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怎樣辨別金銀的真假

怎樣辨別金銀的真假

發布時間: 2022-02-25 00:43:47

『壹』 如何辨別金銀珠寶的真假

金銀都有成色的,你仔細看每件東西上都有寫的,有些是999,這個是國家規定的金銀器的真偽鑒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其材料質地的鑒別,二是對其製造年代的鑒別。根據現在的科學技術手段,對金銀器質地的鑒別已能做出比較精確的制定。對金銀器材料質地的鑒別,從經驗上亦積累了一些簡便易行的方法。 首先,金的密度大,一般來說對於相同體積的金屬物,金製品要重得多,太輕的製品必是偽品;其次,金銀的硬度小、質地軟、延展性強,若用金屬物在金銀製品上輕輕劃試,一般留下凹痕的為真品,留下劃痕的是偽品;再次,金銀的化學性質較穩定,特別是金,在空氣中不易氧化,而銅鐵製品均易氧化生銹。金在酸性溶液中其顏色不變,而銅製品觸到硝酸便會失去光澤。如是鍍金,表層鍍金容易脫落,不僅脫落部分易生銹,即使鍍金錶面也易被銅覆蓋。 當然,古代的金銀器出土時,有些表層帶有銅銹,特別是銀製品。這種情況是由於金銀器在出土前接觸過其他腐蝕的銅,如與銅器一起隨葬,而沾染了銅銹。另一個原因,則是古代大多數銀器的質地是含有一定成分的銅合金,當銅氧化腐蝕後,便在銀器上形成了銅銹覆蓋層。不過這種情況大多可以經過除銹垢處理,以復原器物的本來面目。此外,富有經驗的人還可以通過器物的聲音、味道以及顏色、手感等,來辨別金銀器的真偽。不過,這需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積累。 此外,與偽造古代的銅、玉等器物不同的是,偽造金銀器最常見的是在材料質地上作假,多是以謀取高額利潤為目的。在年代上作偽者尚不多見,這也造成對金銀器年代的鑒定工作,無論從理論上抑或實踐經驗上都顯得不足,缺乏這方面的系統研究和經驗總結。 純金(含金量為99.99%)質地較軟,牙咬有印,容易彎折,色澤金黃、純正、柔和,手感沉重,有沉甸甸的感覺。K金質地稍硬,牙咬無印,色澤是黃中帶白,並依K數的減小,白色漸增,黃色漸淺。K金的手感不如純金沉重。 易與黃金相混淆的種類較多,有的是鍍金,有的是包金。下面就其種種簡要說明一下: 鍍金是在其它的金屬表面用電鍍法鍍上一層金色,顏色與真金相仿,金黃光亮,新時較難辯認。但鍍金手感較輕飄,質地較硬,牙咬無印,用久易褪色。有的電鍍不好的鍍金,顏色不是發紅就是發白,或者發花。 色金是指在其它金屬表麵包上24K或22K的金箔,如金箔的K數太低,其柔軟性較差。包金的外觀與真黃金相似,金光閃閃,又不易褪色,使人真假難辯。但仔細觀察首飾的凹陷處、夾角處、背後等,可以發現有金箔凹凸不平,有翹邊起皮的現象。如上有斷裂接頭,可從此看到金屬材料的斷面是外黃里白。此外,包金的手感也較輕,質地較純金硬,牙咬無印,不易彎曲,久戴金箔易起皮脫落。 銅質色為黃中帶紅,發假,光澤較暗,質地較軟,重量輕飄。銅合金(銅錫合金),顏色發白,質硬質輕,掉色,會使皮膚發黑。

