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才能把字寫好看又快
專注於一本字帖,少摹帖,多臨帖,先練會常用到的漢字,而且字一定要寫。
在寫字帖之前定一個目標,比如寫出字帖上一模一樣的字。練字時有兩處需要記憶:部首和結構。買一本自己喜歡的字帖,一本慢慢練下來,當然最好是持續練習不要間斷,直到練會為止。
一開始練字時可以先摹字帖,練習一段時間後,如果感覺不會有太多的收獲了,可以改為臨帖,這時就能感覺到自己寫的字有了明顯的提高。因為摹帖是依葫蘆畫瓢,不需要費神就容易走神,難於發現不足之處,而臨帖是需要全神貫注的,所以更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
先練會常用到的漢字,而且字一定要寫大。練字的目的是能夠在生活中應用。很多字當時寫會了,但在長時間不用之後,等到寫時又會忘了,練了也不會有效果。寫常用字有利於加強記憶,而且字寫得大,結構能一目瞭然,細節就能看得更加清楚。
㈡ 怎樣才能把字寫漂亮
一)、練習筆畫是基礎
俗話 「萬丈高樓平地起」。寫字呢,則應從練習寫筆畫起,教師應加強指導,如寫「橫」時,首先要讓學生注意寫平直,同時,兩邊略有頓筆;寫「豎」時,要注意它的虛實變化,一定要寫「直」;寫「撇」時,讓學生知道,末端要出「尖」,講完寫筆畫要領後,要進行強化訓練,逐步養成習慣。
鉛筆字的筆畫平直,變化不大,因此在書寫時運筆方法比較簡單。一般在起筆、轉折、提、鉤時稍重,稍慢;在行筆過程中用力均勻,速度適當;在寫撇、提、鉤的收筆和寫其他尖狀筆畫時,要稍輕、稍快。有位教師對鉛筆字基本筆畫的運筆要點,作了這樣的概括:「橫要平,豎要直,提、撇要尖,捺有腳,折有角就得頓,小小點要寫好,落筆輕輕收筆重。」
(二)、觀察結構是關鍵
漢字結構大體上分兩類:一類是獨體字,一類是合體字。
獨體字是沒有偏旁部首,只有基本點畫結構而成的字。如:一、二、三、大、小等。合體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組合而成的字。合體字可依據其及結構分成以下幾種類型: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品字形結構、上中下結構、左中右結構、內外結構等。
在書寫之前,應看清間架結構再動筆書寫,具體方法是:
1.從整體入手,確定基本形狀。只有先確定字寫成什麼形狀,看上去才更美觀,如:在寫「落」字時,這個字的基本形是長方形,上下長,左右稍短 ,而「晶」字的基本形則是三角形,上小下大 ;「田」字則是個扁方形 ;確定了基本形之後,學生不光能在格內寫好,在其它地方也能按這個形狀來寫。
2.從整體結構入手,確定每一部分大小變化。有些字,基本形不容易確定,就要注意它的大小變化,高低變化。如;左右結構的字,就有左右大小基本相同的平分結構:林、朋、轉;左小右大的讓右結構:明、冷、球、績;左大右小:陽、細;左高右低:卻。
㈢ 字怎麼寫好看又快
要想把字寫得又快又好看,首先是要掌握正確的坐姿握筆。
有些孩子握筆大拇指和食指有交叉,有的孩子喜歡把本子歪著寫,這種錯誤的坐姿握筆很容易讓手感到疲勞,還會影響視力,寫字速度自然不快。
掌握正確的坐姿握筆這只是第一步,進行系統的學習是重頭戲。很多人學練字都是自己買一本字帖,直接從長篇文章開始描摹,其實這是不對的。
要想寫字又快又好看,要從筆畫開始學起,將橫、豎、撇、捺都寫到位,才能為寫整個字、寫作品打下堅實的基礎。小獅兄寫字課就遵循了這樣的順序,先從筆畫教起,步步推進,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另外,還要收集不同時期練習作品,加以反思,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練習。
練字的方法
1、在練字的過程中要專注於一本字帖,慢慢練,直到練會為止,要注意少摹帖,多臨帖,字一定要寫大,字大結構就能一目瞭然。
