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在注射胰島素劑量在14左右,該怎樣醫治
⒈ 劑量的調整:原則是先調整飲食及體力活動,血糖穩定後再調胰島素。 ⑴ 四次和四段尿糖半定量是調整胰島素用量的最好指標,1個(+)加2U。 ⑵ 每次的日加減總量不宜過大,一般不超過 8U,1型患者在血糖接近滿意時對胰島素較敏感,應更加謹慎。 ⑶ 每次調整後,一般應觀察 3~5 日。 ⑷ 尿糖陰性、血糖偏低者應及時減量。 ⒉ 次數的調整:以利於控制血糖為主。 ⑴ 開始時應先用短效胰島素多次,控制滿意後,再改用或加用中效或加用長效胰島素。單獨使用長效胰島素則療效不佳。 ⑵ 改為短效+中效的方法: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常用比例為1:1左右,中效可略多。 ⑶ 加用長效:將兩次短效胰島素之和,按長效:短效=1:2~4的比例改為混合胰島素,長效不宜超過短效的1/2,晚睡前長效用量一般不超過8U。 如早12U、午8U可改為:短效 + 中效為10U+10U,早餐前用。 或短效 + 長效為16U+4U,15U+5U,或為14U+6U早餐前用。 使用混合胰島素時應先抽取短效。贊同3| 評論
記得啊
❷ 糖尿病用胰島素每日的用量怎麼計算
胰島素怎樣計算用量
(一)怎樣估算其初始用量:
糖尿病患者在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時,一律採用短效胰島素。而且,一定在飲食與運動相對穩定的基礎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後再依病情監測結果調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島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x10x體重(公斤)x0.6÷1000÷2
100為血糖正常值;
x 10換算每升體液中高於正常血糖量;
x 0.6是全身體液量為60%;
÷1000是將血糖mg換算為克;
÷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島素。
為避免低血糖,實際用其1/2--1/3量。
2、按24小時尿糖估算:病情輕,無糖尿病腎病,腎糖閾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給1μ胰島素。
3、按體重計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輕,0.4--0.5μ/kg;病情重,應激狀態,不應超過1.0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無糖尿病腎病,腎糖閾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個"+"需4μ胰島素。
5、綜合估算:體內影響胰島素作用的因素較多,個體差異較大,上述計算未必符合實際,故應綜合病情、血糖與尿糖情況,先給一定的安全量,然後依病情變化逐步調整。
(二)怎樣分配胰島素用量
按上述估算的情況,每日三餐前15--30分鍾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來分配。由於早餐前體內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較多,故胰島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島素作用高峰時間2--4小時,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數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島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如睡前還用一次,則晚餐前要減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間低血糖。
(三)怎樣調整胰島素劑量
在初始估算用量觀察2--3天後,根據病情、血糖、尿糖來進一步調節用量。
