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動物可以預報天氣
動物氣象員是對一些天氣變化具有較敏感的反應能力來預報天氣的。比如:
1、蜻蜓:蜻蜓低飛,陰雨來到。
2、蜘蛛:蜘蛛結網,天氣變晴;蜘蛛收網,天氣陰雨。
3、蟬:在炎熱的夏日,蟬鳴,天氣變晴。
4、青蛙:在春夏季節,青蛙叫聲大,不久就會下雨。
動物預報天氣法
蜘蛛預報天氣法——陰雨天,如氣壓上升,濕度減小,昆蟲高飛,蜘蛛便張網捕捉,預示天氣將轉晴。反之,蜘蛛收網,預示將下雨。俗話說:「蜘蛛結網,久雨必晴。」
青蛙預報天氣法——春夏季節,青蛙叫聲大而密,預示不久就會下雨。諺語說:「蛤蟆大聲叫,必是大雨寬謹到」。
螞蟻預報天氣法——螞蟻成群出洞,預示大雨將臨,俗話有「螞蟻成群,明天不晴」的說法。
馬尾松預報天氣法——馬尾松種子能預報天氣。晴天,馬尾松種子鱗瓣源樑上的粘液干慎裂基燥變硬而向外伸張;下雨前,鱗瓣變軟,逐漸閉合。
雞預報天氣法——下雨前,氣壓較低,濕度較大,昆蟲貼著地面飛,雞要覓蟲食,再加上籠里悶,雞不願進籠。俗話說:「雞愁雨,鴨愁風」。
白蟻預報天氣法——春夏季節,每當天氣悶熱時,白蟻就飛出洞外活動。傍晚天黑不認識回洞的路,就向燈光處猛撲,這就預告一二天內將會下大雨或雷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動物氣象員
2. 明天的天氣預報幾點到幾點下雨
明天的天氣預報很難確定具體逗備漏雨勢的滾宴開始和結束時間,因為雨的力度有時會出人意料地變化。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觀測來幫助我們更好地預測雨的時間段,如歷史的雨量數據、大氣壓、溫度、風速等等,但由於當前技術手段的局限,准確預測雨的開始和結束時間仍然是一個難題。
未來幾年,隨著氣象分析和預報技術上的改進,可以預期將會山爛有日益清晰的天氣預報,也就是說,我們能夠更准確地預測雨的開始和結束時間,以促進城市發展和幫助人們更好地觀測和預測天氣。
3. 風是怎麼形成的
風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氣大鬧孫壓梯度力。
地表受熱不均勻,在同一平面上產生了氣壓差異,同一平面存在著這種氣壓梯度,就促使大氣由高氣壓區流向低氣壓區的力,這個力就是水平氣壓梯度力,在這個力作用下,使空氣由高氣壓向低氣壓移動,形成了風。集結的水蒸氣(雲)結成水時,體積縮小,周圍水蒸氣前來補充,就形成風。
地球上的風與水源有關系,風由水與水蒸氣的脹縮而產生,風由大海吹向陸地,或陸地吹向大海。在夏天地面上溫度高,空氣、水蒸氣膨脹上升,要由海滾鏈面比重大的空氣、水蒸氣補充地面空氣空間。海面溫度低空氣彎鬧收縮,要由地面上溫度高空氣膨脹上升的空氣、水蒸氣補充海面空氣空間。在冬天海面溫度高海面空氣上升,地面溫度低空氣比重大沿地面補充海面空間。
風的類型:
1、陣風
當空氣的流動速度時大時小時,會使風變得忽而大,忽而小,吹在人的身上有一陣陣的感覺,這就是生活上認定的陣風。氣象上,風速通常指2分鍾內的平均情況,而風速時大時小,陣風通常就是指這段時間里最大的瞬時風速。如果天氣預報,今天風力4~5級,陣風6級,就是說今天平均風力4~5級,最大瞬時風力可達6級。
2、旋風
當空氣攜帶灰塵在空中飛舞形成漩渦時,這就是旋風。
3、焚風
當空氣跨越山脊時,由於空氣下沉,背風坡上容易發生一種暖(或熱)而乾燥的風,就叫焚風。
4、台風
就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大氣渦旋,所以又叫熱帶氣旋。當渦旋中心最大風力達到八級以上時,就叫台風;中心最大風力在六至七級叫弱台風;中心最大風力達八至十二級時,叫強台風。
4. 水瓶噴泉是怎麼回事
科學喚虛小實驗水瓶噴泉是利用大氣壓的原理。
如何利用的大氣壓:當擰緊瓶蓋時,瓶口沒有和外界連通,因此瓶內氣壓小於瓶外氣橡慧壓,瓶外的空氣會通過小孔把水往瓶里壓,所以水就漏不出來。而打開瓶蓋後,瓶口和外界空氣連通,瓶內外氣壓相等,空氣一面從底部小孔把水往裡壓,一面又從瓶口把水向外壓,所以水就能靠自身重力漏出來。
水瓶噴泉的科學實驗步驟
第一步:給塑料瓶倒滿水,擰和如燃緊瓶蓋。
