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多用戶多進程操作系統,有那些系統是的
你在聊qq時可以同時看視頻,上網,…… ,這就是多進程系統,
如windows……
手機,在聊qq時可以聽音樂,也是多進程的操作系統,
dos 是單進程的操作系統。
多進程,就是可以同時運行多個軟體。
多用戶,就是一個系統可以同時登錄多個用戶。
win是「假」多用戶的,它一次只能允許一個用戶進行操作,想換用戶,必須注銷其他的用戶。
而linux,是真正的多用戶多進程操作系統,不僅允許運行多個程序,還可以讓多個用戶同時
登錄,同時運行程序。
⑵ 有什麼軟體能模擬多個手機系統
第一款軟體的話是fake location,他是國外的軟體,分root模式和非root模式了。第二款任我行了,他是專門為釘釘打卡而生的了。最後一款軟體的話叫做多開分身了,他主要的是用來多開的。
【拓展資料】一、虛擬地址是Windows程序時運行在386保護模式下,這樣程序訪問存儲器所使用的邏輯地址稱為虛擬地址,與實地址模式下的分段地址類似,虛擬地址也可以寫為"段:偏移量"的形式,這里的段是指段選擇器。
Windows 2000 使用基於分頁機制的虛擬內存。每個進程有4GB的虛擬地址空間。基於分頁機制,這4GB地址空間的一些部分被映射了物理內存,一些部分映射硬碟上的交換文件,一些部分什麼也沒有映射。程序中使用的都是4GB地址空間中的虛擬地址。而訪問物理內存,需要使用物理地址。
二、對於一個要轉換成物理地址的虛擬地址,CPU首先根據CR3中的值,找到頁目錄所在的物理頁。然後根據虛擬地址的第22位到第31位這10位(最高的10bit)的值作為索引,找到相應的頁目錄項(PDE,page directory entry),頁目錄項中有這個虛擬地址所對應頁表的物理地址。有了頁表的物理地址,根據虛擬地址的第12位到第21位這10位的值作為索引,找到該頁表中相應的頁表項(PTE,page table entry),頁表項中就有這個虛擬地址所對應物理頁的物理地址。最後用虛擬地址的最低12位,也就是頁內偏移,加上這個物理頁的物理地址,就得到了該虛擬地址所對應的物理地址。
三、一個虛擬地址轉換成物理地址的計算過程就是,處理器通過CR3找到當前頁目錄所在物理頁,取虛擬地址的高10bit,然後把這10bit左移2bit(因為每個頁目錄項4個位元組長,左移2bit相當於乘4)得到在該頁中的地址,取出該地址處PDE(4個位元組),就找到了該虛擬地址對應頁表所在物理頁,取虛擬地址第12位到第21位這10位,然後把這10bit左移2bit(因為每個頁表項4個位元組長,左移2bit相當於乘4)得到在該頁中的地址,取出該地址處的PTE(4個位元組),就找到了該虛擬地址對應物理頁的地址,最後加上12bit的頁內偏移得到了物理地址。
⑶ 15個問題」刨根問底」TSN——讓你一文看懂工業互聯為何需要TSN
要說現在工業通訊領域最熱門的技術,那一定是非TSN莫屬。其實,TSN(Time Sensitive Network)時間敏感型網路是一個最新的但卻並非陌生的技術,那TSN究竟是什麼樣的網路呢?為何TSN會被認為是未來工業通訊的統一標准呢?TSN會替代現在的各類實時工業乙太網嗎?……
面對這些問題,CE China的老石和B&R的老宋開始了一場刨根問底式的對話,希望能讓你對TSN有一個全面正確的了解。
1.TSN是時間敏感網路的意思,時間敏感是什麼意思?其他網路對時間不敏感嗎?有衡量指標嗎?
答:說實話,最初在2016年貝加萊總部介紹TSN的時候,我覺得這似乎不像是一個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因為像PROFINET、POWERLINK、EtherCAT等工業網路已經可以達到比較高的實時性指標,而且好像也極少遇到什麼當前100μS循環周期搞不定的案子,工業網路講 「Determistic」,即確定性網路,因為控制是基於「等時同步」的,工業領域早已實現「時間敏感」。因此,就個人而言當時覺得這個詞是IT的人不了解工業而開發出來的網路,因為TSN的最初描述是為乙太網賦予「確定性」、「實時性」傳輸能力,這是因為標准乙太網是沒有這個能力的,但是,實時乙太網有這個能力。
那麼,問題的關鍵在哪裡?TSN最關鍵的目的在於「同一」網路的數據傳輸,即,周期性的控制通信需求和非周期的數據在同一個網路中傳輸,才是TSN的核心訴求。
因為現在的IT與OT融合過程中會遇到非常大的問題,即,周期性數據和非周期性數據往往需要通過兩個網路傳輸,因此,你會發現控制器各家都是兩個網口,一個實時乙太網,一個標准乙太網,一般實時網路用語機器與系統控制,而標准網路用於管理級信息的傳輸。
通常,衡量網路的QoS(Qualityof Service)指標包括循環周期、延遲、抖動這幾個指標,一般來說,硬實時會在百微秒這個級別的刷新,抖動控制在幾十個nS這個級別,延遲在微秒級。沒有特別的官方定義實時性,因為,應用場景不同。
2. TSN特點之一是實時性高,我們以往的現場匯流排、實時乙太網不也有這個特點嗎?相比這些TSN在實時性方面也有優勢嗎?
答:盡管TSN的關鍵訴求在於「同一」網路的傳輸,但經過研發人員的設計,其調度機制也允許獲得較高的實時響應能力,目前貝加萊已經開發的千兆乙太網的TSN測試下來抖動在50nS(抖動通常描述的是最差情況),可以達到的最快周期是在10μS級,因此,對於現有的工業控制而言,TSN的實時性是完全可以保障的。
和目前主流的實時乙太網比TSN顯然性能更高,據貝加萊總部的千兆測試數據顯示高了18倍的整體性能(其測試是按照節點數、數據負載不斷增加然後取性能的均值)。
3. TSN是如何實現時間敏感的呢?它是在標准乙太網標准上做了哪些修改嗎?
答:TSN本身是一系列的標准,它包含了時鍾同步、數據調度與網路配置三個方面的關鍵標准,TSN僅指數據鏈路層的標准,這一點必須闡明,它可以採用IEEE802.3的乙太網或IEEE802.3cg的標准網路來實現物理層,而數據鏈路層採用了橋接網路,以及不同的數據流調度的策略,也就是Shaper-整形器,比如CBS基於信用的整形器、Qbv-時間感知整形器TAS、CQF-周期性排隊與轉發、ATS-非同步傳輸整形器。想了解這個就得了解乙太網本身是怎麼傳輸的,然後就明白TSN主要是在Transmit Selection這個地方進行了策略調度機制的設計。
4.TSN這兩年在工業界越來越火,這個TSN源自哪裡,是咱們工業界獨有嗎?其他行業也叫TSN嗎?全球誰在主導這個標准啊?
