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運動到底是增強抵抗力還是降低免疫系統
免疫力是從小到大都必須要維持的,它不僅能保護身體免於病菌干擾,還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機能。隨著新冠狀肺炎全球傳播並導致病例持續增加,重症和死亡人數也持續攀升。眾所周知,免疫系統的能力是對抗病毒的關鍵,因此人們開始尋求增強免疫力最有效的方式,其中,運動被認為是非常有幫助的一種方法。然而,專家表示,過多且高負荷的運動可能對身體不利。
1. 運動和免疫系統的相互關系
許多研究表明,運動確實會影響免疫系統,但如果說有運動免疫力就會好,其實不完全正確。英國巴斯大學的運動生理學和免疫生物學研究員詹姆斯·特納(James Turner)博士表示,運動對身體的影響即是一種免疫反應,換句話說,運動會啟動或增強正常的免疫反應。這意味著,當你進行運動時,會提升心跳率,這會讓你的身體感受到壓力,同時嗜中性細胞和淋巴細胞會產生增加。運動免疫學研究員戴維·尼曼(David Nieman)也表示,運動可以加速免疫細胞在體內循環,使免疫細胞更容易發現病毒或不良病原體。此外,《英國運動醫學雜志》(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10年的一項針對1,000多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每周至少五天,每天至少運動20分鍾的人,相比長期久坐不運動的人,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天數較少,而且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生病感冒時,症狀往往也較輕。
2. 過度運動造成免疫力下降
盡管許多研究都表明運動能增加抵抗力,但也有研究顯示,過量且高強度的運動人體無法承受,也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美國國際期刊(Gatorade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1996年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高達89%的受訪者認為過度運動訓練會影響免疫系統,進而使運動員容易生病。199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劇烈長跑競賽後的1-2周內,罹患呼吸道感染的機會會增加,只要超過理想的訓練量,就有較高的疾病罹患機會。然而,運動造成免疫力降低的現象是短暫的,而且在幾小時內便會恢復。長期過度運動,由於累積單次運動的現象,可能會形成較大的空窗期。
3. 這樣的運動不會造成免疫力降低
不過,雖然劇烈運動會造成免疫力下降,並不意味著不運動的人就應該完全避免運動。實際上,可以進行一些輕微的運動來增加抵抗力。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2002年的一項研究追蹤了547位健康成年人一年,發現維持6METs(代謝當量)左右的運動,罹患呼吸道疾病的風險降低了約20%,而6METs的運動大約是以6公里/小時的速度快走,相當於1秒走2-3步。因此,通過走路等運動可以增進免疫力,對於想減重的人來說,可能需要進行更高負荷的運動來實現瘦身目標。
⑵ 運動為什麼能提高免疫力
運動能提高免疫力的原因如下:
一、增強免疫系統功能
運動可以刺激免疫系統,使其更加活躍,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運動時,身體內的白細胞和抗體數量增加,這些細胞對於抵抗病毒和細菌入侵至關重要。
二、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
運動能夠加速新陳代謝,提高血液循環效率,使白細胞和抗體更容易在身體內傳遞,更快地到達感染部位進行防禦。
三、減輕壓力和心理調節
適度的運動可以幫助緩解壓力,增強身體對壓力的處理能力,因為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降低免疫系統的功能。同時,運動能夠釋放內啡肽等愉悅物質,有助於改善心情,提升免疫系統功能。
四、維持健康體重和減少炎症風險
運動有助於維持健康體重,減少肥胖帶來的免疫系統壓力。同時,運動還能降低體內的炎症水平,減少與炎症相關的疾病風險。運動有助於提高免疫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鍛煉可以促進身體代謝加快,從而增強身體免疫力。其次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血液中的白細胞和抗體更快地流動並到達感染部位進行防禦。再者適度的鍛煉能夠幫助緩解壓力從而改善心情間接提高免疫系統功能。最後通過鍛煉我們可以控制體重預防肥胖減輕免疫系統的壓力從而保護免疫系統的健康運行。綜上所述適當運動不僅可以保持健康身體還能夠有效預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