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表格製作 » 剛開始添加輔食是怎樣的
擴展閱讀
怎樣添加插件包坐騎 2025-07-17 15:31:49
有什麼運動可以去掉白發 2025-07-17 15:13:22

剛開始添加輔食是怎樣的

發布時間: 2022-03-02 03:13:59

㈠ 寶媽剛開始是怎樣給寶寶添加輔食的

你好,4個月的寶寶可以適當的加一點果汁,蔬菜水的了,一般不建議多吃的,而且應該打成汁或者是做成泥,少量的給寶寶吃點就可以了,這樣還能很好的促進寶寶有消化功能的,寶寶喝了果汁,蔬菜水之後,沒有什麼異常,可以適當加點米粉,蛋黃的,

㈡ 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輔食方法及意義 輔食添加的意義在於通過輔食補充奶製品中的營養不足;訓練咀嚼和吞咽功能;為斷奶做准備。 輔食添加的方法: a) 如果寶寶消化好、足月產,建議滿4個月可以嘗試給寶寶添加輔食; b) 輔食添加的原則是: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細到粗、從一種到多種循序漸進的添加; c) 一種輔食添加5-7天過渡,如大便沒有異常,精神狀態良好,才可添加另外一種輔食。由於口味不適應,寶寶會不喜歡吃,往外吐,這時家長不要強喂,可以換一個時間再喂,多給幾次,寶寶會慢慢適應; d) 5月齡:添加蛋黃(煮蛋蛋黃1/8開始逐漸到1個)、米粉(介紹太子樂米粉的賣點)、米湯、菜汁、果汁等輔食;6月齡:此時嬰兒開始萌牙,可給些稍硬的食物:適量蛋羹、爛面片、爛稀粥等;7—9個月齡:添加肝泥、豆腐、肉末、碎菜,每日2—3頓,適量的麵包、蛋糕等;10—12個月齡:可給爛飯或面片加些瘦肉末、蔬菜、煮爛的雞、魚、肝、每日兩三頓,隨著輔食量的增加,奶量和喝奶次數的隨之減少。 蛋黃泥製作如下:輔食添加如下,將蛋黃泥用湯匙碾成泥狀,加入適量的溫水調和成泥糊即可給寶寶食用,添加適量的水是為了增加蛋黃泥的口感更潤滑。不添加水會使蛋黃泥口乾。每次添加輔食後請給寶寶提供適量的溫水,可以起到 刺激胃腸蠕動促進排便預防便秘,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沖洗口腔保持清潔。 我是高級育嬰師,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㈢ 寶寶添加輔食順序是怎樣的

第一階段:嘗試食物的味道(六至七個月)

這個階段主要是給寶寶嘗試各種不同食物的味道,通常是少量的糊狀輔食,可以在喂完母乳或者配方奶之後,等一個小時再喂輔食。剛開始的幾天,可以是比較稀的糊狀輔食;然後,慢慢增加稠度;最後進展到夾雜有少量細軟小疙瘩的糊狀食物。

輔食添加開始的時候,建議每天一次;等寶寶慢慢習慣之後,便可以增加到每天兩到三次。

六個月開始,寶寶的鐵需求會增加,因此輔食里,至少包含一種含鐵豐富的食物。例如,鐵加強米糊麥糊(注意,自製的米糊或者麥糊,沒有鐵加強,因此不屬於含鐵豐富的食物),肉泥,豆腐泥,豆泥等。除了這個准則之外,其他的食物通常沒有嚴格的規定,媽媽們可以自行決定輔食添加的次序以及種類。

可能媽媽們會發現在剛剛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寶寶會用舌頭把食物頂出來。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它並不代表寶寶就不愛這種食物。有時候,某種食物可能需要嘗試8-10次之後,寶寶才會開始接受。

在這個階段,母乳或者配方奶仍然十分重要。輔食應該在喂完母乳或者配方奶之後再喂。

第二階段:學習咀嚼(七至九個月)

