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培養自己的工匠精神
如何培養自己的工匠精神
如何培養自己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現在社會中人們非常值得學習的一種精神,工匠精神的第一位要素是匠心,「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創新,那,如何培養自己的工匠精神
如何培養自己的工匠精神1
首先,我們需要去了解,認知工匠精神,用心去體會工匠精神的內涵。
其次,工匠精神代表著我們的精神品質,所以,我們要從思想上改變自己,態度上端正自己。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需要我們從身邊的任何一件事情做起。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這樣,我們堅持做好每一件事情,由小到大,由學習到創新,慢慢的,我們便完美的詮釋了工匠精神。
敬業
敬業是從業者基於對職業的敬畏和熱愛而產生的一種全身心投入的認認真真、盡職盡責的職業精神狀態。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群」「忠於職守」的傳統,敬業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是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之一。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主張人在一生中始終要「執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執事敬」,是指行事要嚴肅認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臨事要專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強自身修養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
如何培養自己的工匠精神2
1、注重工匠培養。
工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工匠精神」。工匠視技術為藝術,既尊重客觀規律又敢於創新,擁抱變革,在擅長的領域成為專業精神的代表。
注重工匠培養,也就是注重人才培養。建築行業專業門類眾多、人才需求量大,培養工匠的條件優越、潛力巨大,企業應根據階段性目標和長遠發展目標,著力打破業內高層次技術人才引進難、產業技術工人匱乏、缺乏職業經理人和專業管理團隊的「瓶頸」,不斷壯大人才隊伍,在廣攬人才的同時
有計劃地選擇一批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中青年骨幹到高等院校、知名企業集中學習、培訓,造就一批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精明能乾的復合型和創新型高級技術人才
注重培養一批高學歷、高職稱的技術型、科研開發型高級人才。可以預見,通過大量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引領,建築業必將迎來工匠雲集的黃金時代,實現行業發展水平的大提升。
2、注重精神培養。
「工匠精神」體現的是一種用心、踏實、專注的氣質和認真敬業、一絲不苟的態度。不可否認,在建築行業,一些企業對「工匠精神」認識有缺失、有偏頗,在工程建設中急功近利、缺乏對質量細節的追求和把控,片面追求速度和效率,導致建築工程存在質量缺陷
甚至一些常見的質量通病也消而不除,損害了行業形象,讓「工匠精神」回歸成了行業在這個時代最迫切的呼喚。因此,要加強「工匠精神」的培養,提高對職業、技能教育的重視,讓行業從業人員意識到「工匠精神」的可貴,切實轉變觀念,把事業當作責任、把職業看成是「天職」,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
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認真持久,少一些粗製濫造,多一些優質精品。只有對質量精益求精、對技藝一絲不苟、對完美孜孜追求,建築施工企業和建築工人才會在建築事業的天地中,有勞動成就和人生價值的獲得感。
3、注重能力培養。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創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我們應該認識到,提倡開放、創新、創造的互聯網思維,就是「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的結合。
建築施工企業要緊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全力驅動創新,走在前列。在創新過程中,高度重視、建立和發揮好技術中心的.作用,推進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研究開發關鍵性、前沿性技術,加大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建立健全技術創新長效機制,推動建築業向產業現代化、施工綠色化、建築工業化、管理信息化、技術標准化和人才隊伍專業化發展。
4、注重環境培養。
良好的環境是培養工匠的沃土。
一是在生產一線鼓勵技術工人總結實踐經驗,發明勞動小工具、鑽研施工小竅門等,營造「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敬業氛圍;
二是重塑和推廣「師帶徒」的傳統育人模式,通過師徒傳習將優良品行和精湛技術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使事業後繼有人;
三是要通過技能比武、技工家庭評選等活動,挖掘和發現建築業技術匠人,並擴大培養教育的范圍,造就大批能工巧匠;
四是健全和完善技術工人專業培訓、等級認定、業績考核的長效保障機制,使工匠在企業安心樂業;
五是不斷改善和提高技術工人薪酬福利待遇和獎勵措施,真正使技術工人在企業受到尊重。
如何培養自己的工匠精神3
一、加大弘揚「工匠精神」力度
