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使用Windows系統提供的函數和數據結構顯示系統存儲空間的使用情況,當內存和虛擬存儲空間變化時,觀察系統
參考答案: ★ 月亮升上來了,像是剛剛脫水而出的玉輪冰盤,不染纖塵。
㈡ 鼎力推薦github 6.7k star開源IM項目OpenIM性能及消息可靠性測試
先說結論,對於容量和性能:
伺服器資源: 8核16G內存, 6個機械磁碟,每個磁碟100G, 用於mongo分片,10MB帶寬。
容量:用戶容量10萬以上,消息條數10億條。
性能評估:同時在線用戶10萬,每秒鍾發送消息900條,消息延時1秒(從發送者發出消息到接收到消息)
啟動sdk,模擬50個用戶在線、離線情況,消息可靠性100%。
發送10萬消息,有3條失敗,其他消息都能被對方精確收到,並成功落地本地db。對於失敗的3條消息,接收方確實沒有收到,系統消息是一致的。
OpenIM是由前微信技術專家打造的開源的即時通訊組件。Open-IM包括IM服務端和客戶端SDK,是一套整體的解決方案,代碼開源,一切可控,
OpenIM可以實現全平台支持,目前支持Android,iOS,Flutter,Uni-app,react-native, JSSDK等。
OpenIM可以應用在企業內部辦公,dating交友,在線客服等項目,也可以用於元宇宙。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OpenIMSDK/Open-IM-Server
開發者中心: https://doc.rentsoft.cn/#/
在單機的情況下,模擬線上用戶發消息流程,在線用戶量和消息量達到一定量級後,系統CPU、內存、磁碟佔用、以及消息時延情況。以確定用戶群體達到一定量級後,對伺服器資源的預先評估。本次測試並不極限測試,一是因為生產環境本來都會有用戶量和消息量的限制,二是因為OpenIM的消息模型,消息發送首先都會通過websocket入庫kafka,理論上發送消息的寫入性能是兩者的組合,而消息發送的真正瓶頸實際在mongodb的隨機讀寫。
伺服器資源: 騰訊雲主機(香港)1台:linux Ubuntu 18.04.4系統,4核8G內存,單塊機械硬碟。5Mb帶寬。
測試條件:去掉消息入庫mysql(因mysql僅用於管理後台,不影響線上用戶服務)。日誌級別調整為4或更低。kafka設置2個分區,msg_transfer 2個。
測試流程:1個客戶端(成都,window pc,4核16G內存)啟動1萬個協程,模擬用戶與伺服器建立websocket長連接,間隔時間為隨機50-100秒之間。兩個客戶端共模擬2萬用戶同時在線,發送消息,觀察消息流轉各個模塊的處理能力,共計2500萬條消息,觀察系統內存、磁碟資源使用情況。
mongodb數據情況
redis數據情況
磁碟狀態
資源佔用分析
(1)redis內存消耗極小,一個用戶一條數據(包括token和seq),和用戶量成正比,3萬用戶佔用幾十M內存。
(2)mongodb如果去掉cache,內存消耗極小,每個document存放5000條消息,與用戶量和消息量成正比,3萬用戶,2500萬消息,索引才950K(更好的方式查看mongo消耗cache之外的內存)
(3)2500萬消息,磁碟空間佔用10G。
(4)每秒鍾150條消息,cpu整體佔用50%,即2核。
性能分析
(1)性能瓶頸在mongodb寫入操作,1條消息,需要按照發送者和接收者拆分2次,mongodb寫入2次,未來可以針對mongodb讀寫進一步優化。
(2)對於cpu消耗較大的模塊,未來做一次整體優化。
(3)性能很平穩,不會隨著數據量增加而降低。機械磁碟iops 達到200基本達到了設備的極限
伺服器資源: 8核16G內存, 6個磁碟,每個磁碟100G, 用於mongo分片,10MB帶寬。