『貳』 怎麼辨別真假金銀

般的貴金屬首飾都會有正規的標志,那麼識別銀飾就變的很簡單:只要看銀飾品的不顯眼的地方有沒有鋼印就可以(如戒圈內側、項鏈連接處、掛墜底面等等): 銀首飾有以下幾個鋼印 1:純銀:有「S925」或「Ag925」的標志(前者多一點),表示了此金屬含銀量為92.5%。這是最常見的標志,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首飾銀,也是一般賣銀的(不要往歪了想!)常用的標志。 2:足銀:有「S990」或「Au990」的標志(後者多一點),表示了此金屬含銀量為99%(相當純啊!)。這種標志多用於:銀錠、銀元寶、銀擺設等大件銀飾上。 3:包銀、鍍銀:有「SL」或「FS」的鋼印,就說明了這種首飾是鍍銀的,其價值不用我說了吧! 4:沒有鋼印的:那就極有可能是普通金屬了。 (1)查硬度 銀首飾成色越高質地越柔軟,表面越潔白光潤。以60克左右的銀鐲子為例,如用手一拉就開,沒有彈力,其成色在95%左右;如有點彈力,成色約在80%-90%;如彈力較大,成色則在70%以下。 (2)看茬口 把銀飾品剪開或折開,看其茬口的顏色。如飾品柔軟,茬口粗而柔,稍帶微紅,成色約在95%左右;如用手彎折較硬,茬口白而帶灰,或略有微紅,成色約在90%左右;如硬度較大,茬口淡紅色、黃白或帶灰色,成色約在80%左右;如彎折堅硬,茬口呈微紅、微黃、土黃等色,成色約在70%左右;如茬口紅中帶黑,或黃中帶黑,成色在60%一下。 (3)銀葯抹試 將銀飾品在試金石上磨出銀道(與試黃金相同),用銀葯(銀葯是用銀粉與水銀混合成軟體狀)在銀道上塗抹,掛銀葯多的成色就高,掛銀葯少的成色就低,不掛銀葯的為假貨。 (4)辨色法 用眼力來識別其成色及真假。成色高的,看上去潔白、細膩、有光澤,並在首飾上印有廠家、店號等標記;成色低的,色呈微黃,做工粗糙;假的銀首飾色澤灰暗,不光潔。 (5)折彎法 用手指捏住折彎,成色高的軟而柔韌,易彎不易折斷;質次的折彎時較硬,或勉強折動,有的甚至無法用手指折動;包銀的經折彎或用錘子敲幾下會裂開;假的就經不起折彎,易斷裂。 (6)拋擲法 成色高的銀飾品重,拋在台板上跳不高,有「噗嗒」之聲;假的或成色低的則輕,拋在台板上彈起甚高,發出的聲音比較清脆。 (7)硝酸鑒別法 用玻璃棒將硝酸滴於銀首飾銼口處,成色高的呈糙米色,隱綠或微綠;成色低的呈深綠色,甚至黑色。 此外,購買銀首飾時還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質量挑選: (1) 看焊接。有的銀飾品是經過焊接而成的,因此要看焊接是否干凈利落,有無假焊或開焊現象。 (2) 看光亮度。要求鍍色純正,光亮度強。 (3) 看鑲面。要牢固、周正。 (4) 看勾爪。要看勾爪有無毛刺,是否扎手、刮衣服,佩戴是否方便

『叄』 如何簡單的辨別金銀的真假

觀色辨聲
從外觀上看,銀首飾多為微微帶黃的銀白色,有潤色,光亮度強。
若從色澤上無法判斷,也可以將其輕擲到地面。一般標准銀首飾落地後聲音沉悶,無彈力,而若為銅質,其聲更高且尖,韻聲急促而短。
檢測軟硬度
白銀硬度較低,消費者可以通過用手輕折銀飾的方法來檢測其含銀量。若銀飾易彎不易斷,則說明其成色高,反之則說明成色不足。也可以用大頭針劃不起眼的地方,如果首飾上留有痕跡而又不太明顯,那可大概判定為白銀飾品;而若針頭打滑,在其表面很難留下痕跡,那基本可以判定為鍍銀的銅質飾品。
化學檢測法
還有一種比較靠譜的方法就是採用化學檢測法。銀遇任何酸都會變色,甚至溶解。如果在銀首飾的內側滴上一滴濃鹽酸,會立即生成白色苔蘚狀的氯化銀沉澱。不過這種方法對銀飾有一定的損毀,建議謹慎使用。

『肆』 判斷金銀的真假

◆鑒別黃金真偽的簡單方法有哪些?

