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親子互動游戲有哪些
lz沒有說是多大年紀的孩子要玩的游戲,就給你推薦一些分年齡段的吧: 一、0-6個月 1.聲音在哪裡 玩法:大人在寶寶周圍不同方向,用說話聲或玩具聲訓練寶寶轉頭尋找聲源。可選擇不同旋律、速度、響度、曲調或不同樂器奏出的音樂或發聲玩具,也可利用家中不同物體敲擊聲如鍾表聲、敲碗聲等,或改變對嬰兒說話的聲調來訓練寶寶分辨各種聲音。 作用:母親的聲音是嬰兒最喜愛聽的聲音之一。母親用愉快、親切、溫柔的語調,面對面地和嬰兒說話,可吸引寶寶注意成人說話的聲音、表情、口形等,誘發嬰兒良好、積極的情緒和發音的慾望。 注意:不要突然使用過大的聲音,以免寶寶受驚嚇。 2.小鞦韆盪啊盪 玩法:用顏色鮮艷的絲帶栓上一個毛絨玩具、塑料環或者會響的玩具,在寶寶面前緩緩的上下、左右地移動,吸引寶寶用眼神去追逐。然後還可以在靠近寶寶小手地方做小幅度搖晃,鼓勵寶寶伸手去抓。 作用:可以刺激寶寶的視覺系統發育,並且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力。玩具上的聲音,可以刺激寶寶的聽覺。抓玩具的動作訓練寶寶手臂控制和手眼協調的能力。 二、1-2歲 1、畫影子游戲目的:擴展思維材料:厚而不透水的紙、蠟筆或彩筆、繪畫顏料游戲方法:晴天的時候帶孩子站在路邊或草地上。父母在紙上畫出孩子影子的輪廓。再讓孩子擺出各種有趣姿勢,畫出他的輪廓。畫完以後可以再讓孩子把大人的影子也畫出來,再在影子的輪廓內塗上顏色。還可以帶孩子到戶外,在地面或牆上指出樹、葉、花、樹枝及灌木叢的影子,當影子映在一個平面時,可讓孩子在紙上畫出它的輪廓。稍微移動紙張,畫出疊影。回到家中,再塗色,掛在牆上欣賞。 2、樹皮特寫鏡頭游戲目的:觀察和繪畫材料:放大鏡、紙、黑色或棕色蠟筆游戲方法:帶孩子去觀察附近的各種樹,仔細用放大鏡觀察樹皮的紋路。讓孩子閉上眼睛,用手去摸不同樹的紋理,並用語言描述出來。用紙將樹皮的紋路摹印下來:將紙貼緊樹皮,用蠟筆摹印下樹皮的紋路。在紙上摹印出不同的樹皮,比較它們的紋理。注意不要將樹皮剝下,以免將樹木無保護的內層組織暴露在空氣中,影響樹的生長。 三、3-5歲 招待客人游戲 爸爸媽媽可以提前和寶寶來玩這個「招待客人」的游戲。首先如果寶寶已經2周歲以上,語言能力大大提升,媽媽可以教給寶寶一些招待客人的語言,比如「歡迎來我家玩。」「請進」、「請坐」等。同時,結合來的客人的性質,使用正確的稱呼,比如「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等,爸爸媽媽可以扮演不同的客人,讓寶寶站在「門口」承擔第一關的接待工作。在客人進門之後,開始招待客人。比如,請客人就坐,請客人吃點心,詢問是不是喝水等。可以讓寶寶帶著爸爸媽媽扮演的「客人」到沙發上坐下,然後讓步驟進行招待。如果客人中有哥哥姐姐,請寶寶拿圖書給客人看,或者拿拼圖給客人玩。如果是弟弟妹妹,讓寶寶和他們一起玩娃娃、狗熊等玩具。 整個游戲就是現實生活場景的復制,只是主角從爸爸、媽媽變成寶寶,這樣的游戲充分讓寶寶在生活中學習生活,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同時,也為接下來的春節活動做好一個鋪墊,讓大家見識一個聰明、懂事、禮貌的好孩子~~ 參考資料:4399幼兒教育
Ⅱ 適合跟0~3歲寶寶玩的20個親子游戲,會玩的孩子更聰明
寶寶成長過程中,玩耍是必不可少的,父母陪寶貝一起玩的話,對寶貝來說更是益處多多哦!比如:
1.陪孩子玩兒,能增強父母和孩子間的親子關系。
游戲 是我們走進孩子內心的秘密通道,在孩子心裡,能陪他 游戲 的人,才是真正願意理解他們,尊重他的「朋友」;孩子的開懷大笑,讓身邊的大人都被感染到,不自覺開心。
2.寶寶不只是在玩 游戲 。
興趣是孩子的老師。尤其是學齡前的寶寶來說,寶寶表面做的是 游戲 ,但實則寶寶是在玩 游戲 的過程中,在不斷鍛煉自己的精細運動、大動作發展和思維能力。你看他們那個投入的樣子你就懂了。
只是,這些內在的變化我們家長暫時看不到而已。
而且很多時候,家長或者因為忙不和寶貝玩,或者想要和寶貝玩,卻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尺罩那麼接下來我整理了 專業育嬰師推薦的0-3歲不同階段寶寶適合玩耍的 游戲 ,爸爸媽媽快和寶貝一起動起來吧!
