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年湖北省成人高考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怎麼報名報名條件是什麼
2022年湖北省成人高考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怎麼報名?報名條件是什麼?
各省報名形式各有不同,大部分地區都是採用的網上報名的形式,個別地區是現場報名,具體的形式根據當地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成人高考報名的通知為准。
想報名成人高考的同學現在可提交報名資料給張老師,因為每年各院校的招生名額有限,特別是今年,疫情越來越反復,成人高考報名學員不能超過全日制學員的80%,
尤其是名校的熱門專業,名額報滿即停止報名。
所以報名要趁早,不僅要佔名額,還需要佔區域考位,不要等到下半年才報名的時候才發現報不上,早點報名還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復習備考,從容上陣。
湖北省成人高考報名咨詢2022年湖北省成人高考報名流程:
將如何報名前,我們要先熟悉成考的流程,一般1-8月份是准備考試復習階段;8月份預約報名;9月份繳納報名費;10月份全國統一考試(2022年湖北省成考時間是10月15-16日兩天);11月份公布成績。具體考試時間如下:
1、考生確定報考院校及專業
2、考生選擇報考級別:高起專,專升本還是高起本
3、預報名學習,各機構有針對性的開展考前輔導
4、網報與確定,填寫個人信息,報考志願,繳費並確認信息
5、參加全國統一考試(每年10月第三個星期六、星期天)
6、錄取
7、發放錄取通知書
8、入學籍
成人高考目前以網路教學為主,網上學習,期中期末考試也是以網上考試為主,筆試為輔。畢業年限一般高起專2.5年,專升本2.5年,高起本5年。
湖北省成人高考報名咨詢
高中升專科、本科報名條件:
1、報考「高起本」或「高起專」的考生應具有高中畢業文化程度;
解釋:這里說的高中文化程度,也包括初中、中專畢業生。在首此升校生除外!
2
專科升本科報名條件:
1、報考「專升本」的考生必須已取得經教育部審核注冊的國民教育系列高等學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機構頒發的專科畢業證書、本科結業證書或以上畢業證書。
解釋:簡單的說,需要當前專科學歷證明。其次,通過成考、自考、網路遠程教育獲取的學歷證明也可以報考。在校生除外。
報名時間:8月網上報名,9月現場確認,10月考試,12月錄取,次年3月入學籍,學制為2.5年。
湖北省成人高考報名咨詢各省報名形式各有不同,大部分地區都是採用的網上報名的形式,個別地區是現場報名,具體的形式根據當地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成人高考報名的通知為准。
想報名成人高考的同學現在可提交報名資料給張老師,因為每年各院校的招生名額有限,特別是今年,疫情越來越反復,成人高考報名學員不能超過全日制學員的80%,
尤其是名校的熱門專業,名額報滿即停止報名。
所以報名要趁早,不僅要佔名額,還需要佔區域考位,不要等到下半年才報名的時候才發現報不上,早點報名還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復習備考,從容上陣。
湖北省成人高考報名咨詢2022年湖北省成人高考報名流程:
將如何報名前,我們要先熟悉成考的流程,一般1-8月份是准備考試復習階段;8月份預約報名;9月份繳納報名費;10月份全國統一考試(2022年湖北省成考時間是10月15-16日兩天);11月份公布成績。具體者老考試時間如下:
1、考生確定報考院校及專業
2、考生選擇報考級別:高起專,專升本還是高起本
3、預報名學習,各機構有針對性的開展考前輔導
4、網報與確定,填寫個人信息,報考志願,繳費並確認信息
5、參加全國統一考試(每年10月第三個星期六、星期天)
6、錄取
7、發放錄取通知書
8、入學籍
成人高考目前以網路教學為主,網上學習,期中期末考試也是以網上考試為主,筆試為輔。畢業年限一般高起專2.5年,專升本2.5年,高起本5年。
湖北省成人高考報名咨詢
高中升專科、本科報名條件:
1、報考「高起本」或「高起專」的考生應具有高中畢業文化程度;
解釋:這里說的高中文化程度,也包括初中、中專畢業生。在校生除外!
