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視頻照片 » 只用變焦鏡頭可以拍出好照片嗎
擴展閱讀
物體運動可以同時旋轉 2025-05-16 02:29:18
運動可以排出吵架的情緒 2025-05-16 02:28:33

只用變焦鏡頭可以拍出好照片嗎

發布時間: 2023-02-04 10:36:36

⑴ 手機加上變焦鏡頭後,真的可以拍出較好效果類似單反效果的淘寶照片嗎肯定沒有單反清晰,但要求感覺類

相機只是載體,技術才是關鍵,可能你需要的是背景虛化的照片,目前蘋果核三星的手機單點對焦都可以做到,需要你對焦時距離拍攝體盡可能的近,拍攝體和背景遠一些從而減少景深做到背景虛化。

⑵ 入門單反。如果只用長焦鏡頭可以嗎那些花花草草的微距照片能不能拍好

長焦鏡頭用來將遠處的景物拉近拍攝,可以拍花,但和微距還是不同的。
舉個例子來說,都是拍花,用長焦鏡頭可以拍一束花、一朵花;但屬於微距范疇的一片花瓣、一滴露水、一隻小甲殼蟲,這些拍攝對象只用長焦還是不夠的,還是需要專門的微距鏡頭才可以做到。
.
當然,根據您拍攝微距的興趣程度,來選擇微距拍攝的方式。
如果您對微距很感興趣,日常拍攝的時候微距攝影非常多,那購買一支專門的微距鏡頭才是最佳選擇;如果您只是想嘗試一下微距,日常只是偶爾拍拍,那麼在長焦鏡頭前加裝一個近攝鏡也是可以考慮的,還有諸如近攝接環等附件,效果都屬於放大。
.
效果最好的當然還是微距鏡頭,但對於只想嘗試這個領域、並不作為拍攝主要題材的愛好者來說,近攝鏡或近攝接環等是更經濟實惠的選擇。