2、在字體連筆的時候,應該做到輕松自然,不能刻意地去寫行楷,否則會貽笑大方的。行楷同樣要遵循字體的結構性。
3、學會觀察字的點畫形態和結構布局的特點。學會「看」,這種"看」就是寫前的准備,寫前觀察越仔細,字在頭腦中的印象就越深刻,書寫起來自然就准確規范了。
4、每一個字都有一個重心,線是指各重心點的連線。平時練字,不能只是練單個的字,而是要練習寫一行字,把握好字的重心點的位置,這樣練才實用。
5、如果用鋼筆書寫,一般正鋒寫點、豎、鉤等,側鋒寫橫、挑、撇捺等,寫得好,自然就好看。
6、練字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規律,然後再花足夠的時間去反復練習。每天堅持,就能做到熟能生巧,寫出一手好字,實寫字的基本規律並沒有那麼復雜,實很多字都是有相同規律的,要做到融會貫通。
㈣ 怎麼樣才能把字寫好看一些
把字寫好看一些方法如下:
1、從小培養寫字端正的習慣,無論是什麼場合,寫字工整清楚始終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字跡漂亮。因此,寫字好看的第一要領就是要從小培養寫字端正的習慣。作為家長來說,當孩子寫字潦草、字跡不清楚的情況下,一定要及時予以糾正並要求重新寫。
4、選擇正確的寫字姿勢,能不能寫得出一手好字,除了本身的練習之外,那就需要有一個端正的寫字姿勢,具體包括:頭要正、身體要直;雙臂要張開和肩膀持平;身體放鬆;本子要放正等幾個方面。
㈤ 怎麼讓自己的字變好看
我們在日常練字的時候,怎麼也寫不好?有的字寫了好多遍,寫上百遍都大有人在,有的寫字還是寫不好,總覺得那裡怪怪的。
今天呢為大家介紹四條,十分有用的結構規律,非常重要而且好用,可以說立竿見影,他們就是結構最常用的:點豎直對、中直對正、中直偏右、底豎斜位,這個四個結構幾乎囊括了絕大多數的上下結構,總結學習會了,可以掌握一大波字的結構形態,實在是一勞永逸的好方法,好結構。
上圖的例字是經過挑選的代表性的例字,從形態和反例中我們來看上述結構,對字體美觀程度的影響,下面我們來看正反例對比,
點豎直對:字體中,上面有點,下面有豎,點和豎畫要上下對正。
上圖不難看出右側的豎畫右移,字體結構出現歪斜,字體丑態顯現,脊柱歪斜,讓這個字出現了扭曲變形的狀況,可見點豎直對對字體的影響頗高。
市,是點豎直對結構,點畫與下方的豎畫對齊,字顯得更加精神、挺拔,在寫這個字時,注意圖中三條綠色虛線的等距關系,即畫、橫畫、橫折鉤的間距相等。
帝,如上圖所示,右邊的豎畫只是稍許向左側偏移,整個字的重心就出現了,左輕右重的趨勢,雖然整個字還算挺拔,但上下錯位,讓字體美觀程度大打折扣。
帝,在書寫時要注意上方兩個點畫要落在禿寶蓋上方,點豎直對是必然,禿寶蓋右側可略長一點。
中直對正:上下有兩個不相連的豎畫,兩個豎畫上下對正
上圖「步」字的中直對正的正反例來看,右側的反例下方「少」字的豎畫左傾,與上方的「止」的豎畫上和下錯位,字體出現歪斜,而且結構不夠緊湊,顯得不穩健,美觀度實在不敢恭維。
講解一下「步」的書寫要點,上部來看,短豎的起筆和右側的短橫在抗肩線上,短豎下方是「少」的點畫,撇畫舒展,整個字體才能瀟灑、飄逸。
上方為「圭」字的正反例對比,不難看出右側反例違背了中直對正的結構,上下結構不緊密,上部件向左傾斜,上下有分離感,字體形態很不完整。
「圭」字的具體寫法,在書寫的時候要注意,第二橫的長度適當加長,切不可把最後的橫畫寫的過長,四個橫畫做到等距平行,這個字體才和諧穩健。
中直偏右:豎畫在中間的時候,書寫往往都要偏右一點,以求平衡
兩個「才」中我們看中直偏右對字體的影響,右側反例的中直偏右完全喪失,豎鉤基本寫在了中間位置,字體看起來並不像「才」像一個木字旁失去了點畫,所以缺失字體的完整呈現度。
才,具體的書寫,橫畫、豎鉤的相交於
㈥ 怎樣才能把字寫好看點
漢語如同滿園的鮮花,五彩紛呈,香氣各異,只要精心選用,恰當布局,就能充分表達思想感情,使文章生輝。下面和我一起來看怎樣才能把字寫好看點,希望有所幫助!