答:TSN並非是源自工業界,TSN最早是在音視頻傳輸領域,後來在 汽車 領域於2012年成立IEEE802.1Q工作,而到工業已經是2015年的事情了,成立了IEEE802.1 TSN工作組。
在 汽車 工業里他們一般稱為AVB-Audio Video Bridge,是由IEEE802.1Qav、IEEE802.1AS和IEEE802.1Qat(已經作為IEEE802.1Q的基礎標准)構成。
在航空航天領域也有大量時間敏感型網路應用,他們可以稱為AS6802,而在工業領域,IEC和IEEE合作,成立了IEC60802工作組用於實現TSN網路的互操作性標准制定。
目前TSN的推動組織是Avnu,包括IIC、OPC UA基金會也加入了推動這項技術的工作,他們會和主要的Shaper廠商共同推動TSN技術的發展。
5. TSN今後是要成為標准乙太網協議,而且比以前的標准乙太網協議先進,那是否意味著今後民用商用工業用的乙太網協議都會成為TSN?
答:TSN是一項VLAN技術,即Vitural Local Area Network,這顯然定義了它是一個區域網,並且是一個虛擬的區域網,它不必一定成為商用和民用的所有通吃的標准,TSN域和非TSN域的區別在於VLANID,即,進入TSN網路會被交換機給打上VLAN標簽,然後藉助於TSN機制在該網路中傳輸,但離開了TSN網路的時候,這個VLAN標簽會被去除,它也可以變為一個標准乙太網幀被傳輸。因此,TSN交換機會和普通交換機一起工作沒有問題。
因此,商業或民用網路並不是必須要變為TSN網路,這完全取決於應用本身的需求,尤其是經濟性指標,因此,如果沒有特殊的實時性需求的話,倒沒有必要,目前TSN網路看來聚焦在工業級IoT應用比較多。
6. 為何這兩年突然TSN就受到業界這么多人的關注?它能解決哪些現在解決不了的問題嗎?
答:TSN火的原因就是大量的物聯網應用需求產生的,因為,你必須考慮周期性和非周期性數據的同一網路傳輸問題,帶寬的需求較之以往更大。
你可以看到這個圖中,描述了幾個場景:
(1)音視頻同步:其實,如果你看中央電視台,你看到播音員的口型和語音會出現不同步—這也屬於質量問題,因為音頻和視頻沒有同步,或者像大劇院里的音箱,你想想如果他們不能實現同步,就會出現重復的聲音,也屬於數據傳輸質量的問題。
(2).ADAS,相對於傳統的 汽車 而言,ADAS會需要多個激光雷達(比如前後三個),包括安全系統,這些更多的感測器都會帶來帶寬的需求較之以往更大。
(3).AR/VR、機器視覺:這些技術在工業場景更多的使用都會讓帶寬的需求變大。
因此,TSN是有實際的需求的,連接變得更為廣泛,則需要更大的網路容量傳輸能力。
7. 既然具有時間敏感特點的乙太網絡有這么多優點,那麼為何在早先的標准乙太網推出時沒有考慮做成時間敏感呢?為何現在就要加上時間敏感?是原先沒有想到嗎,還是原來的技術實現不了,或者是成本太高等其他原因?,
答: 90年代大眾來中國投資建 汽車 廠的時候,中國的高速公路才剛開始,包括現在很多老的小區都沒有足夠的停車位,誰會料到今天 汽車 如此普及呢?
同樣道理,在你不需要這項技術的時候,你是不會真正有動力去開發這樣的技術的,因為如果沒有人用,這些研發投入就失去意義了,因此,任何技術的流行都會需要時間,而且,就目前而言,TSN都還沒有到它真正爆發的時候,因為,對互聯的需求也就最近幾年才剛開始,大量的工廠實際上還處於單機生產的階段。因此,TSN現在已經處於未雨綢繆的階段,因為大數據應用僅在局部開始,而並非進入爆發期。
當然,你說的沒錯,要實現TSN這樣的網路的確需要非常大的技術投入,因為它的復雜性是超過現有的網路的,就像時鍾同步就比IEEE1588有可靠性方面的需求,調度機制也更多樣靈活,這些都是需要晶元處理包括千兆乙太網處理晶元、傳輸電纜、交換晶元等,這些都是成本,而只有面臨巨大的市場機會,晶元廠商才會有動力去投入研發。 現在大量的晶元廠商投入其中也是因為看到其廣闊的未來-這些投入會讓TSN變得更為易用而低成本--TSN潛在的規模使得它較之以往的網路更具競爭力。
8. 截至到目前,關於TSN的相關產品研發、測試床,支持的廠商等最新進展是什麼樣的?
答:目前TSN有幾個重要的測試床推動者,一個是德國的LNI-就是工業4.0組織的測試床,一個是在IIC的測試床,還有一個就是由華為ECC組織的測試床,貝加萊在三個組織中都積極的參與了Testbed的建設。
目前,主流的自動化廠商都發布了各自的TSN產品或者測試產品,像B&R在2017年SPS發布了TSN產品,而SIEMENS在2018年漢諾威展發布了Profinet over TSN的產品,2019年三菱發布了CC-Link IE TSN產品。華為、TTTech、CISCO、MOXA、赫斯曼等廠商也發布了TSN交換機產品。
9. 雖然TSN這兩年火熱,幾乎所有人看好和支持,那為何從實際產品上還並不多見,或者還沒有批量生產和銷售,正式工業應用幾乎沒有,主要卡在哪裡呢?預計到什麼時候,TSN會開始真正落地應用?
答:看來,你比用戶更著急,但是,工業產品一般生命周期都比較長,就像CAN匯流排、Modbus現在還在用一樣,實際上,它並沒有想你想像那麼慢,相對於過去的匯流排從概念、局部應用、大面積成熟應用的時間而言,TSN的發展算是比較快的,因為你要知道TSN面向工業的工作組2015年底才成立,2016年9月才召開Shaper的啟動會議,因此,你能夠在2018年看到這么多公司推出產品已經算是非常快的了。
TSN在2019年包括像現在已知的貝加萊、三菱都會有批量化產品推出,工業產品不會像手機那麼更新快,華為的P20 Mate Pro我還沒買呢,P30就出來了,而工業產品一般生命周期都在15年以上,因為一台機床可能會用20年以上。
因此,其實TSN發展已經非常快了。
10. 一個通信網路要實現TSN,需要哪些設備來構成或支持?相比其他網路,TSN實現起來會不會更加昂貴?
答:TSN是一個VLAN,因此它很多實現是在軟體的層面的,需要具有處理這種時鍾同步和調度機制的交換機,當然對於控制器而言,需要TSN的晶元支撐,具體的晶元成本我倒沒有考量過,但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是具有共性的,成本一定是一個不斷下降的過程,因為大量的採用就可以降低成本。
11. 現在看到國外廠商TSN產品陸續發布了,但國內廠商還沒有,那要如何才能開發一個TSN的主站或者從站或者I/O呢?成本高嗎?
答:這一點倒不完全是這個情況,華為在這方面已經走在前面,他們的TSN交換機也已經開發完成了,不過也似乎尚未進入批量化階段,因為華為會考慮更多的場景問題,因此,在整形器方面會有一些自己的設計,最近我寫了關於TSN的整形器(Shaper),還請教了華為的兩位專家,另外,MOXA也有TSN的交換機產品推出,還有一些大學、研究所、企業也推出TSN相關的技術測試產品,目前尚未正式發布。
目前提供TSN技術開發板的包括XILINX,以及TTTech和Intel共同推出的TSN解決方案、晶元廠商NXP、AD等也推出了TSN的開發與測試晶元及測試板。
12. 現在實時乙太網、現場匯流排在控制領域、特別是運動控制領域應用廣泛,那TSN會取代這些協議嗎?TSN和這些實時網路會是什麼樣的關系?
