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資訊 » 可以飛的兒童詩句圖片
擴展閱讀
西瓜視頻可以出現香煙嗎 2025-05-15 22:29:29
做什麼吃雞視頻可以漲粉 2025-05-15 22:28:27
嬰兒脖子痛可以喝酸奶嗎 2025-05-15 22:16:45

可以飛的兒童詩句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1-05 13:09:10

⑴ 自創兒童詩

一、多彩的夢

我枕著藍色的枕巾,夢見了大海;

我枕著紅色的枕巾,夢見了國旗;

我枕著綠色的枕巾,夢見了草原;

我枕著黃色的枕巾,夢見了田野;

我枕著五顏六色的枕巾,

做著多彩的的夢。

二、月亮

天上月亮圓又圓,照在海里像玉盤。

一群魚兒游過來,玉盤碎成兩三片。

魚兒嚇得快逃開,一直逃到岩石邊。

回過頭來看一看,月亮還是圓又圓。

三、小童話

在雲彩的南面,那遙遠的地方,

有一群樹葉說:我們想像花一樣開放。

有一群花朵說:我們想像鳥一樣飛翔。

有一群孔雀說:我么想像樹一樣成長。

四、石榴

石榴花開了,是夏姑姑紮上了

鮮艷的蝴蝶結,石榴果熟了

是秋媽媽在搖著,收獲的紅鈴。

五、好想飛

飛在藍天,飛於白雲,

仰望金色的太陽,俯視下面的綠樹。

飛,我好想飛,

親親小鳥,摸摸飛機,

讓清爽的風吹拂著我的長發。

我要飛到北京,

看看長城,望望故宮。

我要飛到台灣,

向台灣的同胞們問好。

飛,我要飛,

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飛。

⑵ 描寫兒童的古詩

小兒垂釣

朝代:唐朝 作者: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譯文:一個頭發蓬亂、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路人想問路,小兒向路人招招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所見

朝代:清朝 作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上。

村居

朝代:清朝 作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農歷二月,村子前後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煙霧般的凝集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陶醉了。村裡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宿新市徐公店

朝代:宋朝 作者: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譯文:在稀稀疏疏的籬笆旁,有一條小路通向遠方,路旁樹上的花已經凋落了,而新葉卻剛剛長出,樹葉稀疏還不茂密,還沒有形成樹陰。兒童們奔跑著,追捕翩翩飛舞的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飛到一片金燦燦的菜花叢中,孩子們再也找不到它們了。

池上

朝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麼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⑶ 有關於兒童的詩句有哪些

1.關於兒童的詩句有哪些

1.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葉紹翁(宋代)-《夜書所見》

2.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高鼎(清代)-《村居》

3.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胡令能(唐代)-《小兒垂釣》

4.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楊萬里(宋代)-《舟過安仁》

5.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白居易(唐代)-《池上》

2.描寫兒童的詩句有哪些

1、《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2、《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3、《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4、《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5、《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6、《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7、《牧童》【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8、《觀游魚》【唐】白居易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

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9、《田家》【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10、《花影》【宋】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3.描寫兒童的古詩有哪些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牧童》【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花影》【宋】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初夏睡起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田家》【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

飛在青雲端。

4.帶有「兒童」的詩句有哪些

1.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2. 《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3. 《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4.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5. 《牧童》【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孩提: 2~3歲的兒童。指代幼兒時期。

垂髫(tiao):三四歲至七歲(女)、八歲(男)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頂自然下垂的短發)。

總角:八歲(女)、九歲(男)至十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 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總丱』)。

豆蔻: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束發: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兩個 總角解散,紮成一束髻)

5.關於兒童的古詩有哪些

1、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籬笆稀稀落落,一條小路通向遠方,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卻還尚未形成樹陰。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飛入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2、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農歷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村裡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3、所見

清代: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4、小兒垂釣

唐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一個蓬頭發蓬亂、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5、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麼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6、舟過安仁

宋代: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一隻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槳,坐在船中。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原來他們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當帆讓船前進啊。

7、牧童 / 令牧童答鍾弱翁

唐代: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一樣,四處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續悠揚的笛聲。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後的晚霞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8、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代: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梅子味道很酸,吃過之後,余酸還殘留在牙齒之間;芭蕉初長,而綠陰映襯到紗窗上。春去夏來,日長人倦,午睡後起來,情緒無聊,閑著無事觀看兒童戲捉空中飄飛的柳絮。

9、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在一個長滿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滿滿的,山銜住落日淹沒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的的樂曲。

10、稚子弄冰

宋代: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清晨,滿臉稚氣的小孩,將夜間凍結在盤中的冰塊脫下,提在手中。輕輕敲打,冰塊發出穿林而過的響聲,當欣賞者正醉心於那穿林而過的響聲時,忽然卻聽到了另一種聲音--冰塊落地,發出了如玻璃破碎的聲音。