大多數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之後不久,便可以接受比較粘稠或者帶有軟疙瘩的糊狀食物。一旦您發現寶寶自己可以獨坐並有咀嚼的動作出現,那麼即使寶寶還沒有牙齒,也可以開始鼓勵寶寶進行咀嚼的練習了。帶有軟疙瘩的糊狀食物或者小塊的柔軟食物通常是很好的幫助寶寶練習咀嚼的食物。練習咀嚼不僅有助於鍛煉咀嚼肌也可以幫助將來寶寶的語言發育。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會通過觀察媽媽的動作而模仿。因此,媽媽們可以給寶寶做咀嚼的示範動作,從而慢慢教會寶寶進行咀嚼。當寶寶剛開始接觸粘稠或者帶有顆粒的食物時,可能會出現作嘔的動作,這個是正常的現象,媽媽們無需驚慌。

在寶寶七至九個月大的時候,一天可以吃三次輔食,大概類似於成年人的早,中,晚餐。當寶寶一次能吃較多的輔食時候,那麼媽媽們可以嘗試先喂輔食,然後再喂母乳或者配方奶粉

㈣ 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應該怎麼加

輔食添加需遵循四大原則:1.輔食品種從單一到多樣:一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隔幾天之後再添加另一種; 2.輔食質地由稀到稠:首先開始給寶寶選擇質地細膩的輔食有利於寶寶學會吞咽的動作,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增加輔食的粘稠度,從而適應寶寶胃腸道的發育。 3.輔食添加量由小到多:開始時只喂寶寶進食少量的新食物,份量約一小湯匙左右,待寶寶習慣了新食物後,再慢慢增加份量。 4.輔食製作由細到粗:開始添加輔食時,為了防止寶寶發生吞咽困難或其它問題應選擇顆粒細膩的輔食,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完善,逐漸增加較大顆粒的輔食。 初喂寶寶輔食需要耐心,第一次喂固體食物時,有的寶寶可能會將食物吐出來,這只是因為他還不熟悉新食物的味道,並不表示他不喜歡。當寶寶學習吃新食物時,您可能需要連續喂寶寶數天,令他習慣新的口味。喂養時注意寶寶是否對食物過敏,如起疹子、腹瀉、不舒服、煩躁不安等。建議在寶寶心情舒暢的時候為寶寶添加新食物,千萬不可強迫。