答:又需要強調一遍,就是TSN是在ISO/OSI架構的第二層,這意味著目前的TSN可以以各種形式出現,其實,乙太網本身也是這個發展過程,比如Profinet就是Profibus over Ethernet,POWERLINK就是CANopen over Ethernet,那麼,就會出現Profinet over TSN、CC-Link IE over TSN這些場景,這種設計往往是為了保持應用層軟體的延續性,以確保現有的設備投資的可用性,而貝加萊則會選擇OPC UA over TSN,原有的POWERLINK CANopen應用層會逐漸轉向OPC UA,必須保持一個軟體應用的延續性,這也是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應用層保持,而數據鏈路層則逐步轉向TSN的過程。從TSN目前所展示的性能而言,應對運動控制的任務也沒有絲毫問題,一些廠商宣城將很快推出TSN的運動控制產品,貝加萊2019年推出IO和控制器,並計劃在2020年推出基於TSN通信的運動控制產品。
這一點必須強調,對於任何工業應用而言,保持技術的穩定性、繼承性是一種必須的考量,因此,技術的升級必須盡量的平滑過渡,對於用戶同樣如此,這是投資安全性的保障,因此,TSN短期內當然不會取代現有的網路,但是,在更長的時間里,TSN會成為基礎的網路架構。
ISO/OSI模型很有意思,就是它使得各個層可以獨立設計,包括物理層,目前的IEEE802.3可以繼續使用,當然也可以使用諸如PoE(Power onEthernet)、SPE(Single Pair Ethernet-IEEE802.3cg)的物理層。
13. 現在另外一個通訊技術5G也已經來臨,5G也是以低時延、高帶寬為最大特點,而且5G要最多的應用可能在工業上,那麼TSN和5G會是一個競爭關系嗎?
答:5G也有針對ULL(UltraLower Latency)的場景,但是,5G屬於無線網路,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尤其是類似於運動控制這些應該還不會採用5G,但是,基於IIoT的應用中對網路的確定性評估可以承受的領域5G是可以使用的,另外,TSN也會有針對無線場景的標准。
因此,評估技術的應用前景主要看場景—他們肯定不會是競爭關系,而是相互補充。
14. 對於TSN,也有些人認為現在是「雷聲大雨點小」,那TSN標準的最新進展是什麼樣的?還需要解決哪些方面的問題從而來加速推進呢?現在技術發展那麼快,TSN會不會中途又被新的通信技術給替代了?
答:其實,任何一項技術的核心驅動力是「經濟性」,而技術推動必然有一個接受過程,市場需要培育,因此,TSN顯然也不可能短期馬上就會大量的應用,想想現場匯流排從開始到發展到頂峰實際上也經歷了30年的時間,如果放眼整個產業的發展,TSN從2015年發展到今天已經算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至於TSN中途會不會被新的通信技術替代,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理論上來說,一切皆有可能,但是,任何技術都是來自於需求的,如果需求沒有本質的變化,那麼技術也就不會有本質的變化,如果需求就是網路的統一,那麼無論是TSN還是說一個新的技術,同樣是這個技術實現路徑,而且通信技術不可能離開晶元、工業控制獨立存在,因此,只會有TSN的升級,而很難有一個獨立的技術替代它。
技術的發展有其必然性,既然大家看到了10年後的技術需求而開發TSN,那麼它就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的發展。
至於更久的時間比如30年後會是怎樣,我想大部分人都無法關注,因為,這個時候如果你敏銳的觀察到30年後的網路的需求,然後研發30年後要用到的技術,你這家公司是活不到那個時候的。
15. 如果未來一旦TSN在各個領域都普及了,是不是就是實現了所謂的工業物聯網萬物互聯?
答:這個倒是值得期待,TSN正是致力於此,不過,萬物是否一定是被TSN互聯,那也未必,因為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技術,就像剛才提到的5G,人類因為多樣性才有意思,也因為有未知才值得 探索 ,TSN能不能實現萬物互聯並不重要,它只是一個技術,不用賦予它那麼重大的意義,就像比爾.蓋茨所說「我們總是高估在一年或者兩年中能夠做到的,而低估五年或者十年中能夠做到的」—短期看TSN似乎還沒有到要廣泛應用的階段,但長期來說,TSN在 汽車 、工業互聯網領域將是具有統治性地位的,不過它的最佳搭檔是OPC UA,這兩者的配合將會讓工業有著天下一統的可能。
當然,在工業世界裡,價值的創造不僅僅依賴於網路技術,而依賴於對客戶價值的追求,包括軟體的應用價值、人的創造力,沒有這些,TSN發揮不了什麼,它只是一個實現我們價值創造過程的工具—對於工業企業而言,價值仍舊來自於為客戶解決問題,TSN會幫助我們。
⑷ 什麼操作系統允許在一台主機上連接多個終端,多個用戶可以通過這個終端同時交換的使用計算機
是分時操作系統。
在20世紀60年代的計算機十分昂貴,不可能像這樣每個人獨佔一台微機,而只能多個用戶共享一台計算機,但在用戶在用計算機時應能構像自己獨占計算機一樣,不僅可以隨時與計算機互交,而且應感覺不到其他用戶也在使用該計算機。分時系統恰恰是為了滿足上述的用戶需要形成一種新型的操作系統。
分時系統是指一台主機上連接了多個終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該計算機的系統。現今流行的操作系統中的Linux、UNIK都是典型的多用戶多任務的分時系統。
⑸ U盤可以安裝什麼系統的我聽一個同學說,可以的。
可以安裝WinPE,或者prayaya
V3,前者是微型的WinXP,後者是一款類似WinXP的模擬系統。
PS:那就是PE或者prayaya了,前者提供了基礎Windows內核,後者是口袋系統的代表。
⑹ windows系統可以實現多個用戶同時登陸嗎可以用作伺服器嗎
當然可以了,現在基本上所有操作系統都是分時操作系統,可以支持多用戶。
多用戶同時登錄一般都是指通過網路登錄,windows中可以安裝終端伺服器,實現多用戶操作。系統會為每個用戶分配獨立的內存空間,和其他用戶互不影響,在終端伺服器中還可以實現多用戶之間的通信,如消息發送。
⑺ 我新裝了XP系統..想優化一下系統..有人能幫我一下嗎操作越簡單點的...
一、系統優化設置。
1、刪除Windows強加的附件:
a . 用記事本NOTEPAD修改winntinfsysoc.inf,用查找/替換功能,在查找框中輸入,hide(一個英文逗號緊跟hide),將「替換為」框設為空。並選全部替換,這樣,就把所有的,hide都去掉了,
b. 存檔退出,
c. 再運行「添加-刪除程序」,就會看見「添加/刪除 Windows 組件」中多出了好幾個選項;這樣你可以刪除好些沒有用的附件
2.關掉調試器Dr. Watson;
運行drwtsn32,把除了「轉儲全部線程上下文」之外的全都去掉。否則一旦有程序出錯,硬碟會響很久,而且會佔用很多空間。如果你以前遇到過這種情況,請查找user.dmp文件並刪掉,可能會省掉幾十M的空間。這是出錯程序的現場,對我們沒用。另外藍屏時出現的memory.dmp也可刪掉。可在我的電腦/屬性中關掉BSOD時的DUMP
3.關閉「系統還原」:滑鼠右健單擊桌面上的「我的電腦」,選擇「屬性」,找到「系統還原」,如果你不是老噼里啪啦安裝一些軟體(難道你比我還厲害??),你也可以去掉,這樣可以節省好多空間
4.關閉「休眠支持」:因為休眠功能占的硬碟空間蠻大的, 所以關閉比較好,
控制台-->電源選項-->休眠(不要打勾)
註:我覺得休眠還是很有用的。藍調。
5.加快Win XP瀏覽速度!