6.描寫兒童的古詩句有哪些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村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夜書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所見》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白居易《池上》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兒垂釣》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楊萬里《舟過安仁》

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元好問《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賈島《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小兒垂釣》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7.10首描寫兒童的詩句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村居》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所見》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賈島《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白居易《池上》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兒垂釣》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夜書所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月夜》

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元好問《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小兒垂釣》

希望能幫助到你

8.有關兒童的詩句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村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夜書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所見》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白居易《池上》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兒垂釣》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楊萬里《舟過安仁》

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元好問《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賈島《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小兒垂釣》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蘇軾《花影》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蔣士銓《歲暮到家》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買。——范成大《賣痴呆詞》

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顏仁郁《農家》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張籍《野老歌 / 山農詞》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蘇軾《守歲》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楊萬里《稚子弄冰》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狎浪兒童,橫江士女,笑指漁翁一葉輕。——吳偉業《沁園春·觀潮》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曹德《三棒鼓聲頻·題淵明醉歸圖》

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怪見溪童出門望,雀聲先我到山家。——劉因《山家·馬蹄踏水亂明霞》

家童掃蘿徑,昨與故人期。——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呂岩《牧童 / 令牧童答鍾弱翁》

⑷ 兒童古詩

兒童古詩

1、《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2、《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3、《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4、《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5、《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6、《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7、《牧童》

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8、《觀游魚》

唐白居易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
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9、《田家》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10、《花影》

宋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11、《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2、《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13、《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4、《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5、《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識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兒童生活的古詩


兒童生活的古詩

1、《牧童》

唐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2、《舟過安仁》

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3、《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4、《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5、《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6、《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枝頭花落末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7、《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8、《牧童》

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9、《觀游魚》

唐白居易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
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10、《田家》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11、《花影》

宋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12、《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圓。
白兔搗葯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描寫兒童的詩句古詩


1、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杜甫《贈衛八處士》

2、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其二

3、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買。范成大《賣痴呆詞》

4、少壯從戎馬上飛,雪山童子未緇衣。劉商《贈頭陀師》

5、潭潭大度如卧虎,邊頭耕桑長兒女。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6、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四》

7、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8、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10、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呂岩《牧童》

11、卧聞兒女誇翁健,詩句年光一樣新。劉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12、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楊萬里《桑茶坑道中》

13、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14、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村居》

15、我亦曾經放鷂嬉,今來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駐游春馬,閑看兒童斷線時。徐文長《風鳶圖十首》

16、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殷堯藩《同州端午》

17、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18、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楊萬里《稚子弄冰》

19、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20、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兒垂釣》

21、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22、舊國迷江樹,他鄉近海門。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皇甫冉《同諸公有懷絕句》

23、東家頭白雙女兒,為解挑紋嫁不得。元稹《織婦詞》

24、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元好問《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25、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白居易《池上二絕》

26、馬啼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怪見溪童出門望,鵲聲先我到山家。劉因《山家》

27、兒女不知來避地,強言風物勝江南。呂本中《連州陽山歸路》

28、下床著新裝,初學小姑拜。低頭羞見人,雙手結群帶。毛鉉《幼女詞》

29、欲吊沈累無所,但有漁兒樵子,哀此寫離憂。張孝祥《水調歌頭過岳陽樓作》

30、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凄涼。杜甫《狂夫》

31、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小兒垂釣》

32、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鳶。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徐渭《風鳶圖詩》其一

33、誰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橫眠秋聽深。時復往來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盧肇《牧童》

34、添瓶澗底休招月,烹茗甌中罷弄花。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35、兒童漫相憶,行路豈知難。元好問《倪庄中秋》

36、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高翥《清明日對酒》

37、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楊萬里《舟過安仁》

38、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39、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袁枚《所見》

40、陂中飢烏啄牛背,令我不得戲壠頭。李涉《牧童詞》

41、龍頭舴艋吳兒競。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42、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蕭衍《東飛伯勞歌》

43、家童鼻息已雷鳴。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44、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45、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46、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小兒垂釣》

47、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48、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白居易《觀游魚》

49、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50、遠牧牛,繞村四面禾黍稠。李涉《牧童詞》

51、牛群食草莫相觸,官家截爾頭上角。李涉《牧童詞》

52、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所見》

53、家童掃蘿徑,昨與故人期。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54、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55、雪中行師等兒戲,夜取蔡州藏袖底。惠洪《題李愬畫像》

56、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57、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58、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王維《渭川田家》

59、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竇叔向《夏夜宿表兄話舊》

60、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61、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卧吹莎草綠。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李涉《牧童詞》

62、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崔道融《溪居即事》

63、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韓愈《聽穎師彈琴》

64、投荒萬里無歸路,雪點鬢繁。度鬼門關,已拚兒童作楚蠻。黃庭堅《採桑子》

描寫兒童生活的古詩


描寫兒童生活的古詩

1、《牧童》

唐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2、《舟過安仁》

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3、《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4、《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5、《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6、《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枝頭花落末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7、《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8、《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9、《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10、《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圓。
白兔搗葯成,問言與誰餐?