性能評估:同時在線用戶10萬,每秒鍾發送消息900條,消息延時1秒(從發送者發出消息到接收到消息)
(1)mongo集群部署,支持上億用戶同時在線,千億級消息;
(2)簡化集群部署;
(3)數據備份、恢復工具;
以上主要對服務端性能做了一個大致測試,但一套完整的IM解決方案,不僅僅是服務端的工作。實際上,客戶端重要性毋庸置疑,具體包括如何利用seq和服務端同步消息,如果保證消息收發的時序,如何回調客戶端(會話改變、新增,新消息),消息落地本地db,seq同步,消息推拉如何結合以確保消息收發可靠性。
相比於性能測試,實際上,消息的可達性(可靠性)更為重要。所以,我們在做性能測試的同時,也要對消息的可達性(可靠性)進行測試,如果不能保證消息收發的正確性,再高的性能也是徒勞。本文重點總結關於OpenIM對於消息可達性測試的方案、過程以及結果。先說結論,OpenIM消息可達率100%,大家可以放心使用在生產環境中。seq對齊和同步機制,保證了OpenIM的消息可達性是業界領先的。
IM消息系統的可靠性,通常就是指消息投遞的可靠性,即我們經常聽到的「消息必達」,通常用消息的不丟失和不重復兩個技術指標來表示。確保消息被發送後,能被接收者收到。由於網路環境的復雜性,以及用戶在線的不確定性,消息的可靠性(不丟失、不重復)無疑是IM系統的核心指標,也是IM系統實現中的難點之一。總體來說,IM系統的消息「可靠性」,通常就是指聊天消息投遞的可靠性(准確的說,這個「消息」是廣義的,因為還存用戶看不見的各種指令和通知,包括但不限於進群退群通知、好友添加通知等,為了方便描述,統稱「消息」)。
從消息發送者和接收者用戶行為來講,消息「可靠性」應該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發送失敗,對於這種情況IM系統必須要感知到,明確反饋發送方。如果此消息沒有發送成功,發送方可以選擇重試或者稍後再試。
(2)發送成功,如果接收方處在「在線」狀態,應該立即收到此消息。如果接收方處在「離線」狀態不能收到消息,一旦上線則立刻收到消息。
(3)消息不能重復,用數學術語表示:「有且僅有這條消息」,如果重復了,可能表達的意思就變了。 總之,一個商用 IM系統,必須包含消息「可靠性」邏輯,才能談基本可用,這是IM系統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邏輯。
互聯網真實場景復雜,但客戶端大體可以分為兩種情況:(1)發送消息時,接收方在線,能收到消息;(2)發送消息時接收方不在線,登錄後能收到離線消息。我們用測試程序模擬互聯網客戶端各種場景,按照登錄、發送消息、接收消息的情況,把測試客戶端分為以下2種類型:
(1)啟動測試時離線,隨機sleep 0-60 秒後登錄,發送消息,且接收消息
(2)啟動測試時離線,隨機sleep 0-60 秒後登錄,不發送消息,只接收消息
在實際測試中共計50個客戶端,約25個(50%概率)客戶端不發送只接收消息,約25個(50%概率)客戶端發送且接收消息 。
發送模式:每個客戶端隨機選擇其他客戶端作為消息接收者;
測試預期: 每一條發送成功的MsgID,都能在接收的消息列表中找到,同樣,每一條接收到的MsgID,都能在發送成功的消息列表中找到。
具體做法:(1)消息發送成功後,通過OnSuccess回調,記錄MsgID; 收到新消息後回調OnRecvNewMessage,記錄MsgID;(2)周期性對比兩個消息列表,確認是否完全一致;
發送數據100000條,其中失敗3條,9999997條成功,接收方成功接收9999997條消息(接收方成功接收到消息,寫入本地db,並能觸發消息回調)
每一條發送成功的消息,對方都能准確接收到,無論接收方在消息發送時的登錄狀態是在線還是離線。
每一條發送失敗的消息,對方都不會收到。
注意事項:
(1)控制壓力,因為sdk需要寫本地db,客戶端會成為壓力瓶頸。
