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系統 » 消化系統查血可以嗎
擴展閱讀
經期期間可以做運動嗎 2025-05-15 04:14:28
駕車證照片可以換嗎 2025-05-15 04:14:20
菲律賓有什麼可以買的 2025-05-15 03:56:38

消化系統查血可以嗎

發布時間: 2023-01-10 16:00:34

㈠ 白細胞偏低 紅細胞偏低 血紅蛋白偏低

僅憑這幾項不好說,紅細胞基本正常,白細胞偏低,不要太緊張。建議先去查骨髓像,排除一下。之後可以去查查消化系統,尤其是胃功能,可能會由於消化系統疾病導致某維生素吸收不良,而導致血象不正常。

㈡ 驗血能不能查腫瘤

您好,驗血並不能完全作為腫瘤的診斷。正確理解是驗血對某些癌症有確診作用,如檢查血液中的M蛋白可以確診多發性骨髓瘤,血常規及顯微鏡檢查能診斷某些白血病,另外還有血液中的物質的檢查對許多癌症的具
有很大的診斷或輔助診斷作用:如甲胎蛋白(AFP)-原發性肝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前列腺癌,CA125-卵巢癌,CA15-3-乳腺癌等等。

腫瘤相關抗原測定

腫瘤相關抗原測定:
甲胎蛋白(AFP或a-FP)

【參考值】 0~25μg/L(0~25ng/m1)(ELISA法) <20μg/L(<20n8/m1)(RIA法)

【臨床意義】
1.原發性肝癌AFP明顯增高,常以>400μg兒為診斷肝癌的醫學決定水平。其他消化道腫瘤如胃癌、胰腺癌、膽管細胞癌、結腸癌時,也可增高。但肝轉移癌AFP極少增高。
2.病毒性肝炎、肝硬變AFP也可增高,但水平常<300μg/L。
3.對於AFP增高患者可進行AFP異質體檢測(親和電泳免疫印跡法),以區別是否為原發性肝癌。原發性肝癌血清中小扁豆凝集素(LCA)結合型AFP>25%。
4.妊娠婦女12~14周血AFP開始上升,32~34周達高峰,一般為380~500μg/L,34周後下降。羊水中AFPl3~16周為
2×104μg/L,40周下降到20~30μg/L;異常妊娠,如胎兒脊柱裂、無腦兒、腦積水、食管或十二指腸閉鎖、腎變性,以及雙胎、先兆流產、胎兒
宮內窒息,均會引起母體血液和羊水中AFP增高。

癌胚抗原(CEA)

【參考值】<5μg/L(<5ng/m1)(ELISA法、RIA法)

【臨床意義】
1.消化系統腫瘤,如結腸癌、胃癌、胰腺癌、膽管癌,CEA可明顯增高;此外肝癌、肺癌、腎癌、乳腺癌、卵巢癌等CEA也可見增高;肺癌時胸水中CEA常高於血清。
2.消化系統炎症,如結腸炎、胃腸道息肉、胰腺炎、肝臟病及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慢性支氣管疾病也可見CEA增高。
3.96%~97%非吸煙健康人CEA<2.5μg/L,大量吸煙者有20%~40%的人CEA>2.5μg/L,少數CEA>5.0μg/L。

組織多肪抗原(TPA)

【參考值】 <120U兒(EIA法) <130U/L(RIA法)

【臨床意義】
1.TPA是腫瘤細胞分泌的一種多膚,在腫瘤診斷上無特異性,惡性腫瘤檢出率達70%。
2.TPA常用於缺少特異指標的惡性腫瘤療效追蹤觀察,病情好轉時降低,復發時升高。
3.急性肝炎、胰腺炎、肺炎時也可出現TPA增高現象。

組織多肽特異抗原(TPS)

【參考值】<55U/L(EIA法)

【臨床意義】TPS是腫瘤細胞分泌的-種多肽,80%卵巢癌患者增高,肺癌亦可見增高。

糖鏈抗原19-9(CAl9-9)

【參考值】<37U/m1(MEIA法、IRMA法、ELISA法)

【臨床意義】
1.為消化道癌相關抗原,增高尤見於胰腺癌,常用於鑒別胰腺良、惡性腫瘤。此外肝癌、膽囊癌、膽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等也可見增高,但無早期診斷價值,早期病人敏感度僅為30%。其術前水平與預後有關。
2.消化道炎症如急性胰腺炎、膽汁淤積性膽管炎、膽石症、急性肝炎、,肝硬化等也可有CAl9-9短暫的不同程度增高。

糖鏈抗原50(CA50)

【參考值】 <40ng/m1(EIA法) ≤20U/m1(BIA法、IRMA法、ELISA法)