1、據4次尿糖定性調整:只適用於無條件測血糖且腎糖閾正常的病人。依據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進行調整:早餐前胰島素用量依據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島素用量依據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島素用量依據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當天晨尿)。
2、根據血糖調整:糖尿病人,尤其是I型糖尿病及腎糖閾不正常的病人,應根據三餐前與睡前的血糖值來調整胰島素用量,詳見下表:
血糖值(mmol/l) mg/dl 餐前胰島素增量 其它處理 <2.8 <50 減少2--3μ 立即進餐2.8--3.9 50--70 減少1--2μ 3.9--7.2 70--130 原劑量 7.2--8.3 130--150 加1μ 8.3--11.1 150--200 加2μ 11.1--13.9 200--250 加3μ 13.9--16.6 250--300 加4--6μ 16.6--19.4 300--350 加8--10 μ 餐前活動量增加減1--2μ或加餐
加餐前活動量減少 加1--2μ
❸ 如果血糖波動大時如何調整胰島素治療劑量
血糖波動大是因為胰島素吸收障礙而出現的,具體原因是由於糖尿病患者長期使用帶針頭的胰島素注射器,在腹部某處經常注射後形成皮下硬結,慢慢出現皮下脂肪增生,進而影響胰島素的吸收。如果用無針注射器就不會有這種擔憂,比如快舒爾無針注射器,它在注射時利用動力源產生的瞬時高壓使胰島素葯液形成極細的葯液柱,送達皮下組織釋放葯效。用壓力替代針頭完成胰島素的注射,避免針刺和針頭重復使用導致的皮下硬結,有助於緩解血糖波動的發生。
❹ 胰島素如何調整血糖
1、胰島素怎麼調節血糖
FBG(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在3~5mmol/L時,胰島素用量減少2~3U,5~7mmol/L不增不減;>7mmol/L每增高1.4mmol/L增加胰島素1U。
PBG(餐後血糖)>10mmol/L,每增高2mmol/L加胰島素1U。腎糖閾正常時,餐前尿糖(+),胰島素增加2U,合並尿酮體陽性時胰島素增加4U,可根據病情輕重選擇不同的計算方法,其劑量為1次量不超過6U,量大應分次加入。
2、胰島素的分泌
胰島素的生物合成速度受血漿葡萄糖濃度的影響,當血糖濃度升高時,β細胞中胰島素原含量增加,胰島素合成加速。胰島素在胰島β細胞中合成。胰島素的分子量5700,由兩條氨基酸肽鏈組成。A鏈有21個氨基酸,B鏈有30個氨基酸。A-B 鏈之間有兩處二硫鍵相連。胰島素是與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進入血液的。臨床上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島素抗體。
3、胰島素的生理作用
胰島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調節代謝過程。對糖代謝,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促進糖原合成,抑製糖異生,使血糖降低;對脂肪代謝,促進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貯存,減少脂肪分解;對蛋白質,促進氨基酸進入細胞,促進蛋白質合成的各個環節以增加蛋白質合成。總的作用是促進合成代謝。
平時可吃富含以下成分的食物來降血糖:
1、魚油
有研究顯示,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魚油補充劑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耐量、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水平。但也有研究發現,魚油使Ⅱ型糖尿病病情惡化。這可能與魚油補充劑的純度有關。不過,補充歐米伽—3脂肪酸最安全的方法是每周吃2—3次魚。
2、吡啶甲酸鉻
鉻是一種礦物質,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時還是葡萄糖耐受因子 (GTF) 的重要組成成分,它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活性,參與蛋白質的合成和核酸、脂肪的代謝,降低體內脂肪含量。鉻還能使免疫系統加強,提高機體對不良狀況與應激狀況的抵抗力。
