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古代字怎麼寫
一、山的古代字寫法
山,甲骨文像遙望中地平線上起伏連綿的群峰的線描,有三(眾多)座峰頭。金文寫成剪影。有的金文將三個峰頭簡化成三個短豎,淡化峰尖形象。篆文保留中間一座峰嶺的象形特徵。隸書完全失去峰嶺形象。兩峰相連、或零散不成方向的小山叫「丘」,眾峰(三峰)相連、形成一定走向的群峰叫「山」。
二、造字本義
造字本義:名詞,起伏疊嶂的峰嶺。
文言版《說文解字》: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屬皆從山。
白話版《說文解字》:山,宣發地氣。高山宣發地氣,散布四方,促生萬物,有石崖而高聳。象高峰連綿之形。所有與山相關的字,都採用「山」作邊旁。
(1)古代文字山水怎樣寫擴展閱讀
山的組詞
一、雪山 [ xuě shān ]
常年覆蓋著積雪的山。
二、青山不改 [ qīng shān bù gǎi ]
青山不改就是不改初衷,不改初衷就是執著。
三、不見泰山 [ bù jiàn tài shān ]
上一句「一葉障目」,比喻被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也比喻目光短淺。
四、高山之巔 [ gāo shān zhī diān ]
本意是山的最高峰的最高處,也可意為某一領域的最高成就。
五、工筆山水 [ gōng bǐ shān shuǐ ]
中國傳統繪畫畫科之一。
㈡ 古代詩文中描寫山水的句子
野望
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
閑上山來看野水,忽於水底見青山。
江上
王士禛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山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庄》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陶淵明
智者樂山山如畫,
仁者樂水水無涯。
從從容容一杯酒,
平平淡淡一杯茶。
細雨朦朧小石橋,
春風盪漾小竹筏。
夜無明月花獨舞,
腹有詩書氣自華。
㈢ 有沒有關於描寫自然、山水之景的古文
有,如:
1、觀滄海
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觀賞蒼茫的大海。海水多麼寬闊浩盪,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
周圍樹木蔥蘢,花草豐茂。蕭瑟的風聲傳來,草木動搖,海中翻湧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裡的燦爛群星,也好像是從大海的懷抱里涌現出來的。啊,慶幸得很!就用詩歌來表達內心的志向吧。
2、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好像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3、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
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4、望洞庭
唐代: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猶如未磨的銅鏡。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恰似白銀盤里托著青青的田螺。
5、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
唐代: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譯文
漢江流經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荊門往東與九江相通。遠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縹緲若有若無中。岸邊都城彷彿在水面浮動,水天相接波濤滾滾盪雲空。襄陽的風光的確令人陶醉,我願在此地酣飲陪伴山翁。
㈣ 描寫山水的古文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____白樸《天凈沙·秋》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____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____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____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____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____朱熹《春日》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____蘇軾《題西林壁》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____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____李賀《李憑箜篌引》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____白居易《白雲泉》
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____朱庭玉《天凈沙·秋》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____白居易《長相思·汴水流》
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____宋方壺《山坡羊·道情》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____白居易《暮江吟》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____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____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____杜甫《絕句二首》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____王觀《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____李白《贈汪倫》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____於謙《石灰吟》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____韋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____王駕《社日》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____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 別東魯諸公》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____柳宗元《江雪》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____李白《望廬山瀑布》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____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____杜牧《山行》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____歐陽修《醉翁亭記》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____陸游《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____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____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____錢福《明日歌》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____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____寇準《詠華山》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____柳宗元《江雪》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____杜甫《旅夜書懷》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____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㈤ 描寫山水的古詩句
美麗的山水風光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也讓人們不遠千里都要到此一游,而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就單是閱讀描寫山水風光的'文字,我們都可以從中感受到無限的魅力,何況是置身其中呢!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描寫山水的古詩句,快來看看吧!
1、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
2、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3、北望燕雲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4、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唐·李白)
6、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
7、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8、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11、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12、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13、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1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16、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17、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19、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2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21、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22、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唐·李白)
23、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24、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
25、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 (唐·白居易)
26、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27、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宋·蘇軾)
28、北望燕雲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29、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唐·李白)
30、初驚銀河落,半灑雲天里 (唐·李白)
31、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32、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33、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明·羅貫中)
34、水萬物之本源也 (春秋齊國·管仲)
35、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戰國趙國·荀子)
36、源清流潔,本盛木榮 (漢·班固)
37、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牆便不還 (清·查慎行)
38、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39、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唐·白居易)
40、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41、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2、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43、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蘇軾)
44、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酈道元《三峽》)
45、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酈道元《三峽》)
45、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46、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47、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48、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49、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 (唐·白居易)
50、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51、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52、北望燕雲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53、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5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5、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56、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呤》
5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陸游《後赤壁賦》
58、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59、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60、百川沸騰,山冢碎甭。高谷為岸,深谷為陵。 《詩經》
6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無. 王維 《漢江臨泛》
62、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崔顥《黃鶴樓》
63、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
64、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65、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66、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6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68、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69、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臨洞庭湖》
7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71、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