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表格製作 » 怎樣寫一篇表格觀察日記
擴展閱讀
兒子的照片可以當屏保嗎 2025-05-16 21:16:40

怎樣寫一篇表格觀察日記

發布時間: 2023-01-14 08:19:10

① 寫觀察日記怎麼寫

觀察日記兩大特點如下:

一,觀察日記格式。

一篇完整的觀察日記的格式應該是這樣的:

首先,在第一行寫出觀察的日期、時間、場地、環境、天氣等等要素。比如「xx年x月x日,星期x,上午10:00,東風小學學校操場,天氣晴」,這是完整的示範,鑒於不同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邏輯能力的差異,一般也不需要註明得這么細致,這些項目中可以選擇性地填寫,其中日期和天氣狀態是常選項。

然後,在第二行可以選擇性地註明觀察的對象或者觀察的主題。這一點可寫可不寫,寫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寫作安排和寫作習慣,自行決定是否寫。一般來說,不寫的話不會失分,但是寫了則對於鍛煉自己的寫作思維大有好處。

其次,在第三行開始進行正文的寫作。第三行開始往下,就是正文部分了。寫正文時,要圍繞觀察對象來緊密展開,不能跑題,運用不同的寫作手法來展現你的觀察對象、觀察步驟、觀察所得等等要素。

以上就是觀察日記的格式。

二,觀察日記的注意要點。

一篇優秀的觀察日記內容一定要具備以下幾個要點:

1,要有觀察對象。

觀察日記與平常的日記有所不同。平常寫的日記可以寫人記事,可以寫景狀物,還可以純粹地抒情議論等等。但是觀察日記則不一樣,它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觀察對象,其中的對象一般就是人、事、物。寫一篇觀察日記之前,首先要確立一個具體的觀察對象,然後圍繞這個對象進行全方位地觀察。

2,要有所發現。

最好是「新」發現。什麼是「新」發現?就是自己的發現,不能套用陳詞濫調,寫出包含個人獨特感受的發現就是新的發現。比如觀察一個桌子,發現它有一個桌面和四條腿,這就算不上是新發現。如果通過觀察,你發現這個桌子側面有一個螺絲松動快掉落了,你拿螺絲刀慢慢將螺絲擰下來,重新換上一個新的螺絲,在更換的過程中,你發現雖然螺絲釘很長,擰得很緊,在當時看來很牢固,但是經過日積月累的使用後,螺絲釘一點點往外脫落,在不知不覺中就松動掉落了,就像植物的生長,人的成長一樣,都是在不經意間發生變化,使你更加明白水滴石穿、積跬步至千里的道理。發現這個道理的過程,就是你的新發現。

3,要有發現的過程。

觀察日記重在發現的過程,不能一開篇就直接將觀察結果擺出來。適當留置懸念,引導讀者跟著你的文字去領略和理解你的發現」成果」,才是觀察日記的重點內容之一。比如觀察一隻螞蟻,將螞蟻搬家的過程描寫下來,展現螞蟻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這個觀察主題中應該重點描寫螞蟻搬家的細節特點,而「螞蟻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則只需點明就行,無需過多著墨。

4,要有總結。

總結,就是通過觀察這個對象的過程,而得到的感受或者啟發等等。既然是觀察日記,有觀察就需要有所發現,在結尾處一般需要總結自己的觀察成果,發表自己的感想等等,給自己的這次觀察畫上一個完整的句號。