大氣具有重量,並且向我們施加壓力,這是一個習以為常或不足為奇的現象。然而,由於它無形無色無味,人們常常感覺不到,會忽略它的存在。其實氣壓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水瓶噴泉小實驗,就是讓大氣壓當主角的作品。
氣壓是指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在數值上等於單位面積上向上延伸到大氣上界的垂直空氣柱所受到的重力,國際制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其不僅隨高度變化,也隨溫度而異。氣壓的地區差別是氣象變化的直接原因之一,也是天氣預報的一個重要的變數。
5. 天氣預報哪個app最准確
天氣預報軟體准確的有墨跡天氣、墨跡天氣極速版、彩雲天氣等。
1、墨跡天氣
墨跡天氣是用戶較多的,功能也多,但同時也幾乎是廣告最多的。墨跡天氣支持實時天氣、15天天氣預報。針對廣告墨跡天氣可以開通會員一年60塊,基本一天2毛錢。但是墨跡即使開了會員,裡面的資訊模塊也是去不掉的。總感覺墨跡越來越不像一個專業的天氣軟體,為了盈利,也失去了用戶。只是桌面小微件沒有透明皮膚,不能與手機很好的融合。
5、手繪天氣預報
一款手繪風格的天氣預報應用。應用顯示今天的天氣預報,明天的天氣預報可能不太准確這樣你就不會因為不準確的預測而失望。這種風格的天氣預報或許會有人喜歡,如果能加入小掛件就更好了。
(5)什麼app可以預報明日氣壓擴展閱讀
這些商業天氣預報APP 的數據,有一些是用國家權威發布的天氣預報數據,有一些則是購買了歐美的天氣預報數據。這些APP一般通過AI 的大數據繁衍,來覆蓋全國多個城市的天氣發布。
這種大數據的天氣預報,不可能像當地氣象部門一樣,能夠綜合考慮到一個地區的地形、城市、風向等方面的影響。因此,這些APP的AI 大數據繁衍的天氣數據一般是機械性的,其落地就容易出現問題。
「一個地區的氣象部門是通過科學的數據再加上權威專家的分析綜合,結合很多因素之後才會發布天氣預報,而商業的APP 就沒有本地化這一情況。」
6. 大氣壓是怎麼產生的
地球的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包圍著,這些空氣被稱為大氣層。空氣可以向水那樣自由的流動,同時它也受重力作用。因此空氣的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這個壓強被稱為大氣壓。1654年格里克在德國馬德堡作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這讓人們對大氣壓有了深刻的認識,但大氣壓到底有多大人們還不清楚。11年後義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在一根80厘米長的細玻璃管中注滿水銀倒置在盛有水銀的水槽中,發現玻璃管中的水銀大約下降了4厘米後就不再下降了。這4厘米的空間無空氣進入,是真空。托里拆利據此推斷大氣的壓強就等於水銀柱的長度。根據壓強公式科學家們准確地算出了大氣壓在標准狀態下為1.01×105Pa1標准大氣壓=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5帕斯卡=10.336米水柱。標准大氣壓值及其變遷標准大氣壓值的規定,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經過幾次變化的。最初規定在攝氏溫度0℃、緯度45°、晴天時海平面上的大氣壓強為標准大氣壓,其值大約相當於76厘米汞柱高。後來發現,在這個條件下的大氣壓強值並不穩定,它受風力、溫度等條件的影響而變化。於是就規定76厘米汞柱高為標准大氣壓春閉兄值。但是後來又發現76厘米汞柱高的壓強值也是不穩定的,汞的密度大小受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g值也隨緯度而變化。為了確保標准大氣壓是一個定值,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決議聲明,規定標准大氣壓值為1標准大氣壓=101325牛頓/米2大氣壓的變化溫度、濕度與大氣壓強的關系濕度越大大氣壓強越大初中物理告訴我們:「大氣壓的變化跟天氣有密切的關系.