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江蘇刑事案件可以網上立案嗎
擴展閱讀
可以馴化動物原始人游戲 2025-05-18 04:06:20
qq里可以打字的圖片 2025-05-18 03:53:44

江蘇刑事案件可以網上立案嗎

發布時間: 2022-12-27 21:40:07

1. 江蘇可以網上辦無犯罪證明嗎

可以在網上辦理。
網上辦理無犯罪記錄證明可以通過手機微信,登錄戶籍所在地的公安局進行申請辦理。
1、申請人員。因從事某種特定職業或行業、出國(境)、訴訟等原因需要公安機關出具「有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的,可在線上提出開具證明申請。
2、在線申請渠道。南通市戶籍居民需要辦理「有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的,微信關注南通公安微警務,如實填寫本人身份信息,選擇辦理的戶籍地派出所,上傳本人居民身份證、戶口簿。
3、出具證明。符合申請條件且材料齊全的,由戶籍地派出所出具證明。證明可按申請人意願,由戶籍地派出所通過郵寄、窗口自取等方式將紙質材料送達申請人。
4、申請人或其委託代理人持申請人的戶口和身份證,向戶籍地派出所提出書面申請;
5、派出所受理後通過調查核實3個工作日予以答復,無違法犯罪記錄的出具相關證明;
6、有違法犯罪記錄的不予出具。出具證明一律免費。
一、開具流程
1.到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填寫《有(無)犯罪記錄證明》申請表。表格的題頭大致是這個意思。
2.到檔案及戶籍所在地蓋章。同時將戶口本及身份證拿在自己手上。
3.到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戶籍科,交身份證及戶口本的復印件,給其看戶口及身份證原件。
4.等三個工作日即可拿到《無犯罪記錄證明》拿證明的時候一定要帶回執。
二、對有罪證據與無罪證據的分類,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有時一個證據材料或一個證據事實難以確定是有罪證據還是無罪證據,只有與其他證據相結合,才能確定其證明作用。有的證據材料在立案階段被認為是有罪證據,但隨著程序的進行,經偵查查明其並非有罪證據。
2、由於案件情況的復雜性,有時一個證據材料中既有說明有罪傾向的內容,又有說明無罪傾向的內容,此時,需要進一步收集其他證據材料,才能查明其屬於有罪證據還是無罪證據。如某甲承認他造成某乙重傷,但卻主張其行為系正當防衛,就屬於此類證據材料。
當有個犯罪事實被判刑後,都會留有犯罪記錄,而目前有些單位是需要出具無犯罪記錄的,這時候可以去到公安機關進行申請出具,一般在三個工作日可以辦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八十六條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2. 刑事案件立案後網上會發布嗎

法律分析:首先,刑事案件是否立案不能在互聯網上查詢,因為刑事案件屬於保密范圍,只有公安局內網才可以查詢,而個人是無法使用公安局內網。但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二百七十一條 通緝令、懸賞通告應當廣泛張貼,並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報刊、計算機網路等方式發布,對於網上通緝的案犯,可以網上查詢。其次,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六十二條 公安機關受理案件後,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於自己管轄的,由接案單位製作《刑事案件立案報告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予以立案。據此,公安機關予以刑事立案的會出具正式的法律文書,但該文書是附卷宗資料,隨卷移送的,故,個人一般情況是不會收到立案決定書。因此,想要了解刑事案件是否立案,可以自行與公安、檢察院、法院承辦人員聯系,了解案件進展,但該方法可行性較差,更高效可行的是委託律師,由律師向辦案機關溝通了解,且部分地區開通有律師網上查詢通道,律師通過專業資格認證,可在網上查詢該案件進展情況。法律規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六十二條 公安機關受理案件後,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於自己管轄的,由接案單位製作《刑事案件立案報告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予以立案。《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二百七十一條 通緝令、懸賞通告應當廣泛張貼,並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報刊、計算機網路等方式發布。刑事案件在互聯網上不能查詢,屬於保密范圍,只有公安局內網可以查詢。對於網上通緝的案犯,可以網上查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3. 小偷盜竊我們8萬警方會不會給我們在網上立案