② 植物觀察記錄表怎麼寫

一、審題目:題目很直觀,范圍也很小,就是日記,內容是觀察植物。

二、注意格式:日記是一種獨特的寫作方式,有自己特殊的寫作格式。

第一行要寫上時間和天氣;第二行再寫上題目;第三行才進入文章的第一段。這種格式一定要正確使用,否則會被老師扣分。

三、觀察植物的內容限制

詳細觀察一種植物的連續變化,比如發芽、開花、結果、嫁接等等,這個變化一定要抓住植物變化最大、最有特點、別人沒發現的的一瞬間的事情來寫。

注意:只能寫一種植物。


(2)怎樣寫一篇表格觀察日記擴展閱讀

要確定觀察對象,觀察對象在短時間內要有連續性的明顯變化。這樣才能有話可說。

第一次觀察寫植物,要按照「整體——部分——整體」這一原則觀察。先寫初次見到整體樣子,抓住植物的顏色,高低,花朵的多少等來描寫;再走近觀察,細致觀察根、莖、葉、花、果各有哪些特點,最後可以寫寫感想或想像。

以後再觀察,抓住變化的部分進行描寫,重點寫不同之處。

寫觀察日記,注意不瞎編亂造,一定要寫看到的真實情況,並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也可以適當用一些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

③ 寫一篇觀察日記怎麼寫

觀察日記是指把生活中看到的事物寫下來,不論是山川地貌、奇觀異景,還是動物、植物、趣聞等等都可以寫下來,寫觀察日記,我們要注意技巧,掌握方法,下面是關於寫觀察日記的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④ 觀察日記表格怎麼做四年級

打開Excel表格軟體,繪制一個表格輪廓
然後再表格最上端寫上觀察日記表格的標題
接著在表格里填寫記錄人及班級信息
在填寫觀察植物信息
然後在表格內填寫表格抬頭文字內容
最後填寫觀察到植物的信息和圖片信息

⑤ 如何寫一個觀察表(5天)

寫觀察表應掌握以下幾點:
1、第一,確定內容,注意觀察。自然觀察內容廣泛,動物植物、環境氣象,一切自然界存在的現象都是自然觀察日記的內容。觀察時間的推移,生長的習性。在反復觀察中,弄清事物的現象和本質。
2、掌握格式,真實具體。製作表格,標注每一天的日期,天氣,各個方面的物體變化。

⑥ 觀察記錄表怎麼寫 如何寫觀察記錄

學寫自然觀察日記應掌握以下幾點:

1、第一,確定內容,注意觀察。自然觀察日記內容廣泛,動物植物、環境氣象、天文地理,一切自然界存在的現象都是自然觀察日記的內容。觀察中,一定要注意季節的變化,時間的推移,生長的習性。動手實驗從正面、側面,比較、反復觀察中,弄清事物的現象和本質。最後確定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來寫。

2、第二,掌握格式,真實具體。

①題目。在第一行寫。以往寫日記不要求寫題目,不利於把握文章的中心。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擬題要新穎,觀點要明確。如連續觀察可在每段日期前再加一小標題。

②題目下寫清楚所在省、市、縣(區)學校及年級,空一格寫作者姓名。如果在自己日記本上寫,可省去,如果將日記整理投寄報刊編輯,就相當重要了。

③第三行寫明日記的時間:即:×年×月×日,星期×,最好把天氣情況稍帶說明,以備日後查考。

④正文。如查正文要寫的內容比較多,可以象寫其它文章一樣,分成幾個小段來寫。篇幅長短取決於所記內容,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正文的寫法靈活多樣,以二類見多,一是表格式和座標式記錄,如天文氣象、生長變化、分類比較、統計數據等,其形象直觀;二是用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等形式表達,如動物植物新現象新發現等。觀察自然本身就是進行科學探究實踐活動,所記內容不能虛構,應依據觀察的現象如實記錄,其結論具有科學性,這對今後的查閱、參考才有作用。

⑤有輔導教師,應在文末用括弧註明教師姓名。

3、第三,養成習慣,持之以恆。寫自然觀察日記決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寫寫停停,停停寫寫。只有堅持不懈地記,才會取得驚人的成績。因為寫日記本身是個學習、提高的過程,也是對自己堅持意志的培養。

⑦ 五年級觀察記錄表怎麼寫

五年級觀察記錄表如下寫作:

寫作思路及要點:以綠豆的觀察記錄為例,圍繞幾天的綠豆觀察日記展開描寫,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觀點。

正文:

一 、9月21日 星期三 天氣晴

今天,王老師讓我們種綠豆芽。

綠豆的身子圓溜溜地,就像一個小皮球。綠豆的身上有一個黑乎乎的小圓點,就像一條小蟲子在綠豆芽的身上爬來爬去,那翠綠的綠豆在和夥伴們玩耍呢!