打開注冊表點擊到: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 Version/Explorer/RemoteComputer/NameSpace。分欄出選擇鍵值:{D6277990-4C6A-11CF- 87-00AA0060F5BF}
6.關掉不必要的服務
單擊「開始」→「設置」→「控制面板」。雙擊「管理工具」→「服務」,打開後將看到服務列表,有些服務已經啟動,有些則沒有。右鍵單擊要配置的服務,然後單擊「屬性」。在「常規」選項卡上選擇「自動」、「手動」或「禁用」,其中「自動」表示每次系統啟動時,Windows XP都自動啟動該服務;「手動」表示Windows XP不會自動啟動該服務,而是在你需要該服務時手動啟動該服務;而「禁用」則表示不允許啟動該服務。在實際配置時,選擇「手動」或者「禁用」都可以實現關閉該服務的目的,推薦使用手動功能,這樣你隨時可以啟動一些臨時需要的服務。
有些服務是Windows XP所必需的,不能關閉,否則將會造成系統崩潰。至於各項服務的功能,我們可以通過雙擊該服務或將滑鼠懸停在該服務名上查看。下面我們就先來看一看這些服務的說明,最後再看哪些服務可以關掉(見下表)。
Alerter:你未連上區域網並且不需要管理警報
Clipbook:你不需要查看遠程剪貼簿的剪貼頁面
distributed link tracking client:若不使用ntfs分區並且沒有聯入區域網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ordinator:不需要同時處理多個資料庫或者文件系統
fax service:不用windows 2000發送或者接收傳真
ftp publishing service:你的計算機不做ftp伺服器
iis admin service:你的計算機不做www伺服器
indexing service:你的計算機不提供遠程文件索引和快速訪問或者沒有連上區域網
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你不準備用windows 2000做路由伺服器,讓多人共享一條線路上網
ipsec policy agent:你未連接到windows 2000的域
logical disk manager administrative service:你不準備使用磁碟配額
message queuing:你未連接到windows 2000的域
messenger:你未連接到windows 2000的域並且不需要管理警報
net logon:你不想讓區域網上的其他用戶登錄
netmeeting remote desktop sharing:你不想使用netmeeting遠程管理計算機
network dde:你沒有連入區域網
network dde dsdm:你沒有連入區域網
performance logs and alerts:若不想知道計算機每一秒都干什麼
qos rsvp:你沒有使用依賴於qos的程序
remote access auto connection manager:你不想在程序企圖讀取網路信息時自動連接到網路
remote procere call (rpc) locator:你不需要管理rpc名稱服務資料庫
routing and remote access:你的計算機不做路由器
runas service:你不需要在某一用戶下以另外一個用戶的身份執行一個程序
simple mail transport protocol (smtp):你的計算機不做郵件發送伺服器
smart card:你沒有智能卡閱讀器
smart card helper:你沒有舊式智能卡閱讀器
snmp trap service:你沒有連接到windows 2000的域
tcp/ip netbios helper service:你的計算機不準備讓別人共享
tcp/ip print server:不讓你的計算機成為網路列印伺服器
telnet:不想遠程式控制制計算機執行控制台命令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沒使用ups或ups不支持雙向傳輸信號
utility manager:不從一個窗口中啟動和配置輔助工具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你不看你的系統管理信息
world wide web publishing service:你的計算機不做www伺服器
7.加速XP的開關機
1)縮短等待時間
開啟注冊表編輯器,找到 HKEY_LOCAL_,
將 WaitToKillServiceTimeout 設為:1000或更小。 ( 原設定值:20000 ) 找到
HKEY_CURRENT_USERControl PanelDesktop 鍵,將右邊視窗的
WaitToKillAppTimeout 改為 1000, ( 原設定值:20000 )即關閉程序時僅等待1秒。將 HungAppTimeout 值改為:200( 原設定值:5000 ), 表示程序出錯時等待0.5秒。
2)讓系統自動關閉停止回應的程式。
打開注冊表 HKEY_CURRENT_USERControl PanelDesktop 鍵,
將 AutoEndTasks 值設為 1。 ( 原設定值:0 )
3)MsConfig 大多數朋友都應該熟識MsConfig了,這是一個系統內置的Windows設置工具。點擊開始菜單,選擇「運行」,然後在錄入框中敲入「msconfig」回車。我們要動手腳的是(啟動)選項卡,點擊它,這個選項卡中顯示了Windows啟動時運行的所有程序。這里沒有一個程序對Windows來說是生死悠關的,所以放心大膽地把不要的去掉。把部分勾勾去掉之後,Windows啟動會快些,同時空閑的系統資源也會多出一些。
8、XP Prefetcher
Windows XP自帶了一個名為Prefetcher的服務,這個服務管理著Windows啟動時的程序初始,其中指定的程序可以在以後使用中快速載入。Prefetcher在默認情況下就是打開的,不過它的性能還可以進一步提升。打開注冊表編輯器,在注冊表中找到:
HKEY_LOCAL_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PrefetchParameters,其中有一個鍵值名為EnablePrefetcher,多數情況下它的值是3。推薦設置值是5——在我的機子上,設為5的時候工作狀態最佳。可以隨便試試不同的數值,直到找到最適合自己機子的值為止。
也可以把Prefetcher禁用掉,只需把值設為0就可以了。不過,除非是為了測試用途,一般人都不會傻到把它設為0。
9、壓縮文件夾
這是一個相當好的優化,Windows XP內置了對.ZIP文件的支持,我們可以把zip文件當成文件夾瀏覽。不過,系統要使用部分資源來實現這一功能,因此禁用這一功能可以提升系統性能。實現方法非常簡單,只需取消zipfldr.dll的注冊就可以了,點擊開始—>運行,敲入: regsvr32 /u zipfldr.dll 。然後回車即可。
10、不載入DLL文件
瀏覽器在使用之後往往會有部分DLL文件在內存中緩存好長一段時間,相當大一部分內存會被不用的DLL文件點用。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找到注冊表如下位置:
HKEY_LOCAL_
接下來建立一個名為AlwaysUnloadDLL,值為1的雙位元組值。
如果想要去除這項優化,只需把該鍵值設為0(也可以乾脆把鍵刪掉)。注意:該項優化要在Windows重新啟動後才生效。
11、完全關閉Windows XP文件保護功能。此招慎用
從注冊表中找到HKEY_LOCAL_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修改「SFCDisable」鍵值為「FFFFFF9D」,如果需要重新啟用該功能,重新設置為「0」就可以了。
12、手動指定進程次序查看