㈤ 寶寶剛開始如何添加輔食的啊主要吃什麼樣的食物

我兒子現在9個月了,我一直是純母乳喂養的。這是我在網上找的,我兒子在4個多月,我就開始按照上面的學著做輔食,希望對您有幫助。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它完全可以滿足4個月前寶寶的生長發育需要,通常寶寶1-3個月時,只需喝少量的菜水、果汁,補充一定的維生素,不需任何輔食,實際上,許多寶寶都無法適應過早添加輔食。 有的母親擔心母乳不足影響了寶寶的發育,希望給寶寶更多的營養,過早地給寶寶添加輔食,這樣做常常會適得其反,對寶寶身體健康不利。過早地吃米粉等輔食,可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影響體格生長和腦發育。有的母親覺得母乳充足,有足夠的營養喂養寶寶,而推遲添加輔食。其實4個月後的母乳中鐵的含量越來越少,需要從輔食中得到補充。學習吃輔食對寶寶而言是一種全新的嘗試,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的營養,刺激牙齒、口腔發育,訓練咀嚼及吞咽功能,更是寶寶邁上新的成長階梯的起點。一般從4-6個月開始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混合喂養或人工喂養的寶寶4個月以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了,而純母乳喂養的寶寶要晚一些,但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不一樣,個體差異也不一樣,因此添加輔食的時間也不能一概而論。 當寶寶在6個月前後出現生長加速期時,是開始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 發育:寶寶能控制頭部和上半身,能夠扶著或靠著坐,胸能挺起來,頭能豎起來,寶寶可以通過轉頭、前傾、後仰等來表示想吃或不想吃,這樣就 不會發生強迫餵食的情況。 行為:如別人在寶寶旁邊吃飯時,寶寶會感興趣,可能還會來抓勺子,搶筷子。如果寶寶將手或玩具往嘴裡塞,說明寶寶對吃飯有了興趣。 伸舌反射:很多父母都發現剛給寶寶喂輔食時,寶寶常常把剛喂進嘴裡的東西吐出來,認為是寶寶不愛吃。其實寶寶這種伸舌頭的表現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稱為「伸舌反射」,說明喂輔食還不到時候。伸舌反射一般到4個月前後才會消失。如果在消失之前堅持喂輔食,一味地硬塞、硬喂,不僅父母很有挫折感,讓寶寶也覺得不愉快,不利於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 吃東西:如果當父母舀起食物放進寶寶嘴裡時,寶寶會嘗試著舔進嘴裡並咽下,寶寶笑著,顯得很高興、很好吃的樣子,說明寶寶對吃東西有興趣,這時就可以放心給寶寶餵食了。如果寶寶將食物吐出,把頭轉開或推開父母的手,說明寶寶不要吃也不想吃。父母一定不能勉強,隔幾天再試試。 輔食的種類有哪些? 分類:輔食可分為自製輔食和商業輔食。 自製輔食:通常指利用家庭自備的大米、蔬菜、水果或其它高營養食品為原料,利用家庭做法,研磨、烹制,自行調制而成的湯、粥、泥狀可供嬰兒食用的,可消化吸收,能夠為嬰兒提供所需營養的輔助嬰兒食品。 商業輔食:特指通過現代先進工藝設備,科學搭配,批量研發、生產,並特別加入各種寶寶健康發育成長所需稀缺營養元素,在各大商超、嬰童店等進行售賣的嬰兒輔助營養食品。 按輔食性狀分類: 根據不同性狀,輔食可分為液體食物、泥糊狀食物和固體食物三大類。 液體食物:主要指果汁、菜水一類可飲用的食物。 泥糊狀食物: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工業化泥糊狀食物,包括米粉和瓶裝泥糊狀食物;二是家庭製作的泥糊狀食物。 固體食物:指比泥糊狀食物更成型,但比成人固體食物更為細軟的食物。根據不同來源,寶寶食物分為植物來源性食物和動物來源性食物兩大類。植物來源性食物包括谷類食物,如米面、蔬菜、水果等; 動物來源性食物包括肉類、禽類和奶類、蛋類等。 輔食添加的8個原則:從一種到多種: 開始只添加一樣,如果3~5天內寶寶沒有出現不良反應,排便正常,可以讓寶寶嘗試另外一種。、從流質到固體 按照流質食品——半流質食品——固體食品的順序添加輔食。如果一開始就給寶寶添加固體或半固體的食品,寶寶的腸胃無法負擔,難以消化,會導致腹瀉。 3、量從少到多 可以一開始只給寶寶喂一兩勺,然後到四五勺,再到小半碗。剛開始加輔食的時候,每天喂一次,如果寶寶沒有出現抗拒的反應,可慢慢增加次數。 不宜久吃流質食品 如果長時間給寶寶吃流質或泥狀的食品,會使寶寶錯過咀嚼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咀嚼敏感期一般在6個月左右出現,從這時起就應提供機會讓寶寶學習咀嚼。 輔食不可替代乳類 有的媽媽認為寶寶既然已經可以吃輔食了,從6個月就開始減少寶寶對母乳或其他乳類的攝入,這是錯誤的。這時寶寶仍應以母乳或牛奶為主食,輔食只能作為一種補充食品,否則會影響他健康成長。 遇到不適即停止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如果寶寶出現過敏、腹瀉或大便里有較多的黏液等狀況,要立即停止給寶寶喂輔食,待恢復正常後再開始(過敏的食物不可再添加)。 保持愉快的進食氛圍 選在寶寶心情愉快和清醒的時候喂輔食,當寶寶表示不願吃時,不可採取強迫手段。給寶寶添加輔食不僅僅為了補充營養,同時也是培養寶寶健康的進食習慣和禮儀,促進寶寶正常的味覺發育,如果寶寶在接受輔食時心理受挫,會給他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可以放慢速度多試幾次,讓他有更多的學習機會。 勿喂太多或太快 按寶寶的食量餵食,速度不要太快,喂完食物後,應讓孩子休息一下,不要有劇烈的活動,也不要馬上餵奶。 品嘗各種新口味 飲食富於變化能刺激寶寶的食慾。在寶寶原本喜歡的食物中加入新材料,分量和種類由少到多。逐漸增加輔食種類,讓寶寶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寶寶討厭某種食物,家長應在烹調方式上多換花樣。孩子長牙後喜歡咬有嚼感的食物,不妨在這時把水果泥改成水果片。食物也要注意色彩搭配,以激起寶寶的食慾,但口味不宜太濃。

