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表格製作 » 自動測量器怎樣調整數字
擴展閱讀
可以看到閃點嗎的軟體 2025-05-17 04:22:03
做學生視頻可以配哪些字 2025-05-17 04:19:38

自動測量器怎樣調整數字

發布時間: 2023-04-17 08:26:52

A. 數字顯波器的自動測量怎麼操作

數字示波器通常會有一個auto按鈕。
只要按一下該按鈕,示宴滲波器就進入自動設置和自動測量狀態,跡祥滲自動設置姿脊會根據被測信號的頻率和幅值設置合適的時間軸和幅值軸的刻度,一方面合適大小的刻度可以更准確的觀察分析波形,另一方面示波器還會。

B. 智能單迴路測控儀怎麼調小數點

消防智能單光柱測控儀怎麼調
試試測控儀左邊都有3個鍵,向↑一個鍵,向↓一個健,圓型O型一個鍵(移位鍵)。右邊一個圓鍵O(SET)鍵。(設定鍵)。雖然不同的生產廠家各有不同。具體調試時看說明書對著調。但面板按鍵就猜隱這四個。一般設置分兩層。第二層為重要數配敬據。第一層為量程,小數點,穗賣廳設定值等。

C. 測距儀調米,小數點怎麼調

按UNIT這個鍵,切換單位名稱,同時也會切換小數手御指點畢配後面的保留幾位,你試一下,好多測距儀都是這樣拆前設定。

D. NS-YB04測量顯示控制儀怎樣調試

NS-YB04測量顯示控制儀
使用說明書

一, 主要特點:
1, 適用於配壓力,位移,稱重,拉壓力等各種感測器對相應物理量的測量控制
2, 開放式儀表參數設定
3, 支持多機網路通訊(需訂貨時說明),配專用軟體,可方便地實現儀表與上位機的
聯網測控管理.在一台計算機上同時顯示,列印1~8台儀表波形及數據.
4, 設定參數密碼鎖定,斷電後永久保存.
二, 技術參數
輸入信號 模擬量0~20mV,0~5V,0~±5V,0~10V,4~20mA,0~10KΩ
測量范圍 -1999~9999 字
采樣速度 2次/秒
測量精度 0.2%FS ±1 字或0.5%FS ±1 字
分 辨 率槐姿塌 1,0.1,0.001 字
顯示方式 .-1999~9999 LED測量值顯示 .-1999~9999 設定值顯示
輸出信號 饋電輸出 DC24V,負載能力≤30mA,稱重感測器饋電輸出 DC5V或DC9V
控制方式 可選擇1~4 限控制或1~4 組帶差式控制,LED 指示.控制方式為繼電器
ON/OFF 帶回差/帶差(用戶可自由設定)
控制精度 ±1 字
報警方式 可選擇1~4 限報警,LED 指示.報警方式為繼電器ON/OFF 帶回差(用
戶自由設定)
報警精度 ±1 字
參數設定 面板輕觸式按鍵數字設定 參數設定值斷電後永久保存 參數設
定值密碼鎖定
保護方式 繼電器輸出狀態LED 指示
輸入超/欠量程指示
電源欠壓自動復位
工作異常自動復位(Watch Dog)
聯機通訊 通訊協議為二線制,三線制或四線制,也可由用戶特殊要求,波特率
300~9600bps 可由儀表內部參數自由設定,介面和主機採用光電隔離,
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及數據的安全.採用RS485方式時,通訊距離可達1 公里.
配專用軟體,可實現多台儀表與一台或多台微機進行聯機通訊,構冊喊成各種數據採集及控制系統.
系統採用主從通訊方式,即每次通訊都須由上位機先向儀表發送命令,儀表再做相應的回答.
上位機可隨時調用儀表的現場數據,並可對儀表參數進行設定及模擬儀表按鍵.
使用環境 環境溫度 0~50℃
相對濕度 ≤85%RH 避免強腐蝕氣體
供電電壓 AC220V±10% 50Hz(或DC24V,需訂貨時說明)
功 耗 ≤5W
結 構 標准卡入式
外形尺寸 面板尺寸:160*80*140(開孔尺寸:152*76mm)
96*48*105(開孔尺寸:92*45mm)

