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怎樣用手機識別非酸枝木的真假
擴展閱讀
可以馴化動物原始人游戲 2025-05-18 04:06:20
qq里可以打字的圖片 2025-05-18 03:53:44

怎樣用手機識別非酸枝木的真假

發布時間: 2022-03-02 19:05:17

㈠ 怎麼識別酸枝木

花梨木和酸枝木主要的區別主要以下幾個方面去判斷。
1:顏色首先要從顏色上來區分他們的不同,也就是說我們第一要用眼睛去看「看」這個動詞誰都會,花梨類材色紅褐至紫紅,比較均勻,射線組織同形,無異形射線組織傾向,通常單列。紅黑酸枝木類材色紅褐至紫紅或黑,比較均勻,常夾雜有深色條紋,射線組織通常同形,異形傾向明顯,通常2列,單列射線較少。
2:氣味,現在就是要去聞散發出來的氣味,花梨木類木材多有辛辣的芳香氣味,而刺蝟紫檀有的還有臭味;而紅黑酸枝類則多有濃郁的酸香氣味。
3:重量,密度不一樣,所以重量也就不一樣了,花梨木類屬於紫檀屬,包括七個樹種,分別是刺蝟紫檀,越柬紫檀,印度紫檀,安達曼紫檀,大果紫檀,囊狀紫檀,鳥足紫檀,花梨木類的樹種後面都帶有「紫檀」字樣,既然同屬於一個屬一個類,這七種木材有很多相似之處。市場上常見的有刺蝟紫檀和大果紫檀。刺蝟紫檀又被稱為非洲花梨,而大果紫檀被稱為緬甸花梨。花梨木類木材都較輕軟,多浮於水,氣干密度為0.53-1.01克每立方厘米(平均0.79-0.91克每立方厘米);
酸枝木包括黑酸枝和紅酸枝,紅酸枝木多沉於水,7種紅酸枝木(巴里黃檀、賽州黃檀、交趾黃檀、絨毛黃檀、中美州黃檀、奧氏黃檀、微凹黃檀)的氣干密度為0.90-1.22克每立方厘米(平均1.02-1.14克每立方厘米)。黑酸枝木也多沉於水,8種黑酸枝木(刀狀黑黃檀、黑黃檀、闊葉黃檀、盧氏黑黃檀、東非黑黃檀、巴西黑黃檀、亞馬孫黃檀、貝里斯黃檀)的氣干密度為0.82-1.33克每立方厘米(平均0.92-1.06克每立方厘米)。

㈡ 怎樣識別真假酸枝木沙發

1、酸枝木沙發在顏色及品質上的區分比較復雜,紅酸枝木沙發鑒別首先看其生長輪是否明顯。正宗的紅酸枝心材呈橘紅褐色、紫紅褐色、深紫色;木質堅硬沉重通常沉於水,有紫黑色條紋和山水紋有油脂者為上乘,是製作傢具和工藝品的上佳材料。
2、酸枝木中的黑酸枝木沙發心材為紫黑、深紫和紅褐色,帶黑色條紋,以其物稀而價高,一經打磨平整潤滑給人一種醇厚含蓄之美,這是黑酸枝木沙發鑒別的主要方法。
3、還有一種白酸枝沙發與其它兩種酸枝木的共同特性是在加工過程中也會發出一股食用醋的味道。它沒有紅酸枝紅,油性沒紅酸枝大。其加工之後和草花梨有些相似,但比草花梨的價格貴得多。

㈢ 非洲酸枝怎樣鑒別

非洲酸枝是一個俗名,指的並不是紅木中的酸枝木,指的是雜色豆或可樂豆,這兩種木材木射線無疊生構造,在材表看不到波痕。這個是最主要的區別,紅木中的酸枝木都有疊生構造的。其它的諸如木射線、軸向薄壁組織、材色花紋區別等特徵也是鑒定依據。

㈣ 如何鑒別酸枝木

寮國紅酸枝屬於交趾黃檀,是傳統意思上的「老紅木」、「紅木」、「紅酸枝」,後來國標把「紅酸枝」作為黃檀屬中的一個分類,「紅酸枝」分類中加入了巴里黃檀,奧氏黃檀,微凹黃檀,絨毛黃檀等類樹種。交趾黃檀主產地在寮國,柬埔寨,在越南只有在南部的嘉萊—昆嵩省(Gia Lai-Kon Tum)和廣南—峴港省(Quang Nam-Da Nang)有一定數量,而在越南其他地區則非常少見。但是現在柬埔寨的酸枝結果過度砍伐後已經相當稀少了,市場上很少流通。越南其他省份的的紅酸枝產量更少!

