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個人在家裡可以玩什麼游戲呢
可以玩和平精英丶王者榮耀丶我的世界丶迷你世界丶生死組擊丶等等多人聯機游戲。
❷ 介紹幾個適合在家裡玩的親子小游戲
這個因為疫情延長的假期,就是做親子陪伴最好的機會,真正的親子陪伴,不是看著孩子玩,而是和他一起玩,因為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介紹幾個簡單的適合在家裡玩的親子游戲:
1、小心有雷
訓練目的:鍛煉孩子本體感、核心力量
訓練時間:10分鍾
適合年齡:3-14歲
准備材料:4個紙杯,干凈的地面、地墊
將紙杯2個擺放在自己和孩子面前,和孩子面對面的坐在地面上,雙腿伸直,腳尖綳起來,雙腳交替越過紙杯,注意雙腳不要碰到紙杯,大年齡孩子雙手可以抱在胸前
2、拋接球
訓練目的:提升孩子手眼協調和物體操控能力
訓練時間:5-10分鍾
適合年齡:3-7歲
准備材料:1個球(什麼球都可以),一張地墊
大人坐在地墊上,將球拋給孩子後,大人做仰卧地坐1次,孩子接到球後抱著球做5次開合跳。
3、紙片滿天飛
訓練目的:提升孩子手眼協調和物體操控能力、專注力
訓練時間:10-20分鍾
適合年齡:3-7歲
准備材料:1張廢紙、一個空籃子
將廢紙撕成手掌心大小一片,若乾片,大人將紙片從空中丟下,孩子用空籃子去接。
這個是目前我們家自己玩得最開心的一個游戲,我們和孩子互換扔紙片和接紙片,孩子爸爸還會趁機給孩子講講自由落體。
兒童在游戲中學習和成長,親子關系是最早形成的,也是人的一種最基本的人際關系,親子依戀是指在父母和子女之間形成的雙向情感聯系。親子之間的感情雖然有先天的血緣關系為基礎,但是後天的共同生活是這種親情發展壯大的土壤。親子游戲對了良好的親子依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意義,早期的安全依戀預示著學前期的夥伴接納、積極的社會性參與和更豐富復雜的游戲行為。從而最終影響到孩子的整體人格。
趁著假期,真正的陪陪孩子。
❸ 8個小游戲,提升孩子專注力,在家也能玩!
孩子專注力差是家長們普遍頭疼的問題,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發呆、愛幻想,做作業時東張西望、小動作多,導致孩子每天在學習上花費了大量時間,成績卻不甚理想。
據調查,10個孩子中,大概有7、8個孩子存在注意力缺陷問題,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
提升專注力現在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重視,反應迅速的培訓機構捕捉到這一市場需求,開設了一些相關培訓課程,但內容是大同小異的,基本上都是通過藉助教具玩游戲的方式,訓練孩子的聽覺、視覺、觸覺、身體協調能力等,改善孩子在接受信息、傳導信息、整合信息、輸出指令等方面的問題,從而達到提高孩子專注力的目的。
專注力培訓目前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像我生活的五六線小縣城,翻遍所有培訓機構,一個都沒發現,這也體現出欠發達地區教育發展同樣滯後的問題。
孩子專注力差,附近又沒有專業培訓機構,該怎麼辦呢?別擔心,其實這些訓練父母帶著孩子在家也可以做,既節約金錢,也能幫助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常規的如拼圖、迷宮、找不同,可以使孩子的視覺、思維能力得到訓練。但專注力不是單一的結構,它有幾個不同的維度,包括集中性、持久性、分配性、轉移性、廣度,所以還需要在聽覺、觸覺、身體協調等其他方面下功夫。
下面主要介紹8個簡單有趣的小游戲,大家一起玩起來吧!