❺ 如何調整胰島素劑量
胰島素的用量是需要逐步調整的,建議每日查三次血糖,根據血糖值來調整,還跟使用的胰島素的效力有關,建議就診專科醫生。
如果自行調整,應注意避免用量過大造成低血糖。
❻ 糖尿病,怎麼打胰島素,打多少單位的胰島素
一、每日胰島素用量:
1、按空腹血糖估算: (u)=[空腹血糖(mmol/L)×18-100]×10×體重(公斤)×0.6÷1000÷2 100為血糖正常值(mg/dl) ×100為mmol轉為mg/di的系數 ×10換算每升體液中高於正常血糖量 ×0.6是指全身體液量為60% ÷1000是將血糖mg換算為克 ÷2是指2克血糖使用1u胰島素 為避免低血糖,實際用其1/2至1/3量。
2、按24小時尿糖估算: 病情輕,無糖尿病腎病,腎糖閥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給1u胰島素。
3、按體重計算: 血糖高、病情重,0.5-0.8u/kg(公斤); 病情輕,0.4-0.5u/kg(公斤); 病情重,應激狀況,不應超過1.0u/(公斤)。
4、按4次尿糖計算: 無糖尿病腎病,腎糖閥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個「+」需用4u胰島素。
5、綜合估算: 人體內影響胰島素作用的因素較多,個體差異較大,上述計算未必符合實際。故應綜合病情、血糖與尿糖情況,先給一定的安全量,再依病情變化逐步調整。
二、怎樣分配胰島素用量: 根據上述估算,每日三餐前15-30分鍾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分配。 早餐前體內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較多,胰島素用量宜大一些。 短效胰島素作用高峰時間為2-4小時,午餐前胰島素用量最小。 如果睡前不用胰島素(晚餐至次日晨再用),晚餐前胰島素用量應比午餐前大。 如果睡前要用胰島素,則晚餐前胰島素用量要減少,睡前用量更少,以防夜間低血糖。
三、怎樣調整胰島素劑量: 在初始估算用量觀察2-3天後,根據病情、血糖、尿糖進一步調節胰島素用量。
1、根據4次尿糖定性調整:只適應於無條件測血糖且腎糖閥正常者) 依據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進行調整:早餐前胰島素用量依據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島素用量依據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島素用量依據睡前或次日晨尿糖(或當日晨尿糖)。
2、根據血糖調整: 糖尿病人,尤其是Ⅰ型糖尿病及腎糖閥不正常的病人,應根據三餐前與睡前的血糖值調整胰島素用量。 從短效胰島素變為30R胰島素的劑量計算: 日總劑量不變,將2/3的日劑量放在早餐前,1/3的日劑量放在晚餐前。
❼ 胰島素一天最佳用量是多少
胰島素有不同的種類,按汽銷時間可以分為:長效(例如來的時),中效(諾和靈N),短效(例如諾和靈R),速效(優泌樂)等等,以及把汽銷時間不同的胰島素混合在一起的「預混胰島素」,常用的是諾和靈30R,50R,(數字表示混合的比例)等等。一般來說,使用短效胰島素,是飯前30分鍾注射;使用速效胰島素,是餐前即可注射;使用長效(又可以叫做基礎胰島素)是早上注射一次,中效是早晚兩次注射。
我們的治療方案是:建議諾和靈30R,早餐前30分鍾和晚餐前30分鍾注射,根據你的空腹血糖水平調整諾和靈的單位用量。如果你是晨起空腹血糖15左右,一般建議諾和靈30R20個單位早餐前三十分鍾皮下注射,諾和靈30R12個單位晚餐前皮下注射。觀察血糖情況適當調整用量。一般情況下,只要諾和靈的劑量調整到一個比較理想的水平,無需加服其他類口服降糖葯物。
❽ 如何調整胰島素用量
胰島素劑量設置 的基本方法
首先確定血糖控制目標
為每個病人確定個人的血糖控制目標。
成年病人的一般控制目標:
餐前:80-140mg/dl (4.4-7.8mmol/l)
餐後2小時: <180mg/dl (<10mmol/l)
入睡前: 100-140mg/dl (5.6-7.8mmol/l)
夜間3點:>90mg/dl (>5mmol/l)
若反復出現低血糖,適當提高控制目標:
