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認為作為一名護士,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溝通技巧
護士是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在從事護理工作的時候離不開人際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護士除了與同事、醫生及其他人之間進行溝通信息外,在按護理程序護理病人的每一個環節中需要與病人進行溝通,有效的溝通能增進護患間的相互理解,提高信任度,減少護患矛盾。因此護理人員掌握一些常用的溝通技巧並合理應用十分必要。
有調查顯示:30%護士不知道或完全不知道如何採用溝通技巧,83.3%護士對溝通方式基本不了解,80%的臨床護理糾紛由於溝通不良或溝通障礙導致。
積極的良性語言可以治病,消極的惡性語言可以致病。護士要學會在溝通中根據不同對象、不同環境,不同時間,運用不同的語言有效表達自己的意圖和病人進行溝通。充分發揮語言溝通的積極作用,護士必須加強語言修養,使用規范的語言,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恰當使用解釋性語言,鼓勵性語言和積極的暗示性語言,切忌簡單化語言和傷害性語言。重視反饋你表達的信息與對方接受的信息是否相同。
以下是醫護之家總結的一些護士言溝通技巧:
1、獲得好感的說話技巧
(1)多提一些善意的建議;
(2)記住對方所說的話;
(3)及時發現對方微小的變化;
(4)記住對方的名字。
2、讓語言充滿親和力
(1)態度誠懇,表現出興趣,表示友善,輕松,愉快、幽默,適應別人,謙虛有禮;
(2)注意傾聽:勿隨意打斷對方談話,勿插話;
(3)平等待人;
(4)掌握分寸,言談舉止文明,異性之間不開過分的玩笑,不談人隱私,揭人短處,不背後議論他人。
3、文明禮貌用語
(1)用病人喜歡聽的稱謂,不以床號、編號代稱;
(2)操作時用商量的口吻,避免用命令式語氣;
(3)病人吵鬧或不配合時,予以耐心的安慰、開導,而不是訓斥,頂撞;
4、語言交流中的禁忌
(1)說話含糊其辭;
(2)過多使用專業術語;
(3)說教式的語言;
(4)虛假式安慰;
(5)態度欠佳。
5、服務忌語
(1)不知道,去問醫生;
(2)你怎麼這么煩,又按鈴了;
(3)動作這么慢,像你這樣,我們忙也忙死了;
(4)你靜脈不好沒辦法打,打針是痛的,喊什麼;
(5)家屬陪著幹啥的,叫家屬做;
(6)又來病人了,真倒霉。
非語言性溝通是伴隨溝通的一些非語言行為,比語氣信息更真實,更趨向於自發和難以掩飾,它的重要性甚至超過語言溝通。護士應注意自己非語言行為的影響,善於觀察病人非語言信息。
1、目光接觸
眼神是心靈的窗戶,它可以表達和傳遞情感。目光反饋有利於談話雙方的語言協調,目光接觸的多少可以反映聽者的注意程度。
2、面部表情
臉面是心靈的鏡子,面部表情能迅速真實地反映復雜的內心活動,有位心理學家經研究總結出一個公式:一個信息的總效果=7%語句+38%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護士在與病人交流時盡量使自己的面部表情自然可親,同時觀察病人的面部表情變化。
3、身體運動的姿勢
肢體語言用手勢配合語言提高表現力和感染力,也是護理工作常用的技巧。身體運動提供的是情緒的強度,而面部表情提供的是情緒的本質。護士能從身體運動和姿勢中,概略地了解到病人的體質和心理狀態。
4、觸摸
適當的觸摸可以起到治療作用,表達關心、理解和支持,使情緒不穩定者平靜下來,也是護士與視覺、聽覺有障礙的患者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方法。運用觸摸應注意其性別,社會文化背景及觸摸的形式與雙方的關系醫|學教育網整理。護士應謹慎應用這一溝通方式。
護士在與病人交流時,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是微笑,真誠的微笑對病人極富感染力。病人焦慮時,我們面帶微笑與其交談,本身就是一種安慰。
溝通技巧對護士來說是一門必修的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是執行一切護理活動的基礎。每位護士應將有效的溝通技巧結合個人生活體驗和健康方面的理論知識,針對病人的情感、知識、願望和態度,創造一個自然的有價值的、令雙方滿意的有效溝通方式。
交流與溝通技巧也是我們以病人為中心,創滿意醫院的必修課。在溝通實踐中,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不僅治病救人,還要滿足病人的心理需求。服務中做到:微笑真一點,語言美一點,責任強一點,說話輕一點,動作快一點,脾氣小一點,胸襟寬一點,理由少一點,做事多一點,效率高一點,為病人提供優質的人性化的服務。