(2)壓測客戶端日誌會影響測試性能。
此表格是某IM雲平台的價格,如果按照10萬月活,存儲三年消息來算,大概每年需要支付15萬。而採用OpenIM只需要采購雲主機,每年成本約0.8萬。
㈢ win10系統出現out of memory怎麼辦
用內存查看工具動態查看內存使用情況。
內存查看工具有許多,比較有名的有:JProbeProfiler、JinSight和Java1.5的Jconsole等。它們的基本工作原理大同小異,都是監測Java程序運行時所有對象的申請、釋放等動作,將內存管理的所有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可視化。
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判斷程序是否有內存泄漏問題。一個正常的系統在其啟動完成後其內存的佔用量是基本穩定的,而不應該是無限制的增長的。持續地觀察系統運行時使用的內存的大小,可以看到在內存使用監控窗口中是基本規則的鋸齒形的圖線。
如果內存的大小持續地增長,則說明系統存在內存泄漏問題。通過間隔一段時間取一次內存快照,然後對內存快照中對象的使用與引用等信息進行比對與分析,可以找出是哪個類的對象在泄漏。
(3)內存觀察系統可以在線質控嗎擴展閱讀
最早的內存是以磁芯的形式排列在線路上,每個磁芯與晶體管組成的一個雙穩態電路作為一比特(BIT)的存儲器。
每一比特都要有玉米粒大小,可以想像一間機房只能裝下不超過百k位元組左右的容量。後來才出現了焊接在主板上的集成內存晶元,以內存晶元的形式為計算機的運算提供直接支持。
那時的內存晶元容量都特別小,最常見的莫過於256K×1bit、1M×4bit。雖然如此,但對於那時的運算任務來說卻綽綽有餘了。
㈣ 監控系統不用網路可以監控嗎怎麼設置
監控系統,不需要網路連接也是可以監控的。
監控器一般分為模擬和數字網路,模擬到同軸電纜傳輸,數字網路可以通過網路電纜傳輸,大部分用的估計是數字監控。
攝像機只要有電源就可以工作的,不過一般要的都是一套監控系統,無線監控系統是自主區域網的,就是不需要有運營商的那些網路也可以運行。
(4)內存觀察系統可以在線質控嗎擴展閱讀
安裝檢查
1、將攝像機逐個通電進行檢測和粗調,在攝像機處於正常工作狀態後,方可安裝。
2、檢查雲台的水平、垂直轉動角度,並根據設計要求定準雲台轉動起點方向。
3、檢查攝像機在防護套內緊固情況。
4、檢查攝像機座與支架或雲台的安裝尺寸。
5、在搬動、架設攝像機過程中,不得打開鏡頭蓋。
6、攝像裝置的安裝應牢靠、穩固。
7、從攝像機引出的電纜宜留有1m 的餘量,不得影響攝像機的轉動。攝像機的電纜和電源線均應固定,並不得用插頭承受電纜的自重。
8、先對攝像機進行初步安裝,經通電試看、細調,檢查各項功能, 觀察監視區域的覆蓋范圍和圖像質量,符合要求後方可固定。
㈤ 我的電腦內存有問題應該怎麼解決啊在線等~
這里有一些警告跡象指出您的機器包含壞的 RAM:
1. 當同時載入大量的程序時,不時有某個程序無明顯原因地死掉。
2. 不時地,打開一個文件時,顯示文件被毀壞。如果稍後打開,文件看起來又好了。
如果您正經歷類似這樣的問題,可能是系統 RAM 有缺陷。您要測試您的 RAM。即使您沒有經歷過這種問題,好好地測驗一下系統的 RAM 仍不失為一個好主意,可確保您將來不會被意外的 RAM 突發問題所困擾。
內存做為電腦的五大部件之一,對電腦工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內存質量的好壞和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計算機能否長時間穩定的工作。同時內存也是故障率最高的部件之一,我們在平時對電腦故障維修過程中,接觸最多的也就是常說的「內存報警,開機黑屏」。在這里,我把常見的幾種內存故障的表現及其原因總結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最常見故障:內存損壞,導致開機內存報警