人們在社會上最長見的黃金中,生金有砂金;熟金中有清色金;清色金中以各式金飾口、金條、金器皿為主。鑒定這些黃金真偽的一般方法是用硝酸眯之,如無反應則大都是黃金,但也有如白金(鉑)和少數貴稀金屬也不怕硝酸的,但人們不常接角這類金屬。

砂金中的摻假手段很多,主要有:

(1) 黃銅鍍金類、摻銅末和摻黃鐵礦的砂金;

(2) 銀鍍金類的摻銀末的砂金;

(3) 摻爐缸末的砂金。

●一般第一類摻假的砂金,只要用急火燒之就可初步判定是否造假,如有許多黑色物出現則必摻假無疑,如被驗砂金全然不變,則是真砂金;或用砂酸點其磨道 ,如磨道變化或消失,則是假砂金。

●第二類假砂金中由於銀不易被火燒變色,所以可用剪切開砂金團,在放大鏡下看截面有無白點,如有則是假砂金;或再用硝酸點之磨道,如有白點生成則是摻銀類砂金。

●第三類砂金最具欺騙性,因為爐缸灰之類不怕燒,也不怕酸,這時最好用王水(鹽酸與硝酸3:1的混合劑),點其磨首,如磨道消失則是真砂金,如仍有明顯痕跡則是摻缸末之類的假砂金了。

●人們常見的熟金中的清色金鑒別有口訣,就是:掂重量,看色澤,審音韻、折軟硬、用酸點。由於黃金密度要明顯大於銅、銀、鉛、鋅等常見金屬,它和同體積的銀銅相比,大約重其2倍。如果物品是黃金的話,有沉甸甸的感覺,這就是人們部的「金墜手」,反之則輕飄飄的。

●黃金是有它獨特的金黃色光澤(低成色例外),純金置於強烈光線下會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這是其它金屬包括銅在內所不具備的。

●成色高的黃金,擲於地時的聲音無韻無彈力,而成色低的黃金音質稍亮,而銅製品擲於地時,聲音響亮。因此,根據敲擊物的聲音可幫助我們將常見金屬和黃金區別出來。

●黃金有很好的延展性和硬度小的特點,純金折而柔軟,銅條折之費力。或用大頭針(指甲也行)劃之,用力不大而痕跡明顯則是黃金,而銅類用力稍大而痕跡稍差。折軟硬只適用戒指、金絲之類,對於金條、金幣、金磚之類,則較困難。用磨首判斷金的真偽也很有效,只是要用被檢物不同的方位磨之,如幾條磨道顏色明顯不同,則摻假無疑。

●對於上述幾種熟金的鑒別方法都不相信時,則只能用硝酸點了,即用硝酸點其磨道來判定其真假。

◆黃金首飾鑒別

1.真品用手摺彎時質軟,易彎不斷,用手一拉易直,用較硬的東西劃一下會有痕跡.

2.黃金飾品拋在地板上發出"噗嗒"之聲,假的聲音尖亮,且比真金跳得高.

3.真的色深黃,過分紅為偽金,淺色為銀質,鋁質等混合金.

4.真的較重,假的較輕.

5.真的火不變色,假的不耐火,變成黑紫色,不光亮.

6.真的燒紅後即淬入水中,色澤不變.

◆金玉首飾的鑒別

●首先注意含金量,我國以足赤,足金,八成,七成,九成和十成等字樣標明,國際上用"K"表含金量,24K為足金,含量99.6%左右, 22K為91.3%,20K為83%, 18K為75%,14K為58.3%, 12K為50%。

●鑒別玉石首飾:真的玉石非常堅硬耐磨,玉石內部有裂紋則品質低劣, 凡假玉石,表面有皺紋,內部有氣泡,重量輕,硬度小,互敲時聲音清脆.

◆稀金首飾的鑒別

稀金飾品以銅為主要原料,適當添加微量元素而成的合金,不含金,外觀呈14--24K黃金色澤,耐磨性比黃金好,比重比黃金輕.C20K,C18K,C14K等字樣表示相當於20K,18K,14K黃金色澤之意,色似而質不是.