11、《與小女》

唐韋庄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12、《池上幼女詞》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小娃撐小艇,未知巧與拙。偷采白蓮回。
向夜在堂前,不解藏蹤跡,學人拜新月。浮萍一道開。

⑸ 關於童趣的詩句大全

1. 童趣詩大全

描寫童真童趣的詩句

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2、《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3、《幼女詞》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4、《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5、《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6、《舟過安仁》

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7、《稚子弄冰》

宋·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黎碎地聲。

8、《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

(其一)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其二)

梅子留酸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9、《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榕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10、《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1、《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12、《牧童》

唐·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13、《幼女詞》

明·毛鉉

下床著新裝,初學小姑拜。

低頭羞見人,雙手結群帶。

1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15、《桑茶坑道中》

宋·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2. 兒童古詩大全

1【年代】:漢 【作者】:兩漢樂府 【作品】:江南 2【年代】:南北朝 【作者】:北朝民歌 【作品】:敕勒歌 3【年代】:唐五代 【作者】:駱賓王 【作品】:詠鵝 4【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嶠 【作品】:風 5【年代】:唐五代 【作者】:賀知章 【作品】:詠柳 6【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之渙 【作品】:涼州詞 7【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之渙 【作品】:登鸛雀樓 8【年代】:唐五代 【作者】:孟浩然 【作品】:春曉9【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翰 【作品】:涼州詞 10【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昌齡 【作品】:出塞 11【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昌齡 【作品】:芙蓉樓送辛漸 12【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維 【作品】:鹿柴 13【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維 【作品】:送元二使安西 14【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維 【作品】: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5【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靜夜思 16【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古朗月行 17【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望廬山瀑布 18【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贈汪倫 19【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0【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早發白帝城。

3. 兒童古詩大全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詠鵝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風 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古郎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碧雲端。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北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浪淘沙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憫農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蜂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江上漁者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惠崇春江曉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蘆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示兒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

4. 童趣的全詩

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鬥,使與台齊;定神細視,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邊飛邊叫,以土礫凸者為丘.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 夏夜裡,蚊群發出雷鳴似的叫聲. 夏蚊成雷,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把叢草當成樹林,花台小草叢雜處,不禁哇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智恢復.我又留幾只蚊子在白色帳子里.又留蚊於素帳中,把它趕到別的院子去!余憶童稚時.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把蟲子,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脫事物本身的樂趣,能張目對日.昂首觀之,項為之強,蹲其身,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正看得出神,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現了千百隻白鶴;抬頭看著它們,原來是一隻癩蝦蟆,舌頭一吐,構成一幅青雲白鶴圖,蚊子當成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成丘陵,低陷部分當成山溝,故時有物外之趣,(便蹲下來)觀察,興味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極大的獸拔山倒樹而來,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以蟲蟻為獸,抽了它幾十鞭子,凹者為壑,神遊其中. 清·沈復譯文,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果真像鶴群在青雲邊上發出叫聲一樣,因為這,我感到高興極了. 我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能清楚地觀察極細小的事物(視力好極了),每遇見細小的東西,連脖子也因此變得僵硬了,我心裡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使身子跟檯子一般高,私擬作群鶴舞空,我便憑著假想在這個境界中游覽,愉快而又滿足,捉住癩蝦蟆全詩,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我那時年紀很小,以叢草為林 展開。

5. 關於兒童趣味的詩(20~30)

桑茶坑道中作者:楊萬里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牧童詩作者:黃庭堅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宿新市徐公店作者: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村居作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所見作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小兒垂釣作者: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舟過安仁作者:楊萬里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池上作者:白居易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牧童 / 令牧童答鍾弱翁作者: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閑居初夏午睡起作者:楊萬里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稚子弄冰作者: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村晚作者:雷震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幼女詞作者:施肩吾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與小女作者:韋庄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巴女謠作者:於鵠巴女騎牛唱竹枝,藕絲菱葉傍江時。

不愁日暮還家錯,記得芭蕉出槿籬。牧豎作者:崔道融 牧豎持蓑笠,逢人氣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觀村童戲溪上作者:陸游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

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

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6. 兒童詩歌大全

題目:我想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樹枝上。

帶著一串花苞, 牽著萬縷陽光, 悠呀,悠—— 悠出聲聲春的歌唱。 我想把腳丫 接在柳樹根上。

伸進濕軟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營養, 長呀,長—— 長成一座綠色的篷帳。 我想把眼睛 裝在風箏上。

看白雲多柔軟, 瞧太陽多明亮, 望呀,望—— 藍天是我的課堂。 我想把自己 種在春天的土地上。

變小草,綠得生輝, 變小花,開得漂亮。 成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願望。

我會飛呀,飛—— 飛到遙遠的地方。 不過,飛向遙遠的地方, 要和爸爸媽媽商量商量……。

7. 誰知道描寫充滿童真童趣的古詩詞,並配上圖片的

詩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舟過安仁》 —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田園雜興》—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牧童》—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村晚 》—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詞 《清平樂 村居》—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卧剝蓮蓬。