怎樣才能把字寫好看點 篇1
怎樣把字寫好看點?
總體上講:
一、態度要端正,有些人不重視寫字,認為字寫得好不好無所謂,只要答案正確,考試就能得滿分,其實不然,把字寫好,終身受益。
二、寫字的姿勢要端正,姿勢不正,寫出的字也不會端正;眼睛離作業本太近,容易造成近視眼;做作業時彎腰駝背,寫出的字歪歪扭扭,大大小小。
三、要勤練,只有通過勤奮的練習。
一、寫字的字體已經成形,能不能改,怎樣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
很多同志認為:寫字已經成形,年齡已經漸大了,不能改了……,這種看法不對。
要知道,寫好字並不是什麼難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極其好學,只要你方法對頭,改正舊的寫字習慣。
具體地說,在你練寫的時候,必須端正寫字的姿勢和執筆方法,這是首要條件。
現在列舉先人練字二例,現結合本身體會,談談這個問題。
大家知道,中國書聖王羲之,他先從衛鑠學書,之後又多見先代名家鍾繇等名著,遂改變初學。
正是他,繼往開來,把古樸的書體變成嬌美流暢的今體,對楷、行、草書均有創造性的貢獻,這就是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的歷史功績。
再說顏真卿,他初學褚遂良,後從張旭得法。
他參用了篆書筆意,寫出了端莊雄偉的楷書。
是他開創了二王以外的新風格。
我本身先從鍾紹京的楷書摹法,後又從歐陽詢、黃自元的楷書得法,在行書上追學黃若舟的筆法,自感距離尚遠,自己仍須努力。
但不論你寫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寫鋼筆字摹仿毛筆字帖行嗎?實踐證明,可以,其效果一樣。
寫好鋼筆字和毛筆字,不論年齡大小,不論你寫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當頭,下定決心,認識到對工作對前途有著相關的重要性,經過一番努力,是能寫好的。
起步雖晚猶可追,古往今來,有許多三十而立後學成才的名師。
宋朝的梁顥,八十二歲才考上進士,他詠道:「也知少年登科好,爭奪龍頭屬老成。
明朝李贄,棄官就學,立志著書的時候已是五十四歲了,他的名著《焚書》,《藏書》先後在六十四歲和七十三歲時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於年齡大小,關鍵在於志向和恆心。
二、寫字應當從何學起?
答:先要選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慮是否近似你所寫的字形,選好了,先看上幾遍,分析其中字形要點和結構的規律。
這叫「意在字先」,然後用透明白紙先描摹,後臨摹,熟記每個字中的關鍵部位。
具體步驟分述如下:
寫字的姿勢和執筆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頭部不能歪,更不要低;兩眼距桌面約一尺,前胸距桌沿約三寸。
(2)執筆要正,筆尖應直向前,切忌內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筆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筆尖約一寸。
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就寫不好捺,寫不好橫,寫不好鉤,很難順手,甚至每寫一筆,就得挪動一下右手。
同時,寫出的線條一無骨氣,二無韻律,字形也就談不到舒展大方。
(3)筆桿的斜度,寫大字拿筆往上些,筆桿斜度要稍大,寫小字往下些,筆桿斜度稍小。
一般的斜度應傾斜在食指關節處,超過這個部位,寫出的筆畫,不是拘泥,就是呆板。
筆桿斜度不適當,筆速要受到局限的,並且不可能寫出飄然、神韻的字形來,因此不應傾斜「虎口」處。
(4)握筆要輕松,運筆才自如;握筆太緊,寫出的字,不能開闊大方。
據在中學講課所見,一個有五十人的班級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大學里也是這樣,正是這個緣故,這些同學寫出的字,鉤不象鉤,捺不象捺,筆畫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說過,寫字好壞,在姿勢和執筆上有絕對關系。
如同木工鋸木一樣,如果姿勢和拿鋸不正,即便「線條」畫得再直,你也要鋸歪的。
這和寫好字的道理是一樣的。
三、學書法的步驟應當怎樣安排?