在全社會加強輿論導向,確立工匠精神的價值觀,轉變「重裝備、輕技工,重學歷、輕能力,重理論、輕操作」的觀念,要通過學校教育,培養學生從小愛勞動、樂奉獻、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精神,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
同時全社會要尊重技術人才,特別要尊重一線技術工人,讓他們在一線工作有希望、有尊嚴。讓越來越多的「精工巧匠」、「匠心青年」能從幕後走到台前,成為廣大青少年追捧的「明星」和廣大勞動者學習的榜樣。
二、加快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通過發揮校企各自優勢,互相支持、 互相滲透、雙向介入、優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實現共同發展。
政府可以通過引導和促進,讓企業進學校,讓學校專家進企業,幫助企業提升理論知識,通過系統的、專業的、全方位的學習、員工培訓,使之真正成為能做事、會做事的人才隊伍,致力於創造高效勞動價值的「工匠」型人才。
另外,學生在校期 間,學校加強對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素養、職業操守的教育培 訓,使每個學生掌握必備的技能和本領;鼓勵有能力的企業興辦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的基礎是院校,職業教育的搖籃在企業。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是科技興區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亦是服務地方 經濟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場所。
三、努力塑造匠人標桿
一是相關聯系部門可牽頭組織開展技能大賽。建議完善職業技能競賽制度,支持院校或有條件的企業建設一批功能齊全、設施一流的技能大賽實訓基地,使更多優秀高技能人才通過各級、各類大賽脫穎而出。
二是對獲得技能大賽金牌的選手,可晉升為高級技師並破格認定為當年度首席技師;對獲得技能大賽優異成績的選手,以及為獲獎選手提供指導和幫助的技術指導專家、教 練。
按照國家獎勵標准分別給予獎勵;對選送單位、院校,給予一次性物資獎勵:對具有中國特色的「師徒制」培養新模式,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試點的單位由財政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三是給企業更多的人才評價自主權,根據技能人才培養特色和用人單位崗位要求,讓部分院校、企業成為職業資格過程化考核鑒定 試點。比如經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批准,企業或行業協會可 以在國家職業標准框架內,結合企業或行業的生產服務實際,實施自主評價體系。
四、高度重視高技能人才任用
堅持「不唯學歷唯能力」。吸引更多技藝精湛的優秀高技能 人才到技工院校任實習指導教師,具有工程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和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及以上職業資格的人員,不受學歷、教師資格證等條件限制,可直接應聘相應等級實習指導 教師崗位。
在職業院校全面開展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符合條 件的職業院校教師可評為「實訓教授」。在對待學生方面,破除技工院校畢業生成長通道中的「天花板」和「隔離牆」。
取得高級工、預備技師職業資格的高級技校或技師學院的全日制畢業生,在參加公務員招考、企事業單位招聘、確定工資起點標准和職稱評聘等方面,按照相應的全日制高職(大專)或本科畢業生 享受相應政策待遇。
普通技工學校畢業生,按照普通中等學歷教 育畢業生享受相應政策待遇。在高技能人才中發展黨員、樹立典型、評選勞動模範,每年可組織優秀高技能人才開展帶薪外出學 習、考察和療養等活動。鼓勵企業在制定薪酬制度時向高技能人 才傾斜。
五、加強能工巧匠的培育機制建設
建議在政府的領導下,有計 劃,有組織地引進一批技術能手,以此帶動本土匠人們快速提升。同時,邀請國內外行業人才組織開展各大行業相關大型論壇、小型沙龍等活動,使大家在這些活動中可各顯其才、取長補短。
邀請行業專家、技術能手來傳授經驗,進一步提升技能操作水平。也可組織一批技術人才走出去,分行業、分級別開展組織交流和培訓,讓每位同志學有所獲得。
總之,通過交流學習培 訓,讓我們少一些粗製濫造,多一些優良精品;我們對職業敬畏、對工作執著、對產品負責;我們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期望「工匠精神」引領出「江津智造」。
2. 工匠精神怎麼培養
工匠精神怎麼培養
工匠精神怎麼培養,匠人精神就是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慾望,對於這種精神是我們每個人都值得學習的,在生活中也是建議我們了解工匠精神,以下了解工匠精神怎麼培養。
工匠精神怎麼培養1
1、注重工匠培養。
工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工匠精神」。
2、注重精神培養。
「工匠精神」體現的是一種用心、踏實、專注的氣質和認真敬業、一絲不苟的態度。
3、注重能力培養。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創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我們應該認識到,提倡開放、創新、創造的互聯網思維,就是「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的結合。
4、注重環境培養。
我們能從哪些方面去提升自己的工匠精神 如何提升
1、培養工匠精神,是從孩子就開始的,從教育上就決不允許強迫孩子,給孩子增加負擔,讓他們活得開心快樂,還有什麼比這更能激發孩子的愛心和想像力呢?一個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人,才會對工作專注,才會精益求精,才會一絲不苟,做出精品。
2、因為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專注、嚴謹、耐心、注重細節、追求完美、淡泊名利,所以工匠精神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根本在教育。