㈥ 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會有哪些變化

合理喂養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基礎。兒童喂養包括三個階段,即以母乳或其他乳製品為主要食品的哺乳階段,在乳類之外引入其他食品的過渡階段和成人飲食階段。這個過渡階段也就是所謂的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我家寶寶是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的。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為了保證最佳的成長、發育和健康,嬰兒在出生後頭6個月應該進行純母乳喂養。母乳是0-6個月嬰兒最合理的「營養配餐」能提供6個月內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

輔食開始添加時間滿四個月(也就是第五個月)開始,這個時候的嬰兒單靠母乳或是奶粉已經不能滿足生長的需要,可以給孩子添加富含鐵的米粉和蔬菜泥,這些食物容易消化,味道還相對比較好,可以補充鈣鐵鋅和維生素。

㈦ 剛開始吃輔食怎麼安排

米糊是澱粉類的半固態食物,一般小孩子三個月開始,唾液腺逐漸發育,澱粉酶的分泌增多,寶寶在4個月時就可以添加米糊,5-6個月乳牙萌出時,可加一些爛面或是爛粥,但是建議從大米製品開始添加,因為大米相對於小麥製品更加不容易引起過敏。
最好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給寶寶添加米糊,平時盡量不要給寶寶吃米糊,避免導致寶寶有消化不良的情況,在給寶寶添加輔食以後,也要注意寶寶腸道的調理。4個月的寶寶可以適當喝點蔬菜汁,吃點香蕉,但是不宜給寶寶吃的過多,避免造成消化不良,其次就是要注意孩子的保暖,平時可以多給孩子喝水。多注意調理寶寶的腸道,避免孩子有不消化的情況,增強孩子的體質。
一般情況下在寶寶四到六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比較好。如果寶寶睡覺晚上超過四五個小時都沒有醒過來吃奶,奶粉可能會排空可以及時給寶寶喂,避免孩子低血糖。但不一定要喚醒寶寶吃,由於寶寶有吸反射,只要把乳頭或奶瓶放到嘴裡孩子有反應性的吸吮動作。
如果是母乳喂養的寶寶,可以在6個月以後在進行添加。如果是人工喂養的寶寶,可以在4個月以後進行添加。具體開始吃米糊的時間可能會因人而異。在添加的時候,應該根據寶寶的適應情況適量添加。 1、寶寶較小,胃腸道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過早的吃一些事物,會對寶寶的胃腸道造成一定的影響。在給寶寶添加米糊的時候,需要少量多次,喂完後需要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以及大小便這情況。 2、給嬰幼兒吃米糊的時候,盡量在兩餐的中間,這個時候嬰幼兒會比較的餓,喂起來也比較的方面。 3、米糊也不容易導致孩子出現過敏的情況,同時也會讓孩子的吞咽功能增強。每個孩子生長發育的快慢不一樣,所以具體的添加輔食的時間也是不能確定的,因人而異。