⑹ 在宿新市徐公店最能表現兒童天真可愛的詩句是什麼如果你給這一幕起一個名字可以叫做( )圖

在《宿新市徐公店》一詩中,最能表現兒童天真可愛的詩句是:「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如果給這一幕起一個名字,可以叫做(捕蝶)圖 。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作者將彩筆轉入畫面的中心,描繪兒童捕蝶的歡樂場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這兩個動詞十分形象貼切,將兒童的天真活潑、好奇好勝的神態和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而「飛入菜花無處尋」則將活動的鏡頭突然轉為靜止。「無處尋」三字給讀者留下想像回味的餘地,彷彿面前又浮現出一個面對一片金黃菜花搔首踟躕、不知所措的兒童。

這首詩採用了以靜襯動,以景襯人的寫法。前二句寫農村景色,是靜態描寫;後二句寫兒童和蝴蝶,是動態描寫。動靜結合,以靜襯動,形象鮮明,真切感人,別有風趣。

⑺ 關於手機的兒童詩句

1.關於兒童的詩句

1、《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2、《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3、《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4、《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5、《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6、《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7、《牧童》【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8、《觀游魚》【唐】白居易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 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9、《田家》【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10、《花影》【宋】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2.寫一首關於游戲的兒童詩歌

1 [花蕾]

公園里萬紫千紅

花兒朵朵

開得真美

每一朵溫柔的笑靨里

都有孩子們的影子

2 [翅膀]

那小小的 長了翅膀的心

恨不得 飛到太空去

因為

晚上天空的星星

眨眼誘人

想摘滿滿的

一花籃

送給老師和小朋友

3 [激動的眼睛]

在繁花喧囂的日子裡

六月告別春風的季節

一顆顆晶瑩剔透

純潔無比的心翼翼的綻開

翠綠色的幕幔緩緩開啟

舞台上粉黛濃妝的小天使

咿咿呀呀地細訴著

滿樹都是鮮艷的故事

天空湛藍如水

是誰 用潤濕的紅手帕

捂住自己激動的眼睛

4 [七律 兒童節的公園

百花開放笑聲甜,

拂面濃馥六月天。

對對白鴨游碧水,

雙雙木槳盪畫船。

嫦娥羨慕兒童節,

織女思凡懶做仙。

敢問瑤台誰是主?

新蕾初綻正童年。

5[兒童]

我們是初升的太陽,

明天心比天還要高,

今天我們是涓涓小溪,

明天將變成大河,

洶涌咆哮 今天我們是出巢的小鷹,

明天將飛得很高很高。

今天我們是含苞的小花,

明天將奼紫嫣紅,

分外妖嬈。

我們就是我們,

紅領巾在胸前燃燒。

請看明天

我們將舉起山,

挑起河,

捧起現代化的祖國,

飛向金色的目標……

6[獻給六一兒童節的詩 ]

花蕾是你的年華

包在叢叢的綠葉之中

嬌之之嬌

象是睡夢中的微笑

春天是你的節日

歌聲裝滿了你的書包

隨便拿出一首掛在嘴上

又蹦又跳

繁華是你的等待

當你能駕馭這個世界的時候

五彩斑爛的夢想

都會隨你的創造而實現

啊,你是人類最早的節日

也是人類最永久的期盼

你是人類最早的啟蒙

更是人類最大的希望

3.兒童詩大全100首

春鳥春鳥是金嗓子的好夥伴每天一大早就把我從夢中喚醒媽媽說春鳥是在召喚我她要我和她一道到大森林裡去傾聽大自然動人的合唱2.筍悄悄地拱出大地想來打聽春天裡樹綠的秘密花開的消息3.石榴石榴花開了是夏姑姑紮上了鮮艷的蝴蝶結石榴果熟了是秋媽媽在搖著收獲的紅鈴4.草帽草帽上的小洞洞是我給陽光開的一扇扇門你看 陽光鑽下來了他們調皮地踩著我的影子我的影子上留下了他們的腳印5.芽苞春天到了天氣暖和了快點出來吧小芽苞別只露出個小頭樹皮外面多美快點出來吧太陽會給你穿上綠衣春風會送給你甜甜的露滴6.漁火夜靜悄悄的河水是一個乖孩子聽月亮媽媽的話睡覺了漁夫點亮了漁火河水就像睜開了眼睛在說著夢話小童話邵燕祥在雲彩的南面,那遙遠的地方,有一群樹葉說:我們想像花一樣開放。