1、拍腳(訓練身體協調)
動作一:左腳向前內側踢高,右手輕拍到腳,然後換右腳重復同樣的動作;
動作二:左腳向後踢並用左手輕拍到腳,然後換右腳重復同樣的動作;
動作三:右腳向後內側踢高,左手輕拍到腳,然後換左腳重復同樣的動作。
2、倒背數字(訓練聽覺、思維能力)
規則:家長說出一串數字,孩子將數字倒序說出來,難度從簡單到復雜。
例如:家長說:1 3 8 9 孩子答:9 8 3 1
3、猜字(訓練左右腦協調)
規則:家長在孩子背上寫字,讓孩子說出是什麼字,先寫一些容易的,再逐漸增加難度。
4、蒙眼取物(訓練聽覺、觸覺)
規則:准備一個目標物品,在孩子和目標之間設置一些障礙物,蒙上孩子的眼睛,家長用前、後、左、右、走幾步等詞提示孩子前進,幫助他們取到物品。
5、腰間運球(訓練身體協調)
規則:准備一個適合孩子大小的球,雙手把球抱在腰前,然後繞著身體順/逆時針運球,要求球不能掉下來。
6、青蛙跳水(訓練聽覺、思維能力)
規則:這個游戲需要兩個或以上的人才能玩,口令如下:一隻青蛙跳下水,呱;兩只青蛙跳下水,呱、呱;三隻青蛙跳下水,呱、呱、呱;四隻青蛙……
每人一次只能說一個字,大家輪流循環說,越到後面難度越大,這個游戲需要注意力非常集中,否則可能把「呱」的數量說錯。
7、大西瓜、小西瓜(訓練聽覺、反應靈敏度)
規則:這是一個反口令動作游戲,當父母說大西瓜時,孩子要比劃出小西瓜的形狀;父母說小西瓜時,孩子比劃出大西瓜的形狀。
這個游戲還可以延伸,比如父母喊向左走,孩子要向右走;父母喊向上看,孩子要向下看;父母喊蹲下,孩子要站著等等,可以延伸出非常多的其他口令。
8、一聽即拍(訓練聽覺、反應靈敏度)
規則:父母說詞語,孩子聽到水果名時拍一次手,聽到其他的拍兩次手。也可以把水果變換成蔬菜、動物等。
在實踐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可能對某些游戲興趣大、某些游戲興趣小,並且一種游戲玩久了,感興趣程度也會降低,所以家長不能偷懶,孩子不感興趣可以換其他方式,厭煩了就要學習新游戲。
並且家長要積極主動參與,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孩子也可以向大人發指令,否則訓練意識明顯,會讓孩子產生抗拒心理,降低效果。當孩子看到大人出錯時,一般都會笑得前俯後仰的,開心極了,可以消除疲憊警戒心理。
以後發現好玩又容易操作的再跟大家分享。
❹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有哪些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有哪些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頂氣球比賽
道具:氣球一個、繩子一條
參加人員:兩組對抗(每組一般為3人到7人)
游戲規則:游戲開始前先把繩子沿場地的正中間拉開(像網球網一樣),然後雙方排開用頭頂球,哪方先落地輸。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扮時鍾
道具:白板或牆壁
參加人員:不限
游戲規則:1、在白板或牆壁上畫一個大的時鍾模型,分別將時鍾的刻度標識出來; 2、找三個人分別扮演時鍾的秒針、分針和時針,手上拿著三種長度不一的棍子或其他道具(代表時鍾的指針)在時鍾前面站成一縱列(注意是背向白板或牆壁,扮演者看不到時鍾模型); 3、主持人任意說出一個時刻,比如現在是3小時45分15秒,要三個分別扮演的人迅速的將代表指針的道具指向正確的位置,指示錯誤或指示慢的人受罰 4、可重復玩多次,亦可有一人同時扮演時鍾的分針和時針。注意只能用頭,不能用身體的其它部位。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偷天陷阱
道具:找一些紅繩(玻璃繩就行),中間穿上紙杯,來形容鈴鐺;眼罩;背景音樂disco 參加人員:不限
游戲規則:請幾個助手在舞台上拉著繩子,讓參賽者先睜著眼睛練習一下,跟他們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游戲,要考驗他們的靈巧度和記憶力,練習幾次後,蒙上他們的眼睛,音樂響起,讓他們走,這時候高潮是,主持人讓所有的助手把繩子拿開,你就會看到很精彩的
表演了,注意旁邊的人還可以故意誤導一下,說低頭,抬腳等等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英雄救美
道具:椅子;環形鎖(鑰匙要差不多樣子)
參加人員:若乾女成員除外,其他人分成若干隊
