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擾民可以報警嗎
可以投訴或者報警解決。居民區的噪音標准在45分貝-55分貝之間,這個標准相當於兩個人在房間里說話,互相能夠聽清楚的一個音量,而超過這個音量,就可以算作噪音擾民了。一、小區的噪音來源一般有工業噪音、商業噪音和鄰里噪音等。二、根據我國《社會生活環境雜訊排放標准》的規定,居民區的噪音標准在45分貝-55分貝之間,這個標准相當於兩個人在房間里說話,互相能夠聽清楚的一個音量,而超過這個音量,就可以算作噪音擾民了。三、根據《城市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規定,對於居民小區內的噪音污染有著明確的規定。「第三十八條:18時至次日8時,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不得進行可能產生雜訊的室內裝修活動。在其他時間內進行室內裝修作業的,應當採取雜訊控制措施,避免對周圍造成環境雜訊污染。」另外,《條例》中還包括「任何單位和個人在醫院、學校、機關、科研單位、住宅等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使用各類揚聲器、音響器材時,應當控制音量,不得產生擾民雜訊」的規定。如果居民在小區內感覺受到了噪音污染的干擾,首先可以向物業公司反映,讓物業公司出面協調解決,因為《條例》中明確規定,「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對管理區域內的環境雜訊污染行為予以制止,並及時向有關環境雜訊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如果物業公司溝通協調無果,業主也可以自行撥打12369向環保部門進行投訴。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⑵ 噪音擾民可以舉報嗎
一、噪音擾民可以舉報嗎
1、噪音擾民可以舉報。市民應當遵守社會規則,不得妨礙他人,生活存在擾民的現象,如果遇到小區底商存在擾民現象、小區住宅樓內存在擾民的現象,居民可以向小區物業公司或業主委員會進行投訴,也可以使用手機將噪 聲發生的音視頻記錄下來,然後向公安機關舉證,如果雜訊達到國家法定標準的,要積極向環保部門舉報,除此之外,居民還可以通過法院訴訟途徑解決。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六條
建設雜訊敏感建築物,應當符合民用建築隔聲設計相關標准要求,不符合標准要求的,不得通過驗收、交付使用;在交通干線兩側、工業企業周邊等地方建設雜訊敏感建築物,還應當按照規定間隔一定距離,並採取減少振動、降低雜訊的措施。
第四十三條
在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禁止夜間進行產生雜訊的建築施工作業,但搶修、搶險施工作業,因生產工藝要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必須連續施工作業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須連續施工作業的,應當取得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的證明,並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告附近居民。
二、擾民違法嗎
擾民違法。具體如下:
1、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
2、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3、可以向有關部門舉報,指定部門說服教育,責令改正。
⑶ 擾民可以報警嗎
噪音擾民可以報警。根據聲音的大小來判斷,如果達到噪音級別,可以報警處理。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根據《城市區域雜訊標准》明確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雜訊最高限值:
1、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晝間50分貝、夜間40分貝;
2、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
3、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晝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
4、工業區,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
5、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線道路、內河航道、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晝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夜間指22點到次日晨6點)。
⑷ 鄰居擾民,可以報警嗎
噪音擾民可以報警。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七章,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1)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2)違反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
3)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規定採取措施,從家庭室內發出嚴重干擾周圍居民生活的環境雜訊的。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防治雜訊的建議:
為了防止噪音,我國著名聲學家馬大猷教授曾總結和研究了國內外現有各類噪音的危害和標准,提出了三條建議:
1、為了保護人們的聽力和身體健康,噪音的允許值在 75~90 分貝。
2、保障交談和通訊聯絡,環境噪音的允許值在 45~60 分貝。
3、對於睡眠時間建議在 35~50 分貝。
在建築物中,為了減小雜訊而採取的措施主要是雜訊污染、雜訊污染、隔聲和吸聲。
⑸ 報警擾民可以嗎
法律分析:對於擾民的行為可以報警處理。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規定: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⑹ 擾民可以報警嗎
擾民可以報警。
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根據聲音的大小來判斷,如果達到噪音級別,可以報警處理。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晝間50分貝、夜間40分貝;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晝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等屬於噪音擾民,隨時可以報警處理。
對於噪音的來源應該如何控制呢?怎麼減少噪音的產生?
1、降低聲源噪音,工業、交通運輸業可以選用低噪音的生產設備和改進生產工藝,或者改變噪音源的運動方式。
2、在傳音途徑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傳播,改變聲源已經發出的噪音傳播途徑,如採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規劃城市和建築布局等。
所以,擾民是可以報警的。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六十一條 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⑺ 擾民可以報警嗎
擾民可以報警。根據聲音的大小來判斷,如果達到噪音級別,可以報警處理。鄰里、樓層之間的生活噪音,這類警情相對容易處理。民警接警後會先上門了解情況,跟對方當事人講明相關因素,做好針對性工作,一般都能當場解決問題。
擾民可以報警。根據聲音的大小來判斷,如果達到噪音級別,可以報警處理。鄰里、樓層之間的生活噪音,這類警情相對容易處理。民警接警後會先上門了解情況,跟對方當事人講明相關因素,做好針對性工作,一般都能當場解決問題;裝修裝潢施工等引起的噪音擾民,接到此類警情,民警上門了解情況後,施工如果是在正常工作日進行的,可向報警人說明情況,請報警人克服困難,施工完成後就能解決;如施工方是在休息時間施工,民警可請施工方調整施工時間,並將處置情況告知報警人;動物類尤其是犬類夜間吠叫導致的噪音擾民,民警首先要找到動物的主人,將情況告知動物主人,請其管理好自己的動物,盡量不要在夜間打擾其他人正常休息。如果是無人管理的動物,可聯系相關機構,請他們處理,並將結果告知報警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條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