2/14 2
三,儀表面板定義:

(一) 160*80儀表面板定義:
包括雙排四位LED顯示測量(PV)和設定值(SV).
項 目 功 能
PV顯示測量值 顯示實時測量值
在參數設定狀態下,顯示參數符號或設定值
80:第一報警值 81:第二報警值
82:第三報警值 83:第四報警值



SV 顯示值
普通狀態下,
當CLK=
84:其它自定義 85:峰值
按壓然後抬起 按下不放保持5秒
SET
參數設定鍵
1) 在顯示測量值時則進入一級參數設定,
顯示參數CLK符號.
1) 在一級參數設定狀態下,若當前顯
示內容為CLK參數值,並且該值為5
時,則進入二級參數設定. 2) 再次按壓抬起則顯示當前參數的參數鉛圓
值.
3) 若當前顯示的參數值已被修改,則保存
該修改值並顯示下一個參數符號.
2) 在一級參數設定狀態下,若當前顯
示內容為 CLK 參數值,並且該值為
50時,則進入二級參數設定.
3) 其它情況下,若處於設定狀態,則
返回實時測量.

(二) 96*48儀表面板定義:
包括單排四位LED顯示測量(PV)和設定值(SV)

設定值減少鍵
在參數設定狀態下,若參數可修改,則參數值減1.連續按壓,可修改的數字位依
次從個位→十位→百位→千位依次變換並閃爍指示當前修改位.停止按壓,當前修
改位則以上面相反的次序按一定時間間隔自動改變.如果當前參數不可修改,則無
數字位閃爍.

設定值增加鍵
同上,數值加1.
CLR
測量值清零鍵
用於把當前的顯示值置為零,以後所有的測量值都以按下該鍵時的值為基準.再
次按下CLR後取消清零狀態,恢復實際基準.在當前顯示值超過最大量程的10%時,
請不要按壓此鍵.





峰值保持鍵
(HOLD)
用於捕捉測量值的瞬時最大值.按下時HOLD指示燈亮,PV顯示是此後測量值的最
大值.再次按下該鍵後,恢復正常顯示.
當 CLK=85:(SV 顯示是當前的峰值,此後測量值的最大峰值需要再次按下該鍵後,
恢復到現在的顯示峰值.)
(AL1)(紅)
第一報警指示燈
第一報警輸出時亮燈
(AL2)(紅)
第二報警指示燈
第二報警輸出時亮燈
(AL3)(紅)
第三報警指示燈
第三報警輸出時亮燈
(AL4)(紅)
第四報警指示燈
第四報警ON時亮燈





(HOLD)(綠)
峰值保持指示燈
指示當前為峰值保持狀態
3/14 3
項 目 功 能
測量值PV顯
示器
顯示實時測量值
在參數設定狀態下,顯示參數符號或設定值
80:第一報警值 81:第二報警值



模擬量SV顯
示器
普通狀態下,當CLK=
84:其它自定義 85:峰值
按壓然後抬起 按下不放保持5秒
1) 在一級參數設定狀態下,若當前顯示內容為CLK參數值,
並且該值為5時,則進入二級參數設定.
SET
參數設定選
擇鍵
1) 在顯示模擬量輸出值時
則進入一級參數設定,
顯示參數CLK符號.
2) 再次按壓抬起則顯示當
前參數的參數值.
3) 若當前顯示的參數值已
被修改,則保存該修改
值並顯示下一個參數符
號.
2) 在一級參數設定狀態下,若當前顯示內容為CLK參數值,
並且該值為50時,則進入三級參數設定.
3) 其它情況下,若處於設定狀態,則返回實時測量.
在參數設定狀態下,若參數可修改,則參數值加1.連續按壓,可修改的數字位依次從個位→十
位→百位→千位依次變換並閃爍指示當前修改位.停止按壓,當前修改位則以上面相反的次序
按一定時間間隔自動改變.如果當前參數不可修改,則無數字位閃爍.
▲(PEAK)
設定值增加


