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分辨魚的真假
第一類:辨別真假黃花魚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馬教授介紹說,黃花魚與三牙魚、白姑魚長相極其接近,主要從鱗的顏色、嘴的位置和鰾管形狀來進行鑒定。大小黃魚除了腹部鱗的顏色金黃和嘴的位置靠中間以外,鰾管都是由一條分叉成兩條,而白姑魚鰾管則分叉成許多條,嘴的位置靠下,鱗的顏色是白的。
沈陽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的王主任告訴記者,染色的白姑魚用白衛生紙一擦魚身,紙上一般會留下明顯黃色。而冷凍成一大坨(成塊)的染色白姑魚,有的冰面也會呈現黃色。假黃花魚浸泡水中約5分鍾,水可能變成啤酒色。
第二類:「大連刀」基本絕跡
其實,早在去年本報就曾以《世間再無「大連刀」》為題,報道了因為過度捕撈等問題,大連所處的渤海海域已經很難再出現刀魚的漁汛了。而在1月24日,當記者再次來到位於大東區的海鮮批發市場時卻看到,那裡的不少商販攤床前所出售的刀魚依舊打著「大連刀魚」的旗號叫賣著。尤其是那些標注了「大連野生刀魚」字樣的刀魚,每公斤的售價竟然達到120元左右。對此,記者再次通過電話聯繫到了還在大連灣從事漁業捕撈的周雄,他對記者說:「其實現在市場上出售的刀魚,大部分都是秋天從舟山漁場捕撈然後冷藏的刀魚,絕不可能是大連刀魚。我捕了這么多年魚,難道能不知道大連海域究竟有沒有刀魚嗎?」
隨後,記者還再度聯繫到了大連水產學院生命科學系副教授王偉,他說:「因為過多捕撈等原因,渤海海域已經很難再見到刀魚了,更別提形成漁汛大量捕撈。」
對於如何辨別大連刀魚,王偉說,大連、舟山等地的刀魚一般寬度只有4到7厘米,而且長度不會超過60厘米。再就是大連刀魚的尾巴比較細,像一根線,所以有時也被稱作「線帶」,而從印度等國家進口的刀魚通常尾巴都是短短的,而且較粗。
第三類:油魚冒充鱈魚易致腹瀉
吃過從市場上買回來的10多元一斤的鱈魚後,劉女士和兒子同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腹瀉。據此,劉女士懷疑,就是因為自己所購買的並非是鱈魚。
劉女士告訴記者,事後她通過上網查詢後得知,真正的鱈魚售價通常在每斤百元以上,而她所購買到的「鱈魚」的售價只有每斤10多元錢。這種所謂的「鱈魚」不是真正的鱈魚,而是與鱈魚外觀非常相像的油魚。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漁業技術推廣站的李魯晶研究員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表示,真正的鱈魚價格至少每斤要在80元以上,甚至要100元。如果是在超市花10多元錢買到的,可以斷定是油魚而不是鱈魚。
而且,油魚脂肪含量高,脂溶點比較高,到體內不容易被溶解,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腹瀉,「在歐洲,油魚被列為有毒魚種,是禁止上市的。」
至於兩者間的區別,李魯晶說,油魚通常體側扁且延長,口大,眼大,鱗片細小、粗糙。至於消費者如何避免上當,首先是要看價格,市場上10多元一斤的鱈魚片都不可能是真正的鱈魚。
第四類:左口魚冒充多寶魚
家住瀋河區方家欄地區的邢女士告訴記者,元旦期間她曾准備為家人做清蒸多寶魚,然而她在家附近的農貿市場卻發現,幾乎所有的商家出售的多寶魚的價格都在每斤40元左右,但卻有一個商戶例外。「當時,她告訴我她家的多寶魚每斤只要30元錢,我覺得挺便宜的就買了。」然而就在當晚,邢女士的愛人在品嘗清蒸多寶魚時卻突然對她說:「不對啊,以前在飯店吃的可不是這個味道。」後來,經過朋友的鑒定,邢女士所買的其實並非是多寶魚,而是地地道道的左口魚。