答:先從楷書基本筆畫學起,即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種。
一個字好比一台機器,基本筆畫練好,等於把「零件」加工好;練好偏旁部首,就好比開始「組裝」;練整個字形,就等於進入「總裝」。
就是說,先學「分解」,後學「連貫」。
所以說,楷書是基礎,而基本筆畫則是基礎的基礎。
在練寫基本筆畫時,要分類去練。
如練寫「丶」時,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別練好,然後後再寫「連貫」,進行組合。
一般的規律:練楷書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布局。
漢字的「點」畫寫時要加重,如石墜地。
什麼樣的部位需要什麼樣的點,要做到「意在筆先」。
如「宀」上頭的點按鍾紹京、歐陽詢的寫法,用短小豎勢書寫是比較有力的。
四、為什麼說學字必先練楷書?
答:大家知道,幼兒開始走路時,必先學站立,站穩了才能學邁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後跑起來。
這和練字的三部曲一樣,先練楷;再練行;三練草。
歷代書家一致主張,只有練好楷書,基礎牢了,再寫行、草就容易了。
只有練好楷書,寫出的字,才能筆不浮滑,體不支離。
五、先學楷書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選好字帖,每天堅持寫兩頁,持之以恆,兩個月就可以收效。
至於練寫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後臨摹,然後對照找差距。
對難寫的字,要分別記下來,專門突破。
當你練有成效的時候,你就自然產生了興趣:越寫越愛寫,越看越高興!這就是你成功的開始。
六、寫行書已經習慣,再練楷書能成嗎?
答:沒問題,而且還快呢。
因為你對字形的結構已有一定的印象,在書寫上也有一定的基礎,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養,只要方法改變一下,糾正你原來拿筆和運筆姿勢,按著楷書的基本體系,堅持練下去,那麼,在半年的時間就可收效。
七、要想寫好每個字,其重點應當掌握哪些?
答:第一要掌握筆力,這里指的是該用力的筆畫就要用力;不該用力的就要輕筆過渡。
例如寫國、紅、真、鋼等字,輕重分得清,看起來就會給人以美感。
一般來說,寫「丶、一、丨、丶(捺)」等筆畫著筆應用力,其它稍輕些。
但一個字中的個個筆畫不能都用力。
比如,寫「人、大、天」等字的撇畫應當輕,捺畫應當重。
相反,撇畫寫成重,捺畫寫成輕也可以,總之不能平均用力。
八、有人說,基本筆畫好練,間架結構難寫,是這樣嗎?
答:說起來好象很難,實際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對頭,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練好了基本筆畫之後,就有基礎功底了。
所說方法找准,路子對頭,指的是在結構上分清是獨體字,還是合體字。
如果是獨體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
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獨體字,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橫畫稍長,豎畫稍短,而豎畫必須居中而下(楷書)。
如果是合體字,則要分清是左右結構;還是上下結構;是左中右結構,還是上中下結構,是半包結構,還是全包結構。
弄清這六個區別,再按字的定義和組織規律去掌握。
這樣,就可寫出一個完美而秀麗的字形來。
例如:「好」「媽」屬於左右結構;「幸」「素」屬於上下結構;「常」「掌」屬於上中下結構;「匠」「醫」屬於半包結構;區別這些不同的結構定義,就好辦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兩豎,注意居中對齊;常掌二字是個長形體勢,不要寫太長,稍加緊縮;好媽二字是個左右結構,左邊稍小,右邊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當,參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嗎?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當,一寬一窄,線條輕重不分,那就難看了。
九、有人說,要想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
毛筆字才行,是這樣嗎?
