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雞孵出來第幾天才能餵食
小雞孵出來12小時~24小時才能餵食。
開食不宜過早,開食過早會因消化器官脆弱而受到損害,過晚開食則會消耗體力和營養物質,不利於雛雞生長發育。雛雞開食多在孵出後12小時~24小時,這段時間開食的死亡率最低。雛雞的開食,可在雛雞充分飲水3小時之後,一但有6-7成的雛雞可以隨意走動,雛雞群中有一半的雛雞有啄食行為時開食為宜。
(1)如何養小雞多久可以餵食擴展閱讀
初出殼的雛雞,體溫比成年雞低3℃,要10天後才能達到正常體溫,加上雛雞絨毛短而稀,不能禦寒,所以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強,必須依靠人工保溫,雛雞才能正常生長發育。1-30天的雛雞都要保溫,並放在清潔衛生的環境中飼養。30天以上的小雞,羽毛基本上長滿長齊,可以不用保溫。
體溫高,發育快。一般雞的體溫在40.8-41.5℃之間,所以必須在冬暖夏涼、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飼養,另外雞的消化道短,新陳代謝旺盛,生長發育快,因此要喂給營養充足,易消化的飼料才能滿足需要。
② 小雞崽怎麼養
小雞崽飼養方法:
先看年齡~剛買來的小雞~如果小雞有長小尾巴~那說明已經至少超過7天了。
如果沒有那小雞不可以站在水泥地或其他地面因為會冰到爪子就容易死亡。
正確的方法是放在硬紙相里裡面用紙墊住就OK注意勤換紙。
食物:把大米放在開水裡泡軟了~然後再喂~基本上小雞會本能的吃。
如果不會HOHO那你有得受了找個小木棍調點米用拇指和食指輕輕的捏開小雞的嘴,望里填要注意小雞的眼睛喔。
時間:早6點到晚5點左右這是小雞的活動時間要勤餵食, 多喂活的食物,找蚯蚓最好切成小段,不要喂太多。青蛙和蟾蜍千萬不能喂,會中毒死。 一般只要小雞長硬翅膀了基本上就硬實了。 小雞崽主要是前期飼養困難,一般5到10隻就可以了,小雞是群居動物。至少也得3隻以上才可以。
買的時候要看:喜歡望別的小雞肚子底下鑽的多數是母雞,喜歡跳在別的小雞背上的多數是公雞,要選能搶食的活潑能叫的。長大後可以喂糠等食物。
③ 小雞仔怎麼喂養
市面上一般是春天賣剛出生的小雞,有時候暖氣已經停了(如果沒停放將雞寶寶放在窩里,將窩放在暖氣上)要注意保暖.可以喂玉米麵糊(生玉米面加水)注意不要太稀.如果只有一隻小雞,不要讓它孤單,陪它玩,但是要注意不要摔到它,雞窩也不要太矮,以免它飛出摔到腿.待長出羽毛就可以喂菜了.(開始時要切得盡量碎)小白菜/大白菜均可,可以和在玉米面里.如果天氣允許,則可以領它到外面路燈下,草叢邊吃小蟲或螞蟻.一個月以後就可以隨便餵了,面條/菜/肉/稀飯等等,但要注意弄碎,因為雞是沒有牙的,養在家裡的雞也沒有足夠的沙子吃.可以偶爾弄些細沙喂它,助消化.待到夏天時,可以每天領它出去,放在草叢里由它自己選擇食物.由於每天出去,你喊它的名字時候,它會記得/聽見,不會跑丟.兩個月以後就可以給它洗澡了,注意水溫要高於人的體溫,40-50度,因為雞的體溫高於人類.洗後要用吹風吹乾,時間長了,它會愛上洗澡.由於在室內時間長,它的指甲會很長,要修剪,但不要剪過多,以免出血.我養的那隻雞小時候曾在床上拉過一次,被我當場扔到地上,從那以後它再也沒有在床上拉過.即便在床上溜達,想排泄時也會跳到地上.訓練雞在固定地方拉很難,想讓它固定地點,那就要看你的本事啦.