大連水產學院生命科學系副教授王偉告訴記者,多寶魚又稱蝴蝶魚,是偏口魚的一種,在魚市場上也是非常受歡迎的魚類。王偉說,以前左口魚冒充多寶魚的現象還是比較多的,「現在這種情況已經不太多見了,但是還是有人在用左口魚冒充多寶魚,畢竟真正的多寶魚的售價依然維持在每斤四五十元錢。」
王偉說,鑒別兩者區別首先看形狀,「從側面看,左口魚看起來是扁扁的,有點橢圓形,多寶魚扁平近似圓形。再就是多寶魚顏色會比左口魚淺,多寶魚呈現淡色。另外多寶魚的肉質更細膩,鮮嫩可口,而左口魚的肉質比較粗。」
第五類:長江刀魚每斤最低三四千元
家住瀋河區的劉女士發現,最近在家附近的早市上竟然出現了長江刀魚,而且售價只有每斤20元錢。這引起了劉女士的好奇,「我以前聽說沈陽有高檔的飯店曾經賣過長江刀魚,製作好的菜餚售價要達到萬元以上。而現在,這種珍貴的魚類怎麼可能出現在普通的農貿市場,而且售價還這樣的低廉?」
隨後,記者也來到了小河沿早市,果真在那裡見到了劉女士所稱的那種長江刀魚。記者看到這種刀魚身長而扁,確實有些像「尖刀」,而魚販子告訴記者,那就是貨真價實的長江刀魚。這時,魚販子還從泡沫箱子里拿出了三四條刀魚,「來點不?20塊錢一斤,一點都不貴。」不過,一名銷售鰣魚的攤主卻對此嗤之以鼻,「你真以為這些是長江刀魚?哪有這么多長江刀魚啊?你可別拿那種普通的『湖刀』糊弄人家了!」
原來,刀魚有「江刀」、「湖刀」和「海刀」之分,最上品的當屬長江里的「江刀」。在沈陽基本上是買不到真正的長江刀魚的,真正的長江刀魚,在其原產地的售價也要高達每斤三四千元。
據公開報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資源研究室主任施煒綱表示,已無法向記者提供2002年之後的江刀總體年產數據:「據我所知已沒有權威的統計,因為數量太少,很難統計了。」湖刀是長江刀魚的「近親」,因生活在大湖裡,口味與江刀相差甚遠。湖刀在市場上常被冒充江刀高價出售,盡管模樣相似,但其頭部為紅色,魚鰓泛白,仔細辨認可以區別。
❷ 如何辯別真假大、小黃花魚
真正的黃花魚的學名為小黃魚,小黃魚與大黃魚是兩種不同的魚類。一般大黃魚、鰵魚的個體較大,尤其是進口大黃魚和鰵魚的重量都在0.5公斤以上,而黃姑魚、白姑魚等的體長一般都比小黃魚略小。盡管這些與黃花魚的外形相似,但其營養、味道、品質卻無法與小黃魚相比。一般真正的小黃魚價格在54元~56元/公斤,而大黃魚等價格在30元~40元/公斤左右。淡水魚冒充海水魚
❸ 怎麼分辨黃花魚的真假
正宗的真黃花魚魚體呈長橢圓形,頭比較大,尾柄較細長,體黃褐色,腹面金黃色,魚鰭黃色或灰黃色,唇橘紅色,背鰭和臀鰭的鰭條基部三分之二以上披小圓磷。
與黃花魚非常相像的魚,叫白姑魚。但白姑魚魚體偏扁,略呈弧形。頭較小,尾部稍短,體背部淺灰色,兩側淺黃色,胸、腹及臀鰭基部略帶紅色或橙黃色,有多條黑褐色波狀細紋斜向前方。注意看顏色。
現在市場上的假冒黃花魚多數是直接塗抹色素,真黃花魚的黃顏色較淡、嬌柔和,而家黃花魚的顏色普遍著色較重。
再是靠手搓。
對於染色的魚,用白衛生紙一擦其魚身,紙上一般會留下明顯黃色;而冷凍成一大坨(成塊)的染色魚,有的冰面
❹ 如何辨別真假黃花魚
如何辨別真假黃花魚 真黃花魚肚子上的黃色是自然的淡黃色,腹、鰭部顏色較深,不會掉色;而染上去的顏料很容易掉色,魚化凍後更加明顯,假黃花魚浸泡水中約5分鍾,水可能變成啤酒色。
記得採納啊
❺ 如何在市場上選購黃魚
挑選竅門一:如何辨真假
大黃魚與三牙魚、白姑魚長相很接近,但它們的價格每斤僅需6元左右。如果是染色白姑魚,可用衛生紙一擦魚身,會留下明顯黃色,冷凍的冰面上也會呈現黃色,浸泡水中約5分鍾,水可能變成啤酒色。通過魚嘴的形狀也可鑒定真假,大黃魚的嘴是圓的,而三牙魚和白姑魚的嘴型是尖的。
挑選竅門二:如何辨新鮮度
