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在聯合國開會時,每人都載一個耳機,是自動翻譯的嗎
聽老師過,當主席台說話時,不同國家的人會選擇不同的耳機來聽,但那不是自動翻譯的,還是人翻譯的。只不過翻譯的人都集中在一個房間,好多負責翻譯的人在那裡一塊工作!他們翻譯後直接和會傳送到耳機中。所以你可以通過耳機選擇不同的語言。
2. 為什麼一些游泳運動員在入場的時候喜歡帶個耳機入場,是有什麼講究嗎
有講究,因為耳麥裡面是實時翻譯,可以及時的知道喇叭喊的是自己的名字,然後出場。
3. 耳麥式翻譯器
耳麥只是普通的耳麥,真正做翻譯的是耳麥另外一端的同聲傳譯員,即時把發言者的話翻譯成另一種語言。
同聲傳譯員的收入很高,但是也很辛苦,做同聲傳譯時需要全神貫注,一般也就能連續做一個小時就要換人。
4. 開國際會議時戴的耳麥是起翻譯作用的嗎
耳機里是即時翻譯,也叫同聲傳譯
5. 國際會議上,那些官員帶的耳機是怎麼翻譯的一般說話一般翻譯,有這么牛嗎這機器
大型國際會議多數都是同聲傳譯方式的人工翻譯,發言人說話內容幾乎同時(一般會滯後5秒左右)被翻譯員翻譯為多種不同目標語言(由多名翻譯完成,每位翻譯將源語言翻譯為某一種特定目標語言,國際會議多採用英語發言)。例如,中國領導人發言,則有翻譯負責將其翻譯為英語、有翻譯負責將其翻譯為法語.......聽眾想聽什麼語言的目標翻譯內容,可以通過選擇不同頻道實現。
這些翻譯員一般在像公共電話亭一樣的booth里工作,那裡面有同聲翻譯設備、耳機、筆記本等翻譯必須設備和工具。同聲傳譯勞動強度非常大、壓力也很大、工作時十分緊張,因此一般2--3個人一組,每人翻譯15--30分鍾休息一下,另一位翻譯輪流。
6. 開國際會議時戴的耳麥是起翻譯作用的嗎工作原理是什麼
耳麥是翻譯用的
原理就是:同聲翻譯把發言者的話翻譯成需要的語言,再傳到耳麥裡面
與會者聽到的實際上是同聲傳譯者的聲音。
開國際會議時,會根據實際情況,配備各種語言的翻譯,提供給開會的人。
7. 奧運會比賽後經常有新聞發布會為什麼都要帶著耳機
由於這種發布會是有很多國家的記者,語言會不通,因此需要耳機來完成相互的翻譯過程,就是同聲傳譯。
同聲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口譯員利用專門的同聲傳譯設備,坐在隔音的同傳室(俗稱「箱子」)里,一面通過耳機收聽源語發言人連續不斷的講話,一面幾乎同步地對著話筒把講話人所表達的全部信息內容准確、完整地傳譯成目的語,其譯語輸出通過話筒輸送。需要傳譯服務的與會者,可以通過接收裝置,調到自己所需的語言頻道,從耳機中收聽相應的譯語輸出。這一專門職業雖然叫做「會議口譯」,但是除了廣泛應用於國際會議之外,也廣泛應用於外交外事、會晤談判、商務活動、新聞傳媒、培訓授課、電視廣播、國際仲裁等諸多領域。就兩種口譯模式的使用情況而言,交替傳譯多用於規模較小且只涉及兩種工作語言的場合,如外交會晤、雙邊談判、訪問考察、小范圍磋商、記者采訪、司法和准司法程序、宴會致詞、新聞發布會,以及一些小型研討會等。而同聲傳譯,由於其具有不佔用會議時間的優勢,已發展成為會議口譯中最常用的模式,廣泛應用於各種國際場合。幾乎所有正式的國際多語言會議以及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和歐盟)都採用了同傳作為標准口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