柬埔寨紅酸枝指的是巴里黃檀,巴里黃檀隸屬於蝶形花科黃檀屬,在「紅木」國家標准GB/T 18107—2000《紅木》中歸為紅酸枝木類。原有「巴厘黃檀」之稱,主產於柬埔寨、寮國等地,紅木行業有「紫酸枝」之名。另外,寮國產的巴里黃檀國內木材市場上也有人稱其為「花枝」。

緬甸紅酸枝和大部分的越南紅酸枝都屬於奧氏黃檀。隸屬於蝶形花科黃檀屬,在「紅木」國家標准GB/T 18107—2000《紅木》中歸為紅酸枝木類。原有「奧利黃檀」、「花黃檀」、「差紫黃檀」、「 紫黃檀」、「欖色黃檀」之稱,主產於緬甸、泰國和越南等低海拔混交林中,緬甸瓦城和泰國所產的有花紋的奧氏黃檀商品材有人稱其為「花酸枝」,後簡稱「花枝」,其餘稱「白枝」,緬甸稱之為「(Tuliwood)吐里木」、「(Tamalan)特瑪蘭」,泰國稱之為「(Ching-Chan)秦嬋」 ,台灣稱之為「緬甸黃檀」、「濱黃檀」、「濱紫檀」。 為區別於交趾黃檀「老紅木」也有人稱之為「新紅木」。

交趾黃檀「寮國紅酸枝」的木材特點:

木材為散孔材。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鮮紅褐至暗紫紅褐色,較老的植株木材色澤可為黑色。縱剖面上有寬窄不等的深褐色帶狀條紋,管孔槽明顯;邊材淡黃色,寬3~5cm。生長輪不明顯。管孔在肉眼下可見,多數單獨及少數短徑列復管孔(2~3,稀4個),稀管孔團;數少至略少;略小至中;大小不一致,分布欠均勻;散生。心材管孔內含大量褐色樹膠。軸向薄壁組織豐富,在肉眼下可見,放大鏡下明晰,呈密集帶狀連接(或斷續)排列成同心層,環管狀、翼狀及輪界狀。木射線疊生;甚密至密;甚細至細;僅在放大鏡下隱約可見。波痕在放大鏡下明顯。胞間道未見。木材具光澤;鋸解時有酸臭氣味,經久消失,無特殊滋味,紋理直或斜;徑面略具交錯紋理;結構細,均勻。材質甚硬甚重,氣干密度1.07~1.09g/cm3 。

巴里黃檀「柬埔寨紅酸枝」的特點:

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色淺,心材新切面紅褐色至栗褐色,常帶深淺相間的黑褐或栗褐色條紋。生長輪不明顯或略明顯。管孔肉眼下略明顯至明顯,單管孔,少量徑列復管孔,管孔含深色樹膠。軸向薄壁組織放大鏡下可見,豐富,主為帶狀及環管狀。與射線相交呈網狀結構明顯。木射線在放大鏡下明顯。波痕放大鏡下可見。無酸香氣或微弱。
</p><p>木材微觀特徵:散孔材,單管孔及徑列復管孔(2~9個)。導管橫切面近卵圓形,導管中含有樹膠,單穿孔。木纖維壁較厚。薄壁組織主為同心層式細帶狀、聚翼狀,軸向薄壁組織串多為2細胞。木射線迭生,單列射線甚少,多列通常為2~3列,高5~10細胞,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異型Ⅲ型。材性及用途:木材氣干密度為1.07~1.09g/cm。

奧氏黃檀「緬甸、越南紅酸枝」的木材特點:

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色淺,黃白色,心材新切面淺紅色至深紅褐色,常帶明顯的黑色條紋。生長輪明顯或略明顯。管孔肉眼下可見至明顯,單管孔,少量徑列復管孔,大小不一。導管中常含黃褐至紅褐樹膠,軸向薄壁組織豐富,肉眼下明顯、帶狀、翼狀,與木射線交叉呈網狀結構略明顯。木纖維壁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明顯。波痕放大鏡下明顯。木刨花或木屑酒精浸出液呈紅褐色。新切面或水浸濕木材具酸味。
</p><p>木材微觀特徵:散孔材,有半環孔材趨勢,單管孔及徑列復管孔(2~4個)。導管橫切面近卵圓形,導管中含有樹膠或沉積物,導管分子迭生。單穿孔。木纖維壁較厚。薄壁組織主為同心層式細帶狀、聚翼狀及星散狀,軸向薄壁組織串多為2細胞。木射線迭生,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單列射線甚少,多列通常為2~3列,高4~9細胞,有異型Ⅲ型傾向。材性及用途:木材氣干密度為1.00g/cm。