0~1歲寶寶的親子 游戲
1.拉大鋸
寶寶面對媽媽兩人相對而坐,寶寶拉著媽媽的手坐在媽媽合並的雙腿上,媽媽邊說兒歌,邊隨節奏拉著寶寶做前俯後仰像拉鋸一樣的動作。兒歌內容為:"媽媽去,爸爸去,帶上寶寶一起去。」當然,也可以換歌詞哦!
第一種:
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
媽媽去爸爸去,小寶寶也要去。
拉大鋸,扯大鋸,你過來我過去。
拉一把扯一把,小寶寶快長大。
拉大鋸,扯大鋸
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裡唱大戲。
接姑娘,請女婿,就是不讓冬冬去。
不讓去,也得去,騎著小車趕上去。
第二種:
拉大鋸,扯大鋸。
姥姥家唱大戲。
接姑娘,請女婿。
小外孫子也要去。
今搭棚岩虛,明掛彩。
羊肉包子往上擺。
不吃不吃吃二百!
效果:感受兒歌的節奏,鍛煉身體俯仰的運動能力。
適合年齡:7個月以上
2.坐鞦韆
媽媽脫掉鞋坐在床邊或者凳子上,寶寶面向媽媽坐在媽媽腿上, 游戲 開始,媽媽兩手拉著寶寶的手,兩腳上下、左右晃動,寶寶則跟著媽媽的腿一起晃動。
效果:發展寶寶的運動粗困燃能力、平衡能力,密切親子關系。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3.撥浪鼓
叮叮咚咚的撥浪鼓是每個嬰兒寶寶的最愛,媽媽一定要記得給寶寶買一個,讓寶寶拿著它盡情地晃動,如果買不到的話,我們也可以自己製作一個,可以用香皂盒作鼓身,以細而結實的繩加圓橡皮泥作小槌由里而外系在盒身兩側,最後用透明膠將廢舊的鉛筆或者畫筆粘貼固定在盒子上作握手,這樣一個小撥浪鼓就做好了,爸爸媽媽不妨一試哦!
效果:鍛煉寶寶手與手臂活動的靈活性,感受自身動作與物體變化之間的關系以及聲音的產生。
適合年齡:4~12個月
4.不倒娃娃
吹一個小氣球,在用繩把氣球的口系住之後,在氣球上畫上娃娃的五官,並把氣球粘或者綁在比氣球大的皮球上面,這樣自製的不倒娃娃即大功告成。做 游戲 的時候,把不倒娃娃呈現給寶寶,告訴寶寶,這個娃娃不會睡覺,怎麼讓他睡覺呢?鼓勵寶寶把不倒娃娃摁倒,但是娃娃卻總是會不停地又站起來!
效果:激發寶寶有目的的動手能力,感受物體運動的奇妙。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5.同步走
媽媽可光著腳或穿柔軟的鞋站立,讓寶寶面向媽媽站立,兩只小腳分別踩到媽媽的腳面上,媽媽邊彎腰邊扶著寶寶往前走,帶動寶寶往後退。也可以讓寶寶轉過身來,媽媽和寶寶同方向,帶動寶寶共進退。
效果:鍛煉寶寶的行走能力以及對身體的掌控能力。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6.抬「花轎」
媽媽和爸爸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分別握住對方的右手腕,形成一個方形的「轎子座」,然後蹲下,讓寶寶分別把左右腳伸進媽媽和爸爸環形的臂彎中,等寶寶坐穩後,媽媽和爸爸站起來可以四處走動,也可以上下晃動手臂,讓寶寶享受一顫一顛的感覺。
效果:綜合發展寶寶平衡、空間知覺等多方面的能力,體驗親子 游戲 的快樂。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這個 游戲 稍微難一些,一定要注意寶寶安全)
2~3歲寶寶的親子 游戲
1.吹羽毛
通過畫線或其他合適的方式將平坦的桌子一分為二,媽媽和寶寶分別坐到線的兩邊,之後把准備好的羽毛放在線中間,媽媽和寶寶都努力把羽毛吹到對方的桌面上,也可以把羽毛拿在手中,抬頭把羽毛往高處吹。
效果:增強肺活量,感受羽毛的輕柔。
適合年齡:2~3歲
2.盲人摸象
媽媽和寶寶一個當盲人,一個當大象玩瞎子摸象的 游戲 。媽媽可以先當盲人,讓寶寶當大象,方便寶寶了解 游戲 規則。 游戲 開始,媽媽把眼睛蒙上,然後四處摸寶寶,摸到哪裡就高興地和寶寶說:「這是寶寶的頭。」
「這是寶寶的耳朵。」之後把寶寶的眼睛蒙上,寶寶來摸媽媽,摸到什麼就說什麼,並問媽媽對不對。當寶寶熟悉 游戲 後,可以把 游戲 升級為「瞎子找象」,即把寶寶的眼睛蒙上,媽媽則站在離寶寶不遠的身旁,讓寶寶通過摸索去找媽媽,為方便寶寶尋找媽媽可通過發聲給予線索,讓寶寶根據聲音去尋找。
效果:鍛煉幼兒的觸知覺、聽覺、記憶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3.抓尾巴
媽媽用皺紋紙剪成長條狀當做尾巴,塞到媽媽和寶寶的褲子中。 游戲 開始,媽媽讓寶寶來追媽媽,把媽媽身後的尾巴拽下來,媽媽也作勢去搶拽寶寶的尾巴,誰先拽下對方的誰勝。媽媽要故意讓著寶寶哦!如果家裡沒有皺紋紙,還可用布條、絲巾、小長毛巾當尾巴。
效果:綜合練習躲、閃、追、跑、抓等多方面的運動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4.金鎖銀鎖
媽媽打開手掌,手心朝下,寶寶手握拳頭,只伸出一個手指來頂在媽媽的手掌中央,之後媽媽和寶寶一起念兒歌:「金鎖銀鎖,嘎啦啦一鎖。」念到最後「鎖」字的時候,媽媽的手掌突然合攏,以抓住寶寶的手指,寶寶則盡力迅速地將手指拿開,以避免被媽媽的手掌鎖住。
如果寶寶手指逃開了,寶寶贏,如果被抓住了,就和媽媽一起念:「開開開,開鎖嘍。」媽媽將寶寶的手指放出。為增加 游戲 的趣味性,不僅 游戲 的角色可以互換,5個手指甚至腳趾也都可以嘗試,寶寶一定會和媽媽樂作一團的!
