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從app中控制後台數據從而達到提現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9
2. java後台怎麼獲取app傳過來的數據
什麼樣的環境中的,哪種連接方式的
~
~
~
~
3. 電腦用什麼軟體可以查看手機軟體的後台數據(高分求解)
如果你想做隱私監測,你給你的手機下個木馬就行,不過這樣是違法的,還有,如果是監測女友的話就不必了,既然都懷疑了,分了對誰都好。
4. android app如何從資料庫中獲取需要的數據
一般MySQL都不由APP進行直接的遠程連接,而是交由後台伺服器進行封裝處理的。
舉個例子。APP訪問--》後台PHP伺服器--》PHP訪問本地MySQL資料庫--》PHP返回查詢給APP
所以,一般的APP分為兩部分,APP前端開發,PHP後台開發
5. iOS怎麼讓應用程序後台運行,從伺服器一直讀取數據
程序退到後台,並不會一直運行。在10分鍾後蘋果會自動結束這個程序。但在10分鍾內還是可以一直向伺服器發送請求的。退到後台在appdelegate中有一個uiapplication的代理方法,可以檢測到程序已退到後台的動作,這時可以重新創建一個線程去請求伺服器。
6. 關於app後台數據儲存
想必聽過SQL server吧? 谷歌同樣為android開發提供了本地資料庫.名為SQLiteDatabase..對於SQL語言都差不多..相應的語法你自己去看下..對了..自己重寫一下SQLiteOpenHelper效率會更高一點..
7. 怎樣查一個軟體的後台數據
在前台的GridView里,我已經一個 <asp:TemplateField> 按鈕,在後台使用System.Diagnostics.Process.Start(fullFileName); 可以實現打開文件。現在,想再添加一按鈕列,用類似的功能寫個只提示「另存為」(不需要那種「打開」&「保存」的)來實現保存文件。請教高手。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8. 如何分析APP後台數據,把控APP推廣方向
第一步,要做 App 數據分析,首先要了解 App 的核心作用,簡單來說,App 的核心作用是為特定人群提供特定的服務,換句話說也可以是,特定的人群通過你的 App 使用或者獲取 特定服務。
第二步,了解完 App 的核心作用以後就要知道分析什麼了,基本上是圍繞著 App 核心作用的幾大模塊,我們來看看需要分析哪些內容。
基本上也分為三大塊,特定人群、使用過程、特定服務。對於特定人群,我們需要了解如下幾個指標
1、來源,用戶從哪裡來的,每個來源渠道比例怎麼樣,每天新增多少
2、活躍,用戶來了活躍程度如何,對整個App每天/周/月有多少人使用
3、留存,用戶下載以後,後續還是否繼續使用,1天/3天/7天 後還有多少人使用
4、檔案,用戶從開始下載使用,基本信息是什麼,一共打開了幾次App,付費多少次,他的所有行為軌跡是什麼等等
5、分組,用戶使用後,我們是否需要對用戶劃分不同組,比如,付費用戶組,非付費用戶組,一個月付費100塊以上的用戶組,等等,只要滿足一定條件的都劃分一個組,區別查看不同組的行為數據
對於使用過程,基本兩個指標
1、時長,用戶單次使用App時長情況,不同使用時長分布情況,大部分人一次使用多久,是幾秒、還是幾分鍾等等
2、頻率,用戶每天打開App多少次,每 1/3/7 天打開App 1/5/10/50次以下的有多少人等等
對應 App 提供的特定服務,大概也是如下幾個指標
1、營收,如果是游戲收費類型App,營收是個重要的指標,每天總付費金額/次數/人數,首日/周/月付費率;平均每用戶收入、平均每付費用戶收入;付費頻次/金額分布等
2、事件,App 主要功能觸發統計,每天觸發次數/人數等,比如電商類的加入購物車、收藏、下單等;
3、轉化,轉化主要是指 App 提供的核心服務,用戶使用行為流程,例如電商類型的查看商品、加入購物車、下單、結算、評價等,將這些行為做成一個漏斗形式來分析,比如1000個人查看了商品,但加入購物車的只有500人,下單可能就只有100,但最終結算的估計只有50,評價的可能就更少了。那我們就需要在各個環節做對應的優化,提供轉化率。
9. 怎麼獲取app的調用後台的介面地址
手機安上 Fiddler 的根證書
Fiddler打開自動解密HTTPS
然後就跟抓HTTP一樣
祝你愉快,滿意請採納哦
10. android 怎樣獲取後台的數據
可使用android自帶的httpclient框架,向後台發起請求,獲取數據。
1. GET 方式傳遞參數
//先將參數放入List,再對參數進行URL編碼
List<BasicNameValuePair> params = new LinkedList<BasicNameValuePair>();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1", "數據")); //增加參數1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2", "value2"));//增加參數2
String param = URLEncodedUtils.format(params, "UTF-8");//對參數編碼
String baseUrl = "伺服器介面完整URL";
HttpGet getMethod = new HttpGet(baseUrl + "?" + param);//將URL與參數拼接
HttpClient httpClient = new DefaultHttpClient();
try {
HttpResponse response = httpClient.execute(getMethod); //發起GET請求
Log.i(TAG, "resCode = " + response.getStatusLine().getStatusCode()); //獲取響應碼
Log.i(TAG, "result = " + EntityUtils.toString(response.getEntity(), "utf-8"));//獲取伺服器響應內容
} catch (ClientProtoco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2. POST方式 方式傳遞參數
//和GET方式一樣,先將參數放入List
params = new LinkedList<BasicNameValuePair>();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1", "Post方法"));//增加參數1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2", "第二個參數"));//增加參數2
try {
HttpPost postMethod = new HttpPost(baseUrl);//創建一個post請求
postMethod.setEntity(new UrlEncodedFormEntity(params, "utf-8")); //將參數填入POST Entity中
HttpResponse response = httpClient.execute(postMethod); //執行POST方法
Log.i(TAG, "resCode = " + response.getStatusLine().getStatusCode()); //獲取響應碼
Log.i(TAG, "result = " + EntityUtils.toString(response.getEntity(), "utf-8")); //獲取響應內容
} catch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ientProtoco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