這種故障大家經常遇到,多數是頭天晚上還好好的,第二天早晨一開機,聽到的不是平時「嘀」的一聲,而是「嘀,嘀,嘀...」響個不停,顯示器也沒有圖像顯示。這種故障多數時候是因為電腦的使用環境不好,濕度過大,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內存的金手指表面氧化,造成內存金手指與內存插槽的接觸電阻增大,阻礙電流通過,因而內存自檢錯誤。表現為一開機就「嘀嘀」的響個不停,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內存報警」。
處理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取下內存,使用橡皮將內存兩面的金手指仔細的擦洗干凈,再插回內存插槽就可以了。
注意:在擦洗金手指時,一定不要用手直接接觸金手指,因為手上汗液會附著在金手指上,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再次造成金手指氧化,重復出現同樣的故障。
不過,此類內存報警還有其他幾種原因:
1.內存與主板兼容性不好
把內存插在其他主板上,長時間運行穩定可靠;把其他內存插在故障主板上也運行可靠穩定,沒有報警出現。但是把二者放在一起,就出現「嘀嘀」的報警聲。此類故障只能更換內存來解決。
2.主板的內存插槽質量低劣
表現為更換多個品牌內存都出現「嘀嘀」的報警聲,偶爾有某一個內存不報警,但可能關機重啟後又會報警。此類故障的主要出現在二三百元的低檔的主板上,原因是主板的價格低,使用的內存插槽質量也差,只能更換主板解決。
3.內存某晶元故障
此類故障相對比較嚴重,在開機自檢時主機能夠發現內存存在錯誤缺陷,不能夠通過自檢,發出「嘀嘀」的報警聲,提示用戶檢查內存。這種故障要把內存插在其他主機上,檢查是否有同樣的「嘀嘀」聲。如果有,就可以斷定是內存有問題;如果沒有,就可能屬於上述第1個或每2個原因。
4.其他故障造成的內存報警
這類故障不常見,有可能是主板故障或CPU故障,造成內存報警,只能用排除法逐一替換解決。
二、常見故障1:內存損壞導致系統經常報注冊表錯誤
這類故障比較常見,表現為能夠正常啟動系統,但是在進入桌面時,系統會提示注冊表讀取錯誤,需要重新啟動電腦修復該錯誤,但是再次啟動電腦後,仍舊是同樣的故障。對於此類問題,我們可以進入安全模式,在運行中敲入「MSCONFIG」命令,將「啟動」項中的ScanRegistry前面的「V」去除,然後再重新啟動電腦。如果故障排除,說明該問題真的是由注冊表錯誤引起的;如果故障仍然存在,基本上就可以斷定該機器內存有問題,這時需要使用替換法,換上性能良好的內存條檢驗是否存在同樣的故障。
有時候,長時間不進行磁碟碎片整理,沒有進行錯誤檢查時,也會造成系統錯誤而提示注冊表錯誤,但對於此類問題在禁止運行「ScanRegistry」後,系統就可以正常運行,但速度會明顯的變慢。對於此類問題,解決的最好方法就是先備份重要資料,然後重新安裝WIN98。
三、常見故障2:內存損壞導致安裝系統時提示「解壓縮文件時出錯,無法正確解開某一文件」
這類故障常見於安裝系統過程中,會經常意外的退出安裝。實際上這也經常是因為內存的質量不良或穩定性差造成的,多數問題在更換內存後故障解決。此類問題無論是直接從光碟安裝還是從硬碟安裝都會出現同樣的提示信息。雖然有點類似於我們在安裝WIN98、WIN2K及XP過程遇到的無法正常讀取某一文件,請選擇「忽略,終止,放棄」,但那類問題多數是因為光碟的質量差或光碟機的使用時間過久,讀盤性能下降造成的,同時還會有光碟機燈慢閃,並伴隨著間斷讀盤時的「嘩嘩」聲。