效果:鍛煉寶寶的語言表述能力以及快速反應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5.節節高
媽媽和寶寶可以愜意地坐在床上玩這個 游戲 。 游戲 開始,媽媽先伸出一隻手的大拇指,其餘四指呈抓握狀,然後媽媽引導寶寶也像媽媽一樣伸出一隻手的大拇指,其餘四指則握住媽媽伸出的大拇指,之後媽媽和寶寶的另一隻手依次像剛才一樣疊加,形成節節高的樣子。
等到媽媽和寶寶的四隻手都用完後, 游戲 循環進行,即不斷把最下面的一隻手抽出疊加到最上面。熟悉後,媽媽和寶寶可以不斷增加抽出最下面手的速度,看看誰的反應更快。
效果:鍛煉寶寶手指運動的靈活性及快速反應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6.捻捻轉
找一個小一點的葯瓶蓋,橡皮的、硬塑料的都可以,在瓶蓋的正中間扎個小眼,把牙簽插進去,這樣一個簡易的捻捻轉就做好了,玩的時候,媽媽可以先示範著轉,然後讓寶寶嘗試著轉。做捻捻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用牙簽和圓黃瓜片、牙簽和圓胡蘿卜片等都可以做成。
效果:鍛煉手指活動的靈活性,發展捻的動作。
適合年齡:2~3歲
7.軲轆軲轆
在胸前作繞線動作,接著分別做出不用的手指動作。如軲轆軲轆剪,就是在繞雙拳後,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樣子,咕嚕咕嚕一,在繞拳後伸出一個手指頭,媽媽可以鼓勵寶寶自我想像作出多樣的手勢。
效果:培養手口一致的協調能力與手指的運動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8.彈杏核
准備一些干凈的杏核,隨意地撒在桌面上,讓寶寶用食指撥動一個杏核去碰擊其他的杏核,剛開始,媽媽可引導寶寶彈杏核間距離短的,這樣孩子能建立自信,慢慢地再彈遠一點的。
效果:能鍛煉寶寶手指靈活運動能力與手眼協調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9.紙飛機
在整天玩電動飛機的同時,爸爸不妨「低碳」一下,為寶寶疊一架紙飛機,畫上機翼、機頭等,讓孩子在寬闊的空間中盡情地玩耍,讓紙飛機飛得又高又遠,別看紙飛機簡單,它對寶寶身體的鍛煉可一點不亞於電動飛機哦!
效果:鍛煉手和手臂的力量。
適合年齡:2~3歲
10.數字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的兒歌拍手 游戲 伴隨我們一代代長大,如今拍手 游戲 依舊在繼續,只是拍手時所唱兒歌的內容卻出現了很多個版本。有關於安全教育的、有關於習慣培養的等等,媽媽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適合的兒歌讓寶寶學唱,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和寶寶一起來創編一個,讓寶寶記憶里有首自己專屬的兒歌。
效果:發展語言能力、兒歌創編能力,鍛煉與他人配合進行手部運動的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Ⅲ 有沒有什麼游戲能讓我和媽媽一起玩
《媽媽把我的泡麵藏起來了》、《媽媽把我的泡麵藏起來頃行遲了2》、《媽媽把我的泡麵藏起來了3》、《媽媽把我的辣條藏起來雀李了》都可以玩!帶早(^-^)V
Ⅳ 適合媽媽玩的小游戲想要玩一些簡單又有樂趣。
有的有的,像幫媽媽買菜、守護媽媽、打扮年輕媽媽。這些都是關於媽媽的小游戲,想玩的塌散話可以去www.rclqq.com/l10那裡面瞧一瞧,前兩天我玩了下塌斗,裡面還有團衫氏挺多的關於「媽媽」的小游戲,這幾天我女兒也迷上了。樂趣滿滿的
Ⅳ 可以和媽媽一起玩的ps3雙人游戲
雷曼系列 JUJU 魂斗羅鐵血軍團 坦克大戰 雙截龍彩虹 小小大星球系列
Ⅵ 搞笑又活躍的親子游戲
玩親子游戲不但有利於孩子更健康成長,幫助他們開發智力,還可以讓家長享受更為豐富多彩的生活,下面整理了一些搞笑又活躍的親子游戲,一起來玩玩吧!
