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游戲可以促進幼兒哪些方面的發展
1、發展恰當的自我意識,擺脫自我中心
自我意識是人社會性發展的基礎,發展恰當的自我意識是人社會性發展的第一步。角色游戲在促進幼兒從他人角度看問題的能力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在游戲中,當幼兒扮演別人時,由於角色的需要,必須以別人的身份出現,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這樣,比較自然地學會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角度,逐漸克服「自我中心」的觀點,使自我意識得到發展與完善。
2、促進了幼兒同伴交往
為了游戲的順利開展,幼兒必須首先就游戲主題、游戲內容、游戲情節以及角色分配等進行溝通與交流,這就促進了現實的夥伴交往關系的形成與發展;另外,幼兒扮演角色還必須進行角色間的交往,學會表達角色的感情和願望,理解其他角色的意願與態度並作出反應。
這樣,幼兒在游戲中就結成了兩種類型的交往關系,一種是現實中的夥伴關系,一種是游戲中的角色關系。這兩種關系都為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角色游戲不僅為幼兒的交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而且也為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可能。
幼兒游戲的特點:
從游戲與學習活動、勞動活動的區別來看,游戲具有下列特點:
1、游戲是兒童主動的自願的活動。
2、游戲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圍生活。
3、和工作比較,游戲是一種非功利性的活動,它更重過程而不重結果。游戲沒有社會的實用價值,沒有強制性的社會義務,不是直接創造財富。
4、游戲伴隨著愉悅的情緒。
Ⅱ 幼兒園 運動鍛煉孩子們的哪些能力
、在幼兒園,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早晨,孩子來園,知道與老師同伴問聲早。在飯前和手臟時會正確洗手,能獨立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挑食。午睡時,能安靜地就寢,能獨立地穿脫並整理好自己的衣物。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習慣,知道玩好玩具學會把玩具放回原處。
離開教室的時候,學會聽著老師的口令排隊。知道自己的座位在哪兒,什麼時候午餐,什麼時候午睡,什麼時候吃點心。學會了自控,知道老師講故事時不能隨便在教師里走來走去,不能隨意打斷老師的話,眼睛要看著老師,懂得了遵守課堂紀律。離園時,知道要和老師同伴說聲「再見」。
2、在幼兒園,培養孩子交往、合作能力
幼兒園為孩子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社交氛圍,而夥伴關系是幼兒生活中的重要社會關系,它對於幼兒心理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兒在與同伴相處過程中,會認識到他人的優點和需要,學會了解別人,約束自己,學會了付出.接受.同情和友愛,從而培養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通過游戲活動,幼兒學會怎樣與同伴之間合作交流,保持了友誼。
即使在沒有成人的指導下,自己也能獨立解決小夥伴兒之間的沖突,學會了怎樣參與別人的活動,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他可以主動上前打招呼:你在干什麼呀,我們一起玩好嗎?看到孩子在幼兒園里學會了遇事請人幫助,「老師,請你幫幫我」這是在小班經常聽到的一句話。老師會鼓勵孩子大聲說話,有事告訴老師。
3、在幼兒園,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獨立做事及動手能力
在幼兒園,老師不可能像爸媽爺奶一樣對這么多小朋友給予關照,老師給予幼兒的是一個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讓他們自己動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任務,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鞋,自己上洗手間,自己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飯菜。這些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在幼兒園里學會了,孩子在幼兒園懂得了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這種訓練既養成孩子自我服務的好習慣,又促進獨力能力的發展。
在幼兒園可別小看那些讓孩子們剪剪貼貼的手工,這是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及創造力的方式。當孩子用剪刀、膠水、橡皮泥製作手工的時候,他的想像力、創造力全都開動起來了。同時,手腕的力量也得到了鍛煉發展,這樣對於孩子將來寫字會有很大幫助。
研究表明,搭積木對於培養孩子的空間想像力和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概念大有益處,並且在搭積木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了排序和分類。這就在無形中為孩子將來學習除法、分數和幾何打下了基礎。
4、在幼兒園,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
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強,如果孩子能安靜地傾聽老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無形中也培養了孩子對書籍的愛好,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孩子們還常常會在老師的要求下,同小夥伴合作表演老師講過的故事,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漸漸學會了抓住故事的中心,知道說故事時怎樣開頭、發展、結尾,求知慾在這樣的氛圍里慢慢地萌芽了。
我們會將日常生活中經常做的亊,如洗臉,刷牙,梳頭,編入活潑歡快的樂曲中,編成一首歌曲,教給幼兒,還會把這些事情編成兒歌、舞蹈教給幼兒。這樣幼兒在唱唱、說說、跳跳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這些本領。
在幼兒園里孩子辨別了物體的顏色、形狀,知道把兩種顏色調和在一起變成另一種顏色。知道什麼東西是三角形的、長方形的、正方形的。學會了唱歌、跳舞,懂得了節奏感,令孩子的朗讀水平提高了,學習樂器對與孩子將來學習數學也會有幫助。在每一次的文娛匯演中,孩子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有的家長甚至懷疑,這么小的孩子能演出這么好的節目。
5、在幼兒園,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的孩子幾乎每天都有戶外活動,跑步、滑滑梯、攀登、走平衡木、球類等游戲。在這些活動中,我們教孩子掌握正確的玩法,孩子的身體機能和協調能力得到了最好的鍛煉。走進幼兒園,你會看到孩子在活動區正玩得興高采烈。另外,操場上的活動也鍛煉了孩子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和社交能力,幼兒園里操場上的活動完全由孩子自主的、他們學會了獨立。