答:不是。
實踐證明,那樣要多走彎路。
為什麼?道理很清楚:因為漢字的結構規律完全一樣,只是字形大小書寫工具及手法不同,兩先學哪一種都行。
繼承和臨摹古人作品,應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丟開個人的風格。
有些人對怎樣寫好字過於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寫好字說成是天生的……。
事實上,不論寫毛筆字還是寫鋼筆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
不客氣地說,毛筆字我只練了兩年。
當我把兩年後寫的字聯拿給一位書法編輯看時,所得到第一句評語是:「你的字起碼有十年的功夫」。
這位編輯問我:「你都跟誰學過?」我說:「沒跟誰學過」。
事過三個月之後,我寫的字聯在一本雜志上選登了。
此事使我聯想到,多少人和書法資料都一再聲稱:要想寫好字,沒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頭是練不成的……。
又說,寫好字是天才等等。
這些論斷是不符合實際的。
事實上,只要字帖選好,方法對頭,下定恆心,用不上一年的時間就可取得成效,請同學們試試看。
有的人提倡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毛筆字,實際不必要,因為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同時掌握兩種筆法。
十、怎樣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答:中國漢字有大有小,形狀各異,不論用毛筆或鋼筆,寫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樣,我們管它叫「參差有序」。
具體要求:筆畫多的寫細稍收縮,筆畫少的寫粗稍擴散。
要寫得大小勻稱,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
例如:「騰」字同「小」字;「口」字同「國」字;「工」字同「騫」字。
十一、寫字講究呼應,這指什麼說的?
答:要想把字寫得生動活潑,就得注意線條的往來和筆勢的呼應。
筆畫相間有呼應,句間的開頭和末尾也講究呼應,這樣的寫法是為了避免機械式和堆砌現象。
我們經常提到的「筆斷而意連」,使點畫互相間的聲勢具有連貫性,這種聲勢好比幼兒伸手喊媽媽,媽媽伸手接幼兒的那種動作。
《書筏》中說:起筆為呼,收筆為承。
反之,如果寫完一筆再考慮下一筆,中斷筆間勢能,那就是《續書譜》所批評的:「圖寫其形,末能涵容,皆支離而不貫,其結果多成珠子,字形當然活不起來」。
所以要使字寫得生動活潑,情趣誘人,呼應二字是不能忽視的。
十二、據說橫豎有原則寫法,是這樣嗎?
答:是的,這是當代書法家鄧散木說的,鄧老講得有道理。
寫「橫」要稍斜,左邊低,右邊高,其斜度約在5-7度上下。
不要低於5度。
不要高於7度。
這是因為人的兩眼視覺並不平衡,如果把「橫」畫寫成平直,那麼,由於兩眼的錯覺,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漢字的「豎」畫比較重要,在一字當中起著棟梁作用。
虞世南在《筆隨論釋行》(引王羲之語)說:「為豎必弩,貴戰而雄。
故寫豎畫要剛勁有力。
如中、牛、千、山等字。
十三、練字用什麼樣紙好?應注意些什麼?
答:用方格本較好,因為它有一定的方格,對你練寫的字形在規范上有一定的約束。
在練寫時要按行按序進行,每寫完一頁,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寫完一本,也要留存起來,以鑒別對照,衡量進步的程度。
在練寫時,切不能無規律地東寫一個,西寫兩個,這樣的練字會影響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著次序練寫,一能練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會幫你養成寫好行序的好習慣。
如果任意亂寫一通,那你在正式寫作時,雖然字形本身寫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規整,這是個大事。
十四、寫字在快慢上有關系嗎?
答:關系很大。
寫字在行筆快慢上有極大關系,字形的優美,線條的神韻,大部在快速行筆中體現出來。
呼應的連貫筆勢也是在快速運筆中體現。
慢筆寫出的字是沒有神韻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筆的人寫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氣勢!這就是他們運用了「一氣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筆,達到滿意的效果,除了要對字形本身結構具有素養之外,更重要的是執筆要正,並盡量往上些。
書寫每個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義去構思,信指而書,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飾。
「筆勁洞達美而韻,書貴瘦硬方有神」。
這就是寫字在快慢上應當體現的一面。
十五、書寫基本筆畫時,應注意哪些?
答:(1)寫「點」重如石,形斷而意連;
(2)寫「橫」要稍斜。
一字有兩「橫」上「橫」要仰勢,下「橫」寫俯勢;
(3)「豎」畫粗而壯,寫直不要歪;
(4)「撇」之發筆利,「捺」之發筆揚;
(5)「折」的發筆緩,「鉤」之發筆沖。
初練稍慢,循序漸進。
要知道,書體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書的基本筆畫練好,它是寫好一切書體的立足點。
十六、學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體嗎?