㈧ 添加輔食,剛開始應該怎樣添加

4-6個月:嘗試吃的階段 4—6個月的寶寶飲食仍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添加以嘗試吃為主要目的。添加的量從少量開始,即從1— 2勺開始,以後逐步增加。主要提供流質及泥糊狀食品。可依次提供鐵強化米粉(可用母乳、配方奶或蘋果汁調配),蔬菜泥(3—4種)後,水果汁或泥(果汁要 從2:1,1:1兌水開始,然後再喝原汁,接下來是果泥),雞蛋黃(5月齡),魚泥、雞肉、鴨肉、豬肉。 米粉 1匙米粉加入3-4匙溫水,靜置後,用筷子按照順時針方向調成糊狀。 米湯 將鍋內水燒開後,放入淘洗干凈的200g大米,煮開後再用文火煮成爛粥,取上層米湯即可食用。 蛋黃泥 將雞蛋煮熟,用篩碗或勺子碾成泥,加入適量開水或配方奶調勻即可。最初要從1/8個蛋黃開始,根據寶寶的接受程度逐步添加至1/4、1/3。 土豆泥 將一隻土豆去皮並切成小塊,蒸熟後用勺壓爛成泥,加少量水調勻即可。 青菜泥 將適量青菜葉洗凈,加入沸水內煮約1-2分鍾後,取出菜葉用粉碎機粉碎,或在銅絲網上研磨,濾出菜泥。 牛奶紅薯泥 將紅薯(馬鈴薯)洗凈去皮蒸熟,用篩碗或勺子碾成泥。奶粉沖調好後倒入紅薯(馬鈴薯)泥中,調勻即可。 香蕉粥 將香蕉剁成泥放入鍋中,加清水煮,邊煮邊攪拌,成為香蕉粥。奶粉沖調好,待香蕉粥微涼後倒入,攪拌勻。 牛奶蛋黃米湯粥 在燒大米粥時,將上面的米湯盛出半碗;雞蛋煮熟,取蛋黃1/3個研成粉。將奶粉沖調好,放入蛋黃、米湯,調勻即可。 青菜汁 將一碗水在鍋中煮開,洗凈的完整的青菜葉先在水中浸泡20-30分鍾後取出切碎約一碗,加入沸水中煮沸1—2分鍾。將鍋離火,用湯匙擠壓菜葉,使菜汁流入水中,倒出上部清液即為菜汁。 南瓜汁 南瓜去皮,切成小丁蒸熟,然後將蒸熟的南瓜用勺壓爛成泥。在南瓜泥中加適量開水稀釋調勻後,放在干凈的細漏勺上過濾一下取汁食用。南瓜一定要蒸爛。也可加入米粉中喂寶寶。 鮮玉米糊 用刀將玉米粒削下來,攪拌成漿。用紗布將玉米汁過濾出來,煮成粘稠狀即可。 梨醬 將梨去皮去核,切碎,與冰糖一起入鍋煮,待梨酥爛以後,一邊煮一邊用勺子碾壓,成糊狀即可。 鮮橙汁 將一隻橙子橫向一切為二,然後將剖面覆蓋在玻璃擠橙器上旋轉,使橙汁流入下面的缸內。餵食時,可以加一些溫水,兌水的比例從2:1,到1:1,然後是原汁。 西瓜汁 將西瓜瓤放入碗中,用匙搗爛,再用消毒紗布過濾後取汁即成。 蘋果胡蘿卜汁 將胡蘿卜、蘋果削皮洗凈後切成丁,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煮,約10分鍾可煮爛。用清潔的紗布過濾取汁即可。 胡蘿卜山楂汁 山楂洗凈,每顆切四瓣;胡蘿卜半根洗凈切碎。將山楂、碎胡蘿卜放入燉鍋內,加水煮沸,再用小火煮15分鍾後用紗布過濾取汁。 西紅柿蘋果汁 將西紅柿洗凈,用開水燙後剝皮,用榨汁機或消毒紗布把汁擠出。蘋果削皮蒸熟或直接榨汁,取1-2湯匙兌入番茄汁中。 白蘿卜生梨汁 將白蘿卜切成細絲,梨切成薄片。將白蘿卜倒入鍋內加清水燒開,用微火燉10分鍾後,加入梨片再煮5分鍾取汁即可食用。 魚泥胡蘿卜泥米粉 選擇河魚或是海魚,蒸熟,取出肉,並小心將魚刺全部除去,壓成泥即可。將做好的少量魚泥,連同胡蘿卜泥一起拌在米粉里。 雞湯南瓜泥 將雞胸肉放入淡鹽水中浸泡半小時,然後將雞胸肉剁成泥,加入一大碗水煮。將南瓜去皮放另外的鍋內蒸熟,用勺子碾成泥。當雞肉湯熬成一小碗的時候,用消過毒的紗布將雞肉顆粒過濾掉,將雞湯倒入南瓜泥中,再稍煮片刻即可。