如果我們在維修電腦故障過程中遇到此問題時,最好直接更換內存檢測,看是否仍舊出現同樣的故障。如故障消失,說明原來內存有問題;如果故障依舊,多數是因為光碟質量差或光碟機讀盤下降造成的,也可能是硬碟上的系統安裝文件損壞。
四、內存短路導致主機無法加電
這種情況內存損壞得比較嚴重,但是內存晶元表面,金手指、阻容並不一定有明顯的燒灼痕跡,有時和完好的內存條子一模一樣。不過將此內存插入主板後,主板無法加電。當把電源插入電源插頭後,按下電源開關,主機無任何反應,CPU風扇和電源風扇都不工作,電源指示燈也不亮,和沒有加電時一模一樣。
故障的判別也很簡單,使用排除法和最小系統法。如果遇到一台主機是此類的故障現象,第一步是排除電源故障,如果手中有其他正常電源最好,直接替換。如果沒有,可將電源取下,用導線直接短路綠線和黑線,觀察電源風扇是否工作,並用耳朵仔細聆聽電源內部是否有吱吱的異響。如果有說明電源有問題,質量不穩定,需要更換。第二步是將音效卡、Modem、硬碟、光碟機、軟碟機、顯卡、內存、CPU全部去除,只留下CPU風扇,再插入DEBUG卡(如果沒有,那需要觀察CPU風扇和電源風扇是否轉動),開始對主板加電,觀察DEBUG卡的指示燈和數碼管是否有指示;然後再插入CPU,加電試機;接著再插入內存,一步一步的添加其他部件。如果到某一部件時出現上述的故障現象,那就說明是該部件有問題,需要更換或維修。此方法對於排除系統啟動速度慢,死機等也適用。
五、內存損壞導致系統運行不穩定,經常出現藍屏或無法正常順利安裝系統,總無規律的提示文件讀取或解壓錯誤
對於此類問題,首先應排除軟體問題。第一步,先對C盤的重要數據進行備份,然後使用「Format C:/u /c /s」命令對C盤進行強制完全格式化,並仔細觀察格式化過程,是否格式化順利,硬碟是否有壞道。因為硬碟壞道會使系統文件被破壞,造成系統運行不穩定,容易死機。第二步,重新安裝操作系統,並注意觀察在安裝過程中是否有文件無法打開,文件找不到之類的錯誤。如果沒有,基本上就說明硬體方面沒有問題,系統不穩定,容易死機,很有可能是系統長時間使用,沒有定期進行磁碟掃描和碎片整理,造成系統文件過多的丟失或破壞,而導致系統無法正常穩定的工作。如果在安裝過程中出現藍屏,就需要使用排除法,對內存和CPU進行替換排除。在對CPU和內存替換後故障依舊時,那就必須更換主板進行查驗。
說明:有些光碟機的讀盤性能非常好,在使用兩三年後,還是「嗚嗚」的高速讀盤,但是此時因其糾錯率下降,使光碟機讀入的錯誤數據過多。這些數據如果是用來播放VCD,那不會產生特別大的影響,但是這類光碟機讀入的數據用於安裝系統就極可能會出現上面的類似錯誤,報文件找不到或解壓錯誤,即使偶爾安裝成功,也經常出現「非法操作」,系統非常的不穩定。這類故障比較難於判斷,會被判別為內存和CPU的問題,而耽誤好多維修時間。
六、內存損壞,導致計算機頻繁重啟,無法正常運行
對於此類故障,先直接更換內存,看故障是否還仍然出現。如果故障消失,就可以直接判斷是內存故障。如果故障依舊,那就需要按第五種故障的排除方法,重新安裝操作系統,檢查是不是由於系統的原因造成的。
計算機自動重啟的故障原因比較多,較常見的是電源功率不足。當計算機滿負荷工作,消耗的電力大時,就容易自動重啟。還有就是市電電壓不穩,變化范圍太大或者市電的電源插座接觸不良也會產生計算機自動重啟故障。但內存損壞後造成計算機自動重啟的故障並不多見。
七、內存損壞導致系統啟動後不能正常運行,快進入桌面時就自動關機
此問題也需要採用第五類故障中的排除方法解決。
提示一點:因為WIN98系統本身的問題,該操作系統很容易遭到破壞。如果我們把C:\WINDOWS\FONTS的目錄名改為其他字母,這時當你再啟動系統時,系統就會在出現藍天白雲後,快進入桌面時自動關機。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在啟動時按住「CRTL」進入DOS狀態,使用REN命令將該目錄名改為「FONTS」就可以了。如果是人為的破壞系統,那將會使計算機維修人員費很大的周折,浪費好多的時間,所以做為計算機的服務人員,也應該了解一些操作系統的啟動原理和主要文件。
