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系統 » 如何種花椒幾年可以收

如何種花椒幾年可以收

發布時間: 2023-01-14 21:47:33

『壹』 種植花椒樹幾年會結果

花椒樹一般前一年種植,在次年7月份就可採收果實,而且可以多年採收。
花椒樹種植方法:
花椒樹耐乾旱瘠薄,特別適宜於梯田地、邊隙地、荒地、果園四周等栽植。
科學栽植花椒樹也是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1、擴穴施肥
初春土壤解凍後,將花椒樹根系周圍的土壤深刨30—50厘米,每株施有機肥30千克左右;4月中旬萌芽期、7月下旬采果後,每株各施標准化肥0.4千克。施肥後及時澆一遍透水。
覆膜增溫:覆膜具有保濕增溫的良好效果,一般可提高地溫3℃左右,有利於根系發育生長。覆膜應在擴穴施肥後及時進行,沿樹行將土壤整細整干,近樹干處略高,蓋膜面積以稍大於樹冠外緣為准。兩塊地膜的交接處用土壓實,地膜盡量展平與地面貼緊,四周用土封嚴。4月底在膜上加蓋5厘米厚的細土,可防止雜草生長,延長地膜使用壽命。
2、葉面噴肥
用3%的磷酸二氫鉀和0.5%的尿素混合溶液,每年葉面噴肥6次,開花期噴第一次,花後10天噴第二次,間隔10天再噴第三次,7月上、中旬和果實採收後各噴一次。
修剪復壯:夏季結合採收花椒,及時進行修剪。對衰弱樹剪除部分大枝及病蟲枝,秋季再抽去多餘的大枝,最後每株保留5—7個主枝,同時適當疏除冠內密集枝,疏枝量一般不超過25%,並縮剪部分弱枝到壯芽處;中庸樹的中短枝一般不短截,以疏為主,並注意保護頂芽,對長果枝適當短截,保留大芽。
3、採收
採收時間及方法:花椒果實成熟期一般在立秋至處暑前後。花椒成熟時,果皮呈紫紅色或淡紅色,果皮縫合線突起,少量開裂,種子黑色光亮。可聞到濃郁的麻香味,這是最適宜的採收時期,採收果實一般是用手摘或剪子剪。
強枝果穗的採摘:在大椒穗下第一個葉腋間有一個飽滿芽,這個芽是下一年的結果芽,要妥善加以保護,採摘椒穗時,一定不要連同這個腋芽摘掉,以免影響來年產量。
弱枝果穗的採摘:弱枝果穗下第一個芽發育不飽滿;第二個或第三個芽發育較為健壯,在採摘時應保留第二個或第三個芽,否則影響第二年產量。

『貳』 種植花椒多長時間結果

播種的結果要2到3年吧,
不過初次結果質量不是很好
而且數量也少
再過上幾年就好多了,
大概5年後進入盛果期。
嫁接花椒樹也要兩年才能結果。

『叄』 如何種植花椒_種植花椒的方法

花椒種植方法具體如下:
1.選擇優良花椒種子,用清水洗去秕籽,用溫水配製成1%的鹼或1%的洗衣粉溶液浸泡兩天。
2.手工反復搓洗種皮上的油脂直至種子表面呈灰白色為止,撈出後用清水沖洗干凈種皮鹼液,拌入草木灰即可播種。
3.苗床地選擇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當苗長到10-20厘米以後,移植到花椒地中即可。

花椒,為芸香科花椒屬植物青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mSieb.etZucc.或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的乾燥成熟果皮。
具有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主治中寒腹痛,寒濕吐瀉,蟲積腹痛,濕疹瘙癢,婦人陰癢等。

『肆』 花椒樹如何種植生長幾年結果

花椒是一種常見的調料,而花椒樹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樹種之一,其在香料、油料及葯材方面都有很廣泛的用途,在農村栽植較為普遍,尤其在退耕還林方面有著非常優秀的表現,受到了廣大農戶的認可,一般一年就能開花結果,經濟效益可觀,那如何種植花椒樹呢?