有一群花朵說:我們想像鳥一樣飛翔。有一群孔雀說:我么想像樹一樣成長。

蟲和鳥舒蘭把媽媽洗好的襪子一隻只夾在繩子上繩子就變成了一隻多足蟲在陽光中爬來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隻只夾在繩子上繩子就變成一群白鷺鷥在微風中飛舞。滕毓旭兒童詩歌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樂顛顛地捉回了一隻綠色的蟈蟈,喜滋滋地送給了鄰居家的盲婆婆婆婆,婆婆,這是只會唱歌的蟈蟈,在我上學時,好讓它替我給你唱歌。

歌聲會把您領進山野,看到小溪里滾動的清波,聞到山花撲鼻的芳香,聽到百鳥齊嗚的歡歌。婆婆,婆婆,這是只會唱歌的蟈蟈,您聽,它唱得多好,蟈蟈,蟈蟈,蟈蟈蟈……童年的foto album(相冊)爸爸有一本童年的foto album,裡面珍藏他兒時的照片,哈,這些照片真逗,想不到爸爸也淘氣好玩。

你看他騎在木馬上,望遠鏡掛在胸前,一支小手槍別在腰後,那神氣,真像將軍一般。最滑稽的要數這張,爸爸穿著長衫,搖著小扇,鼻子使勁往上一翹,正給同學說相聲小段。

那一張更叫人開心,爸爸在海灘上為大家做飯,臉上抹成花花褡褡,袖口還燒出大窟窿眼。啊,我真羨慕爸爸,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還有這本童年foto album,永遠把他陪伴。

我更希望爸爸,還給我一個童年,讓我從書本里走出,去見見窗外的春天。然後拍幾張彩照,放進童年的foto album,等我長大了,讓童年也留在身邊。

[編者註:「相冊」,英語為:photo album ,世界語為:fotoalbumo,我們為什麼把「foto album」作為一個世界共用詞?這是因為:1/ 把 photo寫作「foto」更符合讀寫一致原則,世界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也都寫作「foto」;2/ 「(紀念)冊」在英、法、德、西、印尼語中都寫作album ]窗前,一株紫丁香路已腳尖兒走進濃綠的小院,我們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老師,老師,就讓它綠色的枝葉,伸進您的窗口,夜夜和您作伴。

您聽,您聽,綠葉兒在風里沙沙,那是我們給您唱歌,幫您解除一天疲倦。您看,您看,滿樹盛開的小花,那是我們的笑臉,感謝您時時把我們掛牽。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師,快放下教案吧,讓花香飄進您的夢里,那夢呀,準是又香又甜。十四歲,藍色的港灣人生是一條長河,十四歲是藍色的港灣,那裡有沖動掀起的巨浪,也有思考泛起的波瀾。

有愛,卻朦朦朧朧,說不懂卻又懂得一點,就像晨霧下的小河,看得見,卻又難以分辨。滿肚子心事全掛在臉上,有話,不會在舌尖上打轉,天真得像浪兒又蹦又跳,從不知什麼叫憂愁不安。

要說男孩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槍子飛來也不眨眼;要說女孩膽小真夠膽小,看見豆蟲一蹦老遠。希望多有幾個嘆號,叫大人們都刮目相看,可腦子里問號總也拉不直,古怪的問題常讓老師為難。

你談理想他談理想,理想像潮汐不斷地變換,你想當英雄他想當英雄,為當英雄常常去冒險。啊,十四歲,藍色的港灣,十四歲,理想的樂園,從這里開動人生的航船,朝霞為他們編織奇妙的花環。

湖灘上,有一對天鵝藍天上飛著一對雪白的天鵝;湖心裡飄著兩片美麗的雲朵。雲朵馱著天鵝,天鵝銜著雲朵,輕輕地,輕輕地在湖灘上降落。

天鵝踏著樂點翩翩起舞,搖動起苗條美麗的長脖,圓亮的眼睛一閃一閃,四處尋覓著什麼?護鳥的孩子格格地笑了,天鵝跟著唱起歡樂的歌。時間雕刻刀時間是什麼?是一把雕刻刀,雕刻著分分秒秒,給每一個人留下記號。

––給小寶寶兩腿,雕出兩只風輪,讓他一天天長高,踩著笑聲飛跑。給小學生兩眼,雕出小耳朵般的問號,讓他粗粗的眉毛,擰成求知的思考。

給大哥哥下巴,雕出一茬黑韭菜,讓他粗獷的喉嚨,唱出青春的驕傲。給老爺爺老奶奶的臉上,雕出美麗的五線譜,讓他們在紅紅的晚霞下,彈奏甜甜的歌謠。

啊,這把看不見的雕刻刀,工作得兢兢業業,不差分毫,它對誰都不偏不依,永遠是那樣公道。它給不珍惜時間的孩子,雕一隻笨烏龜,馱著沉甸甸的嘆息,在後面爬得十分苦惱。

它給勤奮的孩子,雕一匹大紅馬,每天總是四蹄飛揚,在別人前頭奔跑。它給貢獻大的人,雕一張萬能的護照,不論走到哪裡,都會見到春天般的微笑。

它給一事無成的人,雕一張人生不合格證,盡管他還十分年輕,卻已經老得不能再老。這把時間雕刻刀,就是這樣鐵面無私。

它檢驗每人對時間的態度, 不管你是年老還是年少。但願每一個人,都用時間的雕刻刀。

4.四首描寫兒童的詩句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注釋]: 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一道:一路。