八、內存損壞導致光碟機狂讀
此類問題我遇到過兩次,都是一模一樣的表現。只要一開機,自檢過後,快進入系統時,光碟機開始「嗚嗚」的高速旋轉。即使你不放入光碟它也照轉,挺嚇人的。在自檢過程中也沒有任何錯誤提示,但是在使用替換法更換內存後故障消失。把故障內存放在別的機器上(主板不一樣),開機就「嘀嘀」的報警。
九、內存損壞但加電後主機不報警,也不能正常啟動
故障機器:主板為碩泰克SL-85DR-C(845D),CPU為PIV1.6G,顯卡為GForce2 Ti 64M,內存為Kingston DDR 128M,硬碟為邁拓40G。
故障現象:主機能夠加電,按下電源開關後,CPU風扇,顯卡風扇轉動,電源指示燈,硬碟指示燈亮,但是沒有正常啟動時「嘀」的一聲,顯示器顯示「請檢查信號線連接」字樣。
故障排除:仔細觀察發現有一個特殊的現象,插入DEBUG卡,加電後,顯示「03」,大約4秒鍾時,主機斷電,電源指示燈熄。再過大約2秒鍾,主機再次得電,此時「DEBUG」指示由00經03再跳至「AD」後停止,CPU風扇一直轉動,但是始終主機不啟動。
對於此類黑屏不啟動的故障,採用最小系統逐一排除法最有效,首先去掉內存,加電試機,這時主機會叫了,連續報「嘀嘀嘀」三短聲一組的報警聲。查知:3短系統基本內存(第1個64K)檢查失敗。這不同於一般內存報警的連續「嘀」聲,但可以估計是內存出現問題。
於是把內存插到驗機台上,一開機就是連續的「嘀嘀」聲,果真內存壞了。
十、內存有問題,但開機後卻是連續的八聲短「嘀」報警
我們平時遇到的內存報警都是「嘀嘀」的斷續長音,但是在華擎主板ASROCK M266A主板上,內存損壞時,報警聲卻是連續的八聲短「嘀」,八聲一組。在我第一次遇到此類故障時,也不知道原因所在,因為系統不啟動,只有使用DEBUG卡,發現錯誤代碼指示的是內存,就再用替換法,發現是內存問題。把該內存插在其他主板上,提示的錯誤就是我們經常遇到的連續短「嘀」了。
因為PC機使用的是通用插卡,維修起來也非常簡單,只要遵循「先軟後硬,最小系統,逐一排除,望聞問切」這十六個字,所有的問題我們都可以解決。再有就是在維修過程中,我們必須經常總結,把平時自己遇到的問題寫下來,發現其規律,就能獲得新的知識,更加進步。
㈥ 系統總裁pe可以檢測內存嗎
可以。可以使用winPE系統中的memorytest工具來測試內存是否損壞,壞塊等。pe體系是windows預裝置環境,是為windows裝置而預備的容量最小的操作體系。
㈦ 藍屏!NMI:parity check / memory parity Error
NMI:parity 檢查 / 內存奇偶校驗錯誤
* 硬體 Malfuncaftioncall supportNMI:parity 檢查硬體供應商 / 內存奇偶校驗錯誤 *** 系統已停止
還是你的內存條跟主板不匹配兼容造成的藍屏,拔下內存條,用橡皮擦擦金手指,交換位置在插回去試試,依然不行就只能更換內存條了,
9.檢查系統日誌
在開始-->菜單中輸入:EventVwr.msc, 回車出現"事件查看器", 注意檢查其中的"系統日誌"和"應用程序日誌"中表明"錯誤"的項.(xyz5819 意念時空)
10.知友可以下載BlueScreenView,使用它去讀取 C:\Windows\minimp\*.dmp文件,看看具體是哪些文件引起的這種藍屏錯誤.(xyz5819 意念時空)
11.最好知友能告知具體藍屏停機碼和其下有無提及到具體造成藍屏的文件名,才好進一步幫你分析及查找解決辦法. (xyz5819 意念時空)
12.更多幫助請知友去微軟幫助和支持>http://support.microsoft.com/?ln=zh-cn 里輸入具體藍屏代碼進行查詢或提問.(xyz5819 意念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