答:是的,這是一個繼承傳統的問題。
但是時代在前進,事物在發展,各種藝術總是要不斷創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應當取其精華。
明代的陳洪綬說:「謂學者,竟言鍾王,顧古人何師?擷諸家法意,自創一體」。
蘇軾在「畫論」中也提到:「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
王羲之變隸法為行楷後稱「書聖」;張旭變二王草法為今草稱「草聖」。
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體,千字一面,那就說談不上書法藝術的發展。
脫其窠臼,創出新貌,沒有個性創新,就等於失去其生命力了。
這是兩種書法在發展上的必然趨勢。
十七、怎樣選擇字帖?
答:這要看你對哪種字體感興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種,然後就可定下來。
如果選不到理想的鋼筆字帖,也可選毛筆的字帖。
如「靈飛經小楷字帖」,歐陽詢的「三十六法」,黃自元的「九十二法」,這些秀麗端莊,遒媚勁健的楷書雖屬毛筆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學習鋼筆字的範本。
十八、衡量一個字、一篇文章應從哪些方面來評價?
答:第一要看字的「筆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間架結構規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筆力」分布怎樣,結構相間的疏密程度是否適當,字間、行間、開頭、結尾等,條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書法功底還要注重在挺拔雄勁的楷書上面。
十九、 怎樣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書寫文章時,不能看一個字寫一個字,應當看準一句,接連不停地寫下去。
這樣的寫法,能使字序整齊,氣韻豐滿。
如果看一個寫一個會產生字間、行間以致整個篇幅的不規則現象,這雖然是個小事,但對衡量作品的整個格調是很主要的。
鋼筆字橫寫居多,要邊寫邊向左方看齊,豎寫時邊寫邊向上部看齊。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寬高度,字間的距離應佔一個字的一半,行間距離應佔一個字的寬度。
字形寫得雖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當,是要降價三分的。
因此必須重視對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寫作時養成好的習慣。
二十、怎樣體現書法藝術美感?這種美感從何而來?
答:書法藝術是運用聯想來喚起人們內心情感的萌發,其中包括「形、神」兩方面。
書法「形」的`美主要運用點線、結構、疏密、輕重、行筆的緩急組成形象的「字形」,以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結構的美喚起人們的情趣和美感!
書法「神」的美,指的是線條組合後總體的外貌。
它不是象幾何學里那樣機械式的配合,而是書家以唯物的、運動著的氣勢和本能,發自熱愛生活的審美理想。
「壯則雄健以嵑嶫,麗則綺靡以清遒」。
這就是書法「神」美的應有體現。
古人說,情之喜、怒、哀、樂各有分數,它體現在書者的廣闊胸懷中。
喜則氣和而字舒;怒則氣憤而字險;哀則氣郁而字斂;樂則氣平而字麗。
書者內心蘊含著生命激發的意念,洋溢於字里行間震撼著欣賞者的心靈,從而引起共鳴。
我國書法藝術「形神」兼備,氣勢生動!正是這種美,中國的書法藝術價值已被世界所重視。
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國耶魯大學舉辦的首屆國際書學史討論會上,就有《中國書法對現代畫家的影響》的論文。
具有典型東方美並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中國書法藝術,其影響之大,可窺一斑了。
二十一、今後在寫字上應注意哪些?
答:要注意「識、簡、連、美」四個方面,這是原副省長,遼寧書法家協會名譽會長同志提倡的,這四個字,對今後硬筆書法規范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識」指的是寫出的字要准確,清晰易辨。
既然文字是代表無聲語言的符號,表達一個人的心意和行動,那麼,這個符號寫出來就得叫人認識。
如果寫得七扭八歪,誰也不認識,日子久了,連自己也不認識了,這種字還有什麼用處呢?
