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去參觀兵馬俑時,為什麼不能拍照
相信不少喜歡讀秦朝歷史的人對兵馬俑肯定很熟悉,兵馬俑是秦始皇當年耗費不少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修建的,後來成為我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每年都會有無數遊客到陝西西安去參觀這幾千年的工匠藝術,不過每次帶領遊客進到兵馬俑的導游都會提醒遊客們:最好不要和兵馬俑一起合影。這是為什麼呢?
通常進去看兵馬俑之前,導游都會提醒遊客們不要做出不文明的行為,怕遊客們會拍不正經的照片,對兵馬俑的名聲造成不好的影響,畢竟這是我國十分寶貴的文化遺產,理應好好尊重與保護。
『貳』 為何參觀「兵馬俑」時,導游會再三提醒遊客千萬別和兵馬俑拍照
去兵馬俑其實在活動區時可以拍照的,但是要求不能開閃光燈,禁止拍照也是為了避免出現這些意外情況。拍照時手機產生的閃光燈,會使兵馬俑的材質產生化學反應。另一方面呢,兵馬俑是按照逝者原型做的,不拍照是對逝者的尊重。在很多旅遊群景點,大多文物都是不允許拍照的。雖然說這些文物的開發和公開,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但是不文明遊客的不良行為,也造成了文物的大量損壞。喜歡的話可以給我點個贊哦
『叄』 秦兵馬俑給不給照相
秦兵馬俑館是不能照相的
因為兵馬俑上有彩漆
而相機的曝光(閃光燈)會破壞這些彩漆
並有可能使其脫落
會損壞文物
所以不可以的
如果你十分想照
為了道德起見
我建議您關掉照相機的閃光燈
『肆』 兵馬俑為什麼不能拍照
1、拍照的時候都會用到閃光燈,手機的閃光燈的強光會起到催化劑的作用,與泥俑發生化學反應,不利於它的保存。
2、眾所周知,秦始皇陵兵馬俑被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然而歸根結底,兵馬俑是一種陵墓陪葬品,和唐三彩一樣屬於「冥器」。在傳統民俗里,家裡擺唐三彩、與兵馬俑合影都是不吉利的。
兵馬俑不可以拍照,也不可以下坑合影的,要下坑參觀,只有兩條途徑:一是成為外國政要或者政要家屬;二是學考古專業,考到秦始皇陵博物館,成為工作人員。
(4)兵馬俑照片可以拍嗎擴展閱讀
兵俑彩繪
實際上兵馬俑原漆有紫黑紅綠等十種顏色,但常出土與空氣接觸不到五分鍾即氧化剝落。2009年採用中德合作的彩繪保護技術成功將出土兵俑顏色留存下來;在2015年日本NHK特集節目里,經處理的殘留顏色兵俑,已可暴露於空氣中展示。
當中尤其以「漢紫」最受矚目,1950年代合成紫色出現前,人們是用顏色調合方式配出紫色,然「漢紫」卻是人工合成的硅酸銅鋇顏料。
『伍』 秦陵兵馬俑裡面可以拍照么
問1:秦陵兵馬俑裡面可以拍照么?