2. 《語言學概論》——考前密訓——第五章 語言的表達內容——語義
語義 是語言的意義,即人們使用語言所要表達的內容。
語匯意義
指實詞和固定短語所表達的語義。
語法結構
結構、語序、虛詞、形態、重音、句調等所表達的語義。
言內之意
指一般的、穩定的意義。
言外之意
指個別的、臨時的意義。
理性意義
人們對主客觀世界的事物和現象的認識,是語義的基本要素。
非理性意義
人們的主觀情感、態度及語體風格,附著在特定的理性意義之上的,是語義的連帶要素。
A.概括性
B.模糊性
C.民族性
A.理性意義和非理性意義
理性意義:理性意義可以表達人們對主客觀世界的事物和現象的認識,與概念相關聯。氛圍 通俗意義 (人們日常的、通俗的理解) 和科學意義 (通過專業知識的學習才能了解到)。
非理性意義/附加色彩義: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體色彩——合計具有口語色彩
形象色彩——雪白會使人聯想到雪的顏色
B.語素義
詞義不完全等於語素義。對於單純詞來說,詞義就等於語素義。對於合成詞來講,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詞義差不多就是語素義的簡單相加。如「美麗」;另一種情況是詞義並不能從其構成語素的意義推導而來,如「忘記」。
C.義項
一個詞語所包含的一個或多個意義。
義素:由義項分解出來的詞義的區別特徵。
義素分析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是確定對比的范圍;其次是比較詞義的異同;最後是整理和描寫義素。
單義詞
只有一個義項。
多義詞
本義:一個詞最初的意義。
引申義:除本義以外,直接或簡介從本義衍生出來的其他所有意義
基本義:最常用的那個義項,基本義有可能與本義相同。
多義詞和同音詞的區別:多義詞的各個義項之間必須有聯系的,多義詞是一個詞語包含多個義項;二同音詞是詞形和讀音恰好相同二意義上無關聯的兩個或幾個詞語。比如「種花」的「花」與「花錢」的「花」雖然詞形和讀音相同,但在意義上沒有任何聯系,因此這兩個「花」應是同音詞。
同義詞
絕對同義詞/等義詞:比如「派對——聚會」。
相對同義詞/近義詞:「愉快——高興」。
反義詞
絕對反義詞:比如「男生——女生」。
相對反義詞:比如「多——少」。
語義場
一組在意義上有密切聯系的詞語構成的集合。
語義場的作用
A.了解詞義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在詞義的形成和發展演變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B.語義場的劃分是「義素分析」的基礎。
C.為詞義體系的建立提供了一種可供選擇的理論和途徑。
D.為認識不同語言之間的語義對應關系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框架。
網路詞典 (綜合性網路詞典、專科性網路詞典)
我國明代永樂年間編成的《永樂大典》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綜合性網路詞典。
語文詞典 (規范型詞典、學習型詞典、類聚型詞典)
48.句義的種類(單選、名詞解釋、分析、論述)★★
A.語匯意義
句子本身及搭配所產生的意義。
B.關系意義
語法關系意義和語義關系意義。
C.語氣意義
反映說話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說話人情緒的意義。
論元結構
簡單論元結構「簡單主謂句」
復合論元結構「復句」或「連謂句」
降級論元結構「動詞性補語」
從屬論元結構「動詞性狀語」
語義指向
到底哪個成分之間具有語義聯系。
比如「她默默地沏了一壺茶」中「默默地」語義上指向「她」;「她濃濃地沏了一壺茶」中「濃濃地」語義上指向「茶」。
語義特徵
語義角色特徵:如「老王走了」中「老王」語義角色是「施事」。
語義性質特徵:如「刷」所帶的論元名詞中,只要具有[+人]這個義素的名詞才有資格充當施事論元。
歧義句:同時存在兩種同類型意義現象的句子。
口頭歧義: 音相同義不相同,「治病」和「致病」
書面歧義:
語匯歧義: 詞語形式相同而意義不同。比如「方便的時候」。
組合歧義:
a.語法結構歧義:比如「兩個學校的校長」可以是「兩所學校的校長」,也可以是「兩個任學校校長的人」。
b.語義結構歧義:如「反對的是少數人」,「少數人」可以是「反對」的施事或受市。
消除歧義的方法:
利用特定語言環境,採用停頓、輕重音、替換、添加和變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