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各有什麼象徵意義
1、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為五星紅旗,長方形,紅色象徵革命,其長與高為三與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大團結,星用黃色象徵紅色大地上呈現光明。一星較大,其外接圓直徑為旗高3/10,居左;
四星較小,其外接圓直徑為旗高1/10,環拱於大星之右側,並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表達億萬人民心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如似眾星拱北辰。
(1)什麼可以象徵祖國圖片擴展閱讀
根據《憲法》
第一百四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第一百四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和齒輪。
第一百四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是北京。
⑵ 國徽上有什麼圖案分別代表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和齒輪。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上的圖案均有其象徵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象徵著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四顆小五角星環繞一個大五角星,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人民的大團結;齒輪和麥稻穗象徵著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工農聯盟;天安門則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和民族精神,同時也是我們偉大祖國首都北京的象徵。
懸掛國徽的場所
1、北京天安門城樓、人民大會堂;
2、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會議廳,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會場;
3、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庭;
4、憲法宣誓場所;
5、出境入境口岸的適當場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⑶ 關於祖國的標志有哪些
1、國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中間是五星紅旗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原小麥穗)和齒輪。谷穗、五星、天安門、齒輪為金黃色,圓環內的底子及其垂綬為紅色。金、紅兩種顏色在中國是象徵吉祥和喜慶的傳統顏色。
天安門象徵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齒輪和谷穗象徵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五顆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
2、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旗面為紅色,長方形,其長與高的比例為三比二,旗面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一顆星較大,位於左面;其它四顆較小,環拱於大星的右面。
國旗旗面的紅色象徵革命斗爭;五角星用黃色是表示在紅色的大地上顯出的光明。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代表中國人民;五顆星的相互關系是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
3、國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由詩人田漢作詞,音樂家聶耳作曲,誕生於1935年。
這首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影片描寫的是在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略中國東北時,中華民族處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人們勇敢地走向抗日前線的故事。
《義勇軍進行曲》高昂激越、鏗鏹有力,表達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解放事業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決心,體現了中華民族勇敢、堅強、團結御敵的優良傳統。因此,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此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4、國慶日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議全文如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在1949年10月9日的第一次會議中,通過《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送請中央人民政府采擇施行。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的這個建議是符合歷史實際和代表人民意志的,決定加以採納。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茲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的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的日子。
5、首都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於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
北京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是全國政治和科學文化的中心,也是國際交往的中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⑷ 什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的象徵和標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和齒輪。麥稻穗、五星、天安門、齒輪為金色,圓環內的底子及垂綬為紅色,金、紅兩種顏色在中國是象徵吉祥喜慶的傳統色彩。