搞笑又活躍的親子游戲 1
1、聽指令做動作
玩法:家長面對寶寶,發出簡單的指令,如叫他拍拍手,搖搖頭,或伸出舌頭笑一笑等,一面說一面親自示範給他看,要是寶寶的年齡可了解說話的內容,家長可說話,不作示範。
寶寶學會——理解語言
小貼士:家長可逐漸為內容增加難度,如吩咐孩子替爸爸取報紙、外出時取自己的外套等。
2、分水果
用具:常見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橙等)、一個籃子、玩偶
玩法:將盛著各種水果的籃子放到寶寶的面前,再拿出一些玩偶,由媽媽抱著;然後對寶寶說:「大熊要吃蘋果,寶寶請你幫它拿一個XX。」隨意說出籃子內的水果,或叫寶寶拿不同的水果。
寶寶學會——認識水果
小貼士:當寶寶熟悉游戲玩法後,可增加水果的種類以增加游戲難度。
3、推小球
用具:一隻小球
玩法:和寶寶對坐,玩推球的游戲。
寶寶學會——平衡和手眼協調
小貼士:根據寶寶的能力,把推球的距離縮短或加長,幫助寶寶肌力的發展。磨叢亂
4、天氣報告
玩法:每星期抽一晚時間,跟孩子來個深情對話,報告內心世界;互相講出令自己開心的事情(晴天)、疑惑的事情(陰天)、不滿的事情(雨天);並且對改變自己心情提出新建議。
寶寶學會——說出內心感受
小貼士:家長也要向寶寶講出內心感受,並且如果寶寶突然不想講,千萬別逼他。
5、日歷的秘密
用具:客廳掛著的日歷
玩法:准備一個大日歷,與孩子一同看日歷,了解日期和各種節假日等。
寶寶學會——時間概念
小貼士:日歷的內容博大精深,要按孩子的興趣和理解力,選擇寶寶應學的范圍,切勿過分灌輸。
6、車子跑得快
用具:各種各樣的玩具汽車
玩法:與寶寶一同玩玩具車時,與寶寶討論:怎樣可以推得最遠?鼓勵孩子就這個難題作假設,然後按自己已有經驗作邏輯推理。如:要車子推得最遠,第一應該……然後應該……,看假設是否成立,再和孩子討論和總結。
寶寶學會——邏輯推理
小貼士:提出讓孩子發現和要解決的問題須符合孩子的能力,既能挑戰孩子的思考,又不會因太困難不成功而產生挫敗感。
7、二人三足
用具:繩子
玩法:把繩綁在媽媽和寶寶的腳上,一起向預定的終點進發;走的時候可以叫1、2、1、鄭行2的口號,促進兩個人行動一致。
寶寶學會——互相合作
小貼士:在客廳進行,盡量搬開雜物,以免在游戲進行時不慎撞傷。
8、扭腰踏步小舞步
用具:音樂
玩法:先教孩子基本動作,如扭扭腰、踏踏腳、轉個圈等,孩子熟練後,隨著音樂旋律節拍跳出以上動作。
寶寶學會——跟著節奏跳舞
小貼士:讓寶寶跟隨音樂自由發揮,不用拘泥於動作。
9、呼拉圈汽車
用具:一個呼拉圈
玩法:用一個呼拉圈,套在媽媽與寶寶之間,模擬架車行駛。如果人多的話更可以分成小組比快。
寶寶學會——合作溝通
小貼士:配合游戲,放置在地上的雜物和先行移走,擴大寶寶「行走」的空間。
10、定力考驗
玩法:請寶寶做不同的活動,如假裝抹窗,或者請他繞圈走動,不過當你一聲令下,就要立刻停止不動,維持剛做著的姿勢。家長可以拍手或用其他方式喊停。
寶寶學會——根據指令做動作
小貼士:游戲人數可以較多,增加刺激和、趣味性。
搞笑又活躍的親子游戲 2
游戲1:快活呼啦圈
游戲准備:小動物木偶若干、呼啦圈
游戲玩法:地上擺放若干小動物木偶,每個木偶之間的間隔為20厘米,游戲者站在規定的地方,才幹向木偶扔圈圈瞎檔,以扔中多少獲得不同的禮物。
游戲2:玩報紙
游戲准備:報紙
游戲玩法:親子站在起點,游戲開端家長把兩張報紙依次展在地上,讓幼兒從報紙上走到對面,以速度快慢獲得不同的禮物。
游戲3:運西瓜
游戲准備:西瓜球若干、棍子4跟、裝求的紙箱一個、大的可樂瓶6個。
游戲玩法:媽媽(爸爸)與幼兒在指定的地位,兩人拿著棍子夾好西瓜球准備,兩人夾著西瓜球繞過汽水瓶然後沿路返回,誰最快回來的那組為勝。
游戲4:趕小豬
游戲准備:自製高爾夫球棍4條,小皮球2隻,拱門兩個
游戲玩法:家長和幼兒各拿一條棍子,互相交替趕小球向前走。可以是寶寶把小豬趕給家長,家長再把小豬趕給寶寶;也可以家長、寶寶並列一起趕小豬向前走,以最快穿過拱門的那組為勝。
游戲5:揪尾巴
游戲准備:動物尾巴若干
游戲玩法:在規定的場合內,幼兒把尾巴插在褲子上,家長背好幼兒進行互相抓尾巴,被抓到尾巴則要退出遊戲,最後以沒有被抓到尾巴的為成功。
游戲6:好玩的大力士
游戲玩法:4個小朋友同時加入游戲,把繩索套在腰部,面向圈外,各自想措施向自己的方向用力拉,拾前面的禮物為勝。
游戲7:打靶
游戲准備:敵人圖片5幅;小椅子5把;沙包若干。
游戲玩法:幼兒每人5個沙包,站在線後,老師說:開端!幼兒用力將沙包向「敵人」投往,沙包用完後,記載各自投准情形,為幼兒發放小粘貼。
