,從而導致鋼筋與膠體之間的粘結剪切應力不均勻而影響植筋效果。所以該工程屋面板設計植筋用冷軋扭鋼筋是不恰當的!
⑵ 黑的結構膠打上1-2小時後碰到水有沒有問題
一般情況下黑的結構膠打上1-2小時後碰到水是沒有問題的,前提是結構膠已凝固即可。
結構膠主要是用一些門窗、石材、鋁塑板、木塑板粘接粘合使用,不能用於防水密封使用。單組份硅酮結構膠可直接塗敷於鋁材和玻璃之間粘接,靠吸收空氣中的潮氣而進行水解,縮合反應由表及裡而固化。
要求打膠室內清潔,溫度不低於23,相對濕度不低於40%,否則將影響固化,使膠層強度降低。單組份硅酮結構膠分酸性和中性,酸性膠固化時釋放醋酸。
(2)植筋多長時間可以碰水擴展閱讀:
結構膠的使用介紹如下:
隱框幕牆用的真空磁濺射法生產的鍍膜玻璃的膜層起腐蝕作用而成花臉,因此應使用中性硅酮結構膠。雙組份硅酮結構結構膠在使用前必須向基膠中加入催加劑,在專用的打膠機內充分混合塗敷鋁材和玻璃之間,進行粘接固化。雙組份膠都是中性膠。
硅酮結構膠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膠和被粘接的鋁材、玻璃、泡沫條之間存在一個相容性問題,要做相容性試驗,這種試驗國內暫時還做不了。
⑶ 建築工程加固工程中,植筋後,多少時間才能澆築混凝土
一般的植筋膠72小時後才能擾動,進行下一道工序
⑷ 植筋處理需要注意什麼
植筋處理需要注意:1、植筋後,一般不允許在所植鋼筋上焊接,如確實需要焊接時,焊點距離基材混凝土表面應大於15d,且應採用冰水浸漬的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 2、承台圍堰必須牢固,確保在植筋期間不能有水流入承台范圍,承台要保持乾燥。如果不能保障承台乾燥,那此方案不可行。 3、注意天氣變化,植筋施工開始前要查看天氣預報,要確保在植筋施工期間天氣狀況良好,不要在陰雨天氣施工。 4、鋼筋必須按要求除銹,鋼筋表面不能有油漬等雜物。 5、植筋所用的錨固膠必須是合格產品,各項性能指標要符合規范要求。 6、為了保證植筋質量,必須避免第四條中提到的影響植筋質量缺陷的各個因素發生,我們要從工、料、機、工藝、環境以及方法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要做到萬無一失。 7、植筋施工用電要按照項目的用電規程操作,避免違章。 8、植筋所用的設備及機具必須按找該設備或機具的操作規程操作,不允許違章操作。 9、植筋所用的材料不能到處亂扔污染環境。
⑸ 框架柱植筋的控制要求
二級及二級以上的鋼筋,當直徑大於等於25mm的都必須採用套筒鏈接;直徑在8-22mm的可以採用焊接,小於8mm的可以採用綁扎搭接。
首先將配置好的結構膠注入孔內(宜孔深的1/3或計算孔內的用膠量,應扣除鋼筋體積),並將結構膠塗於鋼筋錨固端(宜2-3㎜),然後緩慢將鋼筋插入孔內,同時要求鋼筋旋轉,使結構膠從孔口溢出,排出孔內空氣,鋼筋外露部分長度保證工程需要。
植筋注意
1、植筋後,一般不允許在所植鋼筋上焊接,如確實需要焊接時,焊點距離基材混凝土表面應大於15d,且應採用冰水浸漬的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防止焊接熱量把混凝土燒炸,用於降溫用)。
2、承台圍堰必須牢固,確保在植筋期間不能有水流入承台范圍,承台要保持乾燥。如果不能保障承台乾燥,那此方案不可行。
3、注意天氣變化,植筋施工開始前要查看天氣預報,要確保在植筋施工期間天氣狀況良好,不要在陰雨天氣施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植筋
⑹ 植筋膠遇到水會不會硬化
植筋膠遇到水會硬化
植筋膠在沒有固化的時候如果接觸到水會造成膠液與鋼筋混凝土粘接不充分,受到水的沖刷勢必會影響粘合程度,影響膠體的粘接強度和密實性,降低拉拔強度和耐候性。
雖然植筋膠的性能相對穩定,但是在水環境中,植筋膠的抗壓強度,彈性模量及剪切模量等性能都會隨著浸泡時間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尤其當水環境中含鹽量較高的時候。
⑺ 承台植筋植好後一天之內開始下雨了,基坑積水,植筋處泡在水裡了,請問這樣會不會對植筋效果產生影響,
植筋都是採用的快速凝結材料,幾分鍾就凝結了。
一天之內下雨,只要在植筋完成後,半個小時下雨都不會有問題,放心吧!
⑻ 植筋膠怎麼使用呢
1、打孔
按照設計圖紙要求的尺寸鑽孔。
2、清孔
先用氣泵吹掉孔裡面的泥灰,再用毛刷刷掉表面松動的混凝土,然後用高壓水槍將孔清干凈,這一步一定要清理干凈,不然會嚴重影響後續施工效果。
3、注膠
將MT500的注膠嘴裝上膠瓶,把注膠嘴插入孔底,邊打膠邊緩慢外提,剩餘的膠液可以下次待用,注意不要被污染。
4、植筋
注完膠後將鋼筋按順時針方向緩慢旋轉插入孔底,溢出來的膠液需要清理干凈。
5、養護
靜置讓錨固膠自然固化,養護期間不得旋轉、敲擊螺桿。
植筋膠具有粘接強度高、如同預埋,常溫固化、硬化過程收縮小,耐溫性能好、可在埋筋後焊接,耐久性、耐候性好,抗老化、耐介質(酸、鹼、水)性能好,固化後韌性、抗沖擊能力優異,不含揮發性溶劑、無毒環保,A、B組分配膠比例寬、施工方便等特點。
(8)植筋多長時間可以碰水擴展閱讀:
種植鋼筋、螺桿施工要點:按規定鑽孔→用毛刷和氣筒清孔→將A、B組分分別攪拌均勻→按比例配製植筋膠充分攪拌混合→用專用工具將膠液注入孔中→將鋼筋或螺桿旋轉入孔中→固化→質量檢驗
充分攪拌、徹底清潔鑽孔,未固化前嚴禁觸動桿體。施工時必須具備手套、口罩、護目鏡等防護用品。若不慎弄到皮膚或衣物上,可用丙酮清洗並用大量清水沖洗。若不慎食用或濺入眼睛,應立即就醫。
不要將混合剩餘膠體放回罐內,如要加快或減慢植筋膠固化速度,適當增加或減少固化劑即可。請謹記將膠置於陰涼處,用後請合緊桶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