㈨ 寶寶剛開始該如何添加輔食

初添輔食的時間宜從4-6月齡開始。其實,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寶貝都必需從4個月齡開始嘗試輔食。現代養育觀念以及海內外專業人士主張,添加輔食時,應看嬰兒是否有要吃輔食的要求,而不是看幾個月該添加輔食;並且不主張為6個月以內的嬰兒過早添加輔食,這是因為:
1.對於能夠吃到質優量足的母乳,且身高體重的增加都很健康的足月寶貝,母乳在6個月以前都是他們最完美的食物。
2.早於6個月甚至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有引發消化不良及過敏反應的隱患,因為寶貝的消化系統還不夠成熟,尚不能接受復雜的食物——特別是當父母有過敏史的情況下。
3.由於味覺的發育,有些寶貝在嘗到了母乳以外的食物後,會被豐富的味道所吸引,從而不願意吃母乳了,影響了媽咪乳汁的分泌,而用營養相對單一的食物來取代完美的母乳,實在是一件得不償失的選擇。

小提示——
由此可知,輔食添加時間需要個體化和機動化。需要提醒媽咪的是,不要晚於6個月添加輔食,因為,此時寶貝的味覺發育較為敏感,廣泛接觸味道淡的食物有利於預防挑食和偏食。如果輔食添加過晚,會影響消化功能的正常發育,導致寶貝營養欠佳,身體容易缺鐵缺鋅。而且,會錯過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培養時機,影響寶貝頜骨及面部肌肉的發育以及乳牙的萌出。

怎樣得知寶貝需要添加輔食了?
初添輔食7大信號——
媽咪要通過觀察寶貝的表現,決定添加輔食的時間。一般來說,當寶貝想要且能夠吃輔食時,會有以下的信號:
1.快半歲大的寶貝,常常在抓到任何東西後就往嘴裡送。
2.當大人吃東西時,寶貝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或者喜歡抓大人正要吃的東西。
3.寶貝的背部發展到稍加扶持便可坐穩,頭頸部肌肉的發育已完善,能夠自主挺直脖子。
4.寶貝的吞咽功能完善,挺舌反射消失——當寶貝准備接受輔食時,舌頭及嘴部肌肉將發展至可將舌頭上的食物往嘴巴後面送,一起來完成咀嚼的動作,而不會總將送到舌頭上的任何食物都往外吐。
5.寶貝餓得很快,即便吃了足量的母乳或增加了餵奶的次數,也無法滿足他這種飢餓的需求。
6.寶貝連續幾天哭鬧或表現得煩躁,但吃喝睡玩、大小便以及精神反應都正常,完全沒有生病的跡象。
7.只喂母乳的寶貝,近一兩個月的身高、體重的增長都不太好,生長曲線過於平緩,不能達到正常標准。

怎樣給寶貝添加輔食呢?
初添輔食4大原則——
1.添加的品種——由一種到多種
初添輔食,務必一次只添一種,切不可貪多;每增加一種新的食物時,都應當有三四天到一周的適應期,看看第一次試吃後以及逐漸加量後,寶貝是否會有不適反應,如發燒、嘔吐、腹瀉、起皮疹、喘氣困難、食後哭鬧明顯且難安撫等。確定沒有任何問題後,才能添加新輔食。

2.添加的食量——由少到多
初試某種新食物時,最好由一勺尖那麼少的量開始,觀察寶貝是否出現不舒服的反應,然後才能慢慢加量。比如添加蛋黃時,先從1/4個甚至更少量的蛋黃開始,如果寶貝能耐受,1/4的量保持幾天後再增加到1/3的量,然後逐步加量到1/2、3/4,直至整個蛋黃。