同時按下Control+Alt+Delete三個鍵,然後點擊「Processes(進程)」選項卡,可以看到一個如上圖所示的對話框,在這里可以看到目前正在運行的所有進程。如果要為一個程序分配更多的進程時間,如3D Studio Max,只需右鍵點擊這個進程,再把滑鼠指針向下移動到「Set Priority>(設置優先順序)」,然後選擇你想要這個程序處在哪個優先順序。當我接收email時,我會把3DMAX設為「標准」,但當我離開計算機的時候,我會把它的優先急提升為最高的「實時」,這樣可以計算機更專注更快速地處理3D動作
13、關閉錯誤回報
控制台---->系統---->進階---->右下角--->錯誤報告---->關閉
二、硬體優化
1、內存性能優化
Windows XP中有幾個選項可以優化內存性能,它們全都在注冊表下面位置: HKEY_LOCAL_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
1)禁用內存頁面調度(Paging Executive)
在正常情況下,XP會把內存中的片斷寫入硬碟,我們可以阻止它這樣做,讓數據保留在內存中,從而提升系統性能。要注意的是,擁有很多內存的用戶(256M以上)才好使用這個設置。這個設置的名字正如它的功能一樣,叫「DisablePagingExecutive」。把它的值從0改為1就可以禁止內存頁面調度了。
2) 提升系統緩存:把LargeSystemCache鍵值從0改為1,Windows XP就會把除了4M之外的系統內存全部分配到文件系統緩存中,這意味著XP的內核能夠在內存中運行,大大提高系統速度。剩下的4M內存是用來做磁碟緩存的,在一定條件下需要的時候,XP還會分配更多一些。一般來說,這項優化會使系統性能得到相當的提升,但也有可能會使某些應用程序性能降低。正如前面所說的,必須有256M以上的內存,才好激活LargeSystemCache,否則不要動它。
3)輸入/輸出性能:這個優化只對server用戶才有實在意義——它能夠提升系統進行大容量文件傳輸時的性能。在默認情況下,這個鍵值在注冊表中是不存在的,必須自己建一個DWORD(雙位元組值)鍵值,命名為IOPageLockLimit。多數人在使用這項優化時都發現8到16M位元組之間性能最好,具體設什麼值,可以設進去試試看哪個值可以獲得最佳性能。記住這個值是用位元組來計算的,因此,譬如你要分配12M的話,就是12 * 1024 * 1024,也就是12582912。跟前面的內存優化一樣,只有當你的內存大於256M的時候才好更改這里的值。
2、WinXP的ADSL撥接功能
方法:控制台-->網路連線-->建立一個新連線-->連線到網際網路
-->手動設定我的連線-->使用需要使用者名稱和密碼的寬頻連線來連線
-->ISP名稱(隨便填你想要的,如Hinet...)-->使用者名稱.密碼就填撥接帳號與密碼
-->下面3選項看需要可選可不選(其實XP內建的防火牆功能不錯)-->完成
P.S 如要開機就自動撥接上網的話,把連線ICON抓到啟動中,應該就可以羅
XP的網路芳鄰(先假設網路都沒問題)
控制台-->使用者帳戶-->建立新的帳戶
-->輸入那台電腦的開機帳號(電腦名稱)及密碼
-->選擇"受限制的帳戶"-->完成
這樣別人就可以登陸你的電腦里羅
3、XP里怎麽開DMA
關於DMA:
到裝置管理員里選擇IDE ATA/ATAPI controllers
到Primary/Secondary IDE Channel裡面的進階設定
將所有的轉送模式都設定為使用DMA(如果可用的話)
系統就會自動打開DMA支援(在BIOS里也應該要先設為支援DMA)
4、XP里關閉光碟Autorun功能
打開光碟機的內容,將自動撥放里所有的光碟格式都設為不要有任何動作。
OR 利用Group Policy (執行gpedit.msc) :
到電腦設定-->系統管理範本-->系統
找到-->關閉自動撥放
按右鍵選-->內容,選擇已-->啟用,
在下面那裡選-->所有的磁碟機,
然後套用,重新開機,應該也可以,但是這個方法不能關閉音樂CD的自動撥放
5、設置處理器二級緩存容量
Windows XP無法自動檢測處理器的二級緩存容量,需要我們自己在注冊表中手動設置,首先打開注冊表(運行中輸入「Regedit」),再打開:
HKEY_LOCAL_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
選擇「SecondLevelDataCache」,根據自己所用的處理器設置即可,例如PIII Coppermine/P4 Willamette是「256」,Athlon XP是「384」,P4 Northwood是「512」
6、XP安裝驅動程式往往因為數位簽署關系掛不上去, 把數位簽署忽略掉===>
控制台----->系統------>硬體----->裝置管理員----->驅動程式簽署---->略過
使用Winxp的網友請務必檢查一下
開始-->>執行-->>regedit
HKEY_LOCAL_ NTCurrentVersion]
將 "RegDone" = 的數值,由 "0" 改成 "1"
如此才算完全"破解" ,這個動作很重要
很多奇怪的小毛病因此而解決
7、為IRQ中斷請求排優先次序
計算機的每一個主要部件都設了個IRQ中斷號。這里就是要通過修改每個IRQ請求的優先次序達到優化目的。這里主要的優化對象是系統/CMOS實時鍾,它通過主板來提升性能。首先,要確定你想要哪個組件獲得更高的性能,然後找到這個硬體正在使用的IRQ中斷號。怎麼找呢?打開控制面板里的系統屬性(也可以按鍵盤上的Windows+Break熱鍵組合打開它)。選中「硬體」選項卡,然後點擊「設備管理器」按鈕。
右鍵點擊要查IRQ號的組件,選擇「屬性」,然後點擊「資源」選項卡。
這里可以看到設備正在使用的IRQ中斷號(如果沒有IRQ中斷號,選擇另一個設備)。把中斷號記下來,然後運行注冊表編輯器regedit,找到注冊表中的HKEY_LOCAL_
PriorityControl 位置。我們要在這里建立一個名為IRQ#Priority(其中「#」是具體的IRQ中斷號)的DWORD雙位元組值,然後把它的值設為1。譬如說,我的系統CMOS實時鍾的IRQ中斷號是8,我要建立的鍵名就是IRQ8Priority。重新啟動計算機之後,就會發現剛優化過的組件性能有所提高。筆者強烈建議用這個方法優化系統CMOS實時鍾,因為它能改善整塊主板的性能。當然也可以把多個IRQ中斷號優先順序提高,但這樣做的效果沒那麼好,而且有可能造成系統不穩定。要把這個優化設置撤消的話,只要把剛才建立的注冊表鍵值刪掉就OK了。
三、網路優化:
1、加速共享:這是一項很棒的優化,在找到這項優化之前,我經常在漫長地等待窗口顯示其它機子上的共享目錄中敲破頭皮。通常情況下,當Windows XP連接到其它計算機時,會檢查對方機子上所有預定的任務——這真是多餘,而且還會讓你等上30秒鍾,實在太糟糕了。所幸的是,很容易就可以把這個過程給禁掉。首先,在注冊表中找到HKEY_LOCAL_/Current
。在這裡面,應該有個
{D6277990-4C6A-11CF- 87-00AA0060F5BF}鍵。只需把它刪掉,重新啟動計算機後,Windows就不再檢查預定任務了,速度明顯提高!
2、WinXP執行時候為什麽都會停頓一下呢?
開始~網路連接~本地連接,按右鍵,選擇屬性
選擇「Internet協議(TCP/IP)」,點擊屬性
使用下面的IP地址:
IP地址:192.168.0.1
子網掩碼:255.255.255.0
這樣就好了~以後開機就不會停頓了
3、如何讓XP自動連線
我把連線程式放到啟動里 但在開XP後他並沒有連線
有個方法簡單但實用:.
IE -> 工具 -> 網際網路選項 -> 連線
勾選 "網路不存在時撥號"
把 IE 拉到 "啟動"
每次開機完成後 , 你已經上線了 !
方法二:
進入連線內容,把「提示名稱、密碼、憑證等」的勾勾取消掉
然後把該連線拉到「啟動」
4、.在默認情況下,XP Pro 會保留一塊網卡的20%的帶寬。
如果你用的是寬頻的話可能會超過這個限制所以需要把這個限制去掉,方法如下:
1.以管理員許可權登陸
2. run gpedit.msc
3. 展開 "計算機配置"
4. 展開 "管理模版"
5. 展開 "network"
6. 展開 "QoS Packet Scheler"
7. 右邊窗口雙擊 "limit reservable bandwidth"
8. 選中選項 "已啟用"
9. 將 "Bandwidth limit %" 的值改為0
10.重啟。
Home版不支持該操作,無法去除該限制!