Ⅲ 幼兒運動游戲對幼兒發展有哪些好處
一、體育游戲的趣味性,有助於促進幼兒正常發育和機能協調發展
「人的健康在於運動」,相信這句話你一定不陌生。同樣,幼兒的健康更是如此。幼兒身體的各機能發展還不完全,根據其身心發展特點,幼兒需要得到不斷的體能訓練及提升,才能更好的健康成長。因此,運動對他們來說尤其重要。
體育是幼兒園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體育活動不是機械的訓練,而是將基本動作技能的鍛煉融入趣味性較強的游戲之中。幼兒在游戲中完成走、跑、跳、攀爬、平衡等基本動作。例如,小班幼兒玩「舉手舉腳跳高」游戲就是讓游戲者跳過利用人體各部位組成的高度不同的人為障礙,來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並對幼兒進行勇往直前、努力克服困難的教育。中班幼兒玩「小馬運糧」游戲,讓幼兒穿上「馬蹄」,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更容易進入游戲的情境,在穿越不同障礙的同時,鍛煉了幼兒走、跑、鑽、平衡等綜合技能。
對於幼兒來說,游戲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基本動作教育。因而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對於激發幼兒的體育活動興趣、促進幼兒以體能為主的各方面發展具有獨特的作用。
二、體育游戲的多樣性,有助於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和優良的品格
體育游戲是幼兒體育活動的主要形式,它包括仿照性游戲、有主題情節的游戲、比賽性游戲、躲閃性游戲、球類游戲、民間體育游戲等。
由於體育游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它對幼兒多方面的發展可以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在玩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語言、思維、情感等方面的能力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展。游戲的多樣性及趣味性,能激起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例如,輪胎的游戲,雖然是廢舊的輪胎,但經過刷新改造後,是很好的游戲材料,並且有很多玩法。首先,可以讓小班幼兒從滾輪胎開始,對成人來說「滾輪胎」是件容易且無趣的事;但對於幼兒來說,可是頂頂好玩的玩具。「滾」輪胎這項運動,無疑是能發展幼兒機體的協調性(動作協調、手眼協調等);同時,輪胎這個玩具,對幼兒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還有很多玩法,中班幼兒可以比賽滾輪胎;走輪胎;大班幼兒用竹棒、繩讓輪胎「動」起來等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感興趣的基礎上,幼兒自由自在地「玩」,體驗游戲的樂趣,柳布林斯卡婭曾指出,「游戲是使幼兒產生巨大愉快的源泉」。
藉助玩具器材的游戲、只要幾個夥伴一起就能玩起來的徒手游戲、能自製簡單玩具(場景)進行的游戲??豐富的游戲形式,給幼兒帶來了愉悅的心情,良好的心境給幼兒帶來活潑、開朗的性格,更有助於幼兒優良品格的形成。
三、體育游戲的集體性,有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與社會交往能力
幼兒的許多游戲是真實社會生活的縮影,通過虛擬情境,將日常生活中的表象形成新的形象,用新的動作方式去重演別人的活動,也是幼兒認識周圍世界、了解社會交往的手段。
幼兒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交往是幼兒個性發展和社會化發展的基礎,在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有目的的通過多種方法,利用游戲規則和玩法誘導幼兒的交往能力和參與行為。比如,大班幼兒玩「毛毛蟲游戲」,要求4 - 8個幼兒一組,一個接一個蹲著向前進,教師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幼兒以競賽的形式進行游戲,這能促進幼兒間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前進過程中,同組的幼兒只有步伐統一,才能有效率的完成任務。這需要幼兒間相互溝通,達成一致意見,才能齊心協力到達終點。游戲「接力障礙」,這是體育游戲中比較常見的一項活動,具有很強的競賽性;同時,也是一項增強幼兒集體意識的活動。將幼兒分成二組,四小隊,在游戲的過程中,增加了與同伴間溝通、互動的機會,幼兒的語言交流能力能以發展。藉助體育游戲這個平台,大大提高了幼兒間交流的機會,有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與社會交往能力。
四、體育游戲的自主性,有助於激發幼兒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的『主導』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參與活動並促進幼兒發展的教育過程;而發展又是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育過程,並通過各種積極主動的自主行為進行活動的果」。從《綱要》中我們不難看出,幼兒主體性教育已是幼兒教育的必然要求。
然而,許多教師卻偏重於把具有目標性的、對幼兒具有一定發展意義的活動,才稱之為游戲。幼兒自發、自主發起的游戲,卻常常被稱之為「違規」活動。殊不知,在游戲過程中,幼兒自發的一些游戲行為,正是他們自主性的體現。「游戲活動」是由幼兒自發、自主、自選的,沒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帶給幼兒快樂,滿足幼兒需要的活動,是一種可以讓幼兒自由自主地進行創造、並使其創造得到最大程度發展的活動,能有效激發幼兒創新意識。
體育游戲對幼兒來說,更屬於一種輕松的游戲,可能因為是戶外的原因,幼兒對「戶外」有著一種特殊的嚮往與激情,每次只要老師一說「接下來是戶外活動」,幼兒們總是特別興奮;這因為如此,有時老師會把「不準到外面去玩」當成懲罰「不乖」的孩子的手段。在這且不議,這種做法的對錯。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幼兒喜歡戶外活動,喜歡體育游戲!基於這樣的因素,在體育游戲中幼兒充分展現著自主能動性,積極地投入到游戲中。同時,這樣的條件,給幼兒提供了創造游戲、探索游戲的機會,也能讓幼兒充分發揮想像力,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游戲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時,也是幼兒自主學習的途徑。
學前期是人的基礎運動能力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游戲活動與幼兒的運動能力的發展之間存在這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關系。喜歡游戲的孩子往往是喜歡運動、富有探索精神、健康活潑、快樂的孩子。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不僅需要營養,也需要運動,更需要游戲。體育游戲是保障幼兒身體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幼兒認識自我、探索、體驗和認識外部環境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