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沒有計算機互聯網的時代銀行的工作流程
1.網上銀行為何物? 按目前各家銀行開通的網上銀行服務系統,一般分為個人網上銀行和企業網上銀行。無論是個人網上銀行或企業網上銀行,都是以互聯網為媒介,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電子銀行產品。各家銀行為了把個人客戶和企業客戶區別開來,故按個人結算賬戶和企業資金結算賬戶的清分法,把網上銀行服務系統細分為個人客戶和企業客戶,但實際操作流程及其產生的效果大致相同。 網上銀行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它的誕生,使原來必須到銀行櫃台辦理業務的客戶,通過互聯網便可直接進入銀行,隨意進行賬務查詢、轉賬、外匯買賣、銀行轉賬、網上購物、賬戶掛失等業務,客戶真正做到足不出戶辦妥一切銀行業務。網上銀行服務系統的開通,對銀行和客戶來說,都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讓資金創造最高效益,從而降低生產經營成本。 作為企業客戶,還可通過網上銀行,把業務延伸到商貿往來的方方面面。如中行廣東省分行的網上銀行「中銀E點通」,便是針對中行在廣東地區的外向型企業特點而開發。該網上銀行系統把「企業集團服務系統」和針對外向型企業的「報關即時通」進行整合,使之更具實用性,產生的效果也更加明顯。其中「企業集團服務」專門針對集團企業開發,從根本上解決了集團性企業跨地區的賬戶查詢、資金管理和資金匯劃問題。 2、網上銀行安全嗎? 一般來說,只要採取了足夠的安全措施,網上銀行就是安全的。安全措施是多層次全方位的。例如,為了抵禦黑客入侵,可以在網路系統中安裝高性能的防火牆和入侵檢測系統(IDS)。為了防止不法分子詐騙可以採用強身份鑒別技術。現在使用最多、最普遍的密碼或口令措施是一種簡單易用的身份識別手段,但是安全性比較低,容易泄露或被攻破。更有效的方法是採用PKI技術設施,其核心就是使用數字證書認證機制。可以這樣講,如果網上銀行系統中採用了數字證書認證技術,不法分子即使竊取了卡號和密碼,也無法在網上銀行交易中實現詐騙。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盜用銀行公開信箱騙取用戶網上銀行密碼的事件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網上銀行是否安全?用戶應該採取哪些防範措施?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到了由人民銀行牽頭,各家商業銀行聯合共建的,專門負責為網上銀行提供安全服務的金融行業統一的認證機構——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簡稱CFCA),副總經理曹小青接受了我們的采訪。 記者問:我們了解到貴中心主要是為網上銀行提供安全服務的,那麼您是怎麼看待近期發生的這一網上銀行不安全事件的呢?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副總經理曹小青(以下簡稱曹小青):這件事不是孤立的事件。例如,去年公安部門曾經破獲了這樣一起案件,不法分子用黑客手段在銀行的網銀伺服器中植入「木馬」程序,竊取了多家銀行和證券客戶的帳號、密碼信息進行詐騙,涉案金額達數十萬元;今年2月,美國一名電腦黑客攻破了一家負責代表商家處理Visa和萬事達卡交易業務的企業的計算機系統,掌握了220萬個顧客的信用卡號;在日本,黑客利用安裝在網吧中的特殊軟體非法竊取用戶網上銀行的密碼,使1600萬日元不翼而飛。這次在國內發生的騙取用戶密碼的事件,手段並不高明,也還沒有造成損失。但是上述案例卻給網銀用戶敲響了警鍾:黑客在想方設法騙取用戶的密碼,大家一定要提高對網路安全的認識和警惕性。 記者問:您認為網上銀行安全嗎?用戶應該採取哪些保護措施呢? 答:只要採取了足夠的安全措施,網上銀行就是安全的。安全措施是多層次全方位的。例如,為了抵禦黑客入侵,可以在網路系統中安裝高性能的防火牆和入侵檢測系統(IDS)。為了防止不法分子詐騙可以採用強身份鑒別技術。現在使用最多、最普遍的密碼或口令措施是一種簡單易用的身份識別手段,但是安全性比較低,容易泄露或被攻破。更有效的方法是採用PKI技術設施,其核心就是使用數字證書認證機制。可以這樣講,如果網上銀行系統中採用了數字證書認證技術,不法分子即使竊取了卡號和密碼,也無法在網上銀行交易中實現詐騙。 記者問:您能否具體談談數字證書是怎樣保證網上銀行安全的? 答:數字證書是一種由權威的公信機構發放的、記錄著用戶和認證機構有關信息的電子文件。網上銀行交易雙方——銀行和用戶,都各自持有與其身份綁定的數字證書。在網銀交易過程中,雙方都要向對方出示證書,以獲得相互的信任。這個認證過程是以先進的公鑰密碼技術為手段,通過相應的計算機程序實現的。每張數字證書都對應著1對或2對密鑰——公鑰和私鑰。公鑰在網上公開,私鑰則由用戶
在沒有計算機互聯網的時代銀行的工作流程
『貳』 互聯網金融能取代銀行嗎
不能
銀行業在中國根深蒂固
互聯網金融只是一個新興的概念
這種第三方機構很難取得人們的信任
並且這些第三方機構也都是依託銀行業務來進行的,比如轉賬
所以,互聯網金融不可能取代銀行
『叄』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銀行會消失嗎
不會的!兩者除了競爭以外,現階段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銀也不是並無合作。互聯網金融在大數據風控方面有很大的優勢,豐富的金融業務場景是傳統金融機構的優勢所在,實際上兩者可以取長補短。
目前幾乎所有的銀行都具備了網上銀行的功能,特別是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人們在網上購物的頻率越來越高,通過網上支付給網上購物者帶來了方便。