我看那個小傢伙非常有趣,就把它種了起來:我先把紙巾放入杯子里,再把綠豆放在裡面,然後給它加一點點水,最後慢慢地等待。綠豆芽什麼時候長大啊,我已經忍不住了!

二 、9月22日 星期四 天氣晴

第二天一早,我來到綠豆芽面前,哇!綠豆芽已經破皮子了。綠豆芽破皮後是肉色的,綠豆芽要開始發芽了。過了幾天之後,我來到綠豆芽面前,發現綠豆芽發芽了,也長高了。綠豆芽的葉子像一個小女孩的小辮子一樣掛下來。

綠豆芽真可愛呀!

三 、9月29日 星期四 天氣:下雨

今天,我來到學校里看見別人的都長得很高,就我的長得不高,我真傷心。綠豆芽最引人注意的是那兩片葉子。綠豆芽的葉子又長又細,就像一隻小白兔的耳朵。它翠綠翠綠的,長大約有3厘米,寬大約有1厘米。

微風吹來,那筆直筆直的莖搖搖擺擺,好像在向我們打招呼,又好像在跳舞,莖的中間有一個「小豆芽」,那個小豆芽就像一雙小手在為自己鼓掌。小豆芽是由子葉得來的,莖的身上有許許多多的小細毛,它好像在撓癢癢。莖下面的就是根了,就像爺爺的胡須。這真是一株惹人喜愛的綠豆芽呀!

⑧ 怎麼寫一個觀察日記要寫黃豆泡在水中的過程用作表格表示怎麼寫

寫一個觀察日記要寫黃豆泡在水中的過程:
XX年9月18日        星期五        雨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豆芽的生長過程,我中午回到家,急忙拿出一把黃豆和找來一個透明的杯子.
我發現干黃豆又硬又小,呈圓形,土黃色,每顆黃豆上都有一個小黑點。

我把黃豆扔進放水的杯子里,過了一會兒,去看泡的黃豆,我發現有些黃豆皮鼓了起來,我想應該是水泡軟了的原因吧,沒想到才幾分鍾,就成這樣了。

我想把皮撥開看看黃豆裡面是什麼樣的,原來是兩片橢圓形的豆瓣被外面的薄皮緊緊地包裹著。
晚上放學回家後,我看見泡的黃豆變成淺黃色的了,奇怪的是體型也大了,變成橢圓形了,也許是喝飽了水的緣故吧!
黃豆真奇妙呀!

XX年9月19日        星期六         雨

今天,我把泡黃豆的水給倒掉了。

我發現黃豆又長大了,還在一端長出了小芽,那小芽長5毫米,寬2毫米。

爸爸告訴我這樣用水泡著可以長出豆芽,但水要每天換干凈的,我可高興了,我想等豆芽長大了,那就能吃了,多好呀!
我把杯子裝上干凈的水,看它們在水中輕輕地搖晃著,猶如一隻只可愛的"小蝌蚪"。
XX年9月20日       星期日   雨

今天,我又急匆匆地沖進廚房,觀察杯子里的黃豆。
我發現黃豆又長大了一點點,還是淺黃色的,橢圓形。

只是那個小黑點沒看見了,而小芽又變長了,有1厘米長,2毫米寬,跟豆芽已經很相近了。

我盼著它們快長大,心裡越想越高興。

但我發現有些黃豆還沒長芽,我不知該怎麼樣讓它們快快長大,我想去尋求幫助。

XX年9月21日        星期一           晴

新的一天來臨了,我又跑進了廚房去看我的豆芽了.
我拿起杯子,突然發現有些黃豆漂浮在水面上,我心裡起了疑問,為什麼黃豆不是越泡越重,而是越泡越輕呢?