2
專科升本科報名條件:
1、報考扒畢「專升本」的考生必須已取得經教育部審核注冊的國民教育系列高等學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機構頒發的專科畢業證書、本科結業證書或以上畢業證書。
解釋:簡單的說,需要當前專科學歷證明。其次,通過成考、自考、網路遠程教育獲取的學歷證明也可以報考。在校生除外。
報名時間:8月網上報名,9月現場確認,10月考試,12月錄取,次年3月入學籍,學制為2.5年。
湖北省成人高考報名咨詢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自考/成考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2. 結合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談談如何將網路融入學習生活。
一、數學適應源於生活,用於創設問題情境
生活中充滿了數學,數學就在我們周圍,讓學生學習數學,可從他們已有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有目的的,合理地創設出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抽象成有興趣的數學問題,只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就會大大增加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就會主動地去開啟智慧之門。
例如,在學習歸一應用題時,我出示了這樣一道習題,讓學生練習。「使用139全球通手機,月租費50元,每分鍾通話費0.4元;而某一人用136神州行手機,沒有月租費,每分鍾通話費0.6元,而這個人用136手機,每月計費150元以上,若他要換用全球通手機合算嗎?」這些題目,是學生從示接觸過的,又很貼近學一的現實生活。通過讓學生業計算,既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對現實生活的了解,又很好地創造了生活的新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又例如,在學習「圓的面積」的時候,可以設置疑問。「為什麼自來水的管道是圓形的而不是長方形的」、「你們有沒有見過正方形的自來水管」,這樣一個帶有生活常識的問題。一提出,學生馬上對它充滿興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這樣使教材的內容融入趣味的生活情節中,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新知識,使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誘發學生再次學習的興趣。
二、數學知識用於生活,使學生了解生活實際
在數學教學中,除了要講清概念外,使學生正確理解各個知識點和概念,更要注意知識的實用性,在練習的過程中,要把數學知識用到實際中來,要從多方面來考慮數學問題,來打開學開學生的眼界,增加學生信息量,了解生活的實際。
如美國第三次全國進展評估中有這樣一個試題是:每輛卡車可載36名士兵,現在有1128個士兵需要用卡車送到練營地,問需要多少輛卡車?乍一看,這是個很簡單的除法應用題,測試的結果也表明,有70%的學生正確地完成了計算,即得出了36除1128商是31,余數為12。然而,在此基礎上,只有23%的學生給出了32這一正確的答案,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這說明了學生沒有把這一問題看成是真正的問題,沒有從實際生活的角度去想這個問題,而只是把題目看成是虛構的數學問題,為了練習而杜撰的故事。他們所做的事就是進行計算把得數寫出來,這也是一些學生的通病,只注重機械練習,而很少考慮其他問題。這只是數學教學中的小小一例,在教學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我們的數學要加強真實感要把所學的知識用於解決實際問題,學數學要為生活服務,從而來增加學生的數學意識。
三、從數學實踐活動入手,拓展數學視野
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對於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愛好、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例如,在教學中,讓學生到操場上去走走、跑跑、測測、量量,讓學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離,並讓學生辨別步測與目測的差別;讓學生到食堂去看看、稱稱,根據各種水果、蔬菜的重量,使學生去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實際重量等等,這些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不僅可獲得數學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對數學學習充滿樂趣。
一、走進生活,用數學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
世界之大,無處不有數學的重要貢獻。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以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既是數學教學目標之一,又是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的需要。在教學中,要使學生接觸實際,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滿了數學,數學就在你自己的身邊。
例如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導入中,我設計了這樣一段:你們知道在我們人體上的許多有趣的比例嗎?將拳頭翻滾一周,它的長度與腳底長度的比大約是1:1,腳底長與身高長的比大約是1:7……知道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處,到商店買襪子,只要將襪子在你的拳頭上繞一周,就會知道這雙襪子是否合適你穿;如果你是一個偵探,只要發現罪犯的腳印,就可以估計出罪犯的身高……這些都是用身體的比組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比例,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此外教師還可結合學生年齡特點,設計一些「調查」、「體驗」、「操作」等實踐性強的作業,讓學生在活動中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如教學「單價、數量、總價」三者關系應用題前可布置學生做一回小小調查員,完成下列表格:
品名黃瓜白菜蘿卜豬肉
單價(元)
數量(千克)
總價(元)
這樣做,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感性認識,減緩他們在學習上坡度,對他們深刻理解單價、數量、總價三者之間的關系有很大幫助。再如學習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後,可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學習了圓的知識後,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說明為什麼車輪的形狀是圓的,三角形的行不行?還可以讓學生想辦法找出鍋蓋、臉盆的圓心在哪兒;……這樣大大豐富了學生所學的知識,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周圍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生活中間,並不神秘,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感悟數學的真諦,進而激起從小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情感,促進學生的思維向科學的思維方式發展,培養學生自覺地把所學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的意識。
二、感悟生活,架構數學與生活的橋梁:
「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有用的數學應當為人人所學」成了數學教學改革實驗的口號。教學中我聯系生活實際,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用具體生動、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釋數學問題。
1、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
在上「用字母表示數」一課的內容時,我用CAI課件演示李蕾同學拾金不昧的情景,緊接著播出一則「失物招領啟事」:
失物招領
李蕾同學在校園升旗台附近拾到人民幣A元,請失主前來少先隊大隊部認領。
校少先隊大隊部
2002.3
學生驚奇於數學課上老師怎麼講起了失物招領的事呢?我和學生通過分析、討論A元所表示的意義,
師:A元可以是1元錢嗎?生1:A元可以是1元錢,表示拾到1元錢。
師:A元可以是5元錢嗎?生2:可以!表示拾到5元錢。
師:A元還可以是多少錢呢?生3:還可以是85元,表示拾到85元錢。
師:A元還可以是多少錢呢?生4:還可以是0.5元,表示拾到5角錢。……
師:那麼A元可以是0元嗎?生5:絕對不可以,如果是0元,那麼這個失物招領啟事就和大家開了一個大玩笑!