游戲規則:若乾女隊員排成一列,每人間隔約2米,每人前有兩個椅子,用一根環形鎖鎖住。然後每隊選1名男隊員,在他面前有6、7把鑰匙,他一次只能拿一把鑰匙,去打開鎖救出美人,必須按前後順序進行。打不開鎖就必須回來換。看哪隊先救出所有人。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七拼八湊
道具:托盤二個,日常物品
參加人員:分成2組(需男女搭配),每組先選出一名接收者,
游戲規則:接待者手持托盤站在台上。主持人開始宣讀物品,其它小組人員按照主持人的要求從自身身上或自帶提包中提供物品放到托盤中。最先集齊物品的小組獲勝。
集物時每一個物品相隔一定時間給隊員准備,慢慢加快。採集物品來自日常的例如:眼鏡、手錶、皮帶、襪子、口紅、錢等,比較有難度的一般放在最後如美女香吻一個等。
懲罰:准備一個靠墊,選十幾人圍成一圈參加此游戲,每個拿著這靠墊做一個動作,可以打他,摔他,罵他,親他,拿屁股做他,所有人一一輪流下來,動作不許重復,所以一圈下來後,主持人說每個人將剛才對靠墊 的協作對右邊或左邊的人重做一次。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時裝秀》
道具:剪刀、大量報紙、大量透明膠布
晚會中,通過該游戲可以把晚會推向高潮。
1、 現場人員以桌為單位,每組剪刀、透明膠,和報紙
2、 每組挑選一名模特,剩餘隊員給他(她)現場(規定時間)裝扮,要求有創意,一定要用上報紙(隊員可以自己發揮加上別的東西,如,紙巾,絲巾等)
3、 模特上台表演,音樂中,模特根據自己的裝扮現場走秀
4、 評選優秀,給予獎品
升級版:游戲結束後或者直接邀請幾個boss來玩(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老闆可不可以玩),把幾個boss叫上台,現場找優勝組或自願者,在台上給他們裝扮,然後放一些搞怪的音樂,如:豬八戒背媳婦,讓boss走秀,再來幾個女生上台獻花。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搶舞伴》
道具:掃帚一把
1、挑選5男4女,最好是5個男boss,4個美女
2、放音樂,音樂聲停,5個男人開始去搶舞伴,搶到後必須雙手都抓住,剩下一個沒抓到。然後給音樂,大家跳舞,沒有舞伴的就抓著掃帚跳。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 包羅萬象------30-50人游戲
要求:參加人數30人-50人為佳,分成4-5組
道具:托盤、背景disco音樂、獎品一份可以是精美的糖果(可以分的) 或是產品的小樣 主持人要求大家分組坐好(一定要有男有女)
將游戲規則告知大家 :
1.每組先選出一名接收者,手持托盤站在舞台上。
2其它小組人員按照主持人的要求提供物品放到托盤中。最先集齊物品的小組獲勝。 背景音樂起,
主持人開始宣讀物品,每一個相隔一定時間給隊員准備,慢慢加快。
採集物品來自日常的例如:眼鏡、手錶、皮帶、襪子、口紅、錢 ,一定要有比較難的放在最後如一小段毛線、葯片、糖果、一毛錢、一根白頭發、一截指甲,找的東西可以加個襪子之類,再誇張些,紅色襪子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喝啤酒比賽
亮點在容器,用嬰兒的奶瓶當酒具~~
叫一棒大男人上台喝啤酒,規定時間內誰喝得多水勝出
嘿嘿,最後的結果就是,男boss們嘴巴子很痛,哈哈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泡泡糖
游戲准備:主持人召集若幹人上台,人數最好是奇數。
游戲規則:當大家准備好時,主持人喊「泡泡糖」大家要回應「粘什麼」,主持人隨機想到身體的某個部位,台上的人就要兩人一組互相接觸主持人說的部位。比如,主持人說左腳心,那麼台上的人就要兩人一組把左腳心相接觸。而沒有找到同伴的人被淘汰出局。當台上的人數剩下偶數時,主持人要充當 1 人在其中,使隊伍始終保持奇數人數。最後剩下的`兩人勝出。 注意:在勝出人獲得獎品時,還可以稍微刁難一下,比如讓他站在椅子上用身體表現一個字(可以是他的名字之類)或者讓他表演一個節目等。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比長短
參加人數:分組,不限人數,至少要二組。每組五人以上;一位主持人
游戲規則:主持人宣布要比的單位前,然後每組派出一位他們認為會贏此單位的人。等被派出的人都出來後,主持再說比什麼。計算每次比完的輸贏即可。題目必須在看到被派出的人之前想好比如: 比長:比手臂;比上衣;比頭發… 比短:比手指頭;比褲子或裙子… 比高:比聲調;比手抬起來的高度… 比大:比眼睛;比手掌… 比多:比身上飾物;比穿的衣服;比身上的扣子…
