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知道真假混聲怎麼練嗎高音上不去,假音又太假了。
很多熱愛歌唱的朋友經常問我混聲偏假怎麼解決,換聲點如何訓練,在初學階段我一般不用換聲點這個詞,因為我覺得,換聲只是聲帶機能的轉換,重輕機能的切換,那麼我們要做到的就是重輕機能的切換所發出來的聲音能夠統一,如果不能做到統一連接那麼這個混聲是不成立的,一到換聲點你就切換,好結果你的聲音全是漏氣的假聲,你聲帶的能力就很難訓練出來,那麼我們如何去訓練呢,我們分兩個渠道來訓練,一是訓練重機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真聲,盡最大程度的把你的真聲拉高,直至過換聲點,那麼這個時候很多人就說了,你聲音太緊啦,這樣唱會吧聲帶搞壞的,其實越拉緊你的聲帶越保險的,之前的課程我反復強調過。反而放鬆你的聲帶去唱更容易疲勞嘶啞,這是我無數次的實驗得出的結論,這個時候我們要做到的就是觸碰你的音高,觸碰的越高,盡管你喉嚨是稍提的聲帶是拉長了些,但是關閉集中的聲音是不假的,一旦你把你的聲音拉向換聲點以上,其實你的聲音無形中就已經混進了你的頭聲《輕機能》那麼幾天以後這個時候我們反過來去練習我們的頭聲《假聲》就會發現你的頭聲將變得更集中有力度了,而且頭聲還能唱的比以前低了,這就證明你聲帶的重機能真聲關閉無形中就給了頭聲一些力量,這個時候我們反復把頭聲練習《輕機能》一段時間,又回過來練習真聲《重機能》這個時候你就會驚訝的發現,我居然能把喉嚨打開降低一些來唱歌了,之前很尖很刺耳的高音將不在變的那麼難聽了,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它們之間形成了一個真聲拉高頭聲拉低互混的一個動作來回的切換訓練,慢慢的把你的換聲點清晰化形成無痕跡的橋接,直到穩定你的喉位所出來的全混聲將不在偏假了。當然此方法只適合絕大部分的人,小部分人的訓練模式將有所變動。所有的訓練都只為一個目的關閉你的聲帶。感冒期間寫下的此片論文!相互學習交流,佳妮維!
⑵ 怎樣唱混聲,就是真假音的混合
混聲發聲法是指喉頭的位置和咽腔打開的長短、寬窄和收縮的比例調節到恰當好處的意思,就是無論唱哪個聲部、無論節奏的變化快慢、音色始終統一沒有痕跡感,並且頭腔共鳴和胸腔共鳴結合的密切。
混合聲發聲狀態為:從低聲區開始,就使聲帶邊緣變薄,參入少量假聲,隨著聲音的上行,假聲成分逐漸增多,但仍不失少量真聲。
聲音有兩種機能,胸聲——真聲(重機能),頭聲——假聲(輕機能),美好的歌唱是這兩種美好結合的結果。一般唱低音時以真聲為主,假聲次之;唱高音時,假聲為主,真聲次之;中聲區時,真假各半,所以有了「高聲低唱,低聲高唱」的調整方法。
(2)怎樣才能把真假的聲音變成無縫擴展閱讀:
練習哼唱時:
(1)身體自然直立,胸部自然擴張,兩肩放鬆,吸進適量(不能過多)的氣息。哼唱時身體一定要保持吸氣的姿勢。
(2)嘴唇松閉,舌頭自然平放,舌尖輕靠著下牙根,下顎和頸部肌肉放鬆,上下牙略微分開,不要咬緊。
(3)哼唱時,應感覺到聲音是集中在鼻腔頂端,眉眼的上方,不論音的高低如何變化,聲音的感覺位置至少要保持在這個高度。
(4)哼唱時鼻、齒、唇可以感覺到輕微的顫動。
「哼鳴」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作。歌唱中的哼鳴練習同生活中的哼鳴動作原則上沒有區別,只是要求「哼鳴」時喉頭放鬆,把「哼」的感覺置於嘆氣的呼吸狀態上,發聲時嘴不張開把「M」音加以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