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一種照完照片直接就可以洗出照片的照相機叫什麼啊
Pola是即拍即現,一次成像相機。
1947年,美國人發明了一次成像膠片,並由寶麗來公司生產出一次成像的拍立得相機。這一發明,使得旅遊者的攝影變得非常方便,而不用受當時還非常不普及的沖洗服務的影響。
這種照相機用特種膠片,拍攝後立即自動沖洗。在拍攝後從相機中拉出或自動彈出的已經是沖洗好的照片。拍攝者即拍即現可以看到剛拍攝的效果。
(1)可以把手機照片洗出來的機器擴展閱讀
與拍立得相機類似,卻擁有更高的技術含量
I-1沿襲了寶麗來相機的標志性輪廓,且加入具有時代感的黑色磨砂外觀。
機身復古簡潔,配置82-109mm f/10-67鏡頭,
5區自動對焦,易於折疊,可拆卸彈出式光學取景器,
12個LED燈泡的環形閃光燈,藍牙4.0無線連接,
重點來了,支持iOS系統的APP手動控制參數,可USB充電的鋰電池。
B. 拍了以後可以直接把照片洗出來的相機
拍了以後可以直接把照片洗出來的相機叫做「拍立得」,主要有富士和寶麗來兩個品牌。現在市面上大部分都是富士的多個型號。
一次成像的感光材料是由兩種片基組成。第一層的片基是負片,它的表面塗有含銀量高、塗層薄的鹵化銀感光劑;第二層的片基是正片,表面塗有一層由活性炭、硫化物、膠料等組成的層。兩層片基中間隔著-只盛有葯漿的塑料袋。葯漿由顯影定影劑、鹵化銀溶劑、膠料等配製而成。負片受到感光後,兩基同時從一對滾軸中壓過,塑料袋被擠破,葯漿均勻地塗布負片和正片的疊合面上。正、負片之間會發生一系列迅速的化學反應。在負片的乳劑層中,感光部分的鹵化銀還原生成金屬銀,在負片上;未感光部分的鹵化銀則被葯漿溶解,擴散到正片的接受層上,與接受層中的硫化銀等催化劑接觸,還原成金屬銀,在二層片基上,形成所需要的正像。這樣,一張照片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