撐:撐船,用篙使船前進。 小娃:小孩兒。

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須根,夏季開白花。 開:分開。

[作者資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邽(音guī)(今陝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鞏縣[河南鞏義]縣令,與當時的新鄭[屬河南]縣令是好友。見新鄭山川秀美,民風淳樸,白湟十分喜愛,就舉家遷移到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

唐代宗大歷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東郭宅降生了。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屬河南],享年75歲。

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

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

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並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

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一些小詞。贈劉禹錫詩雲: 「古歌舊曲君休聽, 聽取新詞《楊柳枝》」,可見他曾自度一些新詞。

其中《花非花》一首,頗具朦朧之美,後世詞人如歐陽修、張先、楊慎,都極為贊賞。 [譯文]: 天真活潑的農村兒童,他們撐著一隻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蓮花。

回來的時候,他們不懂怎樣掩蓋留下的蹤跡,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盪開,船後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暴露了自己的行蹤~~ [簡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將一「偷蓮 」小童的憨態描繪得惟妙惟肖.詩中最傳神的當是「不解藏蹤跡」一句,寫盡小童頑皮、純 真情態。

風鳶圖詩(其一) 徐渭 柳條搓線絮搓棉, 搓夠千尋放紙鳶。 消得春風多少力, 帶將兒輩上青天。

一 作者簡介 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長,號青藤山人。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

明代著名的藝術家。早年參加鄉試,屢試不第;中年做過浙閔總督胡宗憲的幕客,曾為對抗倭寇的軍事出謀劃策。

但由於徐渭嫉惡如仇,鄙視權貴,導致他一生窮困潦倒,甚至一度發狂,到了晚年只能靠變賣書畫度日。他在書法、繪畫、詩文、戲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旨。

他的畫自成一家,尤其擅長花鳥,據史料載,近代花鳥畫中流行的潤筆寫意的潑墨畫法,就是從他開始發展起來的。他的詩文不落窠臼,所作戲曲論著、雜劇,亦有不少超越前人見解和打破陳規之處。

二 背景資料 相傳中國最早的風箏是由二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的哲學家墨翟製造的。他在魯山(今山東省濰縣境內)因為看到老鷹在空中盤旋,因而有了製造風箏的念頭,但他製造風箏的過程並不順利。

他研究試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後來墨翟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稱魯班),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

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風箏後來應用於軍事上,用來探測敵方的陣地。

唐代以後它的用途開始向娛樂方面轉化。到了明清,民間逐漸形成風俗,清明節這天人們把風箏放得高而遠,然後將風箏線割斷,讓風箏隨風飄去,意思是把一年來積下的「郁悶之氣」徹底放出去,祈求在一年中消除疾病。

徐渭晚年窮困潦倒,主要以賣畫為生。「風鳶」是他晚年常作的繪畫題材之一,他曾畫了大量的《風鳶圖》,並有題詩。

這類《風鳶圖詩》現存三十多首,這里所選的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首。他通過對小孩子放風箏的描述,把未來的希望和寄託傾注到兒童身上,也寄寓自身的感慨。

三 注釋 1. 風鳶:或稱「紙鳶」。鳶:○粵[淵],[jyn1];○漢[yuān];老鷹。

紙鳶上常畫老鷹,故名。嚴格來說,風箏和紙鳶還是有分別的。

所謂「風箏」,是指它在空中能發生像箏弦的聲音;至於「紙鳶」,則為啞鳥,只飛不鳴。風箏是在紙鳶背上繫上一條弓弦,或在紙鳶頭部按一個風笛,當紙升空以後,強風通過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顫動,就會奏出嗚嗚的聲音。

普通紙鳶是不會發出聲音的。不過,現在人們已不再將二者區分了。

2. 搓:○粵[磋], ;○漢[cuō]。兩個手掌反復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別的東西上來回的揉。

3. 絮:柳絮。柳樹的種子,帶有白色絨毛,稱為「柳絮」,也稱「柳綿」。

4. 尋:古代的長度單位,以八尺為一尋,千尋是極言其長。 5. 消得:消耗,耗費。

6. 帶將:。

5.兒童游戲時的詩句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楊萬里笑看兒童騎竹馬 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寫兒童游戲情景的詩句是:「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笑人空腹談經義。」

原詩如下: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描寫兒童游戲情景的詩句還有。

——蘇軾兒童拍手笑何事。

——白居易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

——白居易兒童拍手鬧黃昏,應笑山公醉習園,醉攜賓客上仙舟 。

關於風箏的古詩

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唐 高駢《風箏》 竹馬踉蹌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宋 陸游 江北江南低鷂齊,線長線短回高低。