⑶ 想拍專業一點的照片,只有一枚相機鏡頭可以嗎怎麼拍

很多攝友入一隻鏡頭沒玩多久,就想著換其他鏡頭了,但殊不知,自己手中的鏡頭根本沒有發揮出最大的實力。更何況,頻繁的更換鏡頭只會讓你一步一步走進器材的深淵,與攝影的本質漸行漸遠。今天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利用好手中的鏡頭,玩好攝影。
1、將你的眼變成鏡頭
玩過攝影的肯定都有這種感覺,人眼看到的景象和從鏡頭中看到的景象是不同的。即便被稱為最接近人眼視覺感受的35mm鏡頭也會明顯看出畫面的透視感與人眼看到的景象有很大差別。
原因在於相機是單眼成像,而眼睛是雙眼成像,外加人腦的視覺糾正。所以眼睛看到處於一個平面方方正正的櫃子,在鏡頭中由於近大遠小的關系,在相機里看到的卻是圓桶梯形。
而所謂的「將你的眼變成鏡頭」就是指在看到一個場景時,在腦海中自動形成該場景在鏡頭中的樣子,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人眼就成了鏡頭,相當於在拍攝時無時無刻都在從取景器中觀察,更容易發現一些難以察覺的美,這種能力,也就是很多人都說的「攝影眼」。
而為了得到攝影眼,就需要長時間的使用一隻鏡頭去拍攝。在不斷的拍攝過程中,去記憶它所表現的透視關系,去記憶在多遠的距離能夠拍攝出什麼樣的景色。
往往在拍攝一個場景時會看到很多愛好者走兩步拿起相機看一下,走兩步又拿起相機看一下,這就是不熟悉鏡頭的表現,而在你「走兩步」的過程中,很可能就錯視了一個很好的拍攝位置和角度。
因此,在更換鏡頭前,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經將這只鏡頭的視覺感受印在了腦子里,如果沒有,拿起它繼續拍攝吧,你肯定能拍出以前不曾注意的,更美的畫面。
2、小技巧挖掘鏡頭成像能力
有些攝友換鏡頭是因為覺得成像不夠銳,這里暫且不討論「銳不銳」對一張照片優秀與否的影響,如果想讓現有的鏡頭成像品質更高,請嘗試使用最大光圈提高兩擋,並且使用的光圈不要小於倒數第二檔。
舉個例子,我有一隻50mm,F1.4的鏡頭,那麼它的最優成像光圈在F2.8左右;它的最小光圈是F22,那麼所用光圈盡量不要小於F11。
當然,這是在陽光充足,對景深有沒有很高要求的情況下,如果是光線不好,那當然不必糾結於必須用F2.8,畢竟提高ISO對畫質的影響可比最優光圈的影響大多了。這個方法對於絕大多數鏡頭均適用。
如果您是個追求極致的攝友,可以自己測試所用鏡頭的「最佳成像光圈」。你可以固定相機,用不同的光圈值拍攝同一場景,再橫向對比成像銳度。
為了提高對比識別度,你可以尋找對比度高的色彩、光影邊緣作為參照物。如下圖,觀察樹枝在地上的投影,你能很清晰地得到對比結果:
如上圖,通過樹枝投影和陽光的光影邊緣對比,我們可以很清晰地得出結論:f/9 的成像,比 f/22 更銳利。
如果嫌找高對比邊緣麻煩,你也可以拍攝一些特殊圖案(如尺子的刻度,或者密集的直線等),再在電腦屏幕上放大進行對比。如下圖,通過放大對比細節,明顯可以看出 f/9 的成像要比 f/22 銳利。
利用這一方法,你可以將多組光圈值成像進行逐一對比,找出「最佳光圈」,以最大化展現您鏡頭的硬實力。
3、變焦頭您用對了嗎?
都說變焦頭成像質量不好,所以您就想換鏡頭了嗎?其實變焦頭也有小技巧來盡量提高畫質。最重要的一點,永遠不要將變焦環擰到頭拍攝。即便只是稍稍往回收一點,對畫質也是有提高效果的。
因此,在使用廣角端以及長焦端時,一但擰到頭了,習慣性往回收一下,您手裡的變焦頭就又升值了。這個技巧對於所有變焦頭均適用。
與上一點一樣,如果您是個追求極致的攝友,可以測試下所用變焦頭成像能力,你最好把它們「拆分」成幾個最常用的焦段,再進行類似定焦鏡頭的「全光圈成像對比」。
比方說,你買了一個 18-55mm 套頭,那麼你最常用的焦距應該有 4 個:廣角端、長焦端、24 或 35mm(一般廣角),50mm(人像)。然後,把這 4 個「常用焦距」當成 4 個定焦鏡頭,逐一進行「全光圈成像對比」,再把結果記下來吧~
把最常用的 4 個焦段,當成 4 個定焦鏡頭來用吧、不過,變焦鏡頭在某個固定焦段上的表現,總是無法和同檔次的定焦鏡頭相比,所以在進行「全光圈成像對比」時用不著那麼精細,得到大概的幾個關鍵性數值就可以了。
4、突出鏡頭的特點
很多攝友還沒有充分發揮出鏡頭的特點,就想著嘗試其他的鏡頭效果。比如手裡拿著廣角,羨慕別人的長焦鏡拍出的感覺;手裡拿著標准鏡,又羨慕別人超廣角拍出的大氣感。其實不同焦段的鏡頭都有其特點,而每一隻鏡頭絕對都有你拍不完的美。
比如廣角鏡頭,其特點除了視野廣,還在於誇張的近大遠小畸變,利用這一特點可以拍出很多沖擊感很強的畫面。把主體離鏡頭近一點,這種特點就被充分展現出來了。
再比如長焦鏡頭,長焦鏡頭非常擅長拍攝特寫,可以表現局部的美,很容易營造出干凈、簡單的畫面效果,拍攝人像或者是動物等可以輕松營造出虛化效果。
對於標准鏡頭來講,不要看「標准」二字就覺得這類鏡頭沒有特點。標准鏡頭非常適合表現場景的形式美,比如環境人像,街拍,紀實等題材就非常適合使用標准鏡頭來拍攝。
每個焦段能拍出的美是不一樣的,因此,在你想要換鏡頭時,真的把這個焦段能看到的獨有的美拍出來了嗎?如果還沒有,繼續使用它拍攝吧!

⑷ 變焦鏡頭24-105能拍出85或105定焦鏡頭的人像效果嗎

變焦鏡頭24-105能拍出85或105定焦鏡頭的人像效果嗎,先不說能還是不能,我們先從幾個方面來比較一下這三個鏡頭。

一,價格差異

一,價格差異

EF
24-105mm
f4L
IS
II
USM
價格五千多。

沒見過105定焦,最接近的有佳能的百微頭,但那個是微距頭不做比較了。

所以兩個相差好幾千的鏡頭能拍出一樣的效果么?

二,結構差異

二,結構差異

其實能不能拍出一樣的效果,關鍵在於鏡頭的構造不同,之所以先說價格差異只是為了有一個直觀明顯的感受。

定焦鏡頭結構簡單,畫質更好,變焦鏡頭為了實現變焦過程,結構上相對復雜一些,畫質要比定焦差。

所以要想用變焦鏡頭24-105
拍出
85之類的定焦鏡頭的人像效果是不可能的,而且24-105
的F4光圈無法和
F1.2
F1.4
F1.8等定焦的大光圈效果相比。

我是紫楓,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的關注!