【臨床意義】陽性見於消化道腫瘤,如胰腺癌、膽囊癌、膽管癌、肝癌時增高;少數大腸癌、乳腺癌、子宮癌、卵巢癌、肝轉移癌也可見增高。

糖鏈抗原72-4(CA72-4)

【參考值】 ≤<6.7μg/L(ELISA法) 3~4μg/L(RIA法)

【臨床意義】診斷卵巢粘液癌的指標,其他如胃癌、直腸癌、結腸癌、胰腺癌、乳腺癌也可見增高。常用於腫瘤發展過程的監測。

糖鏈抗原242(CA242)

【參考值】≤12U/ml(1RMA法)

【臨床意義】陽性見於消化道腫瘤。

細胞角質素片段19(CYFRA21-1)

【參考值】<3.3μg/L(≤3.3ng/m1)(ELISA法、IRMA法)

【臨床意義】診斷非小細胞肺癌(NSCLC),尤其肺鱗癌和膀胱癌的指標,胃癌、結腸癌可輕度增高。常用於療效監測。

細胞角質索片段8,18

【參考值】 血 男<1.27ng/m1 女<O.95ng/m1 尿 <0.78μg/L (ELISA法)

【臨床意義】診斷上皮細胞腫瘤,如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等。尿液測定有助於膀胱癌ⅡA與ⅡB的分期。

癌抗原125(CAl25)

【參考值】<35U/m1(MEIA法、IRMA法、EMSA法)

【臨床意義】
1.為卵巢癌腫瘤標志物。增高具診斷價值,並用於療效觀察和預後估計。
2.其他癌症,如宮頸癌、子宮內膜癌、輸卵管癌、乳癌、胰腺癌、膽道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瘍、肺癌等,也有一定陽性反應。
3.部分良性卵巢瘤,子宮肌瘤、肝硬化、膽囊炎和胰腺炎也可增高。

癌抗原15-3(CAl5-3)

【參考值】<28U/m1(MEIA法) <22U/mt(1RMA法、EUSA法)

【臨床意義】
1.增高見於乳癌,但早期敏感性僅為20%~30%,故常用於乳癌療效觀察和預後估計。
2.轉移性卵巢癌、結腸癌、肝癌、膽管癌、胰腺癌、肺癌和支氣管癌時,也可不同程度增高。

神經原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參考值】12.5~25.0μg/L(RIA法、IRMA法、ElISA法)

【臨床意義】為小細胞肺癌的腫瘤標記物,陽性率達50%~70%,其他類型肺癌僅10%~20%陽性。

血漿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π)

【參考值】陰性(ElISA法)

【臨床意義】GSr-π為非小細胞肺癌的腫瘤標記物,陽性率腺癌可達88.9%,鱗癌達54.5%。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

【參考值】<4μg/L(<4.0ng/m1)(EIA法)

【臨床意義】
1.前列腺癌明顯增高,常用於術後療效觀察和復發監測。
2.良性前列腺瘤、前列腺肥大或急性前列腺炎時,也可輕度增高。
3.40歲以上健康男性約3%PSA在4.01~10.0μg/L。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參考值】<3ng/m1(RIA法)

【臨床意義】
1.前列腺癌早期有10%增高,晚期80%增高。
2.良性前列腺疾患,尿瀦留及前列腺肛門指診後1~2天內均可輕度增高。

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

【參考值】<10μg/L(<10ng/m1)(RIA法、ELISA法)

【臨床意義】增高尤見於食道癌等頭頸部的鱗狀上皮細胞癌,亦可見於子宮、宮頸、肺等鱗狀上皮組織腫瘤。用於療效觀察和預後估計。

胰癌相關糟蛋白(sC6單克隆抗體識別)

【參考值】<41U/m1

【臨床意義】胰腺癌時增高。

人甲狀腺球蛋白(hTG)

【參考值3<95μg/L(RIA法、ELISA法)

【臨床意義】甲狀腺癌時增高。

腫瘤基因P53自身抗體(P53-Ab)

【參考值】陰性(EIA法)

【臨床意義】用於腫瘤早期診斷,約10%~20%腫瘤患者在臨床症狀出現前可呈陽性。

表皮生長因子(EGF)

【參考值】 血清 (1032± 485)P8/m1 血漿 (192±106)pg/m1

【臨床意義〕腫瘤、潰瘍病等EGF增高。

腫瘤壞死因子(TNF)