還有染色的小雞可能比較難養,祝你加油
④ 養小雞什麼時候餵食
養小雞遵循「少喂多次」的原則,也就是說,喂的次數多,一次喂的量少。無固定餵食時間,但餵食要勤。
⑤ 怎樣飼養剛孵化幾天的小雞,每天喂幾次需要喂水嗎
1、及時開水
雛雞出殼後的第一次飲水稱為開水。及時開水有助於雛雞對其腹腔內剩餘蛋黃的吸收。如果雛雞出殼後48小時不能開水,發生糊肛的雛雞就會明顯增多。通常應在其出殼後15~24小時內開水。開水時連續2~3天飲用5~8%的糖水,不僅可以預防小雞糊肛,還可降低雛雞早期的死亡率。
2、適時開食
雛雞出殼後第一次餵食稱為開食。雛雞開食的時間以出殼後24小時左右為好,最遲不得超過36小時。開食的飼料要新鮮,顆粒大小要適中,這樣易於雛雞啄食,且飼料需要營養豐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麥等。
開食料可煮至八成熟後再喂,有利於雛雞消化。每日喂5~7次,開食料喂2~3天後,逐步改用雛雞混合料進行正常飼喂,每日喂4—5次,少喂勤添。
3、飼養的溫度
雞未到達雞舍前,應先將雞舍溫度預熱到30℃~37℃,雛雞到達育雛舍後,需要適應新的環境,此時雛雞休息是正常的,但4~6小時後,雛雞應該開始在雞舍內散開,並開始自由飲水、採食、走動,24小時後在雞舍內均勻散開。
雛雞入舍24小時後,如果仍然扎堆,可能是由於雞舍內溫度太低。若溫度偏高,雞群會出現張口呼吸、翅膀下垂的情況。
4、密度和光照
養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合理的密度,可使雛雞均勻攝食,保持雞群整齊發育和健康生長。密度的大小應根據雛雞日齡的大小、品種、飼養方式、季節和雞舍結構等不同進行適當調整。
平養雛雞的合理密度為:0~4周齡20~25隻/平方米;5~7周齡10~20隻/平方米。網上育雛的合理密度為:0~4周齡24~28隻/平方米;5~7周齡15~20隻/平方米。
小雞合理的光照時間是:1~3日齡24小時光照,4~14日齡的光照時間為16~19小時,15日齡以後採用自然光照。
5、通風
在育雛階段,由於雞舍溫度較高,雛雞密度較大,雞糞和飼料極易腐敗發酵,產生大量的氨氣及其他有害氣體。因此要加強育雛室的通風,以保持育雛舍內空氣新鮮。通風之前葯先提高育雛室溫度1℃~2℃,通風的同時還能保證育雛的溫度。
通風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晴天中午前後,通風換氣應緩慢進行,門窗開啟度應從小到大,最後呈半開狀態。切不可突然將門窗大開,讓冷風直吹,使舍溫突然下降。
⑥ 小雞如何喂養
我曾經將一隻小雞(沒有被染色的)養到兩歲,渾身雪白,雞冠半個手掌大,結果意外死亡.以下是我的飼養經驗.
市面上一般是春天賣剛出生的小雞,有時候暖氣已經停了(如果沒停放將雞寶寶放在窩里,將窩放在暖氣上)要注意保暖.可以喂玉米麵糊(生玉米面加水)注意不要太稀.如果只有一隻小雞,不要讓它孤單,陪它玩,但是要注意不要摔到它,雞窩也不要太矮,以免它飛出摔到腿.
待長出羽毛就可以喂菜了.(開始時要切得盡量碎)小白菜/大白菜均可,可以和在玉米面里.
如果天氣允許,則可以領它到外面路燈下,草叢邊吃小蟲或螞蟻.
一個月以後就可以隨便餵了,面條/菜/肉/稀飯等等,但要注意弄碎,因為雞是沒有牙的,養在家裡的雞也沒有足夠的沙子吃.可以偶爾弄些細沙喂它,助消化.
待到夏天時,可以每天領它出去,放在草叢里由它自己選擇食物.由於每天出去,你喊它的名字時候,它會記得/聽見,不會跑丟.
兩個月以後就可以給它洗澡了,注意水溫要高於人的體溫,40-50度,因為雞的體溫高於人類.洗後要用吹風吹乾,時間長了,它會愛上洗澡.