普通狀態下,為峰值保持鍵,按壓後,顯示值為此後的測量最大值,再次按下後恢復顯示實時
測量值.
在參數設定狀態下,若參數可修改,則參數值減1.連續按壓,可修改的數字位依次從個位→十
位→百位→千位依次變換並閃爍指示當前修改位.停止按壓,當前修改位則以上面相反的次序
按一定時間間隔自動改變.如果當前參數不可修改,則無數字位閃爍.
▼(HOLD)
設定值減少

普通狀態下,為測量值保持鍵,按壓後,顯示值保持在按壓時的測量值,再次按下後恢復顯示
實時測量值.



REF
測量值清零

用於把當前的顯示值置為零,以後所有的測量值都以按下該鍵時的值為基準.再次按下REF後
取消清零狀態,恢復實際基準.在當前顯示值超過最大量程的10%時,請不要按壓此鍵.
(AL1)(紅) 第一報警輸出時亮燈
第一報警指
示燈
第二報警輸出時亮燈 (AL2)(紅)
第二報警指
示燈
(OUT/AL3)
(綠)
變送輸出時亮燈,其亮度隨著變送輸出值的大小而改變.
變送輸出指
示燈
(REF)(綠)
清零指示燈
清零時亮燈
(PEAK)(綠)
峰值保持指
示燈
指示當前為峰值保持狀態 (需訂貨時說明)



(HOLD)(綠)
測量值指示

指示當前為測量值保持狀態 (需訂貨時說明)
4/14 4
^ 0
!7.B,Xy4
>2O|~A×H,XDoeE !,X¨!¤V !A×H ¨at í ! ¨5à!rt ~Vp CK K¨íK &
!q !^,R! E !~- ) ' CK K,X K¨ , 1¨í^ - K & !ü'!!5BAE ~
6/14 6
(三),二級參數設定:
警告!非工程設計人員不得進入二級參數,否則,將造成儀表控制錯誤!
稱重儀表如修改參數,必須有相應的校驗設備!
在儀表一級參數設定狀態下,設定CLK=5後,在PV顯示器顯示CLK的設定值(5)的狀態下, 按SET鍵5秒,
儀表即進入二級參數設定.在二級參數設定狀態下,每按SET鍵即照下列順序變換(一次巡迴後即回至最初項目).
各參數如下表所示:

SL0 輸入分度號 0~1 設定輸入分度號型(見注2)
警告:表格中未註明的參數,請勿擅自更改!
顯示符號
參數
名稱
參數意義 數值設定范圍 說明
SL1=0 無小數點
SL1=1 小數點在十位(顯示XXX.X)
SL1=2 小數點在百位(顯示XX.XX)
SL1 小數點
SL1=3 小數點在千位(顯示X.XXX)
SL2=0 無報警
SL2=1 第一報警為下限報警
SL2=2 第一報警為上限報警
SL2 第一報警方式
SL2=3 第一報警為帶差報警
SL3=0 無報警
SL3=1 第二報警為下限報警
SL3=2 第二報警為上限報警
SL3 第二報警方式
SL3=3 第二報警為帶差報警
SL2.=0 無報警
SL2.=1 第三報警為下限報警
SL2.=2 第三報警為上限報警

SL2. 第三報警方式
SL2.=3 第三報警為帶差報警
SL3.=0 無報警
SL3.=1 第四報警為下限報警
SL3.=2 第四報警為上限報警
SL3. 第四報警方式
SL3.=3 第四報警為帶差報警
SL5=0 無閃爍報警