一般態遲地說,晴天的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的大氣壓比夏天高.」對這段敘述,就是老師也往往不易說清,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可歸結為溫度、濕度與大氣壓強的關系問題.今談談自己的初步認識.我們通常所稱的大氣,就是包圍在地球周圍的整個空氣層.它除了含有氮氣、氧氣及二氧化碳等多種氣體外,還含有水汽和塵埃.我們把含水汽很少(即濕度小)的空氣稱「干空氣」,而把含水汽較多(即濕度大)的空氣稱「濕空氣」.不要以為「干」的東西一定比「濕」的東西輕.其實,干空氣的分子量是28.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故干空氣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狀況下,干空氣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水汽的密度僅為干空氣密度的62%左右.應當說,由於大氣處於地球周圍的一個開放空間,而不存在約束其運動范圍的具體疆界,這就使它跟處於密閉容器中的氣體不同.對一個盛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來說,只要容器中氣體未達到飽和狀態,那麼,當我們向容器中輸入水汽的時候,氣體的壓強必然會增加.而大氣的情況則不然.當因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使某區域中的大氣濕度增大時,則該區域中的「濕空氣」分子(包括空氣分子和水汽分子)必然要向周圍地區擴散.其結果將導致該區域大氣中的「干空氣」含量比周圍地區小,而水汽含量又比周圍地區大.這猶如在大豆中摻入棉籽時其混合體密度要小於大豆密度一樣,所以該區域的濕空氣密度也就小於其它地區的干空氣密度.這樣,對該區域的一個單位底面積的氣柱而言,其重量也就小於其它干空氣地區同樣的氣柱這也就告訴我們,大氣壓隨空氣濕度的增大而減小.就陰天與晴天而言,實際上也就是陰天的空氣濕度比晴天要大,因而陰天的大氣壓也就比晴天小.我們知道,氣體分子的「碰撞」是產生氣體壓強的根本原因.因而對大氣壓隨空氣濕度而變化的問題,我們也可以由此作出解釋,根據氣體分子運動的基本理論,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則氣體分子的平均動量(僅考慮其大小)由此可見,平均質量大的氣體分子,其平均動量也大(有的文獻①中所言:「干空氣的平均速度也大於濕空氣」,是不正確的).而對相同狀況下的於空氣與濕空氣來說,由於於空氣中的氣體分子密度及分子的平均質量都比濕空氣要大,且干空氣分子的平均動量也比濕空氣大,因而濕扒襲度小的干空氣壓強也就比濕度大的濕空氣大.當我們給盛有空氣的密閉容器加熱的時候,則其壓強當然也會增大.而對大氣來說情況就不同了.當某一區域的大氣溫度因某種因素而升高時,必將引起空氣體積的膨脹,空氣分子勢必要向周圍地區擴散.溫度高,氣體分子固然會運動得快些,這將成為促進壓強增大的因素.但另一方面,隨著溫度的升高,氣體分子便向周圍擴散,則該區域內的氣體分子數就要減少,從而形成一個促使壓強減小的因素.而實際的情況乃是上述兩種對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至於這兩種因素中哪個起主要作用,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大陸及海洋上氣壓隨氣溫變化的實際情況.我們說,夏季大陸上氣溫比海洋上高,由於大陸上的空氣向海洋上擴散,而使大陸上的氣壓比海洋上低;冬季大陸氣溫比海洋上低,由於海洋上空氣要向大陸上擴散,又使大陸上氣壓比海洋上高.而由此可見,在溫度變化和分子擴散兩個因素中,擴散起著主要的、決定性的作用.應當指出,這里所說的擴散,是指空氣的橫向流動.