游戲8:打保齡球
游戲准備:彩色礦泉水瓶3組(每組10個,在瓶子上貼上祖國各地地名);皮球幾個(依據情形而定)。
游戲玩法:幼兒在指定地位,用力轉動皮球,將礦泉水瓶子擊倒。(可嘉獎小粘貼一個或在其手臂上蓋一個小印章。)
游戲9:畫五官
游戲准備:黑板一塊,上面畫有娃娃頭兩個;粉筆;眼罩兩個。
游戲玩法:幼兒在間隔黑板適合的位置,戴上眼罩,由教師或家長引領到黑板前,在黑板上的娃娃頭中填畫上娃娃的五官。畫得好的嘉獎小粘貼或在其手臂上蓋一個小印章
游戲10:我是小小領路人
游戲目標:培養幼兒與成人的合作能力。
游戲准備:雪碧瓶或鮮橙多瓶10個,給瓶子罐好水,間隔著擺成兩條,紅綢帶兩條。
游戲玩法:爸爸或媽媽和小朋友站在起點處,游戲開始,爸爸或媽媽用綢帶蒙好眼睛,小朋友牽著爸爸或媽媽的手繞著瓶子走S路線。走到終點後瓶子不倒下為勝。
搞笑又活躍的親子游戲 3
一、游戲名稱:漂亮的項鏈
發展幼兒小肌肉的靈活性和手眼協調的能力是這個游戲的目標。
游戲之前需要准備彩色小木珠綵線。
游戲方法:
1、家長把已經做好的項鏈給孩子看,這樣孩子就會有自己動手的願望。
2、之後要告訴孩子示範製作的方法並提出要求。
(1)左手拿木珠,右手拿綵線,眼睛看好木珠的洞穿。
(2)家長要給孩子鼓勵,勇敢的去做。
(3)要求手拿綵線的位置要合適。
家長要注意在活動中多鼓勵幼兒,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盡量不要代替孩子動手。
二、游戲名稱:我的小沙錘
發展小肌肉的協調性,促進手眼協調能力是這個游戲的目標。
游戲之前要准備若干個飲料瓶給每個孩子一些豆子。
游戲方法和過程:
1、首先父母要讓孩子對這個感興趣。家長拿著裝著豆子的瓶子搖晃,並說到:孩子們聽聽是誰在唱歌?沙錘唱歌真好聽,我們一起來做沙錘,大家一起唱歌好嗎?孩子這個時候會很好奇,對製作沙錘會更有熱情。
2、開始製作,要求幼兒把豆子一粒一粒的裝進瓶子里。
3、在幼兒製作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防止幼兒把豆粒放到鼻孔或耳朵眼裡。
三、游戲名稱:過山洞
培養幼兒鑽、爬的能力是這個游戲的目標。
游戲過程:
1、山洞是由家長用身體及四肢做的,讓幼兒自由鑽爬。
2、注意家長要根據幼兒的喜好來做。
四、游戲名稱:我有一雙小巧手
游戲目標:
1、有助於動手鍛煉幼兒小肌肉群的動作靈活性。
2、通過動手可以發展幼兒的想像力。
3、加深親情關系。
4、孩子還可以學會整理的方法。
游戲准備:插接類的各式玩具或積木。
游戲過程和方法:
1、家長先告訴孩子玩具和積木的玩法,同幼兒共同拼插。
2、分類自由拼插,家長在一旁監督。
3、插好之後家長分別展示作品,給幼兒介紹它的奇特性。
4、玩過之後要讓幼兒自己收拾整理玩具,並把玩具送回家。
游戲指導:
1、在游戲的過程中,家長要鼓勵孩子自己插拼,必要時候指導一下。
2、鼓勵幼兒自己收拾物品。
搞笑又活躍的親子游戲 4
1、親子游戲《小松鼠揀蘑菇》
目的:進行生活常識教育,練習單腿跳躍能力以及平衡能力。
做法:場地上撒好多紙剪的蘑菇,讓孩子提個小花籃或手拿個小紙盒,跟孩子講:冬天來了,下起大雪,大北風呼呼地刮著,天氣可冷了,蘑菇冷壞了被大雪埋住,怎麼辦呢?松鼠媽媽可勤快了,早在秋天就開始採摘了,儲存在窩里,冬天再冷也餓不著了。可是今年松鼠媽媽腿壞了,只能單腿蹦著采,寶寶你就學學松鼠媽媽單腿采蘑菇吧。讓孩子單腿跳,揀蘑菇時可以落下那隻腳來,最好兩條盆腔輪流跳為好。當把地上的蘑菇揀到小花籃里時,大人應給予表揚獎勵。
提示:場地要平整,少障礙物免得磕碰。
2、親子游戲《歡樂投沙包》
目的:培養幼兒快速跑的能力以及投擲能力
准備:籃子5隻,沙包50個。
玩法:此游戲為爸爸(媽媽)和孩子兩人來共同完成。幼兒站在起點,媽媽站在終點,雙手握住籃子。哨音吹響,幼兒手持一個沙包跑向爸爸(媽媽),站在跑道中離爸爸兩米的地方投向媽媽的籃子內,孩子和爸爸要相互配合。反復進行,十個沙包看哪一組投的最多為勝。
3、親子游戲:《貼五官》
目的:增進幼兒家長之間的親密性和合作性。
准備:娃娃臉,五官圖片5套。
玩法:終點處黑板上畫有一張娃娃臉,起點處媽媽蒙著眼睛有幼兒帶領來到黑板前貼上五官,五官位置正確的一組為勝。
4、親子游戲:《動物模仿》
目標:學習簡單的動作表演
玩法:老師帶領孩子們模仿動物的各種姿勢來完成動作。「一、二、三、四,汪、汪、汪;二、二、三、四,汪、汪、汪……」。
幼兒跟家長和老師一起自由表現各種動物模仿。
5、親子游戲:《游小小搬運工》
目標:對圖形和顏色的認識。