由於在室內時間長,它的指甲會很長,要修剪,但不要剪過多,以免出血.
我養的那隻雞小時候曾在床上拉過一次,被我當場扔到地上,從那以後它再也沒有在床上拉過.即便在床上溜達,想排泄時也會跳到地上.訓練雞在固定地方拉很難,想讓它固定地點,那就要看你的本事啦.加油!
祝你的小雞健康.
⑦ 怎樣飼養小雞
春季氣溫逐漸回升,應該飼養小雞
⑧ 小雞幾天就能在常溫下喂養
春季氣溫逐漸回升,是育雛旺季,為了提高雛雞的成活率,應嚴把育雛十大關。 一、消毒關。先將雞舍徹底清掃沖洗干凈,然後用福爾馬林(甲醛)和高錳酸鉀進行熏蒸消毒,關嚴門窗12~24小時後,打開門窗通風換氣。所有的用具用0.2%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消毒。做完這些工作後,方可接雛入室。 二、飲水關。雛雞開食前,首先要給予飲水,最初幾天,可在飲水內加入萬分之一的高錳酸鉀,起消毒飲水和清洗胃腸,促進小雞胎糞排出的作用。經過長途運輸的雛雞,可在飲水中加入5%左右的葡萄糖,以幫助消除疲勞,盡快恢復體力。所用飲水要預先加溫,使水溫與育雛室溫基本一致。 三、開食關。雛雞出殼後24~36小時,才可開食。 開食的飼料要求新鮮,顆粒大小適中,易於雛雞啄,營養豐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麥等。開食料可煮至八成熟後再喂,這樣有利於雛雞消化。每日喂5~7次,開食料喂2~3天後,逐步改用雛雞混合料進行正常飼喂,每日喂4~5次,要少喂勤添。可在出殼後第4天起在飼料中拌些切碎青菜葉或嫩草葉,飼喂量約占飼料總量的10%左右,以後逐步加大喂量到占飼料總量的20~30% 。 四、營養關。雛雞消化機能尚未發育完全,要喂營養豐富、易消化的全價配合飼料,同時配喂適量青綠多汁飼料。使用單一飼料或營養不全的飼料,不利於雛雞的生長發育。 五、溫度關。春季雖然氣溫回升,但氣候仍然寒冷,保持適宜的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首要關鍵。雛雞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對環境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環境溫度的高低對雛雞的生長發育和成活率有著直接的影響。進雛前育雛舍要先預溫,達到育雛的溫度要求。1 周齡內的雛雞需要雞舍溫度為30℃~32℃,以後每周遞減2℃~3℃,直到舍溫為21℃為止,且該溫度要保持到育雛結束。 育雛溫度適宜與否,可通過觀察雛雞的表現掌握。育雛溫度合適時,雛雞活潑好動,精神旺盛,叫聲輕快,食慾良好,飲水適度,羽毛光滑整齊,飽食後休息時,分布均勻,雞舍內極為安靜。溫度過低時,雛雞行動緩慢,羽毛蓬權,身體發抖,聚集在熱源下,不時發出尖叫聲。溫度過高時,雛雞遠離熱源,精神不振,張口呼吸,飲水星增加,嚴重時雛雞表現出脫水現象。 六、濕度關。適宜的濕度可以保持雛雞體內水分蒸發恆定,提高雛雞的成沃經。在通常情況下,10月齡前,因育雛溫度較高,空氣的相對濕度往往太低,必須注意補充屋內水分,使育雛室內的相對濕度達到60%~65%。10 月齡以後,隨著日齡增長,體重增加,小雞的採食量、飲水量、呼吸量、排糞量等都逐日增加,加上育雛溫度又逐周下降,很容易造成室內潮濕,小雞對這種潮濕環境極不適應,因此,育雛屋要加強通風,勤換墊料,加添飲水時要防止水溢於地面或墊料上,盡可能將育雛室相對濕度控制在55%~60%。 七、密度關。合理的密度可使雛雞均勻攝食,保持雞群整齊發育。密度的大小應根據雛雞日齡的大小、品種、飼養方式、季節和雞舍結構等的不同而進行適當調整。