與此同時,網上銀行的安全問題成了人們倍加關注的問題,網上銀行具備了互聯網的許多優點,但是安全問題卻是影響成功交易的關鍵。
網上銀行與實體銀行的關系就如網路營銷與傳統營銷的關系一樣,網上銀行不會取代實體銀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二者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在網路迅速普及的現代社會,人們追求的是快速的生活節奏,對於網上銀行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
拓展資料:
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央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
央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央行。職責:執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對金融機構乃至金融業進行監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機構。
政策性銀行: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職責: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等。職責: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機構,商業它主要的業務范圍有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
投資銀行: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富國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等。職責: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世界銀行:用於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肆』 為什麼銀行系統不會被破解
銀行系統不會被破解的原因:
銀行核心系統使用的是專線,類似學校的教育專線,獨立於互聯網之外,不與互聯網共通,因此不會被破解。
補充:什麼是銀行系統
銀行系統就是銀行內部 存取款及其他業務的內部系統。
『伍』 互聯網金融真的能取代傳統銀行嗎
互聯網金融是取代不了傳統銀行的。很重要一點就是,互聯網金融的資金都是銀行監管的!也就是說,他們的錢都再傳統銀行存的。不是想動就可以動的。實際還是實體銀行把握著
『陸』 分析:互聯網金融可以代替銀行么 為什麼
銀行不是中介,銀行是金融媒體。互聯金融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概念,互聯金融也是給予傳統銀行業務的一個新興業務。事實上很多傳統銀行都在逐步推出自己的互聯金融業務。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不會取代銀行,卻會加速金融脫媒的過程。
『柒』 簡述網上銀行業務的四種運行模式
①補充性服務渠道。這是網上銀行發展的初級階級的典型形態。這時的網上業務主要表現為傳統銀行在網際網路上設立網站,介紹銀行自身情況,發布的有關金融信息,能完成基本的交易類服務,但是在賬務系統,後台處理,市場定位和管理機構等方面還不具備獨立的形態。
②虛擬分支機構,這是目前傳統銀行發展網上銀行的流行樣式。傳統銀行以其現有銀行專用網路系統與網際網路聯網,提供互聯網服務,為客戶提供賬戶查詢,資金轉帳,網上支付等金融服務。當通過網上渠道提供的業務種類日漸增加多時,要求銀行對網上業務群進行整合。在管理上出現了專門的部門機構,在會計和賬戶處理上設置了虛擬支行。此時的網上金融服務雖然實際上並未有任何經營半自動脫離傳統架構,但在成長過程中已體現出網路作為渠道的優越性
③獨立的虛擬銀行,這是網路銀行理想化的未來模型。即沒有傳統的營業網點,直接建立在網際網路上的網路銀行,這是一種虛擬銀行的形式
④網上金融門戶。這是指將銀行,證券和保險所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整合在網路平台上,實現一攬了網上金融服務。在服務種類上,網上金融門戶是多家金融機構網上服務網上服務的結合,與各金融機構的交易系統存在直接的物理連接,屬於真正的一站服務。
來源於網路
『捌』 從系統構成來看,網路銀行系統涉及的技術不包括下面哪個
系統不需要網路依然可以運行。 網路主要是提供互聯, 網路的構成主要有:硬體(路由器 交換機 計算機網卡)、軟體(TCP/IP協議等各種網路協議 計算機操作系統等)、網路協議是操作系統當中的一部分。
網上銀行系統(Internetbank or E-bank),包含兩個層次的含義,一個是機構概念,指通過信息網路開辦業務的銀行;另一個是業務概念,指銀行通過信息網路提供的金融服務,包括傳統銀行業務和因信息技術應用帶來的新興業務。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提及網上銀行,更多是第二層次的概念,即網上銀行服務的概念。網上銀行業務不僅僅是傳統銀行產品簡單從網上的轉移,其他服務方式和內涵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而且由於信息技術的應用,又產生了全新的業務品種。
『玖』 傳統銀行業會被互聯網金融取代嗎
不會,就想現在代步工具一樣,代步工具越來越多,但是不能代替用腳走路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