⑸ 變焦特效的10個拍攝技巧分享

如果你想用你的數碼相機玩點新花樣的話,下次你大可試試在你拍攝照片時利用變焦特效。而現在,我們將教給你如何利用變焦特效的10個拍攝技巧,好好看著吧。

變焦特效的本質是,使得照片的效果看似被攝物體在向你運動,或者遠離你,並且還拖著運動的線條。

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這一效果,有些是在拍攝時採取一定的技巧來實現的,有些則是通過在後期處理中運用變焦模糊效果來進行處理。這里,我們不討論後期處理的技巧,只把我們精力集中在拍攝時的技巧。

要獲得這種效果,最基本的,就是在拍攝時要設置一個較慢的快門速度,以確保曝光時間足夠的長,這樣你才有機會在曝光時(在快門打開和關閉之間)來使用你的變焦鏡頭把物體拉近或者推遠。

這就是想要拍攝具有變焦特效的照片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一點,不過在實際中,想要獲得效果較好的照片,需要做一定的聯系和試驗,或許你還需要一點點運氣。以下幾條小技巧可以幫助你改進你的作品:

1.保持相機穩定

因為你需要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任何相機的抖動都會極大的破壞你的拍攝結果。你想要獲得的是變焦的運動效果,因此任何左右、上下的相機抖動都會使得畫面中 變焦產生的線條不夠光滑平坦。當然,相機的抖動或許會給照片增加一些有趣的效果,但是可能也會使得照片過於模糊。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相機的抖動,推薦使用 三腳架,或者將相機放置在靜止的平台上。

2.弱光環境下拍攝

在進行長時間曝光時,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會有太多的光線進入相機。你可以設置相機,採用較小的光圈來進行拍攝。但是在明亮的場景下,可能在不使畫面過曝光的前提下,你仍然無法獲得足夠長的`曝光時間。因此如果在弱光環境下進行拍攝,更有利於獲得變焦特效。

3.拍攝有趣的光

對於變焦特效而言,最流行的拍攝題材大概就是光,無論是城市裡的燈光,聖誕的節日燈光,霓虹燈還是其他。這些都是用來練習變焦特效技巧的好地方,並且利用這些題材你可以製造相當壯觀的效果。

4.人工移動相機

如果你沒有變焦鏡頭或者你的相機在正在曝光時無法改變焦距(對於一些功能簡單的小型數碼相機而言),那麼想獲得變焦特效,你還可以人工的將相機移動,遠離 或者靠近你的被攝物體。當然,這會導致相機的抖動(參見前文所述),但是如果你技術足夠高超或者足夠有運氣的話,還是可能獲得一張漂亮的照片的。

5.選擇合適的曝光時間

當你選擇快門速度時,要知道,沒有一個固定的快門速度值可以滿足所有情況的要求。光線的強弱、變焦的速度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對快門速度的選擇。通常,我會使 用1秒甚至更長的時間來進行拍攝,這個時間段一般而言足夠讓你將你的變焦鏡頭由一端擰至另一端了。關鍵是,要自己去試驗,採用不同的快門速度,看看哪種效 果最棒。

6.連續順滑的變焦

想要獲得一張光滑的運動線條的照片,你需要好好練習連續順滑的變焦。也就是說,你不能在變焦的過程中時快時慢(下一條技巧是個例外),這將使得你畫面中的線條有點顯得忽動忽停的。需要通過練習才能達到柔順變焦的境界。

7.在變焦過程中暫停

這是另一條值得試驗的技巧,你可以在變焦開始、結束或者在變焦的過程中(此時快門依然是打開的)停頓變焦。這將意味著相機對於這個停頓點的時間更長,曝光也更強,因而最終在照片中這一刻也會顯得更清晰。

8.使用閃光燈

這是可以用於變焦特效的另一條小技巧。你可以通過使用任何燈光來實現這一效果,不過最通常的顯然還是閃光燈。在長時間曝光的過程中發動閃光,你就可以將那一部分畫面凝固,但是被閃亮的主題周圍、背後依然是還有變焦特效的。有些相機在夜景模式下支持這一功能。

9.反向變焦

由長焦端變焦至廣角端跟由廣角端變焦至長焦端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當你拍攝的物體在運動,或者你在變焦的開始或者結束時進行了暫停。各種效果都是值得嘗試的。