SL5 閃爍報警
SL5=1 帶閃爍報警

SL6 濾波系數 1~10次
設置儀表濾波系數防止顯示
值跳動
0 無報警延遲功能

SL7
報警延遲
報警延遲
1~9
報警後延遲(0.5*設定值)秒後輸出報警
信號

DE. 設備號 0~250 設定通訊時本儀表的設備編號
BT=0 通訊波特率為300bps
BT=1 通訊波特率為600bps
BT 通訊波特率
BT=2 通訊波特率為1200bps
7/14 7
BT=3 通訊波特率為2400bps
BT=4 通訊波特率為3600bps
BT=5 通訊波特率為9600bps

Pb1 顯示輸入零點遷移 全量程 設定顯示輸入零點的遷移量

KK1 顯示輸入量程比例 0~1.999倍 設定顯示輸入量程的放大比例

Pb3 變送輸出零點遷移 -100.0%~100.0%設定變送輸出零點的遷移量

KK3 變送輸出量程比例 0~1.999倍 設定變送輸出量程的放大比例

OUL 變送輸出量程下限 全量程 設定變送輸出的下限量程

OUH 變送輸出量程上限 全量程 設定變送輸出的上限量程

SLL 測量量程下限 全量程 設定輸入信號的測量下限量程

SLH 測量量程上限 全量程 設定輸入信號的測量上限量程
注2:分度號設定參數:
設 定 0 1 2 3 4 5
分度號 4-20mA 0-5V或mV

(四),返回實時測量狀態
1,手動返回:在儀表參數設定模式下,按住SET鍵5秒後,儀表即自動回到實時測量狀態.
2,自動返回:在儀表參數設定模式下,不按任一鍵,60秒後,儀表將自動回到實時測量狀態.
注1:參數值改變後,須按一次SET鍵後該值才被保存並生效.如果選擇手動按壓SET鍵5秒鍾退出設定狀態,則自
動保存對參數的修改,但是若選擇無按鍵60秒後自動退出設定方式時,最近一項參數的修改將被放棄,所以
每次修改參數後請務必按一次SET鍵確認保存修改.
注 2:配有通訊功能的儀表修改通訊波特率 BT 時,在按 SET 鍵保存後,還須斷電重新啟動儀表後,新的通訊波特率
才能生效.
(五) ,校對使用說明
定期校對時,可調整Pb1及KK1改變測量值顯示誤差.
Pb1及KK1的計算公式:KK1=設定顯示量程÷實際顯示量程×原KK1
Pb1=設定顯示量程下限-實際顯示量程×KK1+原Pb1
例:一感測器測量量程為 0~1000kg,現作校對時發現輸入 0kg 時顯示 2,輸入 1000kg 顯示1008.(原 Pb1=0,原
KK1=1.000)
根據公式: KK1=設定顯示量程÷實際顯示量程×原KK1
=÷×1=1000÷1006≈0.994
Pb1=設定顯示量程下限-實際顯示量程×KK1+原Pb1
=0-(2×0.994) +0≈-1.988
也可以使用下面三級參數設定的方法實現自動標定及校對.

8/14 8
六, 三級參數設定(儀表標定)
警告!非工程設計人員不得進入三級參數,否則,將造成儀表控制錯誤!
稱重儀表如修改參數,必須有相應的校驗設備!