因為由空氣的縱向流動並不能改變豎直氣柱的重量(有的文獻②把因溫度而產生的氣壓變化說成是空氣沉浮的結果,這是不妥的),因而也就不能改變大氣的壓強(對重力加速度g因高度變化而產生的影響完全可以忽略).由於地球上的大氣總量是基本上恆定的.當一個地區的氣溫增加時,往往伴隨著另一個地區溫度的降低,這就為高溫處的空氣向低溫處擴散帶來了可能.而擴散的結果常常是高溫處的氣壓比低溫處低.當我們生活的北半球是接受太陽熱量最多的盛夏時,南半球卻是接受太陽熱量最少的嚴冬.這時,由於北半球的空氣要向南半球擴散而使北半球的氣壓較南半球要低.而由於大氣總量基本不變,則此時北半球的氣壓就低於標准大氣壓,南半球的氣壓當然也就會高於標准大氣壓.同樣,空氣的反方向擴散又會使北半球冬季的氣壓高於標准大氣壓.因而,在北半球,冬季的大氣壓就會比夏季要高.當然,大氣壓的變化是很復雜的,但對中學課本上的說法作上述解釋還是可以的
7. 大氣壓強與瓶中雞蛋實驗的原理是什麼
吃雞蛋的瓶子實驗原理:是因為大氣壓的存在,當瓶子中的空氣越來越少,外界的大氣壓會把雞蛋壓進去。
氣壓是大氣壓強的簡稱,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即等於單位面積上向上延伸到大氣上界的垂直空氣柱的重量。氣壓大小與高度、溫度等條件有關。一般隨高度增大而減小。在水平方向上,大氣壓的差異引起空氣的流動。
表示氣壓的春伍團單位,習慣上常用水銀柱高度。例如,一個標准大氣壓等於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力,它相當於一平方厘米面積上承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氣壓力。國際上統一規定用"百帕"作為氣壓單位。經過換算: 一個標准大氣壓=1013百帕(毫巴)。
大氣壓,指單位面積上承受大氣柱的重量。氣象上常用毫巴或水銀柱高度的毫米數表示。一個標准大氣壓力是1013.2毫巴,或相當於760毫米高的水銀柱。因離地愈高,氣壓愈低,故可根據氣壓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測算高度。在水平方向上,氣壓的差異橘歷能引起空氣的流動,所扒橘以是分析天氣預報的重要氣象要素之一。
8. 什麼叫氣壓日變化的規律性
氣壓的高低及其變化趨勢,同未來的天氣變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氣壓的明顯升高,意味著乾冷氣流的加強和空氣下沉運動發展,二者對於成雲致雨都是不利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天氣晴好;相反,氣壓的明顯下降,意味著暖濕氣流的加強和空氣上升運動的發展,暖濕氣流的加強,保證降水所需的水汽供應,上升運動的發展,提供了成雲致雨運吵所需要的動力,因此導致降水,天氣陰雨。在同一地點,低壓上升到最高值的期間,即受高壓控制時,往往就是空氣下沉運動最明顯的時期,天氣晴好。反之,氣壓下降到最低值的期間,即受低壓控制時,往往就是空氣上升運動最明顯的時期,天氣陰雨。當然,氣壓的上升和下降,還有各種不同的情況。在氣壓很高的時候,氣壓的輕微下降未必是降水的先兆。反之,在氣壓很低的時候,氣壓的輕微上升亦未必是轉晴的徵兆。另外氣壓的猛升和猛降,往往是迅速轉晴或轉雨旁汪侍的先兆,而氣壓的平穩下降,往往帶來比較和緩的降水。至於氣壓下降時出現的不穩定的跳動現象,往往預示雷雨等劇烈天氣即將來臨。
根據氣壓來判斷天氣變化,必須注意氣壓的日變化規律是否遭到破壞。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氣壓的日陵首變化是正常的,而在天氣陰雨時,正常的日變化規律便遭到破壞。大氣晴雨的變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氣壓只是其中之一,未必能夠說明天氣變化的全局。僅僅依據氣壓變化所做出的天氣預報,未必完全符合客觀實際。
9. 有沒有可以預報天氣預報的動物呢
可以預報天氣預報的動物如下:
1、蜘蛛,陰雨宴蔽尺天,晌高如氣壓上升,濕度減小,昆蟲高飛,蜘蛛便張網捕食昆蟲,預示天氣將轉晴。反之,蜘蛛收網,預示將要下雨;
