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論述電子公文的傳輸流程
電子公文是通過計算機系統及其網路環境生成、閱讀、使用、傳輸、處理、保存的文件。其傳輸流程包括多個步驟:
首先,公文發送。指定人員將公文文件轉換為標准版式文件,並發送至指定蓋章人處蓋章和加密。蓋好公章後,文件可供瀏覽,在確認無誤後,通過分發設置選擇接收單位發送,接收單位可以是單個、多個或群組。
其次,用戶將排好版的文件登記入電子公文傳輸交換系統,並記錄公文要素信息。主要完成公文要素的錄入,並將待蓋章的SEP文件上傳到伺服器。
接著,蓋章加密。具有蓋章許可權的人可以在安裝加密設備的機器上完成版式文件的蓋章加密。蓋章加密成功後,正式公文已形成,並全程受加密設備安全保護。在公文瀏覽時,公章會顯示虛化處理,但列印出來是清晰的。
然後,文件發送。根據具體公文選擇收文單位,並可設定每一個收文單位的可列印份數進行發送。
回執管理。系統能對已發送的公文文件進行跟蹤,通過回執管理,文件發送人可以掌握文件處理狀態,如對方是否收到公文、是否已簽收處理,並方便統計接收單位的簽收情況。
公文接收。具有收文許可權的用戶進入電子公章系統接收文件,在接收後首先對文件要素信息和正文等內容進行瀏覽確認,確認無誤後進行簽收。簽收後才可以進行列印還原成紙質公文的處理。如需脫密或轉發,可按業務規定處理。系統具有來文提示功能,方便用戶第一時間處理公文。
文件簽收。收文方可以進行簽收或退文處理,簽收後系統將自動發送回執信息給發送方以便文件跟蹤。對於不符合要求的來文,可以退文並填寫退文理由。
最後,用戶簽收後可以對文件進行處理,其中可列印的份數由發送方限定。無論用戶對公文做何操作,公文都處於加密狀態。為了將數據在辦公自動化系統中再利用,需要對公文進行脫密處理。
通過應用支撐平台及書生核心技術相結合,可以實現文件檢索查詢功能,方便用戶對文件進行跟蹤、查找和管理。統計功能可根據業務需求生成多種報表形式。
② 依申請公開文件可以用公文傳輸系統嗎
可以。
依申請公開的文件可以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除行政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還可以根據自行狀況。
傳輸系統是數據通信系統中的一部分,他負責將通信系統中的源端和目的端連接起來,它可能是直接連接也可能是通過一個或者多個網路系統進行連接。
③ 黨政機關公文含電子公文,是否正確
【正確】
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
電子公文是指各地區、各部門通過由國務院辦公廳統一配置的電子公文傳輸系統處理後形成的具有規范格式的公文的電子數據。根據《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黨政機關公文含電子公文。電子公文處理工作的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故表述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