准備: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積木
玩法:爸爸端著裝有圖形的籃子坐下,孩子站在中間,媽媽端著空藍在爸爸對面坐下。媽媽說:「寶寶,請到爸爸藍中找出黃色三角形,送到媽媽這兒來!」孩子先重復媽媽的話,然後找圖形送過去,並說:「黃色的三角 形送媽媽!」如此類推。
6、 親子游戲:《大灰狼吃小山羊 》
目的:鍛煉四肢的協調和靈敏,調動歡樂情緒。
做法:大人舉一竹竿,一端吊一紙片做的大灰狼頭像,事先教會孩子說兒歌:小山羊跑呀跑(四腳著地說),肚子餓得想吃草,搖搖頭蹬蹬腳(頭動腳蹬)找呀找呀找,那邊有綠草,呀——有個大灰狼不得了。(孩子邊說邊表演),孩子小心翼翼地站起身到大灰狼頭像底下拿草(事先散放些草)在大灰狼頭像底下,孩子想法不能碰上自己的頭(頭像不斷晃悠)如碰上就算失敗。
提示:孩子失敗幾次主要由大人定,如果舉竹竿的.想碰上孩子的頭也容易,不過應鼓勵孩子情緒,還是少失敗多勝利。另外紙片別碰壞孩子的眼睛。
7、 親子游戲:《小猴子偷桃子 》
目的:鍛煉全身骨骼肌肉,提高機敏和耐心。
做法:在10米內放一用高低不同的桌子椅子小板凳搭成的「小山」,在離不遠處立一直徑在1米左右的竹片或鐵絲圍成的圈為「山洞」,不遠處再設10厘米寬的木板為「橋」,在終點倒放一板凳,凳內放上桃子或別的水果,凳子腿上端繞上一根線,線上垂吊4-5根紙條隨風飄擺,孩子跑完這過程,到了這里用手去拿凳子里的果品,一旦碰上紙條就算被看桃人抓住,再從頭來。
提示:「小山」一定要搭得結實,「山洞」的圈子要立得牢固,紙條多少就有難易之分,一定以風大小來定,數量多風又大孩子很難下手。
8、親子游戲:《小猴子拍球》
目的:學習單手拍球,鍛煉手臂手腕手指的力量,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增加孩子的生活情趣。
做法:大人先教孩子學小猴子睡覺狀,及睡醒後如何伸懶腰,洗花花臉,看尾巴,撓癢癢等動作。大人先自言自語說:「我是猴媽媽,該讓我的小猴子起床鍛煉身體啦。小猴子醒一醒,玩拍球啊!」孩子學睡醒樣,學伸懶腰等,大人開始教,兩腳分開腿稍曲站好,上身稍前傾手心向下五指自然分開,拍球時手指手腕手臂都用勁,球拍在離自己腳尖前不遠的中心位置。開始拍一下接一下,逐漸拍兩下接一下,拍三下接一下……
提示:球大小直徑在10厘米,左右手都練習。
9、親子游戲:《狡兔三窟》
目的:鍛煉孩子雙腳向前跳的能力,學會其方法,增加魚躍感,使心緒開朗,熟悉三個幾何圖形。
做法:場地上各畫幾個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講清一旦狡猾的兔子有相連的三個窩,就能免遭老鷹的殺害。把這些圖形畫在直徑在兩米左右的圈線上。孩子兩手臂向前平伸直,兩腿彎曲,眼視前方雙腳猛用力蹬地躍起。開始大人說:「老鷹來了,快跑到這個窩里。」大人隨即舉起手中用紙片做成的三種圖形中的一種,孩子速跳進裡面去。大人再舉,孩子再跳,為了活躍氣氛,還可孩子舉圖形大人跳。
提示:圖形穿插安排,不宜相隔太遠,免得讓孩子玩得過累。
搞笑又活躍的親子游戲 5
無敵梅花樁
目標: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材料:四個旺仔牛奶罐製作的梅花樁十個。
玩法:十人一組,單腳站在梅花樁上,計時15秒,在規定時間內單腳或雙腳沒有落地的得分,反之不得分。
快樂一家人
規則:爸爸媽媽雙手交叉,孩子坐在上面,中轉處放下孩子,孩子投球,爸爸媽媽共同拿桶子接球,投中1個後,爸爸媽媽手拿木棒,孩子雙手吊在木棒上返回,以先返回到起跑線者為勝。
我喂媽媽(爸爸)吃豆豆
規則:聽到口令後,孩子拿筷子從盤子里夾起豆豆喂到媽媽嘴裡,時間5分鍾,以數量多者為勝。
長凳游戲
規則:放輕音樂游戲開始。聽到命令兩組隊員分別迅速的爬過"地道"從長凳下爬過。鑽過雙層"地道"將長凳兩個兩個疊起來,再從凳子之間隙中爬過。爬過"暗道"-然後將長凳並攏,從長凳下爬過後站到凳子上。然後開"火車"。教師將長凳橫向間隔0.5米左右擺成一排,幼兒要肩搭肩從長凳上迂迴走過過"橋"游戲讓幼兒自我選擇從縱向放置的一個長凳、兩個並排的長凳、兩個並排但左右分開的長凳上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走過"橋"。然後從一旁的塑料弧形積木拼成的"彎曲橋"上走回來。游戲結束。勝利的一組得到相應的獎品。沒有勝利的一組進行節目表演。
喊數抱團