天安門象徵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齒輪和麥稻穗象徵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五顆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站起來了!
(4)什麼可以象徵祖國圖片擴展閱讀
國徽的誕生: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4年1月,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關於國徽、國旗及軍旗的決定》,決定規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國徽為:
在地球形上插交叉的鐮刀與錘子,右為谷穗,左為麥穗,架於地球形之下和兩旁,地球之上為五角星。
上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再上則書「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壓迫的民族聯合起來!」地球形為白色底子,輪廓經緯線為藍色,地球上的鐮刀、錘子為黑色,五角星為黃色。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國旗、國徽代表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解放工農大眾的不懈追求。這一旗幟一直飄揚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建立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而終止。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才重新續寫了輝煌燦爛的新篇章。
⑸ 千里江山圖寓意和象徵是什麼
千里江山圖象徵著我國的幅員遼闊,寓意著國家的繁榮昌盛。該畫卷的自然景色描繪得細致真實,與人的活動也結合得更加緊密,展現了較廣闊的社會生活面。
千里江山圖意刻畫的自然景色,既概括地表現了山勢綿亘、水天一色的浩森氣象,又精心地勾畫了幽岩邃谷、高峰平坡、流溪飛泉、波濤煙靄等自然界變幻無窮的狀態,使千里江山既開闊無垠,又曲折入微,充分地顯示了祖國山河的壯麗多姿。
千里江山圖的構圖。
在《千里江山圖》的構圖上,取平遠之勢。此外,高遠、深遠、平遠多種構圖方式的穿插使用更使畫面跌宕起伏,富有強烈的韻律感,引人入勝。畫面氣象恢宏壯觀,江山千里,蒼蒼莽莽,浩浩無涯,可謂名實相符。畫中千山萬壑,星羅棋布,大小高平,爭雄競秀,重重疊疊,俱浸於大江之中。
⑹ 中國國徽有什麼象徵意義
中國國徽象徵的意義:
國徽圖案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尊嚴。
國徽呈圓形,國徽中心為紅地上的金色天安門城樓,城樓正上方的4顆金色小五角星呈半弧形狀,環拱一顆大五角星。國徽四周由金色麥稻穗組成正圓形環,麥稻稈的交叉處為圓形齒輪;齒輪中心交結著紅色綬帶,分向左右結住麥稈下垂,並把齒輪分成上下兩部分。
(6)什麼可以象徵祖國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國徽上麥穗的由來:
1942年冬,山城重慶,寒風凜冽。董必武要返回革命聖地延安,宋慶齡在她的寓所舉行歡送茶話會,周恩來和鄧穎超也應邀出席。桌上擺著兩串顆粒飽滿的麥穗,被灼灼火爐映得金光熠熠。這些麥穗是重慶附近的農民送來的。
看著這金黃麥穗,席上有人贊美說:「真像金子一般。」宋慶齡充滿感情地說:「它比金子還寶貴,中國人口80%是農民,如果年年五穀豐登,人民便可豐衣足食了。」周恩來也撫摸麥穗,意味深長地說:「等到全國解放,我們要把麥穗畫到國徽上。」
全國解放後,在制定國徽圖案時,周總理果然鄭重地建議要把麥穗畫上去。
⑺ 有什麼東西可以代表中國
可以代表中國的有長城、天安門、兵馬俑、中國結、旗袍、孫子兵法等等。
1、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
行家把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
⑻ 各國的國旗名叫什麼
1、日本
日章旗(或日之丸、日の丸),亦稱太陽旗,呈長方形,長與寬比為3:2(標准國旗長度尺寸)。旗面為白色,正中有一輪紅日。白色襯底象徵著純潔,紅日居中象徵著忠誠。
傳說日本是太陽神所創造,天皇是太陽神之子,太陽旗來源於此。日章旗古已有之,作為正式國旗是明治三年(1870年)根據太政官布告第57號(商船規則)頒布制定的。
2、法國
法國國旗三色旗是法國大革命時巴黎國民自衛隊隊旗。白色代表國王,藍、紅色代表巴黎市民,是王室和巴黎資產階級聯盟的象徵。
今天的法國人民也認為,三色旗上的藍色是自由的象徵,白色是平等的象徵,而紅色代表了博愛,正如法國人民「自由、平等、博愛」的宣言。1946年憲法確認其為國旗。三色帶的寬度比為37:30:33。
3、英國
英國國旗(英文:Union Jack)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被稱為「米字旗」,由深藍底色和紅、白色「米」字組成。旗中帶白邊的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
此旗產生於1801年,是由原英格蘭的白底紅色正十旗、蘇格蘭的藍底白色交叉十字旗和北愛爾蘭的白底紅色交叉十字旗重疊而成,形成一個「米」字。
4、美國
星條旗(Stars and Stripes)。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9:10。主體由13道紅、白相間的寬條組成,7道紅條,6道白條;旗面左上角為藍色長方形,其中分9排橫列著50顆白色五角星。
紅色象徵強大和勇氣,白色代表純潔和清白,藍色象徵警惕、堅韌不拔和正義。13道寬條代表最早發動獨立戰爭並取得勝利的13個州,50顆五角星代表美利堅合眾國的州數。
5、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比1。由紅、綠、白、黑四色組成,這四色是泛阿拉伯顏色,代表穆罕默德後代的幾個王朝。
旗面靠旗桿一側為紅色豎長方形,右側是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自上而下分別為綠、白、黑三色。紅色象徵祖國,綠色象徵牧場,白色象徵祖國的成就,黑色象徵戰斗。
⑼ 國徽上的五顆五角星、天安門城樓、麥穗、齒輪和綬帶各象徵著什麼
國旗和天安門象徵國家,齒輪象徵工人階級,谷穗象徵農民階級),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麥稻穗、五星、天安門、齒輪為金色,圓環內的底子及垂綬為紅色,金、紅兩種顏色在中國是象徵吉祥喜慶的傳統色彩。天安門象徵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齒輪和麥稻穗象徵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五顆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站起來了!