2、青蛙,當空氣乾燥時,青蛙皮膚水分蒸發加快,青蛙就會呆在水中,以保持皮膚濕潤。而在陰濕多雨的季節,包括下雨前夕空氣水分較多時,青蛙就會跳出水面;
3、蜜蜂,下雨前,蜜蜂翅膀容易沾上細細的水珠,體重增加,飛行困難,只可呆在蜂巢里不外出;
4、螞蟻,下雨前,如果蟻窩太濕,螞蟻無法呆在潮濕的蜂窩,只可搬去高處乾燥的地方,因此出現螞蟻在下雨前搬家的情形;
5、蚯蚓,通過土中空隙呼吸氧氣的蚯蚓,由於並宴濕度增大,土粒粘合在一起,蚯蚓無法呼吸從土中空隙透進的氧氣,便爬出地面呼吸。
10. 為什麼氣壓高的地方溫度低
導語:對氣壓有一定了解的人應該清楚,氣候的變化是與風、天氣的好壞等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系。人人都說,氣壓高的地方溫度低,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氣壓高的地方溫度低?地球為何會產生溫度?一起來看看。
為什麼氣壓高的地方溫度低
因為溫度低,氣體收縮,氣體密度變大,所以氣壓就變大了;溫度高了,氣體膨脹,那麼氣體密度就小了,從而氣壓就小了。氣蔽凱壓的高低與氣體的密度有關。氣體密度大了,氣壓就高,否則就小。
氣壓公式:P=F/S,由公式可知壓強的大小隻和F有關,溫度升高,大氣變得稀薄,密度變小;因此在大氣稀薄的這一指定面積中,壓力就變小了,所以氣壓就相對變低。
在密閉容器中溫度越高氣壓就越高;大氣中,溫度越高,氣壓越低。氣溫高了,氣體膨脹(熱脹冷縮的原理),那麼氣體密度就小了,從而氣壓就小了。氣溫低,氣體收縮,氣體密度變大,所以氣壓就變大了。
氣壓不僅隨高度變化,也隨溫度而異。氣壓的變化與天氣變化密切相關。
氣壓的含義
氣壓是大氣壓強的簡稱,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即等於單位面積上向上延伸到大氣上界的垂直空氣柱的重量。氣壓大小與高度、溫度等條件有關。一般隨高度增大而減小。在水平方向上,大氣壓的差異引起空氣的流動。表示氣壓的單位,習慣上常用水銀柱高度。例如,一個標准大氣壓等於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的重量,它相當於一平方厘米面積上承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氣壓力。國際上統一規定用"百帕"作為氣壓單位。經過換算:一個標准大氣壓=1013百帕(毫巴)。深圳市的年平均氣壓為1009.8百帕。
大氣壓,指單位面積上承受大氣柱的重量。氣象上常用毫巴或水銀柱高度的毫米數表示。一個標准大氣壓力是1013.2毫巴,或相當於760毫米高的水銀柱。因離地愈高,氣壓愈低,故可根據氣壓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測算高度。在水平方向上,氣壓的差異能引起空氣的流動,所以是分析天氣預報的重要氣象要素之一。
從空氣分子運動觀點出發,它是空氣的分子運動與地球重力場兩者綜合作用的結果。在這綜合的作用下,許多空氣分子在每瞬時平均對單位面積的平面所施的撞擊力就表現為氣壓。空氣分子密度大的地方,也是空氣分子平均動能大的地方,因此,撞擊力就大,故氣壓也大。
地球為何會產生溫度?
太陽,占據了太陽系總質量99.86%的最大天體,極大的質量使它擁有極大的引力,從而使核心溫度與壓強也極其巨大,太陽內核具有1500萬攝氏度以及200多萬的標准壓強。
在如此高溫高壓的環境下,電子可以獲取足夠的能量,它可輕易逃脫原子核的束縛,在太陽內部產生等離子態。
加上高溫的推動,氫原子核聚變成氦原子,又慢慢形成了氦原子核,哪怕損失的部分也可以轉旁扮化成能量,逐漸向宇宙空間內散發。
在太陽的內部,大約具有一個直徑達到了30多萬千米的區域進行著核聚變反應,這一反運並灶應產生的熱量會通過輻射與對流傳導等方式傳遞到表面,這也就形成了「陽光」,也使它表面的溫度具有5500攝氏度。
其實太陽光真正意義上就是太陽輻射。
據相關研究人員推測,雖然說太陽輻射僅需8分20秒就可傳遞到地球,但這種輻射從太陽內核處到太陽表面卻需要耗費14萬年的時間。而我們地球上的光熱能源,主要就是源自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