注意:這個游戲的題目就是要想越不會被大家猜中的越有趣!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明星秀
道具:電影或錄像、歌舞表演
參加人員:自定
游戲規則:先由主持人播放一段電影或錄像、歌舞表演讓參加者來模仿,然後由觀眾評出最佳模仿者。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搶凳子
道具:凳子(若干)
參加人員:8人或多人參加(其中一人為喊話員不參加比賽)
游戲規則:游戲開始先把凳子成圓形(按參加人數減一計算,即8人擺7張),然後,參加人員在凳子外面圍成一圈,主持人敲鼓或放音樂時參加人員就沿著圓形順時針或逆時針跑動(注意不能插隊),當鼓聲或音樂停下時參加人員要訊速找到一張凳子座下,因為凳子少一張,所以會有一人沒凳子座,這個人就算是被淘汰了,這時要把凳子減少一張,其餘的人繼續玩,直到剩下最後一人為止,這人就算贏了。贏的人給予獎勵。
道具:紙、綵帶等手工工具,音樂
參加人員:分成幾個小組
游戲規則:給每組配一些紙,綵帶等,然後讓每個小組抽一個題目,比如:孔雀舞/草裙舞/肚皮舞什麼的,然後各組選出一個代表,組內成員將所發的道具給擺造型、跳舞的人打扮一番~~配上合適的音樂,比試比試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擊鼓傳花
道具:鼓或音樂、花
參加人員:集體
游戲規則:參加者先圍成一圈,當擊鼓者開始擊鼓時,花就開始傳,當鼓停時,花到誰手,誰就是「幸運者」,就要表演節目。表演後,花就從這個「幸運者」開始傳,節目依此進行。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尋寶大行動
道具:「寶物」(一般為字條)
參加人員:集體
游戲規則:先准備好「寶物」(即字條上可以寫「表演節目、獲得獎品等),然後把寶物分布在各個隱蔽的地方,接著,各尋寶者開始找尋「寶物」,找到「寶物」的尋寶者不得隨意打開「寶物」,由主持人對獎。主持人根據「寶物」的內容給「寶物」的主人對獎。比如:寶物里寫著「學貓叫三聲,獎勵蘋果兩個」那麼「寶物」的主人就得按「寶物」的內容去做,然後,主持人給予相應的獎勵 。
人名、地點、動作
道具:紙條、箱子
參加人員:集體
游戲規則:游戲者各寫三張紙條,分別寫人名、地點和動作,分別投入三個箱子中。主持人從三個箱子里各拿出一張紙來,當眾讀出。由於主、狀、謂語之間不搭配,就產生了強烈的娛樂效果、如:「李四在廁所里吃飯」、「王五在火車頂上跳舞」等。
適合室內玩的小游戲:啞劇游戲
道具:字條
參加人員:集體
游戲規則:隊員們互相出題,如:「椅子壞了」、「打架之後」、「釣魚」、「發下考卷之後」、「野炊」、「雨夜關窗」等。採用抓題的方法分配給每一個人啞劇游戲題。經過10分鍾的准備,開始表演。
❺ 4個人在家裡玩的游戲
4個人在家可以玩打麻將、你畫我猜、官兵捉賊等。
麻將,四人骨牌博戲,流行於華人文化圈中。一家打出牌,兩家乃至三家同時告知,以得牌在先者為勝。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了。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所以又叫默和牌。
一人畫畫,三個人猜,規定時間內答對最少的一人接受懲罰,懲罰由四人商議提前決定。
官兵捉賊,分別寫著「官、兵、捉、賊」字樣的四張小紙。這個游戲最好是四個人來玩。將四張紙折疊起來,參加游戲的四個人分別抽出一張。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據其他三個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細節來猜出誰拿的是「賊」字,猜錯的要罰,有猜到「官」字的人決定如何懲罰,由抽到「兵」字的人被罰。
❻ 在家無聊玩什麼游戲好呢
在家裡可以玩泰坦隕落2和飢荒。
泰坦隕落2由EA在2016推出,以游戲中的畫質和科幻炫酷的機甲題材,讓很多玩家感興趣。其中包括了單人戰役和多人線上部分,最重要的是,其中還有全中文普通話配音,這讓國內玩家能有更深入的游戲體驗。第二款推薦飢荒,相比那些競技游戲,作為休閑游戲的《飢荒》顯得更加愜意,也更加輕松,在其中你能體會到在那些競技游戲中都感受不到的快樂。
❼ 陪2歲孩子在家玩的小游戲
陪2歲孩子在家玩的小游戲
陪2歲孩子在家玩的小游戲,,在平常時間,父母一定要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抽出時間和孩子進行互動,玩一些親子游戲,能夠促進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下面分享陪2歲孩子在家玩的小游戲。