有治安(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之分,刑事案件的立案標准和追究刑事責任標準是不同的,而且根據地區經濟水平的差異,刑事案件的立案標准和追責標准也是不同的,一般情況超過500就可以立刑事案件,但是不一定立了刑事案件就一定能追究嫌疑人刑事責任,這就涉及到追責標准,一般至少要1000才夠追訴標准,逮捕標准就更高,不夠刑事案件標准可以受理治安案件。
法律依據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
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如下:
(一)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
(二)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為「數額巨大」。
(三)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為「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並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分別確定本地區執行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
一、盜竊數額較大,法定刑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量刑標准: 1000元以上不滿2500元的,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六個月或單處罰金;2500元以上不滿4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六個月至一年;4000元以上不滿7000元的,處有期徒刑一年至二年;7000元以上不滿10000元的,處有期徒刑二年至三年。
二、盜竊數額巨大,法定刑在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的量刑標准: 10000元以上不滿17000元的,處有期徒刑三年至四年;17000元以上不滿24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四年至五年;24000元以上不滿31000元的,處有期徒刑五年至六年;31000元以上不滿38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六年至七年;38000元以上不滿45000元的,處有期徒刑七年至八年;45000以上不滿52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八年至九年;52000元以上不滿60000元的,處有期徒刑九年至十年。
三、盜竊數額特別巨大,法定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及無期徒刑的量刑標准: 60000元以上不滿78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十年至十一年;78000元以上不滿96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十一年至十二年;96000元以上不滿114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十二年至十三年;114000元以上不滿132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十三年至十四年;132000元以上不滿150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十四年至十五年;150000元以上的處無期徒刑。

4. 可以網上報警立案嗎

網上可以報警立案,當事人可以登錄網路違法犯罪舉報網站報警。隨著網路的快速發展,犯罪的手段種類也越來越多,不法分子利用網路便利等特點行詐騙之事,令不少人中招,關於網上遇到詐騙或者詐騙平台,應該怎樣報警的相關問題。在遭遇詐騙之後,應當及時保存證據,如轉賬記錄、聊天記錄等信息。報警可以通過電話、郵件或者到公安機關辦公場所等方式進行報案。在報警時,應當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明確實存在犯罪事實,配合辦案民警做好筆錄,把被詐騙的原因過程都說出來,記錄在案。積極配合調查,給警方提供線索。切不可因為怕丟臉而隱瞞事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
網上被詐騙了怎樣報案
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一定要第一時間搜集證據、及時報警。被騙後可及時撥打110 報警電話報警。也可以直接可以向案發地、詐騙行為實施地、詐騙結果發生地、嫌疑人住所地報案,就是可以選擇在所在地報案,如若清楚犯罪嫌疑人在哪,也可以去其所在地報案,兩地警方任何一方接到報案後均應受理。

5. 如果公安立案了,是不是全國公安內部系統都可以查到

公安立案了,全國公安內部系統都可以查到。由於現在公安機關辦案已經實現了全國互聯網,只要根據案情需要需要借閱檔案的,各地公安部門辦理好相關手續之後檔案是可以相互借閱的。
法律分析
只要是案底,全國都能查到,但只能在公安內部網路可以查到。案底:一般指某人過去犯法或犯罪行為的記錄。又稱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在我國法律中一般指有過刑事犯罪前科的檔案記錄,而該犯罪檔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門保存。即便是公安人員辦案需要查詢,也有著嚴格的規定。相關規定犯罪記錄信息的管理機關在向社會提供犯罪信息查詢服務時,應當嚴格依據法律法規關於升學、入伍、就業等資格、條件進行。工作人員不按規定提供信息,或者故意提供虛假、偽造信息,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1)、國家機關查詢:國家機關基於辦案需要,向犯罪人員信息登記機關查詢有關犯罪信息,有關機關應當予以配合。當然仍然應當履行相關手續。(2)、律師在犯罪記錄查詢上的許可權:辯護律師為依法履行辯護職責,要求查詢本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記錄的,應當允許。(3)、普通公民的查詢許可權:普通公民不得隨意查詢他人犯罪記錄信息。確有必要查詢他人犯罪信息的,應當根據信息管理機關要求提供相應的書式材料,經審核通過後能進行相關犯罪記錄查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條 公安機關在立案後,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人民檢察院在立案後,對於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按照規定交有關機關執行。追捕被通緝或者批准、決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過批准,可以採取追捕所必需的技術偵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