10.僅使用部分焦段

有些鏡頭擁有很廣的焦段,例如18-200mm。使用這種鏡頭拍攝變焦特效,如果從18mm端一直變至200mm端,可能效果就有些過於誇張了。如果只使 用鏡頭的部分焦段來進行變焦,比如從28端變至100端,或者80端變至200端,甚至更小的焦段,可能會更有效。

⑹ 如何用長焦鏡頭拍攝出更好的照片

鏡頭焦距——長焦距

長焦鏡頭相較於正常焦距鏡頭會使圖像擁有更大的放大倍率和更窄小的視角。對於35mm相機(或全畫幅感測器數碼單反相機)常用的長焦距鏡頭焦距長度是105mm。對於使用120膠片67cm底片的相機,比較常用的焦距是150mm,對於45全景相機,焦距大約為300mm。大多數數碼單反相機和攜帶型數碼相機的感測器小於35mm膠片幀。你可以通過一個比率將你鏡頭得到的視角和35mm膠片鏡頭得到的視角相對照。一個22.515mm的感測器的比率是1.6;換言之,它所拍攝出的照片的視角將與35mm膠片相機用1.6倍焦距的鏡頭拍攝出的視角相同。例如,22.515mm感測器相機用65mm焦距鏡頭,和35mm膠片相機用105mm焦距鏡頭拍攝出的視角相同。

當你不想靠近拍攝對象時,使用長焦鏡頭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在相機對面,盡管攝影師不在畫面當中,但仍能給人身在其中的感覺。長焦鏡頭讓遠距離拍攝成為可能,你可以用它在不驚擾鳥類或其他動物時對它們進行遠距離拍攝。中長焦距鏡頭是人像攝影的絕佳選擇。當鏡頭離得過近,大多數人會不太自在,他們在鏡頭前的表情也就變得不夠自然。當短焦鏡頭距離拍攝對象過近時,距離相機最近的部分會被放大變形,而將一個長焦鏡頭放置於一個中等的距離可以避免這類變形失真。在人像攝影時,失真的部分通常是鼻子。

長焦鏡頭存在一些缺點,鏡頭越長缺點越明顯。相比於正常焦距的鏡頭,長焦鏡頭通常更重,體積更大,也更昂貴的,特別是大光圈的遠攝鏡頭。因為它們有較小的景深,所以它們必須要精準對焦。同時,手持長焦鏡頭拍攝變得更加困難,因為它們會在放大拍攝對象的同時將鏡頭的抖動放大。一個中長焦鏡頭,例如35mm膠片相機上的105mm鏡頭,如果相機是手持,快門速度至少是1/ 125秒。一個不穩定的200mm鏡頭,你的快門速度至少是1/ 250秒。否則,相機的抖動可能會導致畫面模糊。三腳架或其他支撐物將是防止照片因相機抖動而模糊的最佳選擇。

長焦鏡頭有很多優點可被利用。因為長焦鏡頭的景深小,所以可以通過前景或背景的失焦讓被攝主體更加突出。同時,一個長焦鏡頭能夠從超乎尋常的角度拍攝,讓拍攝對象看上去離得更近。

攝影師們通常把長焦鏡頭稱為遠攝鏡頭,或望遠鏡頭,然而並非所有的長焦鏡頭都是實實在在地按照遠攝鏡頭設計的。一個真正的長焦鏡頭的有效焦距是嚴格大於透鏡到焦平面的距離的。這種設計使得鏡頭更短更便攜。一個遠距延長器或遠距轉換器中包含一個選擇元件,它能夠增長任意鏡頭的有效焦距。它附加在鏡頭和相機機身之間,將鏡頭中的影像放大投射到膠片上。有了這些設備,該鏡頭的有效焦距會增加,但到達膠片的光線會減少。舉例來說,一個轉化器在讓鏡頭焦距變成原來兩倍的同時,會使鏡頭損失兩擋f制光圈的光。

⑺ 大變焦的微距鏡頭(比如18—200的微距)能拍攝正常的人像和風光照片嗎

能夠
但是要注意廣角,遠攝的變形問題
高變焦鏡頭光學質量也不會太高

⑻ 全畫幅單反,只用定焦鏡頭不用變焦鏡頭是什麼體驗

全畫幅單反,註定了是幹活的機器,是實用的選擇,而不是任性的文藝青年的心頭好,也不是什麼高檔的玩具。因此,對於全畫幅單反來說,是不推薦只購買或者只使用定焦鏡頭的。

定焦鏡頭,是拍攝小品的最佳首選哦!

定焦鏡頭,還是很好玩的了,以上拍攝效果,其實是雙攝手機所根本達不到的哦!