春風自古無憑據,一伍騎夫弄笛兒。

--明 徐謂《風鳶圖詩》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 高鼎《村居》 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

人人誇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

--清 孔尚任 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

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

--清 鄭板橋《懷濰縣》 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

紅線凌空去,青雲有路通。

--清 吳友如的題畫詩 階下兒童仰面看,清明裝點最堪宜。

6.能用詩句形容的手機,有興趣的進來傳授下吧~三星阿瑪尼聽說聯合出

三星阿瑪尼手機的市場反響挺高的,這款最新的手機仍然是阿瑪尼本人親自操刀設計的,大師的作品用這句詩形容的很恰當啊 這句詩是被翻譯過來的,原文是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選自) 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 被翻譯成很多種,個人喜歡兩種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 無限掌中置,剎那成永恆。

(徐志摩)譯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 君掌盛無邊,剎那含永劫。 (宗白華)譯。

⑻ 兒童詩有哪些

一、《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宋代)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譯文:

在稀稀落落的籬笆旁,有一條小路伸向遠方,路邊的樹上花已凋落,而新葉卻剛剛長出沒有形成樹陰。

一個孩子奔跑著追捕一隻黃蝴蝶,可蝴蝶飛到菜花叢中後就再也找不到了。

二、《池上》白居易(唐代)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麼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三、《回鄉偶書二首·其一》賀知章(唐代)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

我年少時離開家鄉,到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鬢角的毛發卻已斑白。

家鄉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這客人是從哪裡來的呀?

四、《田家元日》孟浩然(唐代)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譯文:

昨天夜裡北斗星的斗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一年又開始了。

我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事。

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里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

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五、《谷口書齋寄楊補闕》錢起(唐代)

泉壑帶茅茨,雲霞生薜帷。

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

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

家僮掃蘿徑,昨與故人期。

譯文:

山泉溝壑繞著我的茅舍,雲霞掩映帷幕般的薜荔。

新雨過後青竹更是蒼翠,夕陽揮中山色增添秀美。

悠閑的白鷺早早就棲息,秋日的花朵遲遲不凋謝。

家僮清掃著松蘿的小徑,早與故人相約盼他到來。

(8)可以飛的兒童詩句圖片擴展閱讀:

在類別的劃分上,兒童詩與一般詩歌大體相似,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

從表現手段的運用方面,可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兩大類。從押韻、分行的角度,可分為韻律體詩和散文體詩兩大類。

但由於兒童詩的涵蓋面比較廣,常常以詩的外殼包容兒童文學其他樣式和內容。因此,可把兒童詩分為童話詩、寓言詩、科學詩、故事詩、諷刺詩、題畫詩等等。以下介紹的是兒童詩不同分類中的幾種主要形態。

⑼ 關於孩子們放風箏的詩句

1.關於放風箏的兒童詩

放風箏的兒童詩有:

1、放風箏。

風兒吹,樹梢動,我們快去放風箏。

我拉繩子慢慢松,風箏飛到白雲中。

孫悟空追紅蜻蜓,搖頭擺尾是長龍。

藍天、紅花、綠草坪,我們快去放風箏。

2、風箏。

紅蜻蜓綠蜈蚣,藍蝴蝶黃蜜蜂。

天上飛來風中舞。

拴根線兒,吊根繩兒,小孩兒拽住追啊追。

抓緊了別放鬆!

3、飛翔的風箏。

寧願我飛進風中,撲向我苦苦追尋的夢。

和你一樣的純真,不怕墜落從高空。

你是我手上纏的線,線上牽的風箏

當我輕輕的拉到盡頭,你就來到我懷中。

我們都一樣純真,有夢的人像風箏。

追夢人的聲音,只有追夢人能聽懂。

2.描寫兒童放風箏時天真活潑的詩句是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意思:

農歷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村裡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出處:

《村居》——(清)代高鼎

注釋:

村居:在鄉村裡居住時見到的景象。

楊柳拂堤:像楊柳一樣撫摸堤岸。醉:迷醉,陶醉。

春煙:春天水澤、草木間蒸發形成的煙霧般的水汽。

散學:放學。

紙鳶:泛指風箏,它是一種紙做的形狀像老鷹的風箏。鳶:老鷹。

3.與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有關的兩句詩是什麼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高鼎《村居》譯文:村裡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與風箏有關的詩句:1、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

紅線凌空去,青雲有路通。——清·吳友如《題畫詩》譯文:風箏只依靠風的力量就能有矯健的英姿,不用憑借羽毛豐滿。

牽著的紅線向天空飛去,這就是直上青雲通暢道路。2、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

人人誇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清·孔尚任《燕九竹枝詞》譯文:小孩子成群結伴,穿著紅褲子放起風箏,提著風箏線怒罵老天爺:人人都誇獎你春天來得早,你為啥不起一陣春風把我的風箏送上天。

3、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唐·高駢《風箏》譯文:那音調模糊成曲勉強能欣賞,但不久又奏出另一種聲調。