「簡」指的是按國家規定的簡化字去寫。
要知道,漢字由繁向簡發展、不斷輾轉演變已不是現在的事。
從秦始皇統一文字並做了規范以後,小篆變隸書,草書變楷書,漢末的草書又變成楷書的草體。
字體的不斷簡化是漢字發展的規律。
今天,我們正在建設物資文明和精神文明,人們對漢字書寫效率要求更高。
因此簡寫漢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
但提倡寫簡化漢字,不是亂來的。
「連」指的是用連寫的筆勢寫出的字,簡單地說,就是快寫的連筆字。
不論行書或草書,都必須有規范性的約束,不是無規律地亂來。
重復地說,寫出的字,必須叫人看得懂,領會其意,不給別人為難才行。
「美」是指一個字寫出後的最高要求。
書法美的表現形式是以線條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比如寫個「魚」字,欣賞者如果根據這個「魚」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魚」而判斷它美不美,這就混淆了美的含義。
評價字形美不美,應摒棄漢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線條造型所體現的「形、神」為依據。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漢字象形性的古老寫法已不被人們所重視。
如果有人認為象形性強的甲骨文是美的,那麼,沒有象形性的楷書就不美了,這顯然不符合中國書法史的實際情況。
線條本身的美,來源於造型。
毛筆字表現在「筋、骨、血、肉、神、氣、韻、味」(語)上,鋼筆亦如此。
這種美不是牽絲拖沓或牽強做作,而是線條整體自然美,它通過「形、神」的具體化所表現出來的。
怎樣才能把字寫好看點 篇2
一、正確的學習之路
1、臨帖
從古到今,臨帖是學習書法最基本的方法,沒有一個書法家是沒有臨過帖的。
2、專注
專注學一個書法家的字,專心致志,認真臨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持之以恆,怎樣才能把字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好?直到形同神似。
3、博採眾長
臨帖達到形同神似後,也可以汲取其他字帖的營養,慢慢消化吸收,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風格,自成一家。
4、堅持
說到堅持,臣妾做不到呀,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作者跟其他書友交流時,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每天都練字,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二、科學的練字方法
1、臨帖和摹帖
臨帖和摹帖是學字正確之路,是學字方法中的跟本點,這里有臨帖的方法不用怕自己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不好字,就怕用這種方法練,書法老師大力推薦學習。
2、每天定量
說到每天的學習量,就是增加肌肉記憶的一個過程,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到一定量的時候,手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的每一個字都是下意識的動作,字怎麼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可能你說不出來怎麼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但手就很隨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出來了,而且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的非常漂亮。
3、循序漸進
在勤學苦練的基礎上,還應懂得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1、先正楷,後行草。楷、行、草書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是一回事,如果沒有楷書做基礎,直接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行書或草書,就會疏於法度,流於輕滑飄浮,行書、草書是楷書的流、便、疏、散,學好楷書後,增加用筆的流動呼應,這樣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行、草書很容易上手,把楷書學熟練後,在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行、草書時,可以悟到兩者是相鋪相成,互相促進的。
2、先學習點畫,後結構,然後再章法。書法是線條藝術,也就是以基本點畫為基礎的藝術,點畫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不好,怎樣才能把字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好?字的藝術性就無從談起。
