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數據流圖怎樣構造
擴展閱讀
心可以放飛圖片 2025-07-08 18:58:21

數據流圖怎樣構造

發布時間: 2022-11-17 01:14:24

『壹』 何為數據流圖何為模塊結構圖兩者有何區別與聯系

數據流圖反應的是數據的系統邏輯模型,是信息流在系統中的流動反應,結構圖是系統的物理模型,他反應的是系統的層次結構和功能關系
結構圖是結構化設計中用來描述系統的模塊結構及模塊間的聯系的。
數據流圖是結構化設計中描述系統中數據流動、存儲、處理的邏輯關系,也稱邏輯數據流圖,一般用dfd表示。
用結構化方法進行分析和設計時,首先用結構化方法獲得用dfd等工具描述的系統說明書,設計階段則以dfd為基礎設計系統的模塊結構。
在系統設計階段,可以根據dfd圖,分別通過變換分析和事務分析方法,先設計結構圖的頂端主模塊,然後自頂向下逐步細化,從dfd圖導出滿足數據流圖要求的、標准形式的系統結構圖。

『貳』 傳統的數據流圖中主要由什麼組成

由一組成分固定的數據組成。如訂票單由旅客姓名、年齡、單位、身份證號、日期、目的地等數據項組成。

由於數據流是流動中的數據,所以必須有流向,除了與數據存儲之間的數據流不用命名外,數據流應該用名詞或名詞短語命名。

數據流圖

是結構化分析方法中使用的工具,它以圖形的方式描繪數據在系統中流動和處理的過程,由於它只反映系統必須完成的邏輯功能,所以它是一種功能模型。在結構化開發方法中,數據流圖是需求分析階段產生的結果。

數據流圖或數據流程圖(Data Flow Diagram),縮寫為DFD。數據流圖DFD是描述系統中數據流程的一種圖形工具,它標志了一個系統的邏輯輸入和邏輯輸出,以及把邏輯輸入轉換邏輯輸出所需的加工處理。

『叄』 數據流圖的四個基本成分

數據流、加工、數據存儲、外部實體。
數據流:由數據組成,箭頭表示數據的流向,每個數據流具有一個名稱來反映數據流的含義。
加工:描述輸入數據流經過什麼樣的處理變成輸出數據流(相當於程序中的函數)。數據存儲(文件、表):用來表示暫時存儲的數據,每個文件都有名字。數據流流向文件表示寫文件,數據流流出文件表示讀文件。外部實體:存在於軟體系統外的人員組織,如操作該軟體系統的人就屬於外部實體。

『肆』 數據流圖怎麼畫

1、確定系統的輸入輸出

由於系統究竟包括哪些功能可能一時難於弄清楚,可使范圍盡量大一些,把可能有的內容全部都包括進去。此時,應該向用戶了解「系統從外界接受什麼數據」、「系統向外界送出什麼數據」等信息,然後,根據用戶的答復畫出數據流圖的外圍。

2、由外向里畫系統的頂層數據流圖

首先,將系統的輸人數據和輸出數據用一連串的加工連接起來。在數據流的值發生變化的地方就是一個加工。接著,給各個加工命名。然後,給加工之間的數據命名。最後,給文件命名。

3、自頂向下逐層分解,繪出分層數據流圖

對於大型的系統,為了控制復雜性,便於理解,需要採用自頂向下逐層分解的方法進行,即用分層的方法將一個數據流圖分解成幾個數據流圖來分別表示。

『伍』 什麼是數據流圖其作用是什麼

答:數據流圖簡稱DFD,是SA方法中用於表示系統邏輯模型的一種工具.它以圖形的方式描述數據在系統中流動和處理的過程,由於它只反映系統必須完成的邏輯功能,所以它是一種功能模型.數據流圖有四種基本圖形符號:「→」箭頭表示數據流;「○」圓或橢圓表述加工;「=」雙杠表示數據存儲;「」方框表示數據的源點或終點麻煩採納,謝謝!