陪2歲孩子在家玩的小游戲1
一、倒水游戲
小寶寶都是天生愛玩水的,畢竟媽媽的肚子里完全是一個「海底世界」呀。
所以閑暇時間,父母可以陪著寶寶一起玩倒水游戲。
准備四個杯子,其中兩個裝滿水,兩個空杯子,引導寶寶將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子中,如此往復,寶貝們就能很熟練的自己倒水了。
二、1.2.3木頭人
如果家裡人多,有很多小朋友,可以將小朋友集中起來玩「1,2,3木頭人」的游戲。
如果平時只有父母和小寶寶,那麼可以選擇用音樂,音樂停寶貝停,音樂響起來孩子動起來。
這樣既可以鍛煉寶寶的聽力,也能鍛煉他們的平衡協調能力。
三、拍手游戲
當小寶寶可以獨立坐以後,父母們就可以花點時間和寶寶面對面坐著玩拍手游戲了。
可以選擇放一些歌謠,最簡單的就是「貝瓦兒歌」,和寶貝面對面拍拍手。
其實就是我們從前玩的「你拍一,我拍一」這種,挺有趣的~
四、積木搭物
父母陪著孩子一起堆積木,比如堆火車,堆房子,變換著不同形狀,同時和寶貝一起比賽。
這有助於鍛煉孩子的智力,以及耐心。
除此之外,一起拼圖也是一樣的道理。
記得在玩完以後,培養孩子自己動手收拾積木的好習慣。
五、挑圖片
對一歲內的孩子,可以先從表情開始。
准備幾張笑臉,哭臉,還有一些顏色鮮艷的動物等圖案。
父母說對應的表情,讓寶寶挑出來,還可以讓寶貝模仿對應的表情。
六、抓影子
這個適合停電的夜晚...或是在戶外陽光底下。
讓寶寶追著父母的影子去踩,或是和寶寶一起,用手做出各種影子的形狀,投影在牆上。
七、滾球傳遞
父母和寶寶面對面坐著或是站著,讓球在中間滾來滾去,互相傳遞。
等孩子大一些,還可以訓練孩子撿球~
八、跨彩虹橋
這個其實就是在床上進行就可以,當睡前小游戲吧。
把床上的枕頭,被子利用起來,讓寶寶跨越枕頭,被子走過來,要跟寶寶說腳丫不能踩到枕頭或者被子。
這個適合會站,學走路的孩子。
總而言之,在寶寶2歲前,盡量不要以看電視這種方式來轉移他的注意力。
2歲前常常看電視的寶寶,不但容易上癮,而且對視力發育不好,且容易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與其父母各自玩手機,孩子看電視。
不如花一點點時間,給孩子讀一篇故事,或是陪孩子一起玩游戲,這才是高質量的陪伴。
陪2歲孩子在家玩的小游戲2
一、炸油條
玩法: 家長平躺,准備翻滾狀,讓寶寶蹲下或者跪下用雙手推著家長滾著走,不一定要求寶寶一定做成功,但是家長翻滾不要太快,要考慮到寶寶的行動能力。
幾次之後家長可考慮與寶寶互換角色,一人滾回正面算「炸」了1條油條。過程中盡可能與寶寶的受力做適當的調整與互動,寶寶翻滾的時候要注意保護寶寶的頭部。
備註: 此活動可教寶寶學數數,從翻滾中刺激寶寶大腦。當寶寶在推滾家長時,也是全身力量的運用與控制的一種學習。
二、兩人三腳
需要道具: 毛巾或繩索
玩法:家長和寶寶站在一排,用毛巾將兩人挨著的腳綁起來,這樣兩個人就一共有三隻腳,家長用手握住寶寶的手腕部,以防寶寶不自覺失去平衡時跌倒,帶起寶寶往前跳行。
注意寶寶跳行的節奏感與力量,跳的同時,家長須鼓勵寶寶多屈膝,增加寶寶膝蓋的使用,可幫寶寶跳得更好。
備註: 此活動可訓練寶寶腿部肌肉的彈性,並強化雙腿的柔軟度,增加跳躍的'能力。如果未能達到此目的,可用行走——屈膝走動——屈膝跳行的過程完成。
三、包餃子
要道具: 球狀柔軟物(毛巾球、抱枕等)
玩法: 讓寶寶平躺著,雙手平放在頭頂上方,依照「包餃子嘍」的指令,將道具放在寶寶腹部上,寶寶聽到指令後,便將雙手雙腿收縮捲曲壓住道具。游戲開始時,照顧者須先做幾次示範,供寶寶觀賞及學習,而後再與寶寶互動游戲。
備註: 此活動可訓練寶寶身體延展及收縮,也可讓他學到碰觸他人身體時動作要輕。
四、捉迷藏
玩法: 家裡有條件的,可以給寶寶騰出來一塊地方用來玩捉迷藏,不需要非常嚴實的藏起來,可以在餐桌餐椅邊藏起來,讓寶寶找。也可以坐在沙發上用抱枕蓋住上半身藏起來,甚至是門後邊都可以,給寶寶示範之後,讓寶寶也學著藏。
家長注意不能讓孩子離開視線太久,主要是配合寶寶玩得開心就好。
備註: 次活動可以讓寶寶活躍起來,白天多活動,晚上也會睡的香。
五、夾心土司
需要道具: 小抱枕
玩法: 照顧者屈膝跪著手持抱枕,讓寶寶用身體一同夾住椅墊後,兩人雙手張開平舉。
備註: 此活動可訓練寶寶力量的掌握及上半身的伸展能力。
疫情讓人憂心又焦慮,但是也難得有個機會能讓父母和孩子多一些相處時間,在家宅久了難免會覺得無聊,父母可以主動帶動孩子玩游戲,和孩子互動起來,既能增加親子關系,又能打發時間,何樂不為呢?