餐前:100-160mg/dl (5.6-8.9mmol/l)
若懷孕,適當減低目標血糖值:
餐後: < 120mg/dl (6.7mmol/l)
准備工作(一)
醫生或醫療小組提供24小時的咨詢服務
家庭成員或其他親屬接受有關糖尿病知識的教育
多次的血糖自我監測(三餐前後、睡前、0Am、3Am,以及有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狀時)
固定的飲食計劃(在基礎率調整結束前,不要食用含脂肪過多的食物,不要在睡前吃零食)
毛細血管血糖與靜脈血糖的對比
准備工作(二)
中、長效胰島素的洗脫期:
中效:18—20小時
長效:至少24小時
選擇注射部位:
腹部:胰島素吸收最快,更具有可預測 性,受活動的影響較少
部位的更換:
其它可選擇的部位包括臀部、大腿外側上部、上臂,距離前一個部位3—5cm
初始每日劑量計算
每日胰島素總量
根據體重計算(尚未使用胰島素)
一日總量=體重×0.44
根據用泵前的用量計算(血糖控制尚可)
一日總量=用泵前胰島素用量×(75%-80%)
起始基礎量
根據胰島素總量計算
起始基礎量=一日總量×50%
根據體重計算
起始基礎量=體重X0.22
注意:
1)一般個人用戶從單一基礎率開始,將基礎率總量平均分配到24小時內,根據次日一天的血糖監測結果判斷是否要增加第二個基礎率。
2)臨床一般分三至五段:0:00-4:00am;
4:00am-8:00am;8:00am-12pm。
餐前大劑量
總餐前大劑量=一日總量×50%
分配:
方法A:再根據每餐的進餐量進行分配,
早餐前大劑量=一日總量×20%
中餐前大劑量=一日總量×15%
晚餐前大劑量=一日總量×15%
方法B:根據碳水化合物計算
由於個體的胰島素敏感性不同,大約每12-15克碳水化合物需要1單位胰島素,體重大的人需要量大。
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比例 (了解)
計算公式=每天碳水化合物(克數)/ 全天胰島素餐前劑量
含義:1u胰島素所對應的碳水化合物的克數
由每個人的胰島素敏感性決定
一般為10-15g/u,超重或肥胖可達5g/u,消瘦者為20g/u
胰島素泵用量計算方法
胰島素敏感系數
胰島素補充劑量計算
補充劑量的使用
餐前測得高血糖,可將該補充劑量100%加入加餐前量
餐後測得高血糖,可80%給予(防止低血糖)
睡前測得高血糖,可50%~80%給予(防止低血糖)
調整基礎量的原則
基礎率的調整應在血糖波動之前2—3小時(短效胰島素)或1小時(超短效胰島素)
每次調整基礎率應增加或減少0.1u/小時(尤其對1型病人)
比如:患者(使用短效胰島素)血糖在臨晨1點開始下降,這時應該在10點和11點開始設置一個較低的基礎率,這個基礎率按照每小時降低0.1U逐步達到目標。
60%患者會出現黎明現象,若有該現象時,可將基礎量加倍,特別是5am—7am
臨床上基礎率常從3-5段開始
胰島素泵治療血糖粗調(一)
要求測八次血糖:
早餐前BG 早餐後2小時BG
中餐前BG 中餐後2小時BG
晚餐前BG 晚餐後2小時BG
睡前BG 凌晨3點BG
胰島素泵治療血糖粗調(二)
調整餐前大劑量:
根據每餐後2小時BG與同一餐前BG相比,調整餐前量
增高:加餐前量
平衡:不調整
減低:減餐前量
舉例
根據1500法則,胰島素敏感系數X=1500/胰島素總量(mg/dl)
假設某患者胰島素總量為30個單位,X=1500÷30=50mg/dl,指一個單位胰島素在2~5小時可降低50㎎/dl血糖
如餐前血糖為10mmol/L 加5個單位餐前大劑量,餐後血糖為15mol/L
少加胰島素=[(15mmol/L-10mmol/L)×18]÷50㎎/dl=1.8
即表示該餐前大劑量可調整為(5+1.8)=6.8個單位
胰島素泵治療血糖粗調(三)
調整基礎率:
每餐前BG與前一餐餐後2小時BG相比(睡前vs晚餐後2小時、3am vs 睡前、早餐前 vs 3am),改變超過2mmol/L以上,提前2到3小時開始增加或減少基礎率,以0.1單位/小時增減。
舉例
某患者晚餐後2小時BG為8mmol/L[8pm],睡前為10.5mmol/L[10pm] ,凌晨為8.0mmol/L[3am]第二天空腹為5.8mol/L[6Am]
則8pm-10pm:增加0.1單位/小時;
10pm-0am:不變;
0am-3am:減低0.1單位/小時;
3am-6am:減低0.1單位/小時。
基礎率的精細調節
在檢測過程中,血糖要控制在目標血糖值的30 mg/dl (1.7mmol/L)的波動范圍內。