規則:喊數抱團其實很簡單,當老師說到某一個數字寶寶的時候例如3,你就找到最近的一個小朋友抱在一起,依次類推。在圓圈的線上找到一個自己的位置,一起圍著圓圈走,當聽到鼓聲響起的時侯,抱起來組成團,最後經過數數檢驗其正確。鼓聲停止,找不到隊伍的孩子,進行節目表演。
小小雜貨店
准備:想想看,家中是不是有些食品空罐或糖果、餅乾的空盒子?利用這些空罐、空盒子,可以訓練孩子的辨認能力,還可以建立他對交易和金錢的概念。
玩法:
1、將收集的食品、餅乾的空盒整齊地排列在桌上或茶幾上。
2、讓孩子當顧客,從桌上選擇他想買的東西,並從罐上的標簽或圖片,說出該項食品的名稱(例如:牛奶、餅乾等)。
3、引導孩了解各種物品後,讓他充當老闆,你來當客人,請他取出你所要的食品,並正確地說出名稱
兜兜水果
准備:圍裙、玩具水果(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場地上劃兩條線,線與線之間間隔2~3米。
玩法:孩子站在線後面向自己的父母的圍裙里扔水果,爸爸或媽媽繫上圍裙,雙手拉起裙角站在另一條線後接水果。接得多的為優勝。
我的寶寶在哪裡
准備:布帶若干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請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相應的家長蒙上眼睛站在圈內,幼兒手拉手邊唱歌邊繞著家長轉,唱完歌曲立定,然後請家長去尋找自己的寶寶。
要求:幼兒不能發出聲音,去找父母,父母通過觸摸找到自己的寶寶。
搞笑又活躍的親子游戲 6
1、圖形寶寶找朋友
目的:鞏固認識各種顏色和形狀
准備:瓶子若干,各種顏色和形狀的幾何圖形若干。先在同一瓶子的瓶身和瓶蓋上貼上一模一樣的兩個幾何圖形,再把瓶身和瓶蓋分別放在兩個筐里。
玩法:媽媽隨意拿起一個瓶身,指著上面貼的幾何圖形問孩子:「這是什麼顏色?什麼圖形?」等孩子說對後,媽媽說:「請你在放瓶蓋的筐里找出一個和它一模一樣的圖形寶寶,把瓶蓋擰上去,讓它們配對做好朋友。」孩子自己找出相應的瓶蓋後,把瓶蓋擰好。每完成一個,媽媽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
2、大家一起來投球
目的:發展大動作的協調性,學習有目標地投擲東西,增強獨立性和自信心。
准備:幾個襪球和一隻小塑料盆,教寶寶將襪球扔進盆中。
玩法:找一段鐵絲、銅絲或電線,彎成圓形,兩端各留出一小段,做成一個小「籃筐」掛起來。讓寶寶看著你將小襪球投進圓環中,球落地後拾起來,再重新投進圓環中。示範幾次後,將球交給寶寶,讓他照你的樣子做。你可以在一邊給他數數,記錄寶寶成功的次數,讓寶寶保持游戲的興趣。
3、聽指令做動作
適合年齡:6個月以上
玩法:家長面對寶寶,發出簡單的指令,如叫他拍拍手,搖搖頭,或伸出舌頭笑一笑等,一面說一面親自示範給他看,要是寶寶的年齡可了解說話的內容,家長可說話,不作示範。寶寶學會——理解
語言小貼士:家長可逐漸為內容增加難度,如吩咐孩子替爸爸取報紙、外出時取自己的外套等。
4、分水果
適合年齡:1歲以上
用具:常見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橙等)、一個籃子、玩偶
玩法:將盛著各種水果的籃子放到寶寶的面前,再拿出一些玩偶,由媽媽抱著;然後對寶寶說:「大熊要吃蘋果,寶寶請你幫它拿一個xx。」隨意說出籃子內的水果,或叫寶寶拿不同的水果。寶寶學會——認識水果
小貼士:當寶寶熟悉游戲玩法後,可增加水果的種類以增加游戲難度。
5、跳圈圈
目的:鍛煉孩子動作的靈活性和自信心。
准備:兩個圈
玩法:孩子從一個圈裡跳到另一個圈裡,家長趕快從孩子後面將圈拿到前面,依次類推,直到終點。
6、袋鼠媽媽/爸爸
目的: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和注意力。
玩法:讓孩子雙手抱緊媽媽的脖子,雙腿夾緊媽媽的腰,像小袋鼠一樣緊緊掛在媽媽的胸前。媽媽抱著寶寶,雙腳向前跳躍(爸爸彎下腰,雙手雙腳著地爬行)。
7、踢坐墊
適合年齡:3歲
用具:數張坐墊
玩法:寶寶先躺在沙發上,雙腳舉高。爸爸把第一個坐墊放在寶寶的腳掌上,讓寶寶以雙腳撐著坐墊後數「1、2、3」,然後把坐墊用力踢走。寶寶學會——身體的平衡和耐力小貼士:這個游戲能訓練孩子的堅持力和忍耐力。由於游戲要求父母把坐墊平衡地放在孩子腳掌上,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間要充分合作。不要再把廚房當成寶寶的禁地,既然他對這里充滿了好奇,那麼何不用吸引他興趣的鍋碗瓢盆、瓶瓶罐罐讓他徹底過個癮?