1.嘴:新鮮的魚嘴比較干凈,次品魚嘴裡會比較臟,選購時可捏開嘴看一下。
2.鰓:鰓蓋緊閉,不易摳開,鰓片鮮紅帶血,無粘液,無臭味的為新鮮魚。
3.眼:新鮮的魚眼球凸起,黑白分明,表面發亮,新鮮度差的魚,眼睛下塌,混濁有白蒙,腐敗魚的眼混濁呈紅色,有的魚眼睛癟。
4.魚鱗和魚皮:新鮮的魚的鱗片緊貼魚皮,不易掉鱗和剝皮,質次的魚鱗片松馳易脫落。
5.魚肉:用手指按壓魚體,有硬度及彈性,手抬起後,肌肉迅速復原的為新鮮的魚。凸陷深而缺乏彈性的則不新鮮。
6.魚外形:魚體如癱軟變形,魚肚膨脹,肛門周圍突出,不清潔或腐敗有紅色液體的為質次和變質魚。
❻ 怎樣辨別真假黃花魚
可以採用以下四種方式:
一、看魚的外觀大小及形狀:正宗的黃花魚魚體呈長橢圓形,頭比較大,尾柄較細長,體黃褐色,腹面金黃色,魚鰭黃色或灰黃色,唇橘紅色,背鰭和臀鰭的鰭條基部三分之二以上披小圓鱗。而假冒的魚沒有鮮明的黃色。
二、看顏色:現在市場上的假冒黃花魚多數是直接塗抹色素,真黃花魚的黃顏色較淡、較柔和,而假黃花魚的顏色普遍著色較重。
拓展資料:
黃花魚的生活習性:
分布范圍圖冬季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遊,3-6月間產卵後黃花魚,分散在近海索餌,主要以糠蝦、毛蝦以及小型魚類為食物,秋末返回深海。
小黃魚具有浮游底棲與游泳動物食性,對食物選擇性小,主要攝食浮游動物、 魚蝦等,其中浮游動物以橈足類為主,魚類主要為鰕虎魚,蝦類則有毛蝦、糠蝦、 脊尾白蝦和鼓蝦等。
在黃海南部、東海北部海域,小黃魚主要攝食游泳動物,但在不同的生活時期(越冬期、 產卵期和索餌期)攝食強度不同,其中越冬期 (1~3月)攝食強度最弱,產卵期(4~5月)居中,索餌期(6~12月)最為旺盛。
引用資料:黃花魚_網路
❼ 黃花魚怎麼挑選
挑選竅門一:辨真假
黃魚與白姑魚的長相很相似,但兩者的價格卻相差很大,有些不良商家為謀取利益,於是將白姑魚染黃,充作黃魚來販賣。其實,只要在挑選時多花一點心思,就能辨認出黃魚的真假了。如果是染色的「黃魚」,用紙巾一擦魚身,就會留下明顯的黃色,冰面上也會呈現出黃色;將這些冰塊放到水中浸泡,水就會變成啤酒色。
此外,通過魚嘴也可以分辨黃魚的真假。黃魚的嘴是圓的,白姑魚的嘴是尖的。
挑選竅門二:辨新鮮度
觀察黃魚的嘴。新鮮的黃魚,其魚嘴比較干凈,次品黃魚,其魚嘴比較臟,選購時可可以捏開魚嘴來看看。
觀察黃魚的眼。新鮮的黃魚,其眼球飽滿,角膜透亮清明;非新鮮的黃魚,其眼睛下榻,混濁有白蒙。
觀察黃魚的魚鱗和魚皮。新鮮的黃魚,其鱗片緊貼著魚皮,不易掉鱗和剝皮;非新鮮的黃魚,其鱗片鬆弛容易脫落。
觀察黃魚的魚肉。用手指按壓著魚身,有硬度及彈性,手抬起後,魚肉能迅速復原的就代表是新鮮的;反之,魚肉凸陷深而缺乏彈性的,則表示不新鮮。
❽ 如何挑選黃花魚
挑選方法
根據種類挑選
黃魚有大黃魚和小黃魚之分,區分兩者的標准就是體型和長相,大黃魚要比小黃魚大很多(小黃魚天生長不大),而且小黃魚的體型沒有大黃魚的扁。
❾ 怎樣分辨真假黃花魚
一看魚的外觀大小及形狀:正宗的黃花魚魚體呈長橢圓形,頭比較大,尾柄較細長,體黃褐色,腹面金黃色,魚鰭黃色或灰黃色,唇橘紅色,背鰭和臀鰭的鰭條基部三分之二以上披小圓鱗。而假冒的魚沒有鮮明的黃色。
二看顏色:現在市場上的假冒黃花魚多數是直接塗抹色素,真黃花魚的黃顏色較淡、較柔和,而假黃花魚的顏色普遍著色較重。
三靠手搓:對於染色的魚,用白衛生紙擦其魚身,紙上一般會留下明顯黃色;而冷凍成一大坨(成塊)的染色魚,有的冰面也會呈現黃色。假黃花魚浸泡水中約5分鍾,水可能變成啤酒色。
四是看價格:黃花魚在我國海域的產量非常小,價格較貴。而白姑魚價格較低。如果您在市場上看到幾元一斤的黃花魚,那麼應該就是假黃花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