由上面的介紹和分析可知,「寮國紅酸枝」與「柬埔寨紅酸枝」的木質結構相似,價格也相差不大。但是「柬埔寨紅酸枝」砍伐過度,市場上流通的比較少,價格貴些,但是要注意防假。「寮國紅酸枝」作為傳統意義上的「老紅木」、「紅木」更受人們的歡迎!緬甸紅酸枝和大部分越南紅酸枝木材稍差,大料更多些,但木料的價格每噸卻要便宜10000元左右。

另外大家要注意,越南部分地區也產「交趾黃檀」,部分商家直接從越南進口的紅酸枝傢具也確實是真貨,但是越南傢具的做工都比較粗糙,很多的越南貨都是先加工後烘乾的,容易變形。行內多問「你的是越南貨吧」,這里說的「越南貨」就是次品的代名詞。

㈤ 非洲酸枝木如何鑒別

非洲酸枝木又稱非洲黑黃檀,伯克蘇木,價格比較便宜。非洲酸枝木沒有酸枝成分,不是傳統紅木,只是雜木。而地道的酸枝木(又稱老紅木) 酸枝即"孫枝",又名"紫榆"。酸枝是清代紅木傢具主要的原料。用酸枝製作的傢具,即使幾百年後,只要稍加揩漆潤澤,依舊煥然若新。可見酸枝木質之優良,早為世人矚目。 非洲酸枝是熱帶常綠大喬木,產地主要有印度、越南、泰國、寮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原先在我國福建、廣東、雲南等地也有出產。酸枝木色有深紅色和淺紅色兩種,一般,有"油脂"的質量上乘,結構細密,性堅質重,可沉於水。特別明顯之處是在深紅色中還常常夾有深褐色或黑色的條紋,紋理既清晰又富有變化。酸枝傢具經打磨髹漆,平整潤滑,光澤耐久,給人一種淳厚含蓄的美。 酸枝北方稱"紅木",江浙地區稱"老紅木",故酸枝傢具除廣東地區外幾乎都稱紅木傢具或老紅木傢具。清代的紅木傢具很多是酸枝傢具,即老紅木傢具。尤其是清代中期,不僅數量多,而且木材質量比較好,製造工藝也多精美。
宏觀特徵

心材明顯,紅褐紫色或紅褐色,具深紫色條紋;邊材白色或淺黃褐色。管孔可見,單獨為主,有短徑列復管孔;管孔散生,局部近斜列;有紫色或粉紅褐色沉積物。薄壁組織傍管型者可見,輪界者不見(鏡下明顯);傍管型者主為翼狀(具有厚薄、長短之分,翼端有尖銳或鈍截之別,還有單側或雙側等不同類型),聚翼狀少些。射線可見,大、距不等,大者略寬於輪界狀薄壁組織;在弦切面呈斑點狀。木材氣干密度:0.9-1.12 克/立方厘米

㈥ 如何鑒定酸枝木

酸枝木有多種,為豆科植物中蝶形花亞科黃檀屬植物。在黃檀屬植物中,除海南島降香黃檀被稱香枝」(俗稱黃花梨)外,其餘盡屬酸枝類。酸枝木大體分為三種,黑酸枝、紅酸枝、和白酸枝。它們的共同特性是在加工過程中發出一股食用醋的味道,故名酸枝。有的樹種味道濃厚,有的則很微弱。酸枝之名在廣東一帶行用較廣,長江以北多稱此木為「紅木」。嚴格說來,紅木之名既無科學性,也無學術性,它是一些人對各種木材認識不清的情況下形成的籠統名稱,屬於外行語言。 在三種酸枝木中,以黑酸枝木最好。其顏色由紫紅至紫褐或紫黑,木質堅硬,拋光效果好。有的與紫檀木極接近,常被人們誤認為是紫檀,唯大多紋理較粗。 紅酸枝紋理較黑酸枝更為明顯,紋理順直,顏色大多為棗紅色。 白酸枝顏色較紅酸枝顏色要淺得多,色彩接近草花梨。有時極易與草花梨相混淆。

㈦ 怎樣鑒別酸枝木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12

㈧ 怎樣識別酸枝木的真假

摘要 可以通過聞氣味兒,真正的酸枝木會有一種獨特的酸香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