4.小學一年級關於放風箏的古詩是那一首

小學一年級關於放風箏的古詩是《村居》。

1、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2、譯文:農歷二月,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輕拂堤岸的楊柳陶醉在春天的霧氣中。村裡的孩子們早早就放學回家,趕緊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3、注釋:村居:在鄉村裡居住時見到的景象。拂堤楊柳:楊柳枝條很長,垂下來,微微擺動,像是在撫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煙:春天水澤、草木等蒸發出來的霧氣。散學:放學。紙鳶:泛指風箏,它是一種紙做的形狀像老鷹的風箏。鳶:老鷹。

5.關於放風箏的古詩句有哪些

1. 《風箏》

鮑溶

何響與天通,瑤箏掛望中。彩弦非觸指,錦瑟忽聞風。

雁柱虛連勢,鸞歌且墜空。夜和霜擊磬,晴引鳳歸桐。

幽咽誰生怨,清泠自匪躬。秦姬收寶匣,搔首不成功。

2. 《戲賦段橋風箏》

杜范

段橋牽紙鷂,兒戲亦關心。

風快應難挽,雲高徑欲侵。

人誇無限力,身直不多金。

說與須知道,明朝不似今。

3. 《因賦風箏與黃郎偶》

李曾伯

竹君為骨楮君身,學得飛鳶羽樣輕。

出手能施千丈縷,舉頭可問九霄程。

高窮寥曠寧無力,少假扶搖即有聲。

所惜崢嶸能幾日,兒曹僂指已清明。

4. 《呈富相風箏》

邵雍

秋風一擊入雲端,合國人皆仰面觀。

好向丹霄休索線,等閑勢斷卻收難。

5. 《風箏(一作題風箏寄意)》

高駢

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移將別調中。

知識延展: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

村裡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村居》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居住農村親眼看到的景象,詩人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繽紛的「樂春圖」。全詩充滿了生活情趣,詩情畫意。詩人採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將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機展露無遺。本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字里行間透出了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⑽ 帶飛的詩句飛花令

1、《登飛來峰》

宋代: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不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2、《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首頁詩詞先秦兩漢搜索

放浪不羈27752601
含有飛的古詩詞 帶飛字的詩句
1、《登飛來峰》

宋代: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不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2、《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3、《孤雁 / 後飛雁》

唐代: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譯文:

一隻離群孤雁,不想飲水,不肯進食,只是低飛哀叫,思念追尋它的同伴。雁群消失在雲海之間,誰來憐惜著天際孤雁?放眼望盡天涯,好像看到同伴身影;哀鳴響震山谷,好像聽到同伴的聲音。野鴉不解孤雁心情,只顧自己鳴噪不停。

4、《山行·布穀飛飛勸早耕》

清代:姚鼐

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睛。

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

譯文:

布穀飛來飛去的勸說人們早些耕種,白鷺趁著天晴在天上撲打著翅膀。在層層石樹之間的路上行走,聽得山裡田園放水的聲音。

5、《卜運算元·旅雁向南飛》

宋代:朱敦儒

旅雁向南飛,風雨群初失。飢渴辛勤兩翅垂,獨下寒汀立。

鷗鷺苦難親,矰繳憂相逼。雲海茫茫無處歸,誰聽哀鳴急。

譯文:

遠行的大雁向南飛翔,風雨中與雁群失散。飢渴辛苦的大雁雙翅無力地下垂,只好獨宿於清冷的河中小洲。沙鷂和白鷺苦於難以親近,時刻擔心被弓箭射殺。茫茫雲海中找不到歸宿,有誰來聽鴻雁的聲聲哀號。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高長。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更消他,幾度東風,幾度飛花。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舊日堂前燕,和煙雨,又雙飛。人自老,春長好,夢佳期。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惟有池塘自碧。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不放玉花盡墮地,留在廣寒宮闕。

一天飛絮東風惡,滿路桃花春水香。

恰如飛鳥倦知還,澹盪梨花深院。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沙鳥晴飛遠,漁人夜唱閑。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南窗一枕睡初覺,蝴蝶滿園如雪飛。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千齡挺秀,萬葉飛榮。

疊嶂重岩倚其後,飛雲流水枕其前。

黃鳥於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窮兵黷武今如此, 鼎湖飛龍安可乘。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凌空縹緲一飛影,山寺高僧俱驚駭,

急奏晨鍾壯行色,高誦佛號助英才。

空盼飛鴻傳書至,悲向蒼天呼斜陽。

汩羅江邊詠天語,思潮如涌筆如飛。

曾經刀山驅猛虎,幾度火海戰飛龍。

飛步凌雲八千里,多少年來無勁敵?

去年與君賦新詞,正是北雁南飛時。

漫天捷報作雪飛,遍唱三軍奪帥旗。

悲風送君君何去?飛鴻頻傳斷腸句。

飛鴻飛落紅塵中,浮雲伴我來縱橫。

低眉看盡水東流,仰天望斷雁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