六、凌空飛人
玩法: 爸爸和寶寶面對面站著,接著抓起他的雙手,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各繞轉一圈。當寶寶適應後,可轉到兩圈、三圈,循序漸進,慢慢增加圈數。
小貼士: 抓住寶寶手腳的動作不要太粗魯,以免寶寶的關節受傷。同時,轉的速度和方向要注意平衡的原則,不要偏向某個方向,這樣整個前庭系統的發展才會平衡。需要注意寶寶的反應,若寶寶哭或十分恐慌,應暫時停止,同時了解原因。
七、客人來了
用具: 玩具茶具(過家家游戲中的餐具)
玩法: 媽媽扮演客人的角色,來寶寶家串門;讓寶寶開門,然後給客人倒杯茶;鼓勵寶寶跟客人談話。
小貼士: 媽媽可以多做幾次示範給寶寶知道如何有禮貌的接待客人。
❽ 兒童家庭互動游戲
智立方互動科技的兒童互動游戲,有滑梯、沙灘、真人足球等等,一般兒童樂只要有傳統的設備,都可以加入他們的互動游戲,他們都是根據受眾年齡去研發,很多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都很喜歡,可以說是大小孩子通吃,連父母都可以陪同孩子一起玩耍。
變魔術目標:通過游戲培養孩子的觀察比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邊聽邊用動作表示數量,在游戲中享受成功的快樂。
准備:牛奶一瓶,手電筒一個,筷子一根,清水,無色透明玻璃杯兩只,動物玩具兩個。
玩法:
1、親子一起往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家長用手電筒光透過玻璃杯照射白色牆壁,與孩子觀看牆上有什麽?(牆上的影象是白色的)
2、將一個動物玩具放在牆與杯中間,請孩子說說有啥發現,讓孩子拿著玩具在牆與杯之間任意做各種動作,再說牆上影象的變化。(玩具的影象是黑色的。)
3、一隻有水的杯加入少許牛奶用筷子攪拌均勻,再用手電筒透過杯子照射,繼續觀察有何變化?(光線是紅色的。)
4、請孩子用玩具繼續表演,然後描述看到的情景。
5、親子在牆與光之間玩各種手影,啟發孩子想像影象像什麽?
6、親子分別輪流豎手指,另一人根據手指數量學動物叫,或聽聲音豎手指。
❾ 不花錢,在家就可以玩的15種益智小游戲!
1、吸管,剪刀和細繩
玩法:先用剪刀把吸管剪成小段,再用合適的繩子把它們串起來。
學習:使用剪刀,小肌肉運動技能,穿孔的動作。
涵涵從兩歲左右的時候開始迷上了使用剪刀,一開始是漫無目的地亂剪一通,看見一張稍微硬點的紙片,就會問我說:「媽媽,這個還有用沒?」得到我的肯定答復後,就會喜滋滋地拿去剪,直到剪的碎碎的。
後來,我就給她買了剪紙,要沿著虛線剪,然後拼圖的那種。
這個穿孔游戲的難點對於3歲8個月的涵涵來講,在於剪吸管的那一環,穿孔的那個環節,相對簡單。
PS:媽媽們,在跟還不會使用剪刀的小寶寶玩的時候,可以把吸管先剪短一點,然後再慢慢增加長度。
2、串珠子
玩法:這個應該是蒙氏游戲裡面的。不適合太小的寶寶玩兒,因為怕孩子往嘴裡塞。
學習:專注力,手眼協調能力。
涵涵最初是玩我的舊手煉,我用那種針頭比較鈍的針給她穿線來玩兒。後來換成了這種有意思的珠子,讓她百變造型。
3、分豆子
玩法:給寶寶一碗顏色不同的豆子,外加區分後放的容器,最少兩種,也可以多增加幾種。
學習:專注力、顏色。
涵涵小的時候,我要寫稿子,或者做飯,都會讓她玩這個游戲,現在她都還喜歡玩豆子,不過是不同的玩法,比如擺字、擺圖案等。
4、水杯,篩子和海綿
玩法:用兩個水杯相互倒水,用篩子把水裡的豆子濾出來,用海綿把水盆里的水吸到杯子里。
學習:倒水的動作,篩子的使用方法,海綿的吸水特性。
這也是屬於蒙氏教具,但我沒有給涵涵花錢去買,篩子用的是茶具裡面的,杯子一開始我用的是一次性的小杯子,後來換了幾個不用的玻璃杯。海綿這個更好找,找一塊然後剪成孩子喜歡的形狀即可。
之所以後來換成玻璃杯,是為了讓涵涵明白,小孩子也是可以用玻璃杯子的,不用怕碎掉!