◆阿基米德判斷黃金真假

敘古拉國王艾希羅交給金匠一塊黃金,讓他做一頂王冠。王冠做成後,國王拿在手裡覺得有點輕。他懷疑金匠摻了假,可是金匠以腦袋擔保說沒有,並當面拿秤來稱,結果與原來的金塊一樣重。國王還是有些懷疑,可他又拿不出證據,於是把阿基米德叫來,要他來解決這個難題。

回家後,阿基米德閉門謝客,冥思苦想,但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他的夫人逼他洗澡。當他跳入池中時,水從池中溢了出來。阿基米德聽到那嘩嘩嘩的流水聲,靈感一下子冒了出來。他從池中跳出來,連衣服都沒穿,就沖到街上,高喊著:"優勒加!優勒加!(意為發現了)"。夫人這回可真著急了,嘴裡嘟囔著"真瘋了,真瘋了",便隨後追了出去。街上的人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也都跟在後面追著看。

原來,阿基米德由澡盆溢水找到了解決王冠問題的辦法:相同質量的相同物質泡在水裡,溢出的水的體積應該相同。如果把王冠放到水了,溢出的水的體積應該與相同質量的金塊的體積相同,否則王冠里肯定摻有假。

阿基為德跑到王宮後立即找來一盆水,又找來同樣重量的一塊黃金,一塊白銀,分兩次泡進盆里,白銀溢出的水比黃金溢出的幾乎要多一倍,然後他又把王冠和金塊分別泡進水盆里,王冠溢出的水比金塊多,顯然王冠的質量不等於金塊的質量,王冠里肯定摻了假。在鐵的事實面前,金匠不得不低頭承認,王冠里確實摻了白銀。煩人的王冠之謎終於解開了。

『伍』 怎樣分辨金銀珠寶真假

金銀都有成色的,你仔細看每件東西上都有寫的,有些是999,這個是國家規定的金銀器的真偽鑒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其材料質地的鑒別,二是對其製造年代的鑒別。根據現在的科學技術手段,對金銀器質地的鑒別已能做出比較精確的制定。對金銀器材料質地的鑒別,從經驗上亦積累了一些簡便易行的方法。
首先,金的密度大,一般來說對於相同體積的金屬物,金製品要重得多,太輕的製品必是偽品;其次,金銀的硬度小、質地軟、延展性強,若用金屬物在金銀製品上輕輕劃試,一般留下凹痕的為真品,留下劃痕的是偽品;再次,金銀的化學性質較穩定,特別是金,在空氣中不易氧化,而銅鐵製品均易氧化生銹。金在酸性溶液中其顏色不變,而銅製品觸到硝酸便會失去光澤。如是鍍金,表層鍍金容易脫落,不僅脫落部分易生銹,即使鍍金錶面也易被銅覆蓋。
當然,古代的金銀器出土時,有些表層帶有銅銹,特別是銀製品。這種情況是由於金銀器在出土前接觸過其他腐蝕的銅,如與銅器一起隨葬,而沾染了銅銹。另一個原因,則是古代大多數銀器的質地是含有一定成分的銅合金,當銅氧化腐蝕後,便在銀器上形成了銅銹覆蓋層。不過這種情況大多可以經過除銹垢處理,以復原器物的本來面目。此外,富有經驗的人還可以通過器物的聲音、味道以及顏色、手感等,來辨別金銀器的真偽。不過,這需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積累。
此外,與偽造古代的銅、玉等器物不同的是,偽造金銀器最常見的是在材料質地上作假,多是以謀取高額利潤為目的。在年代上作偽者尚不多見,這也造成對金銀器年代的鑒定工作,無論從理論上抑或實踐經驗上都顯得不足,缺乏這方面的系統研究和經驗總結。
純金(含金量為99.99%)質地較軟,牙咬有印,容易彎折,色澤金黃、純正、柔和,手感沉重,有沉甸甸的感覺。K金質地稍硬,牙咬無印,色澤是黃中帶白,並依K數的減小,白色漸增,黃色漸淺。K金的手感不如純金沉重。
易與黃金相混淆的種類較多,有的是鍍金,有的是包金。下面就其種種簡要說明一下:
鍍金是在其它的金屬表面用電鍍法鍍上一層金色,顏色與真金相仿,金黃光亮,新時較難辯認。但鍍金手感較輕飄,質地較硬,牙咬無印,用久易褪色。有的電鍍不好的鍍金,顏色不是發紅就是發白,或者發花。
色金是指在其它金屬表麵包上24K或22K的金箔,如金箔的K數太低,其柔軟性較差。包金的外觀與真黃金相似,金光閃閃,又不易褪色,使人真假難辯。但仔細觀察首飾的凹陷處、夾角處、背後等,可以發現有金箔凹凸不平,有翹邊起皮的現象。如上有斷裂接頭,可從此看到金屬材料的斷面是外黃里白。此外,包金的手感也較輕,質地較純金硬,牙咬無印,不易彎曲,久戴金箔易起皮脫落。
銅質色為黃中帶紅,發假,光澤較暗,質地較軟,重量輕飄。銅合金(銅錫合金),顏色發白,質硬質輕,掉色,會使皮膚發黑。參考資料:
http://www.cbex.com.cn/lcjs/goldinfo18.shtml