『伍』 花椒樹一般幾年能結果

花椒樹養殖後一般2~3年才會結果,不過這個時候的產量是非常低的,養殖4~5年之後,花椒樹就會開始大量的結果,尤其是養殖超過10年的花椒樹,會進入盛果期,產出大量的果實,所以在很多農村地區,人們都會在家裡養殖一些花椒樹。

『陸』 花椒樹一般幾年能結果

花椒樹3年後就可少量開花結果,4~5年後相繼增大;盛果期是花椒樹開始大量結果到衰老以前,一般自第10年以後即進入大量結果期,突出的特點是果實的產量顯著增高,一般盛果期年限10~15年,長的可達20年。

花椒樹高產種植技術:

1、采種:選擇樹勢健壯、無病蟲害、高產且無隔年結果現象的中齡樹作為采種母樹,於8~9月份待果實成熟後藉助剪刀手工採摘。採收後的種子置於通風乾燥處自然陰干,切忌暴曬,以免影響發芽率。待果皮開裂、籽粒自行脫出後收集。

2、育苗:花椒種子在播種前進行催芽處理,一般用1%的洗衣粉浸泡2天或用濃硫酸浸泡片刻,撈出後用清水搓洗干凈即可播種,育種苗圃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處的沙土或壤土為佳。花椒種子不可深播,一般2~3厘米即可。播種後用腐熟有機肥覆蓋,1~2天澆1次水,以利保墒、防板結,提高出苗率。

3、定植:春、秋兩季均可定植,需挖坑定植,坑的大小以根系舒展為宜。入坑的土經風吹日曬熟化,然後與肥料混合填人坑內。花椒宜稀不宜密,在干早、半乾旱地區成齡後的密度應在每畝100~120株的范圍內,在土層深厚、土質好、雨量適中的地區成齡密度為每畝60株左右。

4、肥水:花椒根系發達,保持水土能力強,因此在乾旱地區應有保墒措施,輔以必要的基肥和少量葉面肥即可滿足花椒對肥水需要。一般在秋後和春耕時,各施1次圈肥、堆肥等有機肥。施肥量依樹齡和結實量多少而定,一般株施20千克以上。根外追肥從花期開始,1個月左右1次,清晨或傍晚噴施,共噴2~3次。

3、定植:春、秋兩季均可定植,需挖坑定植,坑的大小以根系舒展為宜。入坑的土經風吹日曬熟化,然後與肥料混合填人坑內。花椒宜稀不宜密,在干早、半乾旱地區成齡後的密度應在每畝100~120株的范圍內,在土層深厚、土質好、雨量適中的地區成齡密度為每畝60株左右。

4、肥水:花椒根系發達,保持水土能力強,因此在乾旱地區應有保墒措施,輔以必要的基肥和少量葉面肥即可滿足花椒對肥水需要。一般在秋後和春耕時,各施1次圈肥、堆肥等有機肥。施肥量依樹齡和結實量多少而定,一般株施20千克以上。根外追肥從花期開始,1個月左右1次,清晨或傍晚噴施,共噴2~3次。

『柒』 種植花椒樹苗要幾年才成熟

據資料介紹,花椒樹從出苗到初花需3年;第3年-第8年為初果期;結果盛期為15-25年。 年產量的高低和管理技術密切相關。 管理技術,第1-3年,以促進樹體發育為主,加快樹冠擴大。整形修剪,合理配備各級結果枝組,構成合理的樹體結構。第3-8年內完成各級骨幹枝的配備,多培育側枝和結果枝組。進入結果盛期後,通過水肥管理和修剪技術,防止結果「大小年」和樹體早衰的現象發生。 發生病蟲害時,對症用葯防治。