(9)什麼可以象徵祖國圖片擴展閱讀:
一、國徽意義
1949年7月,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為了迎接新中國的成立,在《人民日報》登出了向全國徵求國旗、國徽及國歌詞譜的啟事,明確提出對國徽設計的要求是:1、要有中國特徵;2、要有政權特徵;3、形式要庄嚴富麗。
全國各界人士紛紛投身於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工作之中。同時,受中央之命,負責徵集國徽圖稿的清華大學營建系和國立北平藝專(1950年改為中央美術學院)都成立了國徽設計小組。
截止1949年8月20日,共收到國內及海外華僑寄來的國徽稿件一百一十二件,圖案九百幅。這些稿件和圖案雖各具特色,但都有不足之處,故都未被採納。因此,在1949年9月下旬的政協全體會上,只通過了國旗方案和國歌詞譜,沒有公布國徽方案。
後來,全國政協第一屆委員會決定邀請清華大學營建系和中央美術學院分別組織人力對國徽方案進行設計競賽。
其中,清華大學營建系國徽設計組由我國著名建築學家、營建系主任梁思成教授擔任組長,成員有梁思成先生的夫人、建築學家林徽因、油畫家李宗津、中國建築專家莫宗江、建築設計師朱暢中、汪國瑜、胡允敬、張昌齡以及研究中國古建築學的羅哲文等。
中央美術學院國徽設計組由著名工藝美術家、教授張仃、張光宇、周令釗、鍾靈等組成。為了趕在1950年的國慶節掛上新國徽,兩個設計組的專家和學者們,對各種構思和設想認真推敲,反復研究。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抱病參加設計工作。
大家懷著極其興奮的心情,決心拿出最美好的設計,為祖國增光。 根據政協國旗、國徽審查小組提出的要求及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見,並比較了所有設計方案,兩個國徽圖案設計組最後確定了國徽圖案有如下內容: 用齒輪、麥稻穗,五星、綬帶作為題材,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聯盟政權和全國人民的大團結。
把天安門作為題材的一部分設計進去,用以代表「五四」民主運動發祥地、新中國的誕生地,以天安門作為民族精神的象徵。
二、製作說明
《製作說明》所說的「金紅二色」,顯然與「黃紅二色」不同。「麥稻、五星、天安門、齒輪為金色,圓環內之底子及垂綬為紅色。
紅為正紅(同於國旗),金為大赤金(淡色而有光澤之金)」的說法,說明了「金紅二色」中只有紅同於國旗(旗面)的紅,「金」為大赤金(淡色而有光澤之金)並不同於國旗(五星)的「黃」。因此,按照《製作說明》製作的國徽,其顏色必然不同於按照《國徽圖案》製作的顏色。
由於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辦公廳公布的《製作說明》與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的《國徽圖案》說法有別,國徽的顏色沒有一個「標准答案」,人們製作國徽時也就只能憑各自的見解為國徽塗色。這樣,「金紅二色」、「黃紅二色」的國徽就產生了。
可見,國徽顏色要保持一致,《國徽法》須修改完善。修改後的《國徽法》不論規定國徽的顏色為「黃紅二色」,還是規定國徽的顏色為「金紅二色」,《國徽法》中都應繪有彩色的國徽模式圖,畢竟,僅用文字難以說明國徽的色彩。
以「金為大赤金(淡色而有光澤之金)」來說,由於人們對其理解不一,製作出來的「金」也就有差。
⑽ 國徽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每部分象徵著什麼
我國的國徽,是由五星、天安門、齒輪和谷穗組成,其中五星和背景紅代表國旗,天安門象徵國家,齒輪象徵工人階級,而谷穗象徵農民階級,整體合並起來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國徽是由清華大學建築系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組的設計小組與中央美術學院張仃、張光宇等人的設計小組集體創作。早期清華大學設計組和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組都提交設計方案,但是經過討論兩家都沒有「獨自勝出」,後來參考多方意見,才最終定型國徽設計方案,所以說國徽是由梁思成、林徽因設計的圖案,並不完全正確,最起碼梁思成是不贊成國徽中有天安門圖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