你可以試一試,使用雙攝手機來拍攝以上題材,看看雙攝手機有多麼的垃圾吧!

如果你打算主要玩定焦鏡頭,我其實覺得,你可以優先考慮松下微單或者富士微單,因為松下和富士,有很多非常不錯的定焦鏡頭可以供把玩。

好吧,還是來說說,全畫幅單反,究竟是玩定焦鏡頭還是變焦鏡頭吧?如果只玩定焦,又是怎樣的體驗?

一、其實,我們玩手機攝影,基本上就是玩定焦鏡頭了。 不過,手機攝影的定焦鏡頭,和全畫幅單反的定焦鏡頭有著非常大的不同,這個不同,主要是背景虛化的不同了。

即便是雙攝手機,其背景虛化,也還是遠遠不能和數碼單反的定焦鏡頭相提並論的了。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數碼單反玩定焦鏡頭的感覺和體驗,等同於玩手機攝影的感覺和體驗。

二、我本人,其實有很多相機和鏡頭。不過,最近半年,我最喜歡用APS畫幅的佳能200D配佳能50mmF1.8STM鏡頭,小巧輕便,很實用,液晶屏的自動對焦速度也還算可以了,當然其實我主要是拍攝小孩了,這個組合,攜帶方便,可以滿足隨時隨地拍攝小孩子的需要,所以是我的主力。

定焦鏡頭,抓拍小孩還是非常不錯的了

家長拍攝小孩,我一般都建議購買一個50mm或者85mm的定焦鏡頭,幾百塊錢的,兩三千的,都已經有很不錯的拍攝效果了(拍攝小孩,活潑好動的小孩,還是不推薦使用雙攝手機,至少現在的雙攝手機,還是很勉為其難的!)

三、有不少人喜歡掃街,問我推薦相機和鏡頭,我一般推薦松下GX85配松下20mmF1.7鏡頭,這個組合,確實是掃街的經濟實惠的首選,相信如果布列松也活到鏡頭的話,也會喜歡這個組合的。

四、對於鳥類攝影愛好者來說,他們是沒有辦法了,他們只能是長焦大炮,300mmF2.8隻是才入門,600mmF4.0才是他們的主力鏡頭。

五、對於非影樓或者非攝影工作室的一些人像攝影愛好者來說,其實85mm定焦或者50mm定焦,確實比70-200mm更實用。(不過,對於影樓和攝影工作室來說,還是70-200mm最常用,這個是主力了。)

85mm或者50mm定焦,輕便,拿著沒有70-200mm那麼累了。

六、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入門的話,建議還是必須購買一個50mm定焦鏡頭,這個沒的說了,必須購買。必須強迫自己喜歡和適應,必須要用50mm來練習和實踐一些時日,這個是基本。

七、對於紀實攝影來說,我是說紀實的攝影手法,比如說會議攝影,商務活動攝影,婚禮攝影,兒童攝影,確實還是很需要大光圈定焦鏡頭的,24mmF1.4,35mmF1.4,50mmF1.4,這些都是必備的了。

總結一下:其實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定焦鏡頭的了,畢竟和拍照手機相比,可以更換鏡頭的相機,其最大的優勢和魅力,也就是這些不同焦距的大光圈的定焦鏡頭了。

如果你一個大光圈定焦鏡頭都沒有,那麼,我覺得,你還不如就好好玩手機攝影好了啊。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了解過徠卡的M系列呢,雖然不能稱之為單反,但M系列可以說是現在相機界特立獨行的存在了—— 因為它只有定焦鏡頭。 (雖然M有兩支三段式鏡頭,但並非常規意義上的連續式變焦)



Leica 是全畫幅相機尺寸的開拓者,Leica 原型機定義了全畫幅(即一張135膠卷)的尺寸,而Leica M 系列,可以說是大半個世紀前,全畫幅機型中霸主一樣的存在。

那麼只用定焦鏡頭是什麼體驗呢?


體驗一

一般來說,差不多價格的鏡頭,定焦鏡頭成像質量更好

定焦鏡頭的光學結構簡單,所以同樣的設計製造水平下,定焦鏡頭能達到的光學素質遠超變焦鏡頭,對色散的控制,解析度,邊角成像質量,對畸變的控制等等。


徠卡鏡頭的製作


定焦頭適合不同光線的場景,光線折射的扭曲率低,光線損失少,成像清晰;


Leica M10+50/1.4

Leica M10+75/1.25


另外定焦鏡頭光圈都比較大,一般都是 1.4 甚至更大,在手持夜景拍攝或者弱光時優勢就很明顯了,大光圈也可以拍出背景虛化的優美場景,讓焦外變成 「如奶油般化開」 一般。