『陸』 怎樣識別金銀的真假

黃金飾品的鑒別

鑒別黃金需要有一定的經驗。這里只簡單地介紹一些鑒別方法。

(1)看顏色:黃金首飾純度越高,色澤越深。在沒有對金牌的情況下可按下列色澤確定大體成色(以青金為准則。所謂青金是黃金內只含白銀成分);深赤黃色成色在95%以上,淺赤黃色90--95%,淡黃色為80--85%,青黃色65—70%,色青帶白光只有50--60%,微黃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通常所說的七青、八黃、九赤可作參考。(2)掂重量:黃金的比重為19.32,重於銀、銅、鉛、鋅、鋁等金屬。如同體積的黃金比白銀重40%以上,比銅重1.2倍,比鋁重6.1倍。黃金飾品托在手中應有沉墜之感,假金飾品則覺輕飄。此法不適用於鑲嵌寶石的黃金飾品。

(3)看硬度:純金柔軟、硬度低,用指甲能劃出淺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黃金飾品比成色低的柔軟,含銅越多越硬,折彎法也能試驗硬度,純金柔軟,容易折彎,純度越低,越不易折彎。

(4)聽聲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拋擲,會發出叭噠聲,有聲無韻也無彈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黃金聲音脆而無沉悶感,一般發出「當當」響聲,而且聲有餘音,落地後跳動劇烈。

(5)用火燒:用火將要鑒別的飾品燒紅(不要使飾品熔化變形),冷卻後觀察顏色變化,如表面仍呈原來黃金色澤則是純金;如顏色變暗或不同程度變黑,則不是純金。一般成色越低,顏色越濃,全部變黑,說明是假金飾品。

(6)看標記:國產黃金飾品都是按國際標准提純配製成的,並打上戮記,如「24K」標明「足赤」或「足金」;18K金,標明「18K」字樣,成色低於loK者,按規定就不能打K金印號了。目前社會上不法分子常用製造假牌號、仿製戳記,用稀金、亞金、甚至黃銅冒充真金,因而鑒別黃金飾品要根據樣品進行綜合判定來確定真假和成色高低。

鑒別純銀飾品
首先要查印記,按國家標准「GB1187-8P」的規定,含銀量不小於925‰的稱為925銀,打銀925印記;含銀量不小於990‰的稱足銀,打足銀印記,或打銀990印記。

其次,純度愈高,銀色愈潔白,表面細膩,均勻發亮,有潤色。如果含鉛質,表面帶有青灰色;如含銅質,表面粗糙有乾燥感。被氧化了的白銀盡管表面有「黑銹」,但其色澤黑而呈光亮,鉛、錫、白銅則沒有光澤。

由於白銀密度較一般常見金屬略大,一般地講:「鋁質輕,銀質重,銅質不輕也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對其是否為白銀作出初步判斷。此外,白銀硬度較銅低,而較鉛、錫大,故可用大頭針稍用力劃實物的表面進行測試,如留有痕跡而又不太明顯,便可初步判定為白銀飾品。

對於市場上常見的偽造白銀,趙經理講,偽造白銀一般是用白銅、鉛、錫、鋁等製造的,其特點是:白銅質的外表呈灰白色,茬口呈磚灰色,生綠銹;鉛質的呈灰藍色,質軟,用指甲可劃出道痕;錫質的呈銀白色,質軟;鋁質的呈白灰色,質地較軟,比重輕。