在一級參數設定狀態下,設定 CLK=50 後,在 PV 顯示器顯示 CLK 的設定值(50)的狀態下, 按SET鍵5秒,
儀表即進入三級參數設定狀態,即儀表標定.標定步驟為:在顯示 AAL 值的時候,把輸入信號設置到零點或靠近零
點,調整AAL值為儀表期望顯示值,,按SET鍵存入儀表並進入AAH設定,再把輸入信號設置到滿量程或靠近滿量程,
調整AAH的值為這時的儀表期望值,再次按SET鍵後,退出設定即完成標定.
例:一台配量程為0~3000Kg感測器的儀表,標定方法如下:
(1) 將一級參數的 BAS 參數設為 0,進入二級參數設定,把 PB1 設為 0,KK1 設為 1.000,按 SET 鍵保存後,按
住SET 鍵5秒退出設定到實時測量狀態.
(2) 給感測器加壓0或者50Kg,這里假設為50 Kg.此值可任意設定,靠近零點即可.該點稱為低標定點.
(3) 在儀表顯示測量值時,按SET鍵,進入一級參數設定,PV顯示CLK.
(4) 再按一次SET鍵,這時PV顯示的是CLK的值.按數值調整鍵↑↓將該值設到50.
(5) 按住SET鍵5秒,即可進入三級參數即標定狀態.此時PV顯示AAL.
(6) 按SET鍵,PV顯示AAL的值,把該值設為(1)中的低標定點值,如50.
(7) 按SET鍵,AAL的值被存入儀表內存中,同時PV顯示AAH.
(8) 把感測器壓力調整為3000 Kg或者2800 Kg,這里假設為2800 Kg.該點稱為高標定點.
(9) 按SET鍵,PV顯示AAH的值.把該值調整到(8)所設高標定點值.如2800.
(10) 按SET鍵,AAH及其它標定值被保存.此時PV顯示HBC或者其它參數.
(11) 按住SET鍵5秒,退出並完成標定.PV開始顯示實時測量值.
(12) 按 SET 鍵,進入一級參數,將 CLK 修改為 1 或者其它 0,5 和 50 以外的數值,以鎖定參數.尤其要注意的
是CLK不能為50,因為這樣容易不小心進入標定.
(13) 如果發現在零點時還有偏差,可直接按CLR鍵恢復至正常零點.
為了避開感測器在零點及滿量程這兩端可能存在的非線性區,在標定時,一般選擇5%~10%FS作為低標定點,
90%~95%FS為高標定點.這就是(2)和(8)中不設0 Kg或者3000 Kg的原因.如果感測器線性較理想,則無須
如此,而且標定時還可以在無法得到滿量程物理量的時候,將高標定點選擇在更靠近低標定點的位置,比如選擇零
點為低標定點,50%FS 為高標定點,儀表會自動完成滿量程端的延伸推理標定.如此標定的前提是,對感測器的線
性有很好的了解.(圖二,圖三)

圖二 避開感測器非線性區 圖三 延伸標定

七,報警控制方法
(1) 下限報警(二級參數SL2 /SL2./SL3/SL3.=1)
當測量值 PV≤設定值 ALx 時,報警輸出,當測量值 PV>(Alx+AHx)時,解除報警.如:設定 SL2=1,
AL1=1000(Kg),AH1=10(Kg),則當測量值PV≤1000Kg時,第一組繼電器觸點吸合,當測量值PV>
9/14 9
(1000+10=1010)(Kg)時,第一組繼電器觸點釋放.(圖四)
(2) 上限報警(二級參數SL2 /SL2./SL3/SL3.=2)
當測量值PV≥設定值ALx時,報警輸出,當測量值PV<(ALx-AHx)時,解除報警.如:設定SL2.=2,
AL2=1000(Kg),AH2=10(Kg),則當測量值PV≥1000Kg時,第二組繼電器觸點吸合,當測量值PV<
(1000-10=990)(Kg)時,第二組繼電器觸點釋放.(圖五)
(3) 報警回差(AH1~AH4)
為了防止繼電器觸點在控制設定值附近頻繁吸放,實際控制時,加入了回差控制.當測量值達到設定
值時,繼電器立刻吸合,但只有在測量值回退到設定值與回差值之外時,繼電器才釋放.(圖四,圖五)