8、炊具音樂會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
用具:廚房裡的鍋、碗、瓢、盆各准備幾個。
玩法:把准備好的鍋碗等東西反轉放在桌子或地上,然後給寶寶用筷子或調羹,讓寶寶盡情的敲打。寶寶學會——認識聲音小貼士:媽媽可以在寶寶打的時候加點音樂背景,並給寶寶節奏的訓練。增強寶寶的音樂感。
9、寶寶快爬
目的:培養孩子手腳協調能力和自信心
玩法:每位家庭指定一條路程相同的爬行路線,寶寶在前家長在後,口令一響,寶寶與家長同時爬行,家長不能超過寶寶,必須跟隨在寶寶身後,最先到達終點的一組勝利。
10、跳跳球
目的:培養孩子動作靈活性和自信心
准備:跳跳球
玩法:寶寶站在起點處,家長站在孩子對面指定的位置,口令一響,寶寶坐到跳跳球上跳到家長面前,再由家長把寶寶抱回起點,速度快的那一組勝利。
搞笑又活躍的親子游戲 7
1.抓泡泡
培養技能:手眼協調性,對身體部位的認識
你需要准備:吹泡泡的工具
讓你的寶寶安全地坐在椅子上。你先朝寶寶輕輕吹幾個泡泡,讓他伸手去抓或打破泡泡,但是小心別讓肥皂水濺到寶寶眼睛裡。當寶寶熟悉了泡泡之後,也許就可以玩身體部位的游戲了。讓泡泡落在寶寶的腿、胳膊、手、肚子等身體部位上,同時告訴他這些部位的名稱:「有個泡泡在你肚子上!」或「有個泡泡在你手上!」給你的寶寶一點時間觀察身上的泡泡,然後再把它們打破。要是你能吹出大泡泡那就更好了,寶寶會特別喜歡打破大泡泡的感覺。
2.運動節奏
培養技能:鍛煉背部肌肉力量,為獨坐做准備
你需要准備:不需要准備任何東西
你一邊唱「讓我們盪起雙槳」,一邊做劃船的動作。坐在地板上,兩條腿伸開成「V」形。然後讓寶寶面向你坐著,用結實的枕頭或墊子穩穩支撐在寶寶背後,幫他保持平衡。緊緊抓住寶寶的手,輕拉他的胳膊,使他向你傾斜,而你自己稍稍向後仰身,然後反方向,你向前,寶寶向後。緩慢地按照節奏唱歌,使你們的動作合上歌的節拍。選擇節奏舒緩,有強調音節的兒歌伴唱……當寶寶習慣了之後,你可以增大前後運動的幅度,寶寶就會因為盼著下一個動作而高興得笑起來。
3.噓!聽一聽
培養技能:語言表達能力,對物體恆存性的理解
你需要准備:錄音機
讓寶寶躺在小床或地板上,把你事先錄好的一段話(一兩分鍾就可以)用錄音機放給寶寶聽,你自己躲到寶寶看不見的地方。你可以告訴寶寶你在做什麼,說說天氣、你一天的計劃,或談談寶寶。如果你有朋友在旁邊加入你的錄音,那麼這個游戲就會特別有意思。當你再次回到寶寶的房間時,寶寶會因為看見你而大感驚喜呢。
4.飛機起飛
培養技能:大動作 (平衡感的練習)
你需要准備:不需要准備任何東西
盤腿坐下,讓寶寶面朝外坐在你大腿上。一隻手穩穩抱住寶寶,另一隻手撐在身後,雙腿保持交叉,抬起,使寶寶隨之抬高。當寶寶身體向上升的時候,你說:「飛機起飛啦,飛高,飛高,飛走啦!」當你把他向下放回來時說:「飛機降落啦!」你可以鼓勵寶寶向兩邊伸開雙臂,模擬飛機翅膀的樣子。當他再大一點兒後,你還可以加快抬腿放腿的速度。
Ⅶ 和媽媽一起野營游戲是綠游戲嗎
是的。
這是由【NTRMAN】發布的一款好朋友ntr你亮核讓的SLG游戲。
採用U3D引擎製作的NRT題氏巧材日系2D手繪風格SLG游戲。游戲動態CG加全日語CV配音,非常給力。游戲是喜聞樂見的大車劇情,真的非常棒!如果敬局第一次進入不是中文,請在游戲主頁面左上角調整語言選項。
游戲介紹:你叫蒼真,一天,你老媽恭子帶著你和你的朋友健吾一起去露營。在露營的路上,你就一直在抱怨,而健吾則非常樂意這次露營。到達露營地後,你們吃完飯,喝了點小酒!在小酒的作用下,恭子和朋友健吾擦出了火花。在接下來的兩天里,恭子健吾想盡一切辦法製造機會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