四、XP減肥方法
1. 刪除系統文件備份 sfc.exe /purgecache (一般用戶是不怎麼用的)
2 刪除驅動備份 windowsdriver cachei386目錄下的Driver.cab文件(73mb)
3. 取消系統還原(總體來說系統還原功能還是不錯的,建議除了xp安裝的那個盤使用,其它盤都別用,如果哪一天硬碟的空間不夠了,可以通過系統清理程序刪除一些比較早的還原點)
4、刪除幫助文件(減掉40多mb) (使用中文漢化包的文件大小為92兆,剛開始使用xp的同志最好別刪)
5、刪掉WINDOWSsystem32dllcache下文件(減去200——300mb)。(這是備用的dll文件,只要你拷貝了安裝文件,完全可以這樣做。既然這樣刪你沒話說)
6、把我的文檔、IE的臨時文件夾都轉到其他盤(分區)。(同時對系統的速度,和硬碟都有好處,如果使用的是雙系統,最好把兩個系統的IE臨時文件都放在同一個文件夾,這樣既加快速度有節省空間)
7、把虛擬內存也轉到其他盤。(最好就是將這些東西和平時臨時下載文件放在一個不大的分區里,這樣也方便整理硬碟)
8、將應用軟體裝在其他盤(這對重裝系統也有好處,可以省很多事)。
9、刪除windowsime下不用的輸入法!(日文,韓文,繁體中文輸入法,84.5MB)(到底哪個是哪個自己研究一下吧!有時候也要自己動動腦子的,鍛煉一下吧!)
10、如用ntfs裝xp,本身就節省地盤。
五、其他
1、激活顯示:
開機後,打開開始菜單中的運行欄,打入:oobe/msoobe /a
如果出現「Windows 產品啟用」,表明Windows 已經啟用
2、製做dos啟動盤:
在A槽-->按右鍵-->選格式化-->選建立一個MS-DOS開機磁片
3、解決任務欄假死(權威的消除QQ、IE等引起任務欄假死)
"控制面板"->"區域和語言選項"->"語言"->"詳細信息",在彈出的"設置窗口"中選擇"首選項"的"語言欄",關閉「在桌面上顯示語言欄」,在第三項"在通知區域顯示其他語言欄圖標"復選框上打上勾。如果不需要手寫識別、語音識別的話,也可以再勾選最後一項"關閉高級文字服務"。
4、某些軟體的兼容性(適用於家用版"HomeEdition"及專業版"Professional")
對於QQ假死,以及其它某些程序在XP下不能正常運行的現象,可以找到該程序的執行文件,點右鍵,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兼容性"標簽,在"兼容模式"下選擇相應需要的運行環境。 .
5、雙操作系統,怎麼卸載xp
先用啟動盤啟動
a:sys c:
再從硬碟重新啟動
然後刪去 boot.ini, bootsect.dos, ntdetect.com, ntldr
然後把xp的windows, program files, Documents and Settings等目錄直接刪去
或 格式化 winxp 的硬碟, 如果你是把 win98 放在 c: 盤, winxp 放在 d: 或
其它盤而裡面只是 winxp 的東西
6、如何判斷xp是不是中文正式版。
看 i386SETUPP.INI 檔案內容:
如果和下面一樣,那就是用英文版 corpfiles patch 的。
[Pid]
ExtraData=
Pid=55274270
目前流出的中文企業版SETUPP.INI 內容是
[Pid]
ExtraData=
Pid=55394270
7、叉屁在線更新不能升級的解決方法
在C:中添加
207.68.131.21 www.download.windowsupdate.com就可以在線升級了
# Copyright 1993-1999 Microsoft Corp.
#
# This is a sample HOSTS file used by Microsoft TCP/IP for Windows.
#
# This file contains the mappings of IP addresses to host names. Each
# entry should be kept on an indivial line. The IP address should
# be placed in the first column followed by the corresponding host name.
# The IP address and the host name should be separated by at least one
# space.
#
# Additionally, comments (such as these) may be inserted on indivial
# lines or following the machine name denoted by a '#' symbol.
#
# For example:
#
# 102.54.94.97 rhino.acme.com # source server
# 38.25.63.10 x.acme.com # x client host
127.0.0.1 localhost
207.68.131.21 www.download.windowsupdate.com
Win XP注冊表的應用
原作者: jinqq
來自於: PConline
1、加快窗口顯示速度:我們可以通過修改注冊表來改變窗口從任務欄彈出,以及最
小化回歸任務欄的動作,步驟如下: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CURRENT_USER
Control PanelDesktopWindowMetrics子鍵分支,在右邊的窗口中找到MinAniMate鍵值
,其類型為REG_SZ,默認情況下此健值的值為1,表示打開窗口顯示的動畫,把它改為0
,則禁止動畫的顯示,接下來從開始菜單中選擇「注銷」命令,激活剛才所作的修改即可
。
2、去掉「更新」選項:對於大多數的用戶來說,Windows XP的Windows Update功能似乎作用不大,我們可以去掉它,操作步驟如下: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
Explorer子鍵分支,選擇「編輯」菜單下的「新建」命令,新建一個類型為REG_DWORD的值,名稱為NoCommonGroups,雙擊新建的NoCommonGroups子鍵,在「編輯字元串」文本框中輸入鍵值「1」,然後單擊「確定」按鈕並重新啟動系統即可。
3、修改Windows XP的登錄背景圖案:面對長久不變的單調的登錄圖案,你可能日久生厭,我們可以通過注冊表來把它換成自己喜歡的圖案,步驟如下: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USERS.DEFAULTControl PanelDesktop子鍵分支,雙擊wallpaper,鍵入你選擇好的圖片的路徑,如:c ocuments and SettingsMy DocumentsMy Picturesmypic.bmp,點擊「確定」,然後找到Tilewallpaper,雙擊它輸入鍵值「1」,重新啟動系統即可看到效果。
4、修改登錄時的背景色:如果你還想修改登錄時的背景顏色,可以按以下步驟操作: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USERS.DEFAULTControl PanelColors子鍵分支,雙擊子鍵分支下的Background鍵值名,出現「編輯字元串」對話框,在「數值數據」文本框中輸入代表顏色的鍵值(比如黑色的RGB值為000,白色的RGB值為255 255 255,系統默認值是58 110 165),點擊「確定」按鈕,重新啟動系統即可。
5、設置啟動信息或增加警告信息:如果在啟動Windows XP時,希望顯示一些自己定義的個性化信息,可以按以下步驟來操作: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_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子鍵分支,雙擊在它下面的LegalNoticeCaption健值名稱,打開「編輯字元串」窗口,在「數值數據」文本框中輸入信息對話框的標題,比如「你好,歡迎使用本機器」,然後雙擊LegalNoticeText,在隨後出現的「編輯字元串」窗口中輸入想要顯示的警告信息,比如「請不要隨意修改本級的設置,謝謝!」,單擊「確定」按鈕,重新啟動即可看到修改後的效果了。
6、每次啟動時保持桌面設置不變:我們可以通過修改注冊表來保護我們的桌面設置,無論做了什麼樣的修改,只要重新啟動之後桌面就會恢復原樣。步驟如下: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CURRENT_子鍵分支,在它的下面找到NoSaveSettings,其類型為REG_SZ,將其鍵值改為「0」,或者直接刪除該鍵值項,重新啟動系統使設置生效。
7、任意定製按鈕顏色:盡管Windows XP本身帶有多種窗口顯示方案,但用戶想定義某一個部位的顏色,比如把按鈕的顏色由黑色改為藍色或紅色,這時就需要修改注冊表了,步驟如下: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CURRENT_USERControl PanelColors子鍵分支,雙擊在它下面的Bottontext,在打開的對話框中將其鍵值改為你想要顏色的值,比如紅色255 0 0,單擊「確定」按鈕,並重新啟動系統即可看到效果了,此時按鈕上的文字顏色將變成紅色,此外你還可以修改按鈕的寬度和高度及背景等參數。
8、禁止Dr.Watson的運行:Dr.Watson是自帶的系統維護工具,它會在程序載入失敗或崩潰時顯示,我們可以通過注冊表來取消它,步驟如下: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LOCAL_ NTCurrentVersionAeDebug子鍵分支,雙擊在它下面的Auto鍵值名稱,將其「數值數據」改為0,最後按F5刷新使設置生效。
9、修改滑鼠右鍵菜單
我們知道在98下可以通過注冊表來修改滑鼠右鍵菜單,其實在WinXP中也可以。方法如下:這里以在滑鼠右鍵菜單上添加「用DOS窗口在這里瀏覽」為例。
1)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CLASSES_ROOTDirectoryshell,然後選中它,點擊滑鼠右鍵,新建一個主鍵,取名為「DOS」,然後選中新建的主鍵,在右邊雙擊默認字元串值,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用DOS窗口在這里瀏覽」,然後選中新建的主鍵,再建立一個主鍵,取名為「command」,選中「command」主鍵,修改默認值為「cmd.exe /k "cd %L"」即可。
2)檢查:在任意一個文件夾上按下滑鼠右鍵,可以在彈出的菜單裡面看到「用DOS窗口在這里瀏覽」,選擇用DOS窗口在這里瀏覽,按下滑鼠左鍵,看到沒有,DOS窗口彈了出來!