『陸』 何為數據流圖何為模塊結構圖兩者有何區別與聯系

數據流圖反應的是數據的系統邏輯模型,是信息流在系統中的流動反應,結構圖是系統的物理模型,他反應的是系統的層次結構和功能關系
結構圖是結構化設計中用來描述系統的模塊結構及模塊間的聯系的。
數據流圖是結構化設計中描述系統中數據流動、存儲、處理的邏輯關系,也稱邏輯數據流圖,一般用DFD表示。
用結構化方法進行分析和設計時,首先用結構化方法獲得用DFD等工具描述的系統說明書,設計階段則以DFD為基礎設計系統的模塊結構。
在系統設計階段,可以根據DFD圖,分別通過變換分析和事務分析方法,先設計結構圖的頂端主模塊,然後自頂向下逐步細化,從DFD圖導出滿足數據流圖要求的、標准形式的系統結構圖。

『柒』 數據流圖怎麼畫

先確定系統是啥,外部實體都有啥,然後找出外部實體與系統的數據流。這樣就可以畫出頂層的數據流圖了,頂層數據流圖一般只有外部實體,系統,以及外部實體與系統的數據流。
接下來是畫0層圖,0層圖作畫步驟:畫0層圖就是細化系統內部,把系統細分成加工和數據流以及文件。
數據流程圖上所有圖形符號必須是前面所述的四種基本元素。②數據流程圖的主圖必須含有前面所述的四種基本元素,缺一不可。③數據流程圖上的數據流必須封閉在外部實體之間,外部實體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④處理過程至少有一個輸入數據流和一個輸出數據流。⑤任何一個數據流子圖必須與它的父圖上的一個處理過程對應,兩者的輸入數據流和輸出數據流必須一致,即所謂「平衡」。⑥數據流程圖上的每個元素都必須有名字。①把一個系統看成一個整體功能,明確信息的輸入和輸出。

『捌』 什麼是數據流圖什麼是數據字典它們的作用是什麼

數據流圖(Data Flow Diagram):簡稱DFD,它從數據傳遞和加工角度,以圖形方式來表達系統的邏輯功能、數據在系統內部的邏輯流向和邏輯變換過程,是結構化系統分析方法的主要表達工具及用於表示軟體模型的一種圖示方法。

  • 中文名

  • 數據流圖

  • 外文名

  • Data Flow Diagram

  • 類型

  • 結構化系統分析方法表達工具

  • 使用

  • 軟體模型

  • 結構類型

  • 變換型結構事務型結構

  • 簡稱

  • DFD

『玖』 數據流圖怎麼畫

數據流圖的畫法

數據流圖也稱為數據流程圖date flow diagram , DFD,是一種便於用戶理解和分析系統數據流程的圖形工具,他擺脫了系統和具體內容,精確的在邏輯上描述系統的功能、輸入、輸出和數據存儲等,是系統邏輯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據流圖的基本組成成分

數據流:是由一組固定成分的數據組成,表示數據的流向。值得注意的是,數據流圖中描述的是數據流,而不是控制流。除了流向數據存儲或從數據存儲流出的數據不必命名外,每個數據流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名字,以反映該數據流的含義。

加工:加工描述了輸入數據流到輸出數據之間的變換,也就是輸入數據流經過什麼處理後變成了輸出數據。每個加工都有一個名字和編號。編號能反映該加工位於分層的數據流圖的哪個層次和哪張圖中,能夠看出它是由哪個加工分解出來的子加工。

數據存儲:數據存儲表示暫時存儲的數據。每個數據存儲都有一個名字。

外部實體:外部實體是存在於軟體系統之外的人員或組織,他指出數據所需要的發源地或系統所產生的數據的歸屬地。

外部實體 加工 數據流

分層數據流圖的設計方法

第一步,畫子系統的輸入輸出

把整個系統視為一個大的加工,然後根據數據系統從哪些外部實體接收數據流,以及系統發送數據流到那些外部實體,就可以畫出輸入輸出圖。這張圖稱為頂層圖。

第二步,畫子系統的內部

把頂層圖的加工分解成若干個加工,並用數據流將這些加工連接起來,使得頂層圖的輸入數據經過若干加工處理後,變成頂層圖的輸出數據流。這張圖稱為0層圖。從一個加工畫出一張數據流圖的過程就是對加工的分解。

可以用下述方法來確定加工:

在數據流的組成或值發生變化的地方應該畫出一個加工,這個加工的功能就是實現這一變化,也可以根據系統的功能決定加工。

確定數據流的方法

用戶把若干數據當作一個單位來處理(這些數據一起到達、一起處理)時,可以把這些數據看成一個數據流。

關於數據存儲

對於一些以後某個時間要使用的數據,可以組織成為一個數據存儲來表示。

第三步,畫加工的內部

把每個加工看作一個小系統,把加工的輸入輸出數據流看成小系統的輸入輸出流。於是可以象畫0層圖一樣畫出每個小系統的加工的DFD圖。

第四步,畫子加工的分解圖

對第三步分解出來的DFD圖中的每個加工,重復第三步的分解過程,直到圖中尚未分解的加工都是足夠簡單的(即不可再分解)。至此,得到了一套分層數據流圖。

第五步,對數據流圖和加工編號

對於一個軟體系統,其數據流圖可能有許多層,每一層又有許多張圖。為了區分不同的加工和不同的DFD子圖,應該對每張圖進行編號,以便於管理。

● 頂層圖只有一張,圖中的加工也只有一個,所以不必為其編號。

● 0層圖只有一張,圖中的加工號分別是0.1、0.2、…,或者1, 2 。

● 子圖就是父圖中被分解的加工號。

● 子圖中的加工號是由圖號、圓點和序號組成,如:1.12,1.3 等等。

應該注意的問題:

1. 應適當的為數據流、加工、數據存儲以及外部實體命名,名字應該反映該成分的實際含義,避免使用空洞的名字。

2. 畫數據流圖,不是畫控制流。

3. 一個加工的輸出數據流,不應與輸入數據流同名,及時他們的組成完全相同。

4. 允許一個加工有多條數據流流向另一個加工,也允許一個加工有兩條相同的輸出數據流流向不同的加工。

5. 保持父圖與子圖的平衡。也就是說,父圖中的某加工的輸入輸出流必須與他的子圖的輸入輸出數據流在數量上和名字上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父圖中的一個輸入(輸出)數據流對應於子圖中的幾個輸入(輸出)數據流,而子圖中組成這些數據流的數據項的全體正好是父圖中的這一個數據流,那麼他們仍然算是平衡的。

6. 在自頂向下的分解過程中,若一個數據存儲首次出現時,只與一個加工有關系,那麼這個數據存儲應作為這個加工的內部文件而不必畫出。

7. 保持數據守恆,也就是,一個加工的所有輸出數據流中的數據必須能從該加工的輸出流中直接獲得,或者通過該加工能產生的數據。

8. 每個加工必須既有輸入數據流,又有輸出數據流。

9. 在整套數據流圖中,每個數據存儲必須既有讀的數據流,又有寫的數據流。但是在某張子圖中,可能只有讀沒有寫,或者只有寫沒有讀。

特別注意上面的幾點,都是考試的目標。近兩年考試的內容都集中到2、5、6、8的幾點上。

例如:

數據流圖(DFD)

數據流圖,簡稱DFD,是SA方法中用於表示系統邏輯模型的一種工具,它以圖形的方式描繪數據在系統中流動和處理的過程,由於它只反映系統必須完成的邏輯功能,所以它是一種功能模型。

下圖是一個飛機機票預訂系統的數據流圖,它反映的功能是:旅行社把預訂機票的旅客信息 (姓名、年齡、單位、身份證號碼、旅行時間、目的地等)輸入機票預訂系統。系統為旅客安排航班,列印出取票通知單(附有應交的賬款)。旅客在飛機起飛的前一天憑取票通知單交款取票,系統檢驗無誤,輸出機票給旅客。

『拾』 數據流圖,程序結構圖和系統結構圖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數據流圖,程序結構圖和系統結構圖的區別和聯系如下:

1、數據流圖(Data Flow Diagram),簡稱DFD,它從數據傳遞和加工角度,以圖形方式來表達系統的邏輯功能、數據在系統內部的邏輯流向和邏輯變換過程,是結構化系統分析方法的主要表達工具及用於表示軟體模型的一種圖示方法。它是描繪信息流和數據從輸入移動到輸出的過程中所經受的變換。

2、系統流程圖(System Flowchart)是描繪系統物理模型的傳統工具。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圖形符號以黑盒子形式描繪系統裡面的每個部件(程序、文件、資料庫、表格、人工過程等),表達信息在各個部件之間流動的情況,而不是表示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控制過程。

3、數據流程圖:反應數據走向 ,它不考慮時序關系,是業務分析用的,用作詳細設計。圖中的有向線段表示了數據流。

4、程序流程圖:程序邏輯 描述程序中控制流的情況,即程序中處理的執行順序和執行序列所依賴的條件,圖中的有向線段表示的是控制流,從一個處理走到下一個處理。

5、系統結構圖:反映的是系統中模塊的調用關系和層次關系,誰調用誰,有一個先後次序(時序)關系。圖中的有向線段表示調用時程序的控制從調用模塊移到被調用模塊,並隱含了當調用結束時控制將交回給調用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