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系統 » 通用軟體可以沒有成本嗎
擴展閱讀
布鞋可以分為運動鞋嗎 2025-05-19 22:00:45

通用軟體可以沒有成本嗎

發布時間: 2023-05-19 15:26:51

⑴ 很多公司軟體小程序的報價都比較高,實際的開發成本真的很高嗎還是水分重

小軟體公司基本上是屬於完全競爭的,或者說叫做完全市場化的,進入門檻低,沒有壟斷,所以價格虛高的成分很小。反而大軟體公司因為有高水平的開發人員,成熟的技術積累,甚至還有專利保護,具有一定壟斷性質,虛高相對多一些鍵正。

具體說來,小軟體公司開發小軟體,其成本還是比較低的。但是再低再低,算下來還是足夠嚇人。成本包括水電費、寬頻、伺服器及維護、場地租用和各類稅收、正版軟體、差旅、人員工資,等等。其中佔大頭的就是最後那個,人員工資。假設一個小軟體由3個人開發(包含需求、項目經理、測試實施等),周期是3個月,每個人月工資一萬,那麼光人力就是9萬元了。而且3個月還算短的。因為除了寫代碼,還有大量時間用在了前期需求分析和後期軟體正式使用之後的維護(需求變更和租亮談bug修復)。這個維護甚至會持續半年到兩三年。

所以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弊碰

上面討論的是定製化軟體開發,即專用軟體。成本算下來還是比較高的,即使很小的軟體都不下10萬。有的軟體公司還做通用軟體開發,也就是做出一款軟體可以同時賣給很多用戶。這樣的成本就要低很多。你看一個正版Windows如此復雜和功能強大,價格也就幾千元。

所以我們計算成本的時候就要看這個軟體通用性高不高,通用性越高,價格就越低。

總之,對於這一類完全市場化的東西,算成本還是比較透明的,主要就看出了幾個人,每個人工資開多少,用了多長時間。

⑵ 用硬體代替軟體可以降低成本嗎

可以。由於硬體的成本是變動成本,成本與碧差爛產銷量成正慶扒比,產銷量越大總成本越高,用軟體替代硬悔漏件,軟體成本是固定成本,技術人員的工資是相對固定的,產銷量越大,分攤到每一台產品的成本就越低,這樣就可以降低成本。硬體是計算機硬體的簡稱,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由電子、機械和光電元件等組成的各種物理裝置的總稱。

⑶ 軟體開發的成本

一、系統軟體的成本構成系統軟體的成本作為一個經濟學范疇,應反映軟體產品在其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各項費用,為原材料、燃料、動力、折舊、人工費、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待項開支的總和

從財務角度來看,列入系統軟體的成本有如下的項目:(1)硬體購置費如計算機及相關設備的購置,不間斷電源、空調器等的購置費

(2)軟體購置費,如操作系統軟體、資料庫系統軟體和其它應用軟體的購置費

(3)人工費,主要是開發人員、操作人員、管理人員、的工資福利費等

(4)培訓費

(5)通訊費,如購置計算機網路設備、通訊線路器材、租用公用通訊線路等的費用

(6)基本建設費,如新建、擴建機房、購置計算機機台、機櫃等的費用

(7)財務費用

(8)管理費用,如辦公費、差旅費、會議費、交通費

(9)材料費,如列印紙、包帶、磁碟等的購置費

(10)水、電、汽、氣費

(11)專有技術購置費

(12)其它費用,如資料費、固定資產折舊費及咨詢費

從系統軟體生命周期構成的兩階段即開發階段和維護階段看,系統軟體的成本由開發成本和維護成本構成

其中開發成裂廳本由軟體開發成本、硬體成本和其他成本組成,包括了系統軟體的分析/設計費用(含系統調研、需求分析、系統分析)、實施費用(含編程/測試、硬體購買與安裝、系統軟體購置、數據收集、人員培訓)及系統切換等方面的費用;維護成本由運行費用(含人工費、材料費、固定資產折舊費、專有技術及技術資料購置費)、管理費(含審計費、系統服務費、行政管理費)及維護費(含糾錯性維護費用及適應性維護費用)

二、系統軟體成測算綜上所述,系統軟體的成本由軟體的開發和維護成本所構成,即:C=C1C2(1)式中:C為系統軟體的開發成本;C1為系統軟體的開發成本所構成;C2為系統軟體的維護成本

1、系統軟體的開發成本C1的測算

我們認為系統軟體的開發成本按其工作量及單位工作量成本來測算是可行的,具體測算方法為按系統軟體的軟體規模(一般為軟體源程序的指令行數,不包括注釋行)、社會平均規模指數以及工作量修正因素來進行

尤其是CAD系統軟體的實際測算,結合國內外研究成果的綜合分析和專家咨詢,軟體社會平均生產率參數和軟體社會平均規模指數可分別確定為35和13左右;軟體工作量訂由八個因子、五個等級組成