『捌』 一棵花椒樹幾年能收花椒

花椒古名椒、椒聊、大椒、秦椒、鳳椒、丹椒及黎椒。原產於我國,其栽培歷史悠久,是農民群眾致富的一種經濟發展門路。多年來,在民間對花椒具有這樣的美稱:「花椒是個寶,致富離不了,農村人要富,快栽花椒樹」。它具有營養豐富,味道獨特,葯用價值高,適應能力強等特點。 一、花椒的形態和生物學特性 花椒樹為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樹高3~7米,從根基至樹梢可區分為根莖、主幹、主枝及側枝四大部分。花椒從種子萌發生長開始形成一個新的個體起,直到衰老死亡的全過程,稱為個體發育過程,也稱生命周期。一般情況下,花椒的壽命40年左右,最多可達50~80年。在花椒的一生中,隨著年齡的增長,按其生長發育的變化,可分為幼齡期、結果初期、結果盛期和衰老期四個階段。 (一)幼齡期 從種子萌發出苗,栽培到開始開花結果以前為幼齡期,也叫營養生長期。花椒的幼齡期一般為2~3年,是樹冠骨架的建造時期,這一時期的主要栽培任務是:加強管理,迅速擴大樹冠,合理安排樹體骨架,培養好樹形,保證樹體正常發育,促進早結果,為以後的豐產打下基礎。 (二)結果初期 從開始開花到大量結果為結果初期,也叫生長結果期,花椒樹3年後即可少量開花結果,4~5年後相繼增大,這一時期是樹體生長旺盛,分枝量增加,骨幹樹枝不斷向四周延伸,樹冠迅速擴大,是花椒一生中樹冠擴展最快的時期。這一時期的主要栽培任務是:盡快完成骨幹枝的配備、培養好主、側枝,保證樹體健壯生長,以奪取早期豐產。 (三)盛果期 盛果期是花椒樹開始大量結果到衰老以前。此時期,結果枝大量增加,產量達到高峰,無論是根系還是樹冠,都擴大到最大限度。一般自第10年以後即進入大量結果期,突出的特點是果實的產量顯著增高,單株產鮮椒5~10千克,乾果皮1~2千克。一般盛果期年限10~15年,長的可達20年。這一時期是管理的關鍵時期,如果管理不當,不能正確處理產量需求和維護樹勢的關系,就會出現大小年,致使產量下降,加快衰老期的出現。 (四)衰老期 植株開始衰老一直到樹體死亡為衰老期。一般情況下,樹齡達到20~35年月以後,根系、枝幹進入老化,枯死枝條增多,開始進入衰老期。這一時期栽培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加強樹體的管理和保護,減緩樹體衰老。同時。要及時早有計劃地培養更新枝,進行局部更新,使其重新構成新的樹冠,恢復樹勢,保證獲得一定的產量。 二、花椒生長發育與環境條件 環境條件對花椒的生長發育有很大影響,主要包括:溫度、降雨量、光照、土壤、地勢等五個方面。 (一)溫度 溫度是花椒的主要生存條件之一,它決定著花椒的自然分布,對其生長發育有著明顯的影響。花椒屬溫帶樹種,氣候溫和是花椒生長發育的必要條件,其適應范圍較廣,在年平均氣溫8~16℃的地方都能栽培,但以10~14℃的地方栽培較多。溫度隨著季節的變化直接影響物候期的變化。在順利通過冬季休眠期後,當春季平均氣溫穩定在6℃以上時,芽開始萌動,10℃左右時發芽生長。花期適宜溫度為16~18℃。開花期的早晚,與花前30~40天的平均氣溫和平均最高溫度有密切關系,氣溫高時開花早,氣溫低時開花晚。花椒果實生長發育期的適宜溫度為20~25℃。 春季氣溫對花椒當年的產量影響較大。春季低溫,特別是「倒春寒」常會造成花椒減產。花椒抗寒能力較強,據資料分析,幼樹能耐-18~-20℃溫度;10年以上大樹可耐-20~-23℃的低溫。 (二)降雨量花椒對水分要求不高,土壤過分濕潤,不利於花椒樹的生長。短期積水或沖淤,造成土壤板結,可使椒樹死亡,遇嚴重乾旱,花椒的葉便會發生萎蔫。