改變筆順,是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行書常用的筆法,其目的就是加快書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速度,便於筆畫的連接,從而改變楷書固有的書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順序,使運筆更加快速,字形更趨於草意變化。
㈦ 要怎麼樣字才能寫的好看啊
方法
1
首先每個橫豎筆劃一定要寫的夠直.像用尺畫出的直線一樣;所有橫劃的一,規定一定要往右邊稍斜上揚,但是最後一筆大一筆劃不可再上揚;橫劃一不能左邊出力重,右邊收尾輕力,像寫成撇畫或流星線條一般;字體中間若有長橫畫,要大膽加長寬度;確定每豎劃都是垂直的;撇劃應成45度傾斜,不能垂直也不能成太圓的弧形彎線。
㈧ 怎樣把字寫好看一點
把字寫好看注意的方法:
1、家長應以身作則,要孩子認識到亂塗亂畫、潦草馬虎帶來的危害,並讓孩子知道書寫整潔、清晰是很重要的。字不一定要多麼漂亮,但要工整、清楚。
2、每天可以讓孩子專門練寫一些字,每個字書寫遍數,寧可少些,但要好些。寫的時候要求孩子先看,了解字的框架結構,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每一筆畫的位置、筆順的先後,家長應及時發現錯誤並立即糾正,在做完這些准備後再開始動筆書寫。
3、家長可以每天對孩子的書寫進行評改,肯定哪些字寫得好,指出哪些字還要注意什麼問題。應以表揚為主,讓孩子在寫字中獲得成功體驗,使他握著筆就覺得愉快,這樣,孩子就自覺自願地練習寫字了。
4、增加趣味。如有可能,不妨和孩子多玩沙地寫字、河邊(海灘)作畫的游戲,讓孩子快樂地寫下他剛剛學會的字。這可比在本子上一筆一畫的勾勒有成效。
5、孩子幼時應該學會描摹。雖然,描摹不等於書寫,卻對書寫很有幫助。對於缺乏描摹小字或精巧圖畫能力的孩子,家長應先給他們一些大張的紙來描摹較大的字或畫。到了一定階段,孩子就會從描摹轉為書寫。
6、書寫是手工技巧,因而書寫的好壞,取決於肌肉的協調性。通過諸如繪畫、捏泥人、畫蠟筆畫、玩球等活動,幫助孩子增強這種協調性。
(8)字體怎樣寫更好看擴展閱讀:
孩子學寫字坐姿
孩子正確的寫字姿勢,應該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這樣的姿勢,不僅有利於把字寫端正,而且有利於孩子身體的正常發育,有利於保護孩子的視力。
面對桌子坐下,胸部靠近桌邊,兩腳平放地面與肩同寬,小腿和腳不用力,身體重量集中於臀部和大腿與椅子的接觸面。腰背挺直,肩胛骨略內收,略收腹。頸要正,頭也要正並略前傾,目視紙面。本子應放在身體中線右側的合適位置,以利於右手運筆和視覺控制為標准。
上臂自然張開,前臂、腕和手放鬆靠重力貼於桌面,左手按紙,右手執筆。
㈨ 怎樣把字寫好看的技巧
鏈接:https://pan..com/s/1id03oVJoRfnMn-ZwBSDaQQ
不正確的坐姿和握筆是近視的第一原因。這里有坐姿和握筆的講解視頻,希望能幫到你
㈩ 字怎麼樣才能寫得好看
字寫得好看的建議如下:
1、從小培養寫字端正的習慣
無論是什麼場合,寫字工整清楚始終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字跡漂亮。因此,寫字好看的第一要領就是要從小培養寫字端正的習慣。
作為家長來說,當孩子寫字潦草、字跡不清楚的情況下,一定要及時予以糾正並要求重新寫。只有養成了正確的書寫習慣以後,才能夠為今後寫得一手漂亮的字打下基礎。
2、積累正確練筆的方法
正確練筆方法是寫得一手好字的關鍵,對書寫線條筆畫進行正確控制,不能簡單死板地理解「橫平豎直」,尤其在行書中,筆畫線條的弧度變化關乎書寫的速度流暢度。在平常學習生活中,要及時糾正孩子不正確的寫字方式,督促其按照正常的筆畫順序寫字。
自己在練習寫字的時候,也要按照筆順順序來書寫,無論是寫行書還是寫草書,都需要根據筆順來寫。
3、選擇適合的字帖練字
市面上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字帖可供選擇,如何進行正確選擇是一門學問。可以先從最簡單的臨摹描紅開始練習,隨後再過渡到臨帖練習。盡量選擇學校老師推薦的字帖來練字,這樣更有利於提升寫字技巧。
在這里要特別提醒一下,並不是到了高中以後寫字就成為定式了,只要在後續經常進行練習,到了大學甚至更久的將來,都可以改變寫字習慣,寫出一手好字。
4、選擇適合的字體練字
漢字博大精深,漢字的書寫也是各種各樣,從正楷到行書,再到隸書、仿宋等等,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練習寫字的時候都要區分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例如小學生則必須把正楷字練習好,到了高中及以上階段則可以選擇行書來練習。
5、選擇正確的寫字姿勢
能不能寫得出一手好字,除了本身的練習之外,那就需要有一個端正的寫字姿勢,具體包括:頭要正、身體要直;雙臂要張開和肩膀持平;身體放鬆;本子要放正等幾個方面。
總之必須要從小養成看書寫字背要挺直的習慣,千萬不要埋著頭寫字。這樣不僅不能把字寫漂亮,反而影響身體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