2.修改系統ID號(ID號在WinXP裡面很重要)
在系統屬性裡面的常規標簽下我們可以看到一串數字,如:55661-005-0809362-22169等等。這就是ID號。正版的WinXP每一套的ID
⑻ 一個linux系統裡面能有多個kernel嗎如果可以應該怎麼添加呢
能有多個 kernel 但這是啟動系統的東西,只能用一個。
內核在 /boot 裡面,vmlinuz 那些個就是,其他的文件都是輔助用的。其中還有用的是 initrd ,這東西是隨內核一起被引導器——現在基本就是 GRUB ——一起讀取到內存中,內核啟動後會讀取這里的文件,並且把它作為臨時的根文件系統,之後再過渡啟動到硬碟。不過 initrd 不是必須存在的,他因為在啟動內核時一同讀取到內存,所以他的硬體限制很少,可以作為提供驅動的數據文件,也可以實現一些掛載你的硬碟跟分區前的檢測工作。
/lib/moles/ 裡面都是按內核版本號分別保存的其他內核需要和提供的文件,主要是內核模塊。以及針對這個內核的開發需要的相應文件(不光是頭文件,雖然開發主要是需要 C Header)。
模塊目錄具體結構請看一些專業的介紹資料吧。
題外:/usr/src 裡面一般存放內核的源代碼,如果是自己編譯的內核,或者某些特殊情況的內核。這里也會放一些東西。/lib/moles 裡面的內核其他數據目錄裡面會有一些內容連接到這里的。這個規劃具體看發行版的設計。不過一般大家的習慣是這里必然有內核源代碼,所以很多驅動程序和內核有關的一些應用程序,都會直接來這里找開發數據。所以現在大部分系統偏向於這里保存一些內容。
⑼ 什麼是操作系統,簡述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
簡述操作系統的功能具體如下:
一:提供人機交互介面。可以想像沒有操作系統這層軟體的話,使用計算機會是一個什麼樣子。計算機使用者將面臨一堆計算機硬體進行操作,早期的計算機就是這樣的,通過硬開關進行控制。有了操作系統之後,就相當於我們直接和操作系統進行打交道,避免了直接操作硬體帶來的麻煩。操作系統的這個提供人機交互介面的功能,是操作系統最大的功能。
二:提供計算機軟硬體資源管理。操作系統第二個功能就是管理計算機的資源。計算機的資源包括,軟體資源和硬體資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軟體系統和硬體系統。其中硬體系統是受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直接控制,比如內存的地址管理,或者控制鍵盤和滑鼠的掃描時序管理等。操作系統也管理著計算機的軟體資源,比如應用程序的執行調度等,包括進程和線程的執行等都是在操作系統的控制下有條不紊的進行的。
⑽ 時間敏感網路(TSN)相關綜述
姓名:劉家沐
學號:19011210553
資料來源於網上,自己編輯整理
【嵌牛導讀】:時間敏感網路的目標就是實現同一個網路中實時性關鍵數據流與普通數據流有良好兼容性的共同傳輸。要實現這兩種業務的融合就是要求時間敏感網路中設備對時間表有著精準的把控,實現實時性關鍵業務所要求的低時延低抖動。此外,如果能將各類設備錯綜復雜的業務流在同一網路上進行傳輸,這便意味著專用網路連線的減少,簡化系統設備的部署流程,同時又能減少系統設備的體積與花銷。
【嵌牛鼻子】:時間敏感網路 TSN 確定性傳輸
【嵌牛提問】:近些年來被提出的時間敏感網路相關問題
【嵌牛正文】:
一. 問題提出
傳統的乙太網通常採用的轉發模式是「Best Effort」(盡力而為),但是這種轉發方式往往缺乏確定性。當數據包到達發送埠後並准備發送時,發送端按照先入先出的原則進行轉發,但是當某個發送埠同時有多個數據要進行發送的時候,這些數據就要進行排隊,排隊等待時長由隊列長度,數據發送速度等多個因素決定。如果網路中流量過大,便會出現擁塞或者丟包等情況,排隊等待時間也會變得無法預測,確定性也就無法保證,這就會引起流量調度,時間同步,流量監控,容錯機制標准化等問題。
在帶寬足夠的情況下,這種盡力而為的乙太網可以適應於目前大多數的情況,但在某些應用領域這種不確定性是不可容忍的,例如遠程醫療或者網路輔助的自動駕駛。在這些安全或者生命攸關(Security or Life Critical)的網路應用中,某次信息的傳輸不確定性可能會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
這時,建立可靠的傳送機制就成了擺在技術人員面前的首要問題。
為了保證某些較為重要的受控物理系統的確定性行為,需要實時網路具有確定且較低的網路延遲和延遲變化(抖動)。傳統上,現場匯流排已經用於此目的,但由於匯流排的設計,花銷,體積,重量等多種因素,時間敏感網路開始被提出。
時間敏感網路(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TSN)基於標准乙太網。在標准乙太網上的通信流量(如音視頻流)可以與具有高優先順序確定性信息流(如運動控制)等共享物理網路。不同的服務對時延的要求不一樣,尤其是在那些需要確定傳輸的下行服務領域,對時延和抖動要求尤為敏感。
時間敏感網路的目標就是實現同一個網路中實時性關鍵數據流與普通數據流有良好兼容性的共同傳輸。要實現這兩種業務的融合就是要求時間敏感網路中設備對時間表有著精準的把控,實現實時性關鍵業務所要求的低時延低抖動。此外,如果能將各類設備錯綜復雜的業務流在同一網路上進行傳輸,這便意味著專用網路連線的減少,簡化系統設備的部署流程,同時又能減少系統設備的體積與花銷。
TSN並非涵蓋整個網路,而僅僅是對MAC層的定義,對數據幀進行處理的過程。
二.內容歷史
AVB——乙太網音視頻橋接技術(Ethernet Audio Video Bridging)是IEEE的802.1任務組於2005開始制定的一套基於新的乙太網架構的用於實時音視頻的傳輸協議集。它有效地解決了數據在乙太網傳輸中的時序性、低延時和流量整形問題。同時又保持了100%向後兼容傳統乙太網,是極具發展潛力的下一代網路音視頻實時傳輸技術。其中包括:
1. 802.1AS:精準時間同步協議(Precision Time Protocol,簡稱PTP)
2. 802.1Qat:流預留協議(Stream Reservation Protocol,簡稱SRP)
3. 802.1Qav:排隊及轉發協議(Queuing and Forwarding Protocol,簡稱Qav)
4. 802.1BA:音視頻橋接系統(Audio Video Bridging Systems)
5. 1722:音視頻橋接傳輸協議(Audio/Video Bridging Transport Protocol,簡稱AVBTP)
6. 1733:實時傳輸協議(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簡稱RTP)
7. 1722.1:負責設備搜尋、列舉、連接管理、以及基於1722的設備之間的相互控制。