答:1、兵馬俑3個坑館內按照管理方,都是不允許拍照的。考慮到館內光線暗,而閃光燈對於文物外面漆色的過度暴光,導致顏色脫落。
2、但是,我去的時候,總有很多的遊客去拍照。
3、可以攜帶攝像機攝像,不會產生暴光光源。由於,館內光線暗,攝影的效果不好。
問2:西安還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啊?謝謝了
答:□ 鍾樓
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西安的重要標志之一。鍾樓上懸掛銅鍾,用以報時,故名鍾樓。鍾樓基座為正方形,高8.5米,寬35.5米,用青磚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寬6米的券形門洞。由地坪至樓頂高36米。樓的整體為木質結構,上用深綠色琉璃瓦覆蓋,三重檐,四角攢頂,各層裝飾斗拱。樓深廣各5間,四周有迴廊,共7間,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顯得金碧輝煌。樓上的大圓金頂,高5米,外貼黃金箔,在陽光照耀下,金光燦爛,解放後,西安市人民政府對鍾樓進行重修,換配材料,重新彩繪,使這座具有民族形式的古代建築顯得庄嚴、瑰麗。
□ 西安事變舊址
西安事變舊址,是西安事變期間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的住宅止園、張學良公館、指揮部新城黃樓,以及發生事變和處理事變工作的主要活動場所高桂滋公館、西京招待所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秦王宮
秦王宮是西影廠為拍攝大型歷史片《秦始皇》,於1988年修建的仿秦代大型宮殿建築。大殿內塑有秦始皇及其文臣武將的蠟像,重現了當年秦玉掃六合的雄姿。宮前台階下,兩側侍立著12位「金人」,每個金人連基座高約8米,其中4位是手執簡的文臣,4位是手執兵器的武將,4位是手執樂器的樂手,秦王宮地下有西遊記宮,運用聲、光、電控裝置,活靈活現地向人們展現出唐僧取經的神話故事。二樓有電影迷宮。近年又在宮前廣場新辟民俗文化村,融民俗文化展覽和表演於一體,旅遊者有身臨其境之感。1989年9月27日,中國慶祝世界旅遊日開幕式在這里隆重舉行。秦玉宮現已成為西安大雁塔曲江風景區內的一處重要游覽景點。
□ 八路軍駐陝辦事處紀念館
八路軍駐陝辦事處是我黨我軍設在國民黨統治區的一個公開的合法機構。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中國共產黨在西安市七賢庄一號設立了「紅軍聯絡處」。1937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立後,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聯絡處,』也改名為「八路軍駐陝辦事處」。先後由林伯渠、董必武同志任黨代表。八路軍駐陝辦事處舊址,包括七賢庄一、三、四、七號院。為了向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1959年將一號院修復原貌,建為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紀念館包括當年的接待室、會客廳、辦公室、黨代表室、救亡室、機要室、地下室和在此工作及來此居住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住室等建築,陳列了大量的文件、證章、電台、書刊、新聞圖片和烈士手稿、照片等革命文物,生動具體地介紹了辦事處成立的經過、歷史任務、辦事處同志工作學習和與敵人作斗爭的情景,成為人們參觀學習的革命舊址。
□ 華清池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唐皇家園林一。建於唐華清宮遺址之上,是一處具有六千年歷史,飲譽中外的游覽勝地,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
旖旎蔥郁、鍾靈毓秀的驪山風光;千古不絕流芳萬年的天然溫泉;姜寨原始先民生息繁衍的足跡,女蝸煉石補天以濟蒼生的功德;周幽王舉烽火戲諸候的典故;秦始皇溫泉遇神女的傳說;唐明皇與楊貴妃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舊址;歷代文人雅士題詠華清宮的詩詞歌賦;廣為流傳胎炙人口的軼聞趣事;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構成了華清池豐富的旅遊資源,體現了大唐皇家園林的獨特風姿。
□ 城牆
雄偉壯觀的西安城牆,是明代初年建築起來的,也是西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城牆規模之大,保存之完整,為世界少有。有四座城門:東曰長樂,西曰安定,南曰永寧,北曰安遠。每門門樓三重:閘樓、箭樓、正樓,中有瓮城。敵樓不僅便於觀察敵人,而且能利用兩個馬面及城牆,從三面用弓箭和擂木炮石等大量殺傷攻城的敵人。城牆上有5984個垛口,作為隙望、射擊和掩護之用。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嚴密的防禦工程體系。每年農歷正月和公歷9月西安古文化藝術節期間,古城牆上舉辦古城燈會和登城游樂會。城牆上組成一個長方形的巨大燈環,彩燈閃爍,彩旗招展,把西安古城妝扮得瑰麗多姿。
□ 陝西歷史博物館
是大型的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佔地約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5663平方米。1991年6月20日建成開館。博物館建築吸取了唐代建築雄渾博大,洗練灑脫的特色,借鑒了中國傳統宮殿「軸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結構特點,規模宏大,典雅凝重,古樸大方,體現了民族風格、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博物館採用現代科學技術實施管理,用電子計算機管理文物資料,館區廳室設有靈活控制的空調系統,多種功能的照明系統,嚴密的防火防盜系統,有專門文物科技保護中心,有6國語言同聲傳譯系統,有電腦控制的圖書館和近萬平方米設備先進的文物庫房,各類設施功能完備。陳列文物3000多件,都是從陝西出土的幾十萬件文物中精選出來的,大多為稀世珍品。特別是首次與觀眾見面的40幅唐墓壁畫真品,構圖精美,色彩絢麗,實為難得的藝術奇葩。