圖四 下限報警及回差 圖五 上限報警及回差

(4) 帶差報警
(二級參數SL2 /SL2./SL3/SL3
.=3)在做一些特殊控制時,要
求只有當測量值位於某一區域內
或到達某一點時,繼電器才動作
吸合,並且各組繼電器分別單獨
控制不重合的區域或點,此類控
制方式稱之為帶差控制.如:設定
SL3=3,AL3=1000(Kg),AH3=10
(Kg),則當測量值PV≥(1000-
10=990)(Kg)並且≤(1000+10=
1010)(Kg)時,第三路繼電器吸合,
其餘情況均釋放.如果設AH3=0(Kg),
則只有當測量值=1000(Kg)時,繼電 圖六 帶差報警
器才吸合,其餘情況都釋放.注意,這
種控制方式無回差的概念,在臨界點(即上例AH=10時的990和1010)附近繼電器觸點可能會頻繁吸放,實際
應用時要引起足夠的注意.帶差式控制不適合被測量頻繁快速變化的場合,除非繼電器所帶負載可以承受此種
啟停沖擊.(圖六)

八, 感測器與儀表接線說明:
(一) ,160*80面板顯示儀表接線圖:
1,4 20mA(二線制)輸出感測器與儀表接線圖:

10/14 10
P$~'4 Eg óO\+Eg ~'&9 6 ~y ó<+$d4v4
+#Eg ~P$ 6 ~y ó^0 20mA/4 20mA~ 4 Eg ó0 20mA/4 20mA~ 4 Eg óO\+Eg ~'&9 6 ~y ó<+$d4v4
O\+Eg ~ 6 ~y ó<+$d4 4
+#Eg ~P$ 6 ~y ó^ 0 5V/ 0-10V(0-f9f9Eg ó99(0-f9f9Eg óO\+Eg ~'&9 6 ~y ó<+$d4v4
O\+Eg ~ 6 ~y ó<+$d4 4
ó^ 0 20mVEg óPY~/~G ^ o Eg ó11/14 11
O\+Eg ~9'& 6 ~y ó<+$d4v4
O\+Eg ~ 6 ~y ó<+$d4 4 T 4
ó ó ^ 0 5K / 0-10K +LEg ó0 5K / 0-10K +LEg ó ^JW@EF… y4 V
E Eg ~P$9 287y6
287y6
4 +^4 20mA~'4 Eg óP$~'4 Eg óO\+Eg ~'&9 6 ~y ó<+$d4v4
+#Eg ~P$ 6 ~y ó12/14 12
^ 20mA 4 20mA~ 4 Eg óP$P$~ 4 Eg óO\+Eg ~'&9 6 ~y ó<+$d4v4
O\+Eg ~ —6 ~y ó<+$d4 4
+#Eg ~P$ 6 ~y óˇ^ 0 5V/ 0-10V(0-f9f9Eg ó99(0-f9f9Eg óO\+Eg ~'&9 6 ~y ó<+$d4v4
O\+Eg ~ 6 ~y ó<+$d4 4
ó—^0 20mVEg óPY~/~G ^ o Eg óO\+Eg ~'&9 6 ~y ó<+$d4v4
O\+Eg ~ 6 ~y ó<+$d4 4 T 4
ó ó ^0 5K / 0-10K +LEg ó13/14 13
0 5K / 0-10K +LEg ó^4 20mA~'4 Eg óP$~'4 Eg óO\+Eg ~'&9 6 ~y ó<+$d4v4
+#Eg ~P$ 6 ~y ó ^ 20mA/ 4 20mA~ 4 Eg óP$P$~ 4 Eg óO\+Eg ~'&9 6 ~y ó<+$d4v4
O\+Eg ~ 6 ~y ó<+$d4 4
+#Eg ~P$ 6 ~y óˇ 0 5V/ 0-10V(0-f9f9Eg ó14/14 14
99(0-f9f9Eg óO\+Eg ~'&9 6 ~y ó<+$d4v4
O\+Eg ~ 6 ~y ó<+$d4 4
ó—^JW@EF… y4 V
E Eg ~P$9 287y6
287y6
4 +<1^2y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