【參考值】(4.312.8)ng/m1

【臨床意義】TNF對原發性或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器官移植性排異有診斷意義。

㈢ 上消化道出血怎麼檢查

1、化驗,這是上消化道出血症狀發生的首要檢查項目,主要包括的有對血常規、血型以及出凝血時間、大便和嘔吐物的檢查,通過對這些檢查所得出的結果,就可以基本的對這種疾病進行確診了。
2、內鏡檢查,一般通過胃鏡直接檢查就可以確診患者的基本病情,這樣在檢查之後也就可以根據病灶的具體情況來作相應的止血治療了。而在進行胃鏡檢查的注意事項主要就是一定要在出血之後的四十八個小時之內進行診斷,如果患者還伴有失血性休克的症狀,就應該先補充血容量,之後再進行檢查才可以取得好的結果。
3、選擇性動脈造影,這些檢查主要指的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如患者處於嚴重的大量出血狀態,導致胃鏡檢查無法安全的進行,或者是由於積血已經影響到了視野而無法准確的判斷,就可以採用這種檢查方法來發現出血的部位。
4、X線鋇劑造,這是由於一些腸道的解剖部位是很難被內鏡所發現的,是很容易會遺漏一些病變,所以就可以通過X線鋇劑檢查得以補救,這種方法主要是用來提高患者對疾病診斷的准確率。

㈣ 檢查消化系統的時候驗血能檢查出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嗎

消化系統(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道和消化腺兩大部分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大腸(盲腸、闌尾、結腸、直腸、肛門)等部。臨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腸的這一段稱上消化道,空腸以下的部分稱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兩種。小消化腺散在於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內,大消化腺有三對唾液腺(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肝臟和胰臟。消化系統是人體八大系統之一。
中文名
消化系統
外文名
alimentary system
組成
口腔,咽,食道,胃,小、大腸
地位
人體八大系統之一
組成部分
消化道和消化腺
快速
導航
基本功能消化系統葯理實驗其他知識孕婦消化道
定義
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
消化系統
消化道是一條起自口腔延續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到肛門的很長的肌性管道,其中經過的器官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及大腸(盲腸、結腸、直腸)等部。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兩種。小消化腺散在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內,大消化腺有三對唾液腺(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肝臟和胰臟,它們均藉助導管,將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內。
人體共有5個消化腺,分別為: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澱粉酶將澱粉初步分解成麥芽糖)胃腺(分泌胃液、將蛋白質初步分解成多肽)、肝臟(分泌膽汁、儲存在膽囊中將大分子的脂肪初步分解成小分子的脂肪

㈤ 小孩消化道出血需要做什麼檢查

應做下述檢查:
1.血液學檢查 血常規、血小板、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及凝血酶原時間, 肝功能檢查。
2.大便常規檢查、潛血試驗及便培養。
3.骨髓檢查。
1.吞線法 可粗略判斷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方法為用一條粗的白絲線,約2m長,一端扎一小糖球,令患兒吞服後,另一端用膠布固定在頰部,隨胃腸蠕動,白線即逐漸下達至十二指腸。24h後將線輕輕拉出,以免拉傷消化道黏膜,引起假象。正常情況,呈白-黃色,如胃內出血則呈白-紅-黃色,十二指腸出血為白-黃-紅色,根據線的染色判斷出血部位。做此檢查需要患兒的合作,否則將線咬斷難做成功。
2.X線鋇餐及鋇灌腸檢查 一般要求在病情平穩,血壓恢復,心功能好轉後進行。但疑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可在出血時吞鋇檢查做出診斷。鋇餐及空氣雙重造影,有助於檢查胃、十二指腸及小腸疾患,如消化性潰瘍、腫瘤、腸狹窄等。鋇灌腸或空氣雙重造影對直腸、乙狀結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腫瘤、腸套疊等可做出診斷,並能觀察結腸位置,協助診斷腸旋轉不良。
3.內鏡檢查 如食管鏡、纖維胃、十二指腸鏡、纖維小腸及結腸鏡,可直接觀察病變的部位、原因和范圍,同時可進行照相、錄像、取活檢及治療。
(1)食管、胃、十二指腸鏡:近20年來應用纖維內鏡檢查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原因,准確率很高,可達85%~90%,鋇餐造影確診率小於50%,故目前多採用內鏡法。在上消化道出血12~48h以內進行檢查,陽性檢出率較出血停止或晚期再進行內鏡檢查高出2倍。原則上如患兒情況平穩,診斷不確定又需急診手術時,盡早行內鏡檢查,以利術中止血。雖然上消化道出血的自然止血率>90%,如用內鏡做出診斷後,可給以及時的合理的治療,並可指導復發出血的預防。據統計急診做內鏡檢查較選擇性內鏡檢查其合並症大4倍,因此亦應嚴格掌握適應證。
(2)纖維結腸鏡檢查:下消化道出血均以便血為主,用纖維結腸鏡檢查較鋇劑灌腸准確率高,且有其特異性,可同時對結腸病變取活檢,用電凝、激光、熱凝出血點以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