師:為什麼不直接說出拾到多少元,而用A元表示呢?……
由於學生容易認識具體、確定的對象,而用字母表示的數是不確定的、可變的,因此開始學習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本題中的「失物招領啟事」是學生所熟悉的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慾望,學生便能不由自主地參與到解題過程中去。在討論交流中,集思廣益,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理解了新知,並對所學的知識更理解,掌握地更牢固;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增強了相互幫助、合作的意識,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也鍛煉了學生對社會的洞察力。
2、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及組合圖形的計算後,我嘗試著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老師家有一間兩室一廳的住房,如圖:你能幫幫他算一算這兩室一廳的住的面積有多大?要計算面積有多大我們先要測量哪些長度的面積?在給出一定的數據後讓學生們計算;接下來我還讓學生們回家測算一下自己家的實際居住面積。在這樣一個實際測算的過程中,既提高了興趣,又培養了實際測量、計算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在生活中用。
如,學過了100以內加減法之後,創設了「買汽車」的教學情境:微型汽車大削價,小林花去100元買了幾輛汽車,他買了幾輛汽車,是哪幾輛?
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在我的鼓勵指導下,同學們用式子有序地依次表示為:
(1)把100元分解為兩個數的和:(2)把100元分解為3個數的和:
50+50=100 40+60=100 30+70=10020+80=100 60+20+20=100 50+20+30=100 40+40+20=100 30+30+40=100
(3)把100元分解為4個數的和(4)把100元分解為5個數的和40+20+20+20=100
20+20+20+20+20=100 30+30+20+20=100
學生以發現者的心態去探索、去求新、去尋覓獨創性的答案,這也正驗證了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這種圖文並茂的應用題,使學生感到不是在解應用題,而是在解生活中的問題,鍛煉了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增強了應用題的應用味:漫畫的形式更貼近於兒童的實際生活,學生從圖中獲得各種汽車價錢的信息,又從文字中獲取「小林花去100元」的信息,由於問題具有現實意義,但又不能刻板地歸為哪一種類型,要想解決「買了幾輛汽車,是哪幾輛?」的問題,聯系生活實際,就能得到不同的解法。整個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經歷觀察、分析、概括和歸納等學習過程。不僅鞏固了100以內認識和加法,而且促進數學的交流,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有利於因材施教,體現不同的人學習不同層次的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的趣味與作用。
三、創造生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兩步應用題之後的教學,我讓學生「創作」應用題,學生們積極思考,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一份雞翅8元,一個漢堡包比它貴4元,我吃了一份雞翅和一個漢堡包,你們說我用了多少元?」;「我的媽媽上午買了一斤青菜,買的蘿卜是青菜的兩倍,請問我的媽媽一共買了幾斤菜?;《西遊記》有62集,《西遊記續集》比它多5集,《西遊記續集》有多少集?」學生們編應用題時眉飛色舞的神態,誇張的動作,幽默風趣的語言常常引起鬨堂大笑。由於題材來自學生所熟知的事物,學生發言積極、語言流暢,思維呈多極化和多元化,得出「雪融化後是春天而不是水」的新思路,因創造而倍感興奮,更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再如學習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識後,讓學生幫助爸爸媽媽算一算本住宅樓每戶應付的水費(電費)是多少;學習了「利息」的知識後,算一算自己在銀行存儲的錢到期後可以拿多少本息;再如學習完「比例尺」一節的知識後,讓學生繪制「我給未來的校園設計平面圖」、「我給生活小區設計平面圖」等等,其對圖表內容的豐富和社會關注程度令人感嘆!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的理論為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開辟了廣袤的原野。「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 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發展了求異思維,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和勇於探究、大膽創新、不斷進取的精神,讓學生親自體會參與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3. 數學與應用數學 這個專業自學好學嗎 看了一下今年的成人高考報名系統,有一個專業叫做 數學與應用數學。
呵呵~~你的勇氣可嘉啊,如果僅僅是為了搭圓派升本,不是太難,我是數學與應用數腔明學的,但要學的好可不容易,我是說相當不容易,有很多東西沒有老師的點撥還真是想不通,主知賀要是你想不到那去,不知道用怎樣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越學的深入,發散性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