在檢測基礎率的幾天中,穩定其他的參數非常重要。
進食標准餐,防止脂肪食物對您的血糖有延遲影響,很難計算餐前大劑量。
檢測基礎率的時候,不要做激烈的運動,除非是每天都做的運動。
在生病或者感染期間,不要做基礎率檢測。
夜間基礎率的精細調節
晚餐前血糖達標,開始
6:00pm晚餐,餐前量。
餐後2小時(8點鍾左右),檢測血糖。目標值是不超過晚餐前血糖50 mg/dl (2.8mmol/L)。
11:00pm檢測血糖。如果血糖值在100~250 mg/dl (5.6~14mmol/L),繼續進行測試。
3:00am檢測血糖。血糖在90~250 mg/dl (5~14mmol/L)范圍內時繼續檢測。
7:00am檢測血糖(不吃早餐),每2小時一次,直到中午。如果血糖值在70~250 mg/dl (4~14mmol/L),繼續進行測試。
吃午餐時,監測您的血糖,給足夠的餐前量後再進餐。
根據血糖結果調整基礎率,直到夜間血糖的波動不超過30 mg/dl(1.7mmol/L)。然後再檢測一天,以確認結果
精細調節日間基礎率
早餐前血糖值達標
7:00am進食可計算碳水化合物量的早餐。給餐前量。
餐後2小時(9點鍾左右)測血糖。目標值是不超過早餐前血糖50 mg/dl (2.8mmol/L)。
11:00am午餐時檢測血糖(不吃午餐)。如果血糖在70~250 mg/dl (4~14mmol/L),繼續。
每2小時測一次血糖,直到晚餐時。如果血糖在70~250 mg/dl (4~14mmol/L),繼續。
晚餐時測血糖,給相應的餐前量後,進晚餐。
根據血糖結果調整基礎率,重復測試日間基礎率,直到日間血糖的波動不超過30 mg/dl(1.7mmol/L)。然後再檢測一天,以確認結果。
檢測黃昏基礎率
午餐前血糖值達標
11:00am午餐,給相應的餐前量。
餐後2小時(1:00PM)測血糖。目標值是不超過目標血糖50 mg/dl (2.8mmol/L)。 繼續。
5:00pm晚餐時檢測血糖(不吃晚餐)。血糖在70~250 mg/dl (4~14mmol/L),繼續。
每2小時測一次血糖,直到睡前。如果血糖在70~250 mg/dl (4~14mmol/L),繼續。
睡前測試血糖。
根據血糖結果調整基礎率,重復測試黃昏基礎率,直到血糖的波動不超過30 mg/dl(1.7mmol/L)。然後再檢測一天,以確認結果。
以下情況需要調整基礎量
體重的顯著變化:增加或下降5-10%以上
活動量的顯著變化
低熱量飲食(減肥):基礎率減少10%-30%
妊娠:3am 基礎率減少;黎明時增加2—3倍(與3am 基礎率比較)
生病或感染期間:通常需要增加基礎率
月經:月經前增加基礎率,月經後可能
減少基礎率
合並其他用葯:如強的松,需增加基礎率
餐前量的應用時間
餐前30分鍾測血糖
檢測餐前量
用餐,注射大劑量
餐後2小時測血糖,升高應<50mg/dl(2.8mmol/L)。
餐後3小時再次檢測,血糖應下降。如果血糖<70mg/dl(4mmol/L),停止測試並治療低血糖。
餐後4小時, 血糖與餐前比應在30mg/dl(1.7 mmol/L)的波動范圍內。
重復檢測直到您認為得到了正確的相關系數,然後再檢測一次確認結果。
合理使用雙波大劑量
當我們食用多種成分不同的食物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餐後血糖控制不佳時,我們應想到使用雙波
給葯方式:
1)bolus的2/3量通過Normal波給予
2)bolus的1/3量通過Square波給予
高蛋白質食物:分2小時給
高脂肪食物:分3-4小時給
高蛋白質食物:分1小時給
高脂肪食物:分2小時給
檢測追加大劑量(一)
目的:1個單位胰島素能降低多少mg/dl(mmol/L)的血糖,即胰島素敏感系數
若在4小時內未給大劑量或進食的時候,開始測試:
計算和注射補充大劑量
第2小時和第3小時檢測血糖,血糖會下降。任何時候下降低於70mg/dl(4mmol/L),停止測試並治療低血糖。
檢測追加大劑量(二)
4. 第4小時測血糖:
血糖值在目標血糖的30 mg/dl(1.7mmol/L)內,胰島素敏感系數可能是正確的。
血糖值比目標血糖高30 mg/dl(1.7mmol/L)以上,減小胰島素敏感系數。血糖值比您目標血糖低30 mg/dl(1.7mmol/L)以上,加大胰島素敏感系數。
(一)圍手術期胰島素泵得應用
(二)恢復打針劑量參考
A.強化治療(一天用4次RI)
早餐前打RI的量(短效):用泵時早餐前加(6am-11am的基礎量總和)再增加10%-20%的量