5、切香蕉
玩法:撥開香蕉皮,在切板上把香蕉切成小段,香蕉皮和香蕉分別放在兩個小碗里。
學習:生活操作,撥香蕉皮,切的動作,分類。
涵同學從一歲左右開始喜歡切各種東西,比如香蕉,比如豆腐。前些日子中秋節,她一個人在客廳玩,等我過去看她的時候,把月餅切了一桌子,還邀功似地請我品嘗。
6、石頭畫
玩法:找一些石頭,洗干凈後讓孩子給石頭上色,畫成孩子想畫的樣子。
學習:培養孩子想像力和藝術細胞。
涵涵每次跟她爸爸一起出去,都喜歡撿各種石頭,很多時候回來口袋裡都沉沉的,我就知道又撿石頭去了。
把撿回來的石頭讓娃自己先洗干凈,然後隨意塗鴉。既滿足了玩水的慾望,又滿足了繪畫敏感期的需求。
7、創意水槍畫
玩法:支起畫板,給水槍裝上有顏色的水,讓孩子對著畫板射擊,直到孩子玩累為止,一副美輪美奐的畫作就完成了。
學習:我覺得這個最重要是讓娃玩兒的開心,且高大上,哈哈。
小孩子都喜歡玩水槍的,並且樂此不疲。如果能腦洞大開想出不一樣的玩法,孩子們會更喜歡哦!
8、拼貼畫
方法:從各種包裝紙和廢舊雜志上剪下各種圖片和圖案,給孩子一個膠棒,可以一邊教娃事物的名字一邊創作拼貼畫。
學習:膠棒的用法,事物的名稱。
喜歡口紅的涵同學,對跟口紅相似的膠棒也是情有獨鍾。
9、小絨球穿隧道
玩法:家裡的保鮮膜,衛生紙用完了,裡面的硬紙殼的芯不要扔,簡單包裝一下固定在牆上或者傢俱上,就成了隧道,找來一些彩色小絨球,就成了小球穿隧道的游戲。
學習:絨球在隧道里消失又出現,墜落的效果。
我覺著這個游戲,還能夠讓孩子感覺到物體客觀存在性,對於處於「物權意識敏感期」的孩子,以及不愛分享的孩子,都是有引導作用的。
因為有的孩子之所以不愛分享,就是怕分享玩,東西不存在了。
10、用豆子描繪圖案
玩法:媽媽在紙上畫出幾何圖形,讓寶寶拿豆子把圖形沿線擺出來。
學習:形狀與圖案,專注力。
這個游戲相對低幼一點,可以讓孩子很快地認識各種幾何圖形及其線條結構。
11、畫在地上的迷宮
玩法:用彩色膠帶在地上貼出迷宮,讓寶寶轉圈圈走迷宮。
學習:身體平衡及邏輯思維能力。
最先涵涵痴迷於在紙上走迷宮,再後來我們去城市運動公園,她特別喜歡走那個花圃迷宮。
而這個室內小迷宮,無疑是下雨天或者冬天最好的迷宮過癮法。
12、彈珠數數
玩法:媽媽用彈珠擺上1-5的數字牌,讓她找出相應數目的彈珠放在下面。
學習:算術。
涵涵的數學啟蒙比較早,從數字敏感期開始,很快就學會點數了,現在她玩紙杯,我問她有幾個,十幾二十個的都能數對。
所以,我覺得在敏感期內施教,真的會事半功倍。這種早期教育是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的,而且是在玩樂中開發智力,不等於那種拔苗助長式的「提前教育」。
13、停車場的歡樂
玩法:先用紙板做一個簡單的停車場,並標好車位序號,同時也給每輛車標上序號。游戲開始了,每輛車只能停在同數字的車位上, 看看寶寶停對了幾輛?
學習:數字。
我覺得這個游戲非常適合男寶寶。女孩子家裡好像也沒這么多汽車,涵涵的好朋友嘟嘟同學家裡的汽車,足以開展這個游戲。
14、剝雞蛋殼
玩法:早上煮好雞蛋拿給孩子自己去剝。
學習:生活實踐,手指的精細操作。
這個玩法也是低幼版的,涵涵好像一歲多一點兒的時候就開始自己剝各種蛋了。
今年我換了剝核桃的方式來鍛煉她的手部精細動作。這個季節,不是有那種新鮮的核桃嗎?我們用鉗子夾好了,讓孩子自己剝,特別是剝裡面那層黃色的細皮時,我覺得比剝雞蛋更能鍛煉手部精細動作。
每次她爸爸和爺爺代勞剝核桃時,都會被我制止,我說我們會自己剝,我想孩子吃自己剝的核桃時,一定會感覺格外香吧!
15、紙箱里的藝術創作
玩法:給寶寶用紙箱打造一個私人空間,再給他一盒水彩筆,讓娃自由發揮吧。
學習:塗鴉、創意
繪畫敏感期的涵涵非常喜歡到處塗鴉,家裡的牆壁和各種傢俱幾乎都不幸罹難。
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喜歡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畢竟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渴望獨立么。
所以,這個紙箱里的藝術創作肯定極具吸引力哦!