3、專注於手中活計,至臻至善,精益求精,只為精品,不為其他任何功利第二目的。專注事業本身質量,傾力打造完美作品,不厭其煩地打磨個別細節。這是工匠精神。
4、無論工作、創業、做事,工匠精神讓人專注事情本身,而非功利,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精神。
5、回望每個人的過去,其所取得的成績無不源自自己真心付出,在鑽研中潛心發揮自己的才智,流血流汗,漸入佳境,找到要訣,堅持不懈繼而爐火純青。
6、我們需要再發揚,奮斗中永不可或缺的就是這種實干求真求精的工匠精神,而不是與之相對的:投機取巧,囤貨居奇,利用爾虞我詐打造「捷徑」,取得所謂的暴發、成功。
7、如果你有更高的奮斗目標,就有必要在適當的時候停下手中的活計,抬頭看看路,看看別人,找找差距,想想原因,比比初心,端視自己,然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再干不遲。
工匠精神怎麼培養2
什麼是工匠精神 如何培養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
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0提高到1,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
培養工匠精神:
1、教育是根本
在多年的應試教育思想指導下,人們關注理論,忽視實踐,淡化工程。英國教育家肯·羅賓遜在他的新書《讓思維自由》中指出,改革教育是培養創造力的最堅實一步,「心靈手巧」是創新者最本質的寫照。
為此,要讓職業技術教育在國家有更高的社會地位,讓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有更大的分量,讓實踐教育貫穿我們的中小幼教育。
2、強化對工匠的獎勵機制
德國工匠勃蘭登堡在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工作,本來研究的是「傳輸高保真音樂」技術,但他對「去除多少聲音信號而不讓耳朵聽出失真」技術更感興趣,並且取得了成功。
值得重視的是,他的成功背後有一個有力的獎勵機制,即德國政府要求僱主將一部分專利收益讓發明者分享。這樣的政策,使得勃蘭登堡所收取的專利費大大超過他在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的工資。
3、建立讓工匠專心於技術的組織
微軟前首席技術官納森·梅爾沃德創辦的高智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個「資助新發明」的公司。保護發明家的利益不受大企業的侵害,給工匠們創造適宜的工作環境。相應的,有100位高級發明家相助,高智公司現在擁有世界第七大專利組合。
4、營造寬容失敗的文化環境,建立創新失敗補償機制
技術、發明、創新屬於高風險活動,因此,我們要破除在科技創新上存在的「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老觀念,大力營造寬容失敗、鼓勵創新的文化環境和氛圍。
創新創業來不得浮誇,回歸「工匠精神」,用實干與可靠的技術、發明來扎扎實實地解決人類面臨的難題、中國經濟發展的困境、產業技術進步的瓶頸,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內在核心和根本保障。
工匠精神怎麼培養3
工匠精神
時光飛逝,物轉星移。隨著人們生活品味的提高,潮州傳統工藝的發展有如雨後春筍,涌現出了一批批能工巧匠。巧奪天工的精品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其雅俗共賞的獨特之處頗受文人雅客和普羅大眾的青睞。
出於對潮州木雕的喜愛,筆者經常漫步在「潮州工藝街」的中山路,穿梭於各間木雕工作室、展示廳以及製作坊,接觸了許多從業名師和藝人,深深地為潮州木雕的精湛技藝所吸引。無論雕刻手法是沉雕、浮雕、圓雕、通雕和鋸通雕,還是表現人物、花草、魚蝦蟹、飛禽走獸等主題,都體現了潮州藝人崇尚「慢工出細活」以及「寧缺勿濫」的鄉土情結,令人嘆為觀止。
聽說中山路的糧倉舊址已重新改造為郡城義倉創意中心,該中心涵蓋了部分潮州「非遺」大師工作室和作品展示,讓我有新的獵奇目標。踏進曾經承載著人們填飽肚子重任的糧倉,沒想到如今卻充滿著濃厚的「潮」文化氣息。
陶醉在精品林立的百花園中,一間木雕工作室引起了我的注意,裡面一位姑娘正在「埋頭苦幹」,只見她側著身子,秀發遮住半個臉頰,顯得純朴而秀氣,頗有「出水芙蓉」之感。
姑娘左手握著「鑿仔」,右手掄著「叩錘」,透過初具雛形的蟹簍縫隙,刀子在木頭裡面不停地擺弄著,在錘子的敲擊下,一點點挖出一片屬於她自己的世界,其手法之嫻熟猶如庖丁解牛,游刃有餘。
姑娘目不斜視,全神貫注,彷彿與木頭結下了綿綿情誼。一會兒功夫,她停下了手中的活兒,擦起臉上的汗水,伸了個懶腰。乘著休息的間隙,筆者跟她搭訕起來,好奇問起眼前這件作品是否是她親手製作,姑娘肯定地點點頭,一點也不含糊,頗有當仁不讓的霸氣。
多層立體通雕是木雕中較為高端的技藝,沒有一定的功力是無法獨立完成的,這需要多年的潛心錘煉和堅守才能結出的碩果。姑娘的精湛技藝令人刮目相看。
這姑娘叫陳嘉,今年只有24歲,卻從藝7年。她是潮州木雕一代宗師陳舜羌的孫女。伯父陳培臣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首批國級「非遺」潮州木雕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之一;父親陳培希是高級工藝師、市級「非遺」潮州木雕傳承人,正是家庭的熏陶和自身的努力,成就了她今天的技藝。
從事木雕製作是一件辛苦的活兒,好多藝人都有親身的體會,要完成一件讓人滿意的作品,都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時間,賺的也不多,因此,年輕人普遍不願意加入該行當,而這位姑娘可以說是潮州本土僅剩的一名木雕女工匠,卻在這片男人佔領的陣地上默默地堅守著,骨子裡滲透著巾幗不讓須眉的傲氣,真令人感到欽佩和可貴。去年以來,「工匠精神」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姑娘的追求剛好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還沒結婚的陳嘉姑娘就想在潮州木雕的天地里,傳承好家族的這門手藝,讓它得以一代代薪火相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