□ 鼓樓
東與鍾樓隔廣場相望。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清代曾兩次修耷。樓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擊鼓報時,故名鼓樓。鼓樓系古典建築,基座為長方形,用青磚砌成,樓高33米,面積1924平方米。樓基正中辟有南北券門洞,連通北院門和西大街。建築結構採用重檐三滴水式與歇山琉璃瓦頂形式,與鍾樓相輝映,樓內有梯可上,登至二樓,憑欄可眺望終南山與全城景觀。
□ 半坡博物館
位於西安市東郊庭河東岸半坡村北,1957年在半坡遺址上建成,1958年正式對外開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座比較完整,比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村落遺址,距今6000年左右,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遺址現存面積約5萬平方米,分為居住區、制陶區和墓葬區。陳列室展出有關半坡人生產活動的遺物。生產工具有石制的斧、鑄、鑿、刀、鏟,砍伐器、磨棒、魚鈞和魚叉等,裝飾品有骨棄、石磺、獸牙、石珠、陶環和各種佩飾等,同時還以繪畫圖表等展示半坡時期的社會結構和半坡人的生活、文化藝術和發明創造,再現了半坡人從事農業生產,參加狩獵、打魚、飼養和制陶等生產活動,以及從事繪畫、雕塑、製作裝飾品等藝術活動的原始情景,是進行歷史研究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和最好課堂。1994年6月,半坡氏族村建成開放,佔地33000平方米,建有仿半坡先民居住的茅舍、「陶山」。裝扮的半坡人分別舉行原始村落生活演示、遠古陶塤演奏、中心大房子舞蹈表演、聚歡部落原始打鬥和慶典廣場百人大祭祝表演等,游覽者可觀賞和參與。
□ 大雁塔
是西安著名的曲江風景名勝區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雁塔建於唐永徽三年(652年),是唐高宗李治為安置玄類由印度帶回的佛經而建造的。塔初建5層,後朽毀,重建時增至10層。武則天長安年間(701一704年)改建。塔呈方形角錐狀,磚表上心,共有七層。塔由塔基和塔身構成,塔基邊長48米,高4.2米。各層壁面均以磚砌成瘦長的扁柱及闌額,並於每層正中辟券門。塔的內部也是方形,各層都有樓板,設有扶梯,可以盤旋而上。塔連基座共高64米,磨磚對縫,氣勢雄偉,堅固異常。塔南門東西兩側鑲嵌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二通,為唐代大書法家諸遂良所書,字體秀麗,是唐代遺留於後世的名碑。塔的門楣、門框,以明線雕刻唐代建築圖案,畫面嚴謹,線條遭勁,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的重要資料,唐代新考舉的進士有「題名雁塔」之舉。此後不少名人在此寫詩題名。
『陸』 西安兵馬俑這個景點可以照相嗎
可以拍照的,但注意還是要關了閃光燈。兵馬俑的外圍建築,比如門口標志、圍牆、屋頂等可以任意拍照。
裡面可以單拍物體,兵馬俑這個景點很大,分秦陵兵馬俑坑道和各種文物的展覽。珍貴文物前面都有牌子的標識,有的不能拍照,有的必須關閃光燈,根據提示來即可。
(6)兵馬俑照片可以拍嗎擴展閱讀:
秦俑特點:
兵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現實生活為基礎,手法細膩、明快。每個陶俑的裝束、神態都不一樣。人物的發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異。
從他們的裝束、神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總體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獨有的威嚴與從容,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
兵馬俑雕塑採用繪塑結合的方式,雖然年代久遠,但在剛剛發掘出來的時候還依稀可見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繪飾的色彩。
在手法上注重傳神,構圖巧妙,技法靈活,既有真實性也富裝飾性。正因為如此,秦兵馬俑在中國的雕塑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從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個陶俑、陶馬來看,幾乎無一雷同。
『柒』 參觀兵馬俑時,千萬不要和兵馬俑拍照,這其中有什麼秘密嗎
一、為了避免給兵馬俑帶來傷害
很多人都知道兵馬俑的價值,也是經過了很長的歷史的,如果在你去合照的時候,損壞到了這些的話,是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和東西的,而且修復的難度也是非常大的,這樣就會給自己也造成一定的損失,還有就是片照片的時候閃光燈會是兵馬俑的泥土發生變化,這樣是會減少保存時間的,這也是會給兵馬俑帶來很大影響的。
兵馬俑是我們國家比較珍貴的古跡,保護完整性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做的。我們在看到有破壞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