為此,在7、8月份雨量較集中,光照不足時要注意排澇,在冬春乾旱時季要注意抗早保暖。 4~5月份,花椒樹由發芽階段進入開花結果期間,自身既要展葉生枝,同時又要提供開花結果所需的水分,即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的過程,對水分要求十分敏感,需水量較多,一般4~5月份降水量在80~150毫米范圍內,適於花椒開花至結果關鍵期的需水要求。 (三)光照 花椒屬喜光樹種,一般年日照數應在1800~2000小時以上。特別是7、8月份,花椒進入著色成熟期,是提高產量和品質的關鍵時期,充足的光照,同化作用強,有利於光合產物積累,促使果皮增厚,產量增加,著色良好,品質提高,光照不足,往往表現樹枝不開張,分枝少,枝條細弱,果穗和果粒小,產量低,色澤暗淡,品質下降,甚至霉變。因此,所種植的花椒必須按照規格進行栽培,做到合理密植。 (四)土壤土壤是花椒賴以生存的基礎,是水分和養分的供給源泉,所以土壤條件的好環,直接關系花椒的生長和結實。 1.土壤厚度。一般土壤厚度80厘米,即可基本滿足花椒的生長。 2.土壤結構。花椒對土壤的要求是質地疏鬆,保水保肥性強和透氣良好。一般砂壤土和中壤土適宜花椒的生長發育,砂土和黏土則不利於花椒的生長。 3.土壤肥力。花椒的適應性強,在土層比較淺薄的山地也能生長結果,同時,花椒又是喜肥的樹種,只有在各種養分比較滿足的情況下,才能保證花椒的生長和結果,實現連年豐產,因而通過壓綠肥、增施有機肥和無機肥料,不斷提高土壤肥力。 4.土壤酸鹼度。花椒在土壤PH6.5~8的范圍內都可栽培,但以PH7~7.5的范圍生長和結果最好,甚至在PH為8.43的土壤上也能生長。另外花椒喜鈣,在石灰岩山地生長尤好。 5.土壤水分。花椒由於根系淺,對水分的要求較為敏感,難於忍耐嚴重乾旱,同時耐水性也較差,土壤含水量過高或排水不良,都會影響花椒的生長和結果。 (五)地勢花椒主要栽植於山地,適宜在地勢開闊、背風向陽的地方生長。花椒栽培區主要在北緯25度~40度之間,海拔1500~2600米之間。 三、花椒的栽植 (一)苗木准備栽植前,准備好苗木是第一道重要工序。苗木的質量直接關系著花椒的生長和經濟效益。苗木健壯是保證成活和提早結果的基礎,花椒栽植多採用1~2年生苗,要求品種優良,主側根完整,須根多,苗高60厘米以上,根徑粗0.5厘米以上,芽子飽滿。另外,在栽植前,還要注意保護和處理好椒苗,以保證椒樹的成活率。 (二)栽植方法 一般是一個台地或梯田栽一行,檯面大於4米時,可栽2行,株行距為4~5米,行距以地寬窄而定。栽植時,按規劃的栽植點挖栽植穴。栽植穴深、寬60~100厘米的大圓坑,在挖坑時先把上層較肥沃的土放在一邊,下層的生土放在一邊。栽植時把化肥(過磷酸鈣)、廄肥或堆肥與土混合在一起,先放在栽植穴內成一個中間略高的小丘形,然後將苗放在穴內,一人植苗一人填土,填到一半時用腳踩一下,使根和土靠緊,再將苗輕輕向上提,使根系自然舒展。若在大片平地上栽植,要前後左右對齊。填入表土時要把椒苗輕輕振動,讓土自然流入根系中,邊填邊踏實,不要把苗埋得太深或太淺

『玖』 花椒種植需要什麼條件,附種植方法和時間

(5)收獲

當花椒果實完全變成鮮紅色、富有油光、果皮少量開裂、散發出麻香味時即可收獲,收獲後需要將椒果暴曬2-3小時,以便分離種子和果皮。

(6)修剪

當年採收後至第2年開春植株發芽前要進行修剪(采椒季節進行修剪更為適宜),主枝和側枝的枝頭需短截,每株保留5-7個主枝即可,以剪除衰弱枝、病蟲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