❿ 6歲在家玩的親子游戲
6歲在家玩的親子游戲
6歲在家玩的親子游戲,隨著孩子年紀越來越大,很多家長會希望跟小孩通過玩一些小游戲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東西,促進親子間的關系,特別是如今經常需要居家,那麼下面一起看看6歲在家玩的親子游戲
6歲在家玩的親子游戲1
一、有哪些適合和6歲男孩在家玩的親子游戲?
1、鑽山洞游戲。鑽山洞游戲就是家長坐在地下伸直雙腿,然後讓孩子跳過家長的腳,當孩子跳過去之後,家長就應該將腰部抬高,讓孩子從腰部底下鑽過去這種鑽山洞的游戲是適合4~7歲之間的孩子。
這種游戲是可以培養孩子對於空間的認知能力,同時還可以鍛煉孩子的平衡感,靈巧度,以及還可以鍛煉孩子肌肉能力。
2、膝蓋山大挑戰。家長還可以在家陪孩子做膝蓋山大的游戲,挑戰這種游戲是適合5~7歲左右的孩子,這種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肌肉力以及運動力。
做這種游戲是需要家長背靠著牆壁,膝蓋彎曲,在握緊孩子雙手的情況下,讓孩子爬上膝蓋,然後放開孩子的雙手,讓孩子自己保持平衡,並且讓孩子展開雙臂,但是做這個游戲的時候,最好由爸爸來陪孩子做,因為是需要很大的力量,另外一定要注意保證孩子的安全。
二、陪孩子做親子游戲有哪些好處?
陪孩子多做一些親子游戲,是可以增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的,因為通過游戲可以很快的進入到孩子內心的世界,父母就會知道孩子內心比較喜歡什麼東西,也可以理解孩子目前的心智是處於在哪種水平可以讓孩子在游戲當中跟父母更加的親近。
而且在親子游戲的過程當中,父母還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做各種的動作,這樣不僅可以鍛煉了孩子還可以讓孩子發展思維能力,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當中可以學到更多的本領。
6歲在家玩的`親子游戲2
木頭人推推推
粑粑或麻麻先躺在地面上,讓孩子推動你們的身體,此時請全身用力,阻止身體的滾動,然後鼓勵孩子拚命推動你的身體。
這個游戲適合 3-6歲的孩子,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毅力,讓孩子變得更強壯。
鑽山洞游戲
請先坐在地上伸直雙腳,然後孩子跳過你的腳。 孩子跳過去之後,將腰部抬高,讓孩子從腰部底下鑽過去。
這個游戲適合 3-6歲的孩子,培養孩子空間認知能力,同時鍛煉肌肉力、平衡感,爆發力,靈巧度。注意不要壓到孩子。
小袋鼠繞圈跳
粑粑麻麻先坐在地上,並張開你們的雙腳 。讓孩子跳過你的腳,或者左右腳依次走過你的雙腳。跳或走過之後,讓孩子繞過你的背後,轉到前面再來一次。
熟悉動作後,可讓孩子試著單腳跳、橫著跳,或者往後跳過你的腳。
小袋鼠繞圈跳適合 3-6歲的孩子,鍛煉孩子的運動力——肌肉力、靈巧度、爆發力。
小小馬術師
爸爸將雙手與雙腳跪膝撐在地上,做出四隻跪膝撐地的姿勢。讓孩子爬上你的背,再讓他跪站在你的背部正中央。 (游戲時請注意安全)
這個游戲適合 4-6歲的孩子,培養孩子的空間認知能力,同時鍛煉肌肉力、平衡能力。
6歲在家玩的親子游戲3
1、踩氣球
玩法:幼兒在腳上系四個氣球,家長去踩其他幼兒的氣球(一分鍾),最後看誰剩下的氣球多為勝利,得星。
2、吹球進筐
目標:訓練孩子的耐力,增強肺活量,增添家庭的歡樂氣氛。
規則:桌沿下放只塑料筐,桌上放幾只乒乓球。爸爸、媽媽和寶寶輪流吹球進筐。看誰進球多。
建議: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吹球時,要掌握方向和力度。
3、過小河
玩法:家長與孩子利用三塊紙板,以最快的速度過小河,家長與孩子的腳不能接觸地面。三個家庭為一組,先過小河的勝利,得星。
4、趕小豬
准備:自製高爾夫球棍4條,小皮球2隻,拱門兩個。
玩法:家長和幼兒各拿一條棍子,互相交替趕小球向前走。可以是寶寶把小豬趕給家長,家長再把小豬趕給寶寶;也可以家長、寶寶並列一起趕小豬向前走,以最快穿過拱門的那組為勝。
5、快活呼啦圈
准備:小動物木偶若干、呼啦圈
玩法:地上擺放若干小動物木偶,每個木偶之間的間隔為20厘米,游戲者站在規定的地方,才幹向木偶扔圈圈,以扔中多少獲得不同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