2、系統軟體維護成本C2的測算

系統軟體的維護為修正現有可運行軟體並維護欺其主要功能不變的過程

系統軟體在其交付使用後,其維護階段在軟體生命周期或生存期中占較大比重,有的可達軟體生存周期的50-70%

因此,系統軟體的維護成本是軟體成本測算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系統軟體的維護包括三類:A、改正、糾正性維護;B、適應性維護;C、完美性維護

其中C類是為擴充功能、提高性能而進行的維護,在軟體資產價值評估中一般不計入該系統軟體成本,而A、B兩類,則與軟體的開發過程有著緊密的聯系,應計入軟體成本

在系統軟體維護階段,對軟體工作量的影響因素與開發階段的影響因素基本相同,是開發階段影響因素的後的影響

因此,系統維護的可靠性越大,規模越復雜,隱錯越難發現,糾錯越難

系統軟體越復雜,要使其適應軟、硬環境變化,進行適應性維護也越困難

當然,可靠性大、復雜度高的系統軟體,其可維護性要求也越高,軟體在運行中出錯的可能性也會少些

基於上述分析,系統軟體維護成本的測算,可按系統軟體開發成本乘以一個該系統軟體的維護參數來求取

這一維護參數,可按系統軟體的復雜度從簡單到一般、到復雜的順序,分別取015、020、025及030、035、040等

計算機系統軟體作為計算機系統的組成部分,是信息社會的重要商品,也是知識經濟社會中的重要資產系統軟體同其他計算機軟體一樣,具有如下的特點:1、系統軟體是由許多裂模人共同完成的高強度智力勞動的結晶,是建立在知識、經驗和智慧基礎上的具有獨創性的產物系統軟體的開發可以工程化,軟體生產可以工廠化,因此,系統軟體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同時,系統軟體具有獨創性(即原始性),所以軟體著作權人對系統軟體產品依法享有發表權、開發者身份權、使用權、許可權、獲取報酬權及轉讓權

2、系統軟體產品是無形的,存在於磁碟等介質的有形載體中,通過載體進行交易

因此,帶有系統軟體的磁碟交換肆源緩價值,是磁碟自聲價值與系統軟體之和,而且主要是系統軟體的價值

3、系統軟體產品的復制(批量生產)相應簡單,其復製成本同其開發成本比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系統軟體產品易被復制乃至剽竊為保護系統軟體產品的著作權,必須依法登記

4、系統軟體產品一般沒有有形損耗,僅有無形損耗系統軟體產品的維護,一是由於系統軟體自身的復雜性,特別是為了對運行中新發現的隱錯進行改正性維護;二是由於系統軟體對其硬、軟體環境有依賴性硬、軟環境改變時,系統軟體要進行適應性維護;三是由於需求的變化,要求增強系統軟體功能和提高系統軟體性能,系統軟體要進行完美性維護

因此,系統軟體的維護在其生命周期中佔有重要地位

同時,系統軟體的維護過程是一個軟體價值的增值過程

由上述測算方法可知,系統軟體的維護費用,即使不計入完善性維護費用也已相當昂貴

不斷的升級的新版本代替舊版本軟體也是系統軟體價值評估中應予考慮的一個特點

⑷ 軟體的特性有哪些

軟體產品零邊際成本、收益遞增、共享性。軟體可分為專用軟體和通用軟體。專用軟體的價格仍以成本為基礎,但通用軟體的價格與成本之間已經沒有直接的聯系。

軟體(softw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電腦數據和指令,是電腦中的非有形部分。軟體一般被劃分為系統軟體、應用軟體和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軟體包括所有在電腦運行的程序,其不分架構,有共通的特性,在運行歷亮襪後可以讓硬鍵森件肢激運行依設計時要求的機能。簡單地說,軟體就是程序加文檔的集合體。軟體被應用於世界的各個領域,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無形的,沒有物理形態,只能通過運行狀況來了解功能、特性、和質量。軟體滲透了大量的腦力勞動,人的邏輯思維、智能活動和技術水平是軟體產品的關鍵。軟體不會像硬體一樣老化磨損,但存在缺陷維護和技術更新。

⑸ 嵌入式軟體是不允許沒有成本嗎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聯合下發《關於嵌入式軟體增值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174號)明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用於計算機硬體、機器設備等嵌入的軟體產品,仍可按照(財稅[2000]25號)有關規定,凡是分別核算其成本的,按照其占總成本的比例,享受有關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未分別核算或核算不清的察盯,不予退稅。
據悉吵旅,「嵌入式軟體」是指納稅人在生產過程中已經嵌入在計算機硬體、機器設備中並隨同一並銷售,構成計算機硬體、機器設備的組成部分並且不能准確單獨核算軟體成本的軟體產品。
該通知自財稅[2005]165號文件發布之日2005年11月28日起執行。根據財稅[2005]165號文件的規定,納稅人銷售軟體產品並隨同銷售一並收取的軟體安裝費、維護費、培訓費等收入,應按照增值稅混合銷售的有關規定徵收增值稅,並可享受軟體產品增值稅升沒凳即征即退政策。(轉自中國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