3.添加的濃度——由稀到稠
最初可用母乳、配方奶、米湯或水將米粉調成很稀的稀糊來喂寶貝,確認寶貝能夠順利吞咽、不吐不嘔、不嗆不噎後,再由含水分多的流質或半流質漸漸過渡到泥糊狀食物。

4.食物的質地——由細到粗
千萬不要在輔食添加的初期階段嘗試米粥或肉末,無論是寶貝的喉嚨還是小肚子,都不能耐受這些顆粒粗大的食物,還會讓因吞咽困難而對輔食產生恐懼心理。正確的順序應當是湯汁-稀泥-稠泥-糜狀-碎末-稍大的軟顆粒-稍硬的顆粒狀-塊狀等。比如從添了奶或湯汁的土豆泥、到純土豆泥、到碎爛的小土豆塊的過渡。

寶貝初添輔食7大種類——
1.谷類——寶貝5-6個月時,澱粉酶的分泌已較為成熟,適宜消化谷類食物了,而添加了各種微量元素且質地細膩的嬰兒米粉,無疑是最安全、最易吞咽和消化且營養最全面的谷類食物。嬰兒米粉中往往強化添加了鐵元素,可預防因鐵儲備耗盡而導致的缺鐵型貧血的發生。
2.蛋黃——由於質地稍粗且為容易引起過敏的動物性輔食,宜安排在谷類之後。
3.蛋清——容易導致寶貝過敏,需晚於肉類添加。
4.肝臟——是補鐵、預防貧血的最佳食物,在寶貝順利添加了蛋黃後就應補充。為了方便寶貝吞咽,需要做成很細的泥,可混合到米糊中喂養。
5.肉類及魚蝦——要安排在谷類和蛋類之後,牛羊肉及魚蝦更易引起過敏,需晚於禽肉及豬肉添加。
6.蔬菜——蒸煮成泥糊的塊莖及瓜茄類蔬菜(如土豆、胡蘿卜、番茄、西葫蘆等)的質地比葉子菜細膩,可先於葉菜在谷類之後添加。
7.水果——建議不要急於嘗試。如果能夠在寶貝接受了味道較淡的谷、菜、肝之後,才嘗試水果泥或果汁,那麼,寶貝長大後挑食偏食的發生幾率就會少很多。

寶貝初添輔食9大喂養方法——
1.初始階段,每天添加一次輔食。喂輔食時,確認寶貝在躺著時嘴裡沒有食物,以免嗆咳或誤吸。
2.最好在喂完母乳之後,或者在兩次餵奶的間隔喂輔食,上午9-10點及下午3-4點是較為合適的兩個時間段。
3.不宜在寶貝極度飢餓時先喂輔食,此刻的寶貝不會有好心情去嘗試新東西。
4.不要強迫寶貝必須一次就能接受某種食物,否則易引發嘔吐。
5.如果寶貝堅決拒絕某種食物,切不可在一兩天內接二連三地反復嘗試,否則易使寶貝對輔食產生恐懼或厭惡心理。建議媽咪隔上兩三天再少量嘗試,並要有足夠的耐心來應對固執的寶貝。一些口感特殊的食物,往往需要十幾二十次地誘導,才能讓寶貝順利接受。
6.不要剛開始就要求胃容量有限的寶貝吃很多,寶貝吃完母乳後往往只能完成一到兩勺的輔食(十幾毫升或幾十克)。隨著對食物的適應以及胃容量的增加,輔食的量自然會慢慢增加。
7.將輔食盛裝於碗或杯內,以湯匙餵食,讓寶貝逐漸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及禮儀。即便是流質或半流質的輔食,也應盡量避免用奶瓶餵食。
8.若寶貝怎麼也不肯吃輔食,可試著用母乳或配方奶調制輔食,或改變輔食製作方法,如把煮蛋變成蛋黃羹。
9.當寶貝出現食物過敏時,應停食這種食物一周後再試;若反復兩三次仍如此,則最好停食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