在並且光線較暗的環境下也能拍出較為清晰的照片,但切記不要濫用大光圈哦~


圖片by Bill Rosauer,使用 Leica M240+50/0.95


體驗二

經常可以不用看取景窗了


簡單地說,堅持長期使用一支鏡頭,最後你會非常非常熟悉它。你會發現, 你不需要把眼睛湊到取景器,就能知道你能拍出怎樣的構圖,不需要回看,就能想像到最終的畫面。

這樣一來,你就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在剛才的照片上,而是會有更多時間去尋找下一張照片合適的拍攝對象,去捕捉稍縱即逝的精彩。



變焦鏡頭是會把人慣壞的,當你抬手發現你所感興趣的事物不能充滿你的畫面的時候,拉近一點兒就行了,你不會去考慮是不是重新選擇一個視角,換一種構圖方式,用了一兩年之後,你也許還是需要把相機抬起來,才知道自己大概能構什麼樣的圖。


旁軸取景窗中的框線(模擬)


如果你只用變焦鏡頭,那麼有太多的便捷選項可以讓你輕松拍出可用的照片了。這個畫面太雜亂?那就拉近一點拍個特寫就好了!

雖然這是一個很簡單也很好用的辦法, 但卻讓你少了很多思考的餘地。


黑白也能有效地減少畫面雜亂感。圖片by James Kezman,使用75/2.5鏡頭 。


如果是用定焦,你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轉成黑白?走近一點拍淺景深照片?多走幾步換個角度?也許你會發現另一個角度更有意思, 於是,你的這一張照片就不只是「按下快門」這么簡單。

長此以往,只用一支定焦頭的你在攝影方面的進步會很快。


體驗三

變得更勤快了

因為焦段固定,在拍攝時你沒法偷懶了,不能像變焦鏡頭一樣憑感覺扭動變焦環,所以為了獲得較好的構圖效果你會移動自己的位置,尋找最佳構圖點。這就需要不停地走,不斷地嘗試。



另外,再多說一句,有人可能說「變焦鏡頭也能培養距離感跟焦段感呀」,但對許多初學者來說, 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拍攝時把變焦環擰到哪去了 ,只是看著取景器憑感覺來拍。你要問他現在用什麼焦段拍的,可能他自己也回答不上來。


Leica M10 實時取景。你很清楚你在用什麼焦段,也很清楚這種焦段大致能收到哪些畫面。


體驗四

真的很輕便

只帶一支定焦鏡頭,真的很輕便。


一台全畫幅單反加上一支標准變焦頭,得 4 斤左右吧?得嘞,這就相當於您拎桶 2L 的礦泉水到處晃悠。所以說玩攝影的都得臂力驚人啊,不然相機端不了多久就得抖抖抖了,五軸防抖都拯救不了。

如果是 M10+35/2,一套下來才 900 多g ,而且 M 可是全畫幅相機誒!一套全畫幅才不到 2 斤,帶出去拍攝顯然很方便。



使用定焦鏡頭的好處還有很多,但我並不是在貶低變焦鏡頭,只是 定焦鏡頭一些獨特優勢是變焦鏡頭不能給予的 ,各有所長嘛, 定焦鏡頭也做不到像變焦鏡頭那樣能方便地切換視角、駕馭不同題材


圖片by infofotografi


不過,正如前面所言,定焦鏡頭在我們攝影之路上、尤其對於初學者來說,能起到很積極的影響,它會限制我們,強迫我們去思考,讓我們快速地學習、成長。

這才是定焦鏡頭給予我們最大的禮物。


我就是這么用的,我的全畫幅單反,只保留了4枚定焦鏡頭。

分別是福倫達的20mm定焦、佳能的50mmf1.2L、佳能50mm f1.8stm、佳能300mm f2.8LII。

其中20mm鏡頭長期閑置,因為城市裡確實沒啥超廣角適合的題材。拍那些水泥森林沒有移軸鏡頭又不帶勁。而300mm鏡頭太大,只有在專門活動的時候出動,平時就是兩枚50mm輪流用。

其實用習慣了,定焦鏡頭也沒啥不方便的。

人的眼睛、手機的攝像頭,都是定焦鏡頭啊。最喜歡50mm鏡頭的一個原因就是,但你感覺眼前的景色讓你眼睛一亮的時候,舉起相機拍下來,不用過多的思索。在預構圖方面,非常有優勢!

最後發幾張圖吧:

20mm

50mm

300mm

全畫幅單反,只用定焦鏡頭不用變焦鏡頭。如果真要好好拍照,恐怕攝影包會很重哦!