黃豆里充滿了水分,應該會變重呀!於是,我就問媽媽,可惜她也不知道答案,我決定自己查查。

我的豆芽已經長1.5厘米,寬3毫米了,媽媽說這已經是最寬了,我高興極了,這小芽真像一個小辮子,有的還捲曲著,可真美呀!

XX年9月22日      星期二              晴

新的一天再次來到,一放學回家後,我沖進廚房看豆芽。
發現它們在芽上,豆子上都有青色,而且它們的芽又長大了,最長可達2厘米,寬3毫米。

這些芽的樣子都很奇特,如有的小芽成「g」狀,好像在學英語似的;

有的小芽成「乙」狀,像是在學寫字呢;

有的小芽成「е 」狀,好像在學畫蝸牛似的。
我的豆芽快長大啦,期待吧!

⑨ 表格式的觀察日記

一、寫作類型

我們也可以試著進行連續觀察,用觀察日記記錄自己的收獲,記錄觀察對象的變化。
這是一篇觀察日記,要求孩子們連續觀察某一物體,記錄下來該物體發生的變化。
二、觀察對象
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觀察樹葉顏色變化的過程,觀察月亮變化的過程,觀察家裡的小貓。
觀察豆芽的生長過程。
五天左右的時間,黃豆便可以長成豆芽,生長速度相較於其他植物快很多,再加之豆芽生長過程變化很明顯,有利於孩子們觀察。所以這次的觀察日記選擇發豆芽。
三、觀察日記內容
觀察日記,主要是記錄觀察對象的變化,還可以寫下是用什麼方法觀察的,觀察的過程是怎樣的,觀察者當時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上圖片照片就更好了。
①用什麼方法觀察
②觀察過程是怎樣的
③觀察者當時的想法和心情

同步作文範文一:觀察綠豆發芽
9月19日星期三晴

今天上午我們學完葉聖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腳》,學完後,老師叫我們回家泡點綠豆,每天觀察綠豆的生長過程。
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讓媽媽給我准備一些綠豆,媽媽拿了十幾顆給我,問:「要這么多綠豆乾什麼?」我回答說:「老師給我們布置的任務,泡綠豆寫觀察日記呢!」
我先把十顆綠豆放在一個透明的杯子里,因為透明的杯子更容易觀察綠豆的成長過程。然後,我在杯子里倒了一點水,媽媽告訴我,水剛好浸過綠豆,讓綠豆保持濕潤就可以了。最後,我還在杯子上蓋了一塊厚布。希望我的綠豆健康成長,能夠快點發出小芽!

⑩ 四年級觀察日記表格怎麼寫

方法:打開excel表格,先做出一個觀察日記表格輪廓。在表格內寫上「我的觀察日記表格」的標題。填寫班級信息和觀察的對象信息。填寫觀察內容的標題,如時間、我做的事、觀察的情況和圖片。最後填寫觀察的具體內容並配上圖片。

我觀察的第一種植物也不知道叫什麼,我只看到它下部分上半邊是紅色的,下半邊是綠色的,葉子中間還有個小黃點,難道是要長小花的嗎?我好好奇呀。

我觀察的第二種植物是一種綠色的仙人掌,它是在一個仙人掌上再長一個小仙人掌,這種仙人掌可不一般,一碰它就會縮,再慢慢恢復原狀,真像一個膽小鬼。

我觀察的第三種植物是一種草,草長得很像樹一樣壯大,葉子的邊上是白色的,有刺,葉子的中央是綠油油的,這一根小草刺得我好痛。窗外的秋風微微吹來,那種草在風中擺動,像是和我招手。

今天,我很開心,因為我知道了許多植物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