『柒』 金銀首飾真假如何鑒別

金銀首飾有幾種鑒別方法:

①鐫銘識別:真金飾品都刻有字型大小和標記,如24K、18K、14K、12K、「足赤」、「九呈(成)」,「五呈(成)」,並有銀樓金店商號地名。白金飾品刻有「白金」、「P.t」,「P.m」;銀的加蓋「足銀」、「九星銀」等。

②濃硝酸滴試:硝酸滴於黃金、白金上不變色,滴於銅上變綠色,滴於銀上變黑色。

③觀感與手感:真金黃而亮,手感份量重。假金、仿金亮度差,手感份量輕。

④加熱試驗:金子在1000℃內不變色,仍有光澤。而銅燒煉後即變色。

⑤成份的鑒別:國內一般均用試金石板,用磨下的金粉末與原有的試金石板對照。

『捌』 真假金銀怎樣辨別

銀飾雖然不算貴重,但也有真有假,通常有下列幾種識別方法。

辨色法: 用眼觀察,看上去潔白、有光澤,做工細,並在首飾上印有店號的,為成色高的銀首飾;色澤差,無光澤的多為假銀首飾。

折彎法: 用手輕折銀首飾,易彎不易斷的成色較高;僵硬、勉強折動的成色較低;經折彎或用錘子敲幾下就會裂開的為包銀首飾;經不起輕折,且易斷的為假貨。

硝酸鑒別法: 用玻璃棒將硝酸滴於銀首飾銼口處,呈糙米色、微綠色的成色較高;呈深綠、黑色的成色較低。

拋擲法: 將銀首飾從上向下拋在台板上,彈跳不高,聲音平穩的為成色高的銀首飾;拋在台板上跳得較高,聲音尖亮的,為假的或成色低的銀首飾。

銀飾不以重量論價格,價格完全由設計和手工而定,因此選擇銀飾的唯一標准就是你是否喜愛。

『玖』 怎樣辨別真假金銀

如何鑒別金銀首飾,是門需要引起大家重視的學問,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90%以上成色黃金無雜質
對於黃金,70%以上成色的黃金首飾色澤黃中帶青,80%以上成色者基本是黃色,而只要成色達90%以上,包括我們常常說的九九金、九五金,色調明快,沒有任何黑、灰、藍混合雜質。
高成色的白銀首飾,看上去潔白、細膩、有光澤,並在首飾上印有廠家、店號等標記;而成色低的,色呈微黃,做工粗糙,假的銀首飾色澤灰暗,不光潔。
高成色白銀沒有彈力
另外,可以通過掂重量來鑒別真金白銀。黃金體小質重,放於掌心掂量,有明顯的沉墜感。而且,純金質較軟,一般無法做成造型復雜、鏤空雕刻的首飾,如果遇到造型太過復雜的首飾,就要提高警惕。
銀首飾成色越高質地越柔軟,我們可檢測其彈力如何。用兩只手握住銀鐲子,如用手一拉就開,沒有彈力,則其成色多在95%左右;如有些彈力,則成色約在80%~90%;如彈力較大,成色則在70%以下。
「死聲」就是黃金
成色高的黃金首飾,擲於水泥地上會有沉悶的叭嗒聲,並有聲而無韻,並不回跳,俗稱發出「死聲」。相反,成色低的金飾,拋在水泥地上有韻且聲響尖長,並稍有回跳。
白銀鑒別與之類似,成色高的銀飾品比重也很大,拋在台板上跳不高,有「噗嗒」之聲;假的或成色低的則比重要小,拋在台板上能彈起很高,發出的聲音比較清脆。
高成色白銀易彎不易折斷
金首飾的成色越高越柔軟,越無彈性,真金用牙咬或針劃都會有輕痕,以手摺無斷紋,火燒後不會變色。成色低的、假的則剛好相反。而對於白銀,用手指捏住折彎,成色高的軟而柔韌;質次的折彎時較硬,或勉強折動,有的甚至無法用手指折動;包銀的經折彎或用錘子敲幾下就會立刻裂開;假的就經不起折彎,容易斷裂。
至於要區分九五金或九九金,市民一般無法做到,需要求助於專業部門的專業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