即使這么大號的攝影包最多也只能裝上4-5隻全幅機用的定焦鏡頭。


24mm F1.4、35mmF1.4、50mm、F1.2、85mmF1.2、135mmF2。


難道我不會攜帶16-35mm、70-200mm、50mmF1.2、100mm微距、2X這樣的組合。外出拍攝若要盡興,我肯定會攜帶這樣的組合。


所以,只用定焦鏡頭的碩大是一種噱頭。攝影的樂趣在於視角變化,沒有了變化,光圈再大也是假的。


現在不知道哪了來了一個怪風氣,拚命吹定焦鏡頭和大光圈。難道拍照是只考慮背景虛化而不考慮大景深的。


我自己學攝影經歷了這么幾個階段。


一開始只有2個變焦鏡頭,28-70,70-210。

後來買了定焦85,感受了一下大光圈。

接著淘汰了原來相機,上了中畫幅。中畫幅沒有變焦,40mm、80mm、250mm配了3個鏡頭。

AF時代以後,上高級變焦,組合定焦,24mm、50mm、70-200mm、2X。

隨後買徠卡M6,24mm、50mm、135mm 。再加上公司給我的樣機,徠卡的定焦幾乎齊了。

再組合奧林巴斯OM4TI,加上差不多5個定焦和變焦的組合。

數碼時代,買回C家差不多全部的高級定焦和高級變焦,16-400mm基本齊全了。

再加上富士XE2,組合徠卡M系5隻定焦加2隻變焦。

M43加全套鏡頭,覆蓋14-800mm。

最後,也是最近入手的產品是R系列手動變焦鏡頭。


從變焦到定焦,再到變焦,再到定焦,最後再重回變焦。


感覺:定焦鏡頭輕巧、和機身的協調感好,但是它只能是變焦鏡頭的補充。



在拍攝日出的時候,我當時只帶了幾只定焦鏡頭。結果突然出現景色變化的時候來不及換鏡頭了。幸好我帶了第二台機身,加一個徠卡75mm鏡頭。隨手拍攝了一張。很難想像這種需要要三腳架拍攝的照片居然是手持拍攝的。這里要感謝定焦鏡頭,輕巧穩定,也要責怪定焦鏡頭的視角不能變化。


視角不能變化時心裡的抓狂和如何讓心緒快速寧靜下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所以這幅照片的拍攝活活錯過了一個大好時機,心態沒有控制好。其實從畫面中甚至能看出這種凌亂的心情。



我自己,一次出門只使用定焦鏡頭的情形就是街拍,只帶1-2隻鏡頭。這是唯一全部攜帶定焦鏡頭的情形了。


年輕人千萬不要迷信大光圈定焦鏡頭。拍攝的時候,適合自己的鏡頭就是最好的鏡頭。

全畫幅單反,只用定焦不用變焦是什麼體驗?

我只能說確實是減肥哈哈。

身邊有大三元,但是不工作的時候不喜歡帶著幾個鏡頭出去,因為 確確實實很沉 ,本來出去玩是 休閑放鬆,拿著這些鏡頭是要累到不行了,更別提玩了。

所以平時出去如果帶相機的話我都會選擇 35掛機 ,平時出去玩,遇到好玩兒的事,35的畫幅已經足夠囊括了,能夠抓住精彩瞬間。拍美女其實有些厭了,平時出去玩如果不是十分打動我我也不會按下快門,所以也沒必要帶個長焦。遇到好看的景色35雖然不夠廣,但是把相機放在穩定處,多拍幾張回來接片就行。要是朋友之間的約片的話再帶兩個鏡頭, 一個50,一個85 。

其實選擇定焦的主要原因還是畫質舒服,同等條件下,定焦的成像質量是高於變焦的,出去玩兒拍照片都是自己記錄 , 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畫質的要求很高,同時定焦重量比大三元輕,兼顧二者我才選擇定焦掛機出門的 。

日常拍攝50、35之類的卻是有弊病,有時想要的畫面這個距離拍不到,往前走兩步可能是水窪甚至懸崖, 有了變焦確實會方便很多,定焦拍攝基本靠走。

以上內容出自光陰社浮影游魚,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全畫幅單反,只用定焦鏡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這個前提是全畫幅,所以我們省去了轉換系數,35mm的視角范圍就是35mm的視角。這個對於練就強鏡頭感是一個基礎。

定焦鏡頭,由於內部的光學結構,我們可以很輕松的獲得超大光圈,和非常高的畫質,這個毋庸置疑。唯一的缺點,或者叫做"不方便"的地方就是無法變焦,或者變焦基本靠走。其實有的人說定焦鏡頭可以靠移動來變焦啊。這個其實說法是非常片面的。很多情況下定焦鏡頭很局限的。


