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可以網上發別人的視頻嗎
擴展閱讀
情侶可以玩的軟體游戲 2025-05-16 15:00:53

可以網上發別人的視頻嗎

發布時間: 2023-01-05 23:23:40

㈠ 發別人視頻屬於侵權嗎

未經他人許可,發別人的視頻屬於侵犯。未經他人同意,將他人的視頻發到網上,是對肖像權的一種民事侵權。發現被侵權後,當事人可以要求對方承擔侵權責任,停止侵權行為。造成惡劣影響的,還可以要求侵權方賠償損失。
侵犯肖像權該怎麼賠償?
侵犯肖像權的損失一般為精神賠償。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1、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2、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3、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4、侵權人的獲利情況;5、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6、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哪些情況下不構成對肖像權的侵權?
1、為個人學習、藝術欣賞、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在必要范圍內使用肖像權人已經公開的肖像。2、為實施新聞報道,不可避免地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3、為依法履行職責,國家機關在必要范圍內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4、為展示特定公共環境,不可避免地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
5、為維護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權人合法權益,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的其他行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1019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醜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

㈡ 把別人視頻發到網上違法嗎

法律分析:是違法的。如果視頻內容涉嫌侵害個人隱私,可以選擇報警處理。

法律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㈢ 發別人視頻屬於侵權嗎

視情況而定。如果是出於營利目的,那麼轉載別人的作品是需要版權所有人同意或者支付報酬的,否則便屬於違法侵權。當然,如果僅僅是個人所用或者學習,一般的轉載都是合法的,不算侵權。搬運網路視頻屬於侵權行為。除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情形以外,任何未經作品權利人同意的傳播行為都屬於侵權。相關法律規定,著作權包括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根據該條的規定,著作權人對自己的網路作品擁有使用權。該法規定了「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是侵權行為。依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剪緝視頻會不會侵犯著作權要依據當事人是否取得著作權人的授權,以及剪緝的視頻是否公開播放而定,未經授權而公開播放的,是會侵犯著作權的。要確定公眾號上發布的文章是否屬於著作權法上保護的作品。如果被轉載的文章本身就是剽竊他人的作品,不具有獨創性,那麼被轉載的作品也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其次,要排除合理使用。總之,如果不屬於合理使用,擅自轉發他人的作品屬於侵權行為。
拓展資料:在一些情況下,作品達到了合理使用的條件:在法定合理使用情形下,應當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稱、作品名稱,並且不得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㈣ 網路傳播他人視頻違法嗎

法律分析:違法,未經他人許可在網上傳播隱私視頻的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行為,同時也是一種民事侵權行為。受害人不但可以報警,也可直接向起訴進行維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