平養雛雞的合理密度為:0~4周齡,20~25隻/平方米;5~7 周齡,10~20隻/平方米。網上育雛的合理密度為:0~4周齡,24~28隻/平方米;5~7周齡,15~20隻/平方米。 八、光照關。合理的光照時間是:0~3周齡24 小時光照,4~14日齡的光照時間為16~19小時,15 日齡以後採用自然光照。光照強度,按每15平方米的雞舍在第一周時,用一個40瓦燈泡懸掛在2米高的位置,第二周開始換用 25瓦燈泡就可以了。 九、通風關。在育雛階段,由於雞舍溫度較高,雛雞密度較大,雞糞和浪費和飼料極易腐敗發酵,產生大量的氨氣、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氣體。因此要加強育雛室的通風,以保持育欠舍內空氣新鮮。為解決通風與保溫的矛盾,通風之前先提高育雛室溫度1℃~2℃,待通覓完畢後基本降到了原來的舍溫,通風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晴天中午前後,通風換氣應緩慢進行,門窗的開啟度應從小到大最後呈半開狀態,切不可突然將門窗大開,讓冷風直吹,使舍溫突然下降。 十、防疫關。根據當地實際,選擇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種疫苗,應定期對雞舍徹底消毒,保持雞舍乾燥、清潔、衛生;堅持在飼料和飲水中添加預防葯物;發現病雞要及時隔離治療,死雞要遠離雞舍焚燒或深埋。 不要喂太多食物給它,要做到少喂多餐。其實在家養最好喂飯,也可以喂飼料。最好是兩樣輪著喂,主要喂飯,經常再喂點飼料就好。關於食物定量的問題不好說,沒有什麼數據,用自己的感覺來判斷小雞是否飽了就可以,也可以根據它的吃食速度來看,一般飽了的話,吃食就會變慢。 在雞很小時最好用養鳥用的陶罐來給小雞喂水,讓它自己喝就可以了,不用管它。 不要讓小雞到外面吃東西,很不安全的。在家養雞完全不需要喂它蟲子,不過你要喂也可以,總之一些比較小的蟲子都可以喂養它,但一定不能被殺蟲劑噴過。 你的小雞的前胸要是有些突出來,應該是吃得過飽。減少一點食物吧,不要喂太多了,只有不是太過突出也不用管。 其實小雞是很好養的,不要以為很易死。我就這樣養過好幾只小雞,最後都能長成大雞。 你的小雞的前胸要是有些突出來,應該是吃得過飽。減少一點食物吧,不要喂太多了,只有不是太過突出也不用管。 其實小雞是很好養的,不要以為很易死。我就這樣養過好幾只小雞,最後都能長成大雞。 養小雞要保持在30度以上的溫度,要少吃多餐,雞舍要保持乾燥 吃飯或是米,給點青菜加點沙子。注意保暖不要讓它感冒了就行。 你的小雞的前胸要是有些突出來,應該是吃得過飽。減少一點食物吧,不要喂太多了,只有不是太過突出也不用管。 其實小雞是很好養的,不要以為很易死。我就這樣養過好幾只小雞,最後都能長成大雞
⑨ 如何養小雞`多少時間給它們喂一次食
不要喂太多食物給它,要做到少喂多餐。其實在家養最好喂飯,也可以喂飼料。最好是兩樣輪著喂,主要喂飯,經常再喂點飼料就好。關於食物定量的問題不好說,沒有什麼數據,用自己的感覺來判斷小雞是否飽了就可以,也可以根據它的吃食速度來看,一般飽了的話,吃食就會變慢。
在雞很小時最好用養鳥用的陶罐來給小雞喂水,讓它自己喝就可以了,不用管它。
不要讓小雞到外面吃東西,很不安全的。在家養雞完全不需要喂它蟲子,不過你要喂也可以,總之一些比較小的蟲子都可以喂養它,但一定不能被殺蟲劑噴過。
你的小雞的前胸要是有些突出來,應該是吃得過飽。減少一點食物吧,不要喂太多了,只有不是太過突出也不用管。
其實小雞是很好養的,不要以為很易死。我就這樣養過好幾只小雞,最後都能長成大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