使用變焦鏡頭的人經常都是看到眼前的景物拿起相機再轉動變焦環,大點兒小點兒,遠點兒近點兒,拍的不亦樂乎。但是這樣拍攝往往讓我們忘記了思考。

拍攝前的思考能夠讓我們能夠沉下心來更加細致的思考畫面,構圖,色彩以及情緒。

拍照實際上是玩的參數,比較常用的就是,快門,光圈,ISO,焦距,白平衡,構圖暫時不談,那麼把白平衡和ISO交給自動,一般控制快門,控制光圈,那麼定焦和變焦的區別是什麼呢,抬手拍就是定焦,扭扭拍就是變焦,全幅單反配定焦實際上是最優化的畫質,追求的是速度,可以控制快門,把光圈也放給自動,這樣整個拍攝需要調節的參數就非常少了,只要考慮所拍攝的物體,採用合適的快門就可以了,所有的照片抬手就拍,變焦其實是多餘的,全幅照片,回去裁一裁,必要的時候重新構圖一下,什麼都有了,這是追求速度和畫質的極致配置,鑒定完畢

全畫幅鏡頭只用定焦鏡頭不用變焦鏡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只是近三十年來,變焦鏡頭的發展太好了,尤其是以各種「大三元」鏡頭為代表的「牛頭」成像素質非常好,所以人們逐漸接受了使用變焦鏡頭完成拍攝。

(2014年荷賽年度照片及其參數)

糾結定焦鏡頭或變焦鏡頭實際上是很外行的想法。如果是專業攝影領域那麼根本不會糾結變焦或者定焦。

先簡單點說下定焦變焦的各自優缺點:

變焦顧名思義是鏡頭可以通過鏡筒結構實現不同焦段轉換,在使用過程中適應性更強。但一個鏡頭結構通過改變鏡片的不同距離既帶來了結構復雜、重量大、價格高的缺點,也使得鏡頭光路優化成了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因此變焦鏡頭成像會比定焦鏡頭差很多。

相反定焦鏡頭由於結構簡單,光路優化有針對性那麼成像質量就甩了定焦鏡頭幾條街。而且價格要比同等光圈/技術指標的變焦頭便宜了很多。缺點就是焦段固定,使用的時候需要更換,比較麻煩。

在一些特定的領域拍攝才會不得已的選擇變焦鏡頭,例如: 體育 攝影、新聞攝影、會議跟拍等。

說下定焦頭的體驗,W君簽約過gettyimage,有8年的專業攝影工作經驗。其中90的片子是用定焦頭拍攝。

定焦用習慣了甚至手邊的小數碼也都是清一色定焦的機型:Grd 兩部 、x100一部 、r1兩部。隨身帶著拍攝基本上也不會覺得不方便。



用得最多的變焦也就是上圖裡面的24-105了,但原因不是為了方便而是美能達的24-105在配合富士pvr膠卷拍攝自然風光的時候貌似是一個絕對無敵的組合。天空可以拍的湛藍的攝影系統就是順手的攝影系統。

而定焦的選擇就會根據任務做出特定的策劃了,最得手的定焦是F4光圈的微距頭。適應了我的大部分創意和靜物攝影。好處是太方便布光了,0.5米的最近拍攝舉例在布光的時候簡直是隨心所欲。

例如 拍毛級的老虎:


相對於普通長焦就更加有優勢,或者拍攝客戶要求可以看到花粉的花:


通過幾盞燈的布光也可以完美的做到,甚至拍攝昆蟲


也不必要貼著昆蟲給小生靈帶來困擾。

如果普通消費級用戶說定焦不方便,那麼真心的是還不知道如何用相機的。構圖在攝影過程中是最重要的事情,通過定焦在熟悉的視角下也更有利於對良好構圖習慣的養成。

我玩攝影也有好多年了!主要喜歡遊山玩水四處走。定焦嗎肯定是畫質好。但畫質好拍不到有趣的畫面又有什麼用?我愛爬山總是帶標變。沒廣角拍風景真是大難受了!我不知道為什麼這么多人推薦別人用定焦是為什麼?定焦局限了相機的范圍,很多精彩的畫面在你的定焦面前錯過了真的會讓人後悔一輩子。千萬別說多走十幾步和退十幾步。站在懸崖上走幾步就沒命了。站在高樓面前退後就是牆了!還有抓拍等你走過去就結束了!所以我掛機頭肯定是標變。除非拍特定題材我才會用定焦。推薦別人全部用定焦拍攝真是害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