中餐前打針量(短效):用泵中餐前量加(11am-5 pm的基礎量總和)再增加10%-20%的量
晚餐前打針量(短效):用泵晚餐前量加(5pm-10 pm的基礎量總和)再增加10%-20%的量
睡前打針量(中效):(10pm-6am的基礎量總和)再增加10%-20%的量
B.改用兩次打針
早餐前打RI的量:
[用泵時早餐前量+(6am-6pm的基礎量總和)+
(短效RI) (中效RI)
用泵中餐前量]+增加10%-20%的量
(中效RI)
晚餐前打RI的量:
[用泵時晚餐前量+(6pm-6am的基礎量總和)]+
(短效RI) (中效RI)
增加10%-20%的量
註:看一看短效與中效的比例,1:2為30R,
1:1為50R
(三)生病期間的注意事項
繼續使用胰島素:特別是基礎率;除非接受靜脈用胰島素,否則不能停止胰島素泵的使用。
從生病開始監測血糖,2-4小時一次,測尿酮體每天一次,並作好記錄
血糖>200mg/dl,並且不能進食:如果尿Ket(-),每4小時給一次胰島素追加量直至血糖正常;如果尿Ket(+),每2小時給一次胰島素追加量直至血糖正常。
血糖接近正常時,進食或者喝一些含糖的飲料以消除酮體
(四)計算碳水化合物
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速度不同 → 對血糖↑的影響也不相同
正常人進餐後Ins的分泌量主要由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量決定
高血糖指數的食物對血糖的影響:餐後1-2小時血糖↑,下次餐前或睡前血糖恢復正常
為了減少高血糖指數的食物對血糖的影響
選擇低的血糖指數的食物
高血糖指數的食物與脂肪同服
生吃蔬菜,增加植物纖維,延緩消化和吸收
用Bolus後延長進餐時間
早餐後血糖升高
零食後的bolus過量
零食的組成以脂肪、蛋白質為主
其中的碳水化合物沒有想像的那麼多
一般只需要2.5—3.5u的額外bolus
飲酒
純酒精不引起血糖的升高-----飲酒不需要額外的bolus
飲酒會增加低血糖的機會,因為肝臟處理酒精時肝糖的輸出受影響。不要空腹飲酒。
飲酒時小心計算bolus用量
運動時的注意事項
估計臨床情況:代謝狀態、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並發症的情況
合理的運動計劃:強度、持續時間、頻率
血糖自我監測的重要性
認識立即出現和延遲出現的低血糖
胰島素劑量調整
冬季運動注意事項
保證胰島素泵的適當溫度
冬季運動時,葡萄糖的利用更迅速:維持體溫消耗更多的熱卡以及活動本身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48292122.html
❾ 胰島素的用法用量是什麼
胰島素是糖尿病病人定期需要注射的一種葯物,它會降低血糖,那麼胰島素的用法和用量是什麼呢,下面我就來為大家說明一下。
1. 第一,病情較輕的患者或老年患者,他們主要表現的是餐後高血糖。對於這些患者就要按照餐後2小時血糖>10.0mmol/L,每增高2.0mmol/L 追加胰島素1單位的方法調節(2+1方法)。也就是說空腹血糖不高,只是餐後血糖增高的患者按2+1的方法調節追加胰島素劑量,3~4天調整一次
2. 第二,空腹血糖>7.0mmol/L時,可按照1+1.4方法追加胰島素劑量;餐後血糖>10.0mmol/L時,按照 2+1方法追加。如果一個患者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餐後血糖超過10.0mmo/L,那麼他的胰島素是按照空腹血糖調節,還是按照餐後2小時調節呢?要知道我們調節胰島素的原則是首先控制好空腹血糖,因為空腹血糖是基礎,又是餐後2小時血糖調節的依據,因而要首先把空腹血糖控制好。待空腹血糖達標以後,餐後2小時血糖也會隨著下降一些。若能使餐後2小時血糖也達標,那是最理想的了;若是空腹血糖已經達標而餐後血糖仍然>10.0mmol/L,此時再按照2+1的方法調節胰島素劑量,3~4天調整一次。
3. 第三,初始治療時一般選用短效胰島素,把空腹血糖的控制目標定為7.0mmol/L,患者血糖比目標血糖每增高1.0mmol/L,追加胰島素1.4單位(1+1.4方法),3~4天調整一次。這種1+1.4的方法,主要用於短速效或預混胰島素的劑量調節。
注意事項
糖尿病病人在平時應該注意飲食不要吃糖分太多的食物,適當活動,注意睡眠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