AVB不僅可以傳輸音頻也可以傳輸視頻。用於音頻傳輸時,在1G的網路中,AVB會自動通過帶寬預留協議將其中750M的帶寬用來傳輸雙向420通道高質量、無壓縮的專業音頻。而剩下的250M帶寬仍然可以傳輸一些非實時網路數據。用於視頻傳輸時,可以根據具體應用調節預留帶寬。比如:750M帶寬可以輕松傳輸高清full HD視覺無損的視頻信號。並且可以在AVB網路中任意路由。
IEEE 802.1任務組在2012年11月的時候正式將AVB更名為TSN – Time Sensitive Network時間敏感網路。也就是說,AVB只是TSN中的一個應用。
第一個應用就是我們的專業音視頻(Pro AV)。在這個應用領域里強調的是主時鍾頻率。也就是說,所有的音視頻網路節點都必須遵循時間同步機制。
第二個應用是在汽車控制領域。目前大多數的汽車控制系統非常復雜。比如說:剎車、引擎、懸掛等採用CAN匯流排。而燈光、車門、遙控等採用LIN系統。娛樂系統更是五花八門,有FlexRay和MOST等目前的車載網路。實際上,所有上述系統都可以用支持低延時且具有實時傳輸機制的TSN進行統一管理。可以降低給汽車和專業的A/V設備增加網路功能的成本及復雜性。
第三個應用是商用電子領域。比如說,你坐在家中,可以通過無線WIFI連接到任何家中的電子設備上,實時瀏覽任何音視頻資料。
最後一個應用也是未來最廣泛的應用。所有需要實時監控或是實時反饋的工業領域都需要TSN網路。比如:機器人工業、深海石油鑽井以及銀行業等等。TSN還可以用於支持大數據的伺服器之間的數據傳輸。全球的工業已經入了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時代,毫無疑問TSN是改善物聯網的互聯效率的最佳途徑。
三. 研究現狀與熱點
TSN正在關鍵的小型封閉式汽車和工業網路中得到廣泛採用,以建立可靠的ULL端到端連接。然而,關鍵的TSN限制恰恰是關注於封閉網路,例如車載網路和小規模機器人網路。在機器人和車載網路中運行的網路應用程序通常涉及與外部非TSN網路的顯著交互。機器人和車載網路應用程序需要通過外部網路與移動性處理程序緊密集成。如果外部網路中沒有適當支持高級網路功能(如移動性),那麼TSN的好處基本上僅限於小型封閉網路。因此,TSN和不同外部網路之間的平滑互操作性對於異構網路場景中的TSN操作是必不可少的。理想情況下,TSN和非TSN網路之間的連接應該能夠適應與TSN類似的特性,以確保異構部署中的整體端到端連接要求。
V2X通信:Lee和Park提出了iTSN,這是一種將大型TSN網路互連用於大規模應用的新方法。 iTSN方法利用諸如IEEE 802.11p的無線協議用於不同TSN網路之間的互聯網。特別地,跨互連網路共享全球定時和同步信息對於建立公共定時平台以支持外部網路中的TSN特性是重要的。 因此,iTSN方法使得例如車載網路能夠將安全關鍵信息發送到控制節點,例如路側單元(RSU),在異構部署中具有微秒級的延遲。通過採用這種可靠的互連技術,可以在比當前可行的毫秒范圍短得多的(微秒)時間跨度內實現車輛制動安全距離。總的來說,TSN和互連技術(如iTSN)可以為安全的自動駕駛系統創建一個通信平台。
網路建模:盡管TSN標准在汽車駕駛網路中得到了很大的重視,但網路部署的一個主要挑戰是如何管理網路的復雜性。汽車行業隨著技術的進步,對現有的車載網路基礎設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隨著車載網路中感測器數量的增加,日益增加的連接 在網路規劃中,應相應地滿足感測器相互之間的連接和帶寬要求。然而,車載控制系統網路需求的動態變化可能需要更廣泛的網路基礎設施,從而導致更高的支出。
硬體和軟體設計:支持TSN功能的硬體和軟體組件設計,例如TSN節點中的調度,搶占和時間觸發事件生成,需要大量的工程和開發工作。硬體實現在計算資源利用率和執行延遲方面非常高效,但導致難以適應新應用程序要求的嚴格架構。 另一方面,軟體實現可以靈活地適應新的應用程序要求,但由於網路功能的軟體化,例如時間觸發的調度和硬體虛擬化,可能使CPU過載。
總結和吸取的經驗教訓:迄今為止,大多數關於TSN的研究都集中在獨立且與外部網路隔離的車載網路上。 TSN研究領域的另一個限制是缺乏包含大規模異構網路架構的模擬框架。應在基準評估中創建並考慮包括本地和外部網路交互(例如汽車駕駛)的有效用例。目前,大多數TSN研究中的一般用例是支持車載感測器連接和用於信息娛樂的音頻/視頻傳輸的車載網路。未來的定製TSN模擬框架應基於支持具有本地化和外部網路交互的下一代應用的網路,例如汽車駕駛。類似地,基於SDN的TSN管理可以利用分層控制器設計來將管理從諸如車輛網路之類的本地化網路擴展到諸如車輛到任何(vehicle-to-any (V2X))網路之類的外部網路。
四. 下一步研究趨勢
TSN網路基礎設施和協議必須支持有限的端到端延遲和可靠性,以支持與物聯網,醫葯,汽車駕駛和智能家居中的關鍵應用相關的基本功能。用於滿足這些應用要求的基於TSN的解決方案導致支持各種協議的復雜網路基礎設施。因此,簡化的TSN網路管理機制對於降低復雜性同時滿足ULL應用的關鍵需求至關重要。
因此,多個TSN網路之間的可靠,安全和低延遲通信對於支持廣泛的未來應用至關重要。 缺乏與外部TSN和非TSN網路連接和通信的TSN標准阻礙了互操作網路中的研究活動,需要緊急解決。總之,我們確定了TSN研究的以下主要未來設計要求:
①支持從時間敏感到具有流量調度功能的延遲容忍應用程序的各種應用程序。
②多個封閉TSN架構之間的連接。
③靈活和動態的優先順序分配,以確保較低優先順序流量的有限端到端延遲。
④採用SDN以全球網路視角集中管理TSN功能。
⑤通過自我估計和本地時鍾偏差校正來實現高效的定時信息共享和精確的時鍾設計。
⑥計算有效的硬體和軟體設計。
1. TSN中低優先順序數據的傳輸
TSN節點搶占正在進行的低優先順序幀傳輸,用於發送進入的高優先順序幀以保證高優先順序幀的絕對最小TSN節點傳輸延遲。根據高優先順序流量的強度,可以多次搶占低優先順序幀。結果,由於搶占事件直接取決於高優先順序業務強度,因此不能保證低優先順序業務的端到端延遲特性。如果高優先順序業務強度明顯高於低優先順序業務強度,則可以大大增加低優先順序業務的端到端延遲。通常,低優先順序流量承載延遲敏感數據,這不如高優先順序流量數據重要,但仍應在最壞情況下的deadline內傳送。在當前的技術水平中,沒有研究機制或標准來確保搶佔下的低優先順序業務的最壞情況端到端延遲。
因此,未來的研究需要開發新的機制,以確保TSN網路中低優先順序流量的有界最壞情況延遲.
2. 無線TSN的發展
為了將工業設備(工業感測器/執行器)以無線方式連接到TSN網路,5G是非常合適的解決方案。與4G相比,5G的新功能,尤其是無線接入網路(RAN),提供了更好的可靠性和傳輸延遲。而且,新的5G系統架構允許被靈活地部署。因此,5G可以實現不受電纜安裝限制的TSN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