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上級機關批復文件可以轉發嗎
擴展閱讀
如何算準確時間可以受孕 2025-08-08 11:22:41
怎樣寫好奶油字體 2025-08-08 10:56:05

上級機關批復文件可以轉發嗎

發布時間: 2025-08-08 10:53:01

⑴ 轉發上級批復範文

批復是答復下級機關請示事項的下行公文。下級機關遇有本單位無權、無力、無法解決的事項需要向上級機關請示時,上級機關就使用「批復」這一文種答復請示事項。批復的內容主要是對請示事項明確表態,或同意,或不同意,或部分同意,有時還對請示事項作出修正、補充。
批復具有以下特點:
(一)批復與批示的不同點。批示針對的文種較多,有報告、計劃、總結、意見等;而批復則只針對於請示。
(二)行文具有被動性。批復的寫作以下級的請示為前提,它是專門用於答復下級機關請示事項的公文,先有上報的請示,後有下發的批復,一來一往,被動行文,這一點與其他公文有所不同。
(三)內容具有針對性。批復要針對請示事項表明是否同意或是否可行的態度,批復事項必須針對請示內容來答復,而不能另找與請示內容不相關的話題。因此批復的內容必須明確、簡潔,以利下級機關貫徹執行。
(四)效用的\'權威性。批復表示的是上級機關的結論性意見,下級機關對上級機關的答復必須認真貫徹執行,不得違背,批復的效用在這方面類似命令、決定,帶有很強的權威性。
批復的結構通常包括標題、主送機關、正文、落款和成文時間幾個部分。
(一)標題。
批復標題的寫法最常見的是完全式的標題,即由發文機關,事由和文種構成。
(二)正文
批復正文包括引敘來文和作出批復兩部分,有些再寫上「此復」一類結束語。
寫作要求
(一)慎重及時。
批復既是上級機關指示性、政策性較強的公文,又是對下級單位請求指示、批準的答復性公文,因此,撰寫批復要慎重及時。批復機關收到請示後,要及時進行周密的調查了解,掌握有關情況,根據現行政策法令及辦事准則,經認真研究後,及時給予答復。
(二)針對請示答復。
請示要求一文一事,批復也應有針對性地一文一批復,請示要求解決什麼問題,批復就答復什麼問題,上下行文互相對應。
(三)明確態度。
批復意見不管同意與否,必須十分清楚明白,態度明朗。不能含糊其詞,模稜兩可,以免下級無所適從。
批復的主送機關明確只有請示機關一個,如果所請示問題有普遍性,或需告知其他一些機關,可用如下辦法處理:一是除批復原請示單位外,並轉有關單位。二是將批復抄送有關單位。三是將有關意見另用「通知」行文。將本機關對一些普遍性問題的意見及時傳達下去。
(四)不同指示、復函混用。
批復與指示同為下行文,均對有關事項提出原則、要求,但兩者的區別還是明顯的,不應混用。首先是內容不同,指示是對下級機關布置工作,闡明工作活動的原則。而批復事項較窄,只能針對請示事項作出具體答復,多屬個別性問題,不涉及面上的工作。其次是受文對象不同。指示的受文對象一般不是某個機關,而是有關的機關單位,受文對象甚至不確定。而批復有特定的受文單位,只給原請示機關發批復。再次是制發動因不同。指示根據需要而作,屬主動行文,批復是針對下級機關請示而發的,屬被動行文。
批復與復函由於都是回復來文的公文,有時也會被混用。兩者的區別在於:從行文關系看,批復是上級機關向下級機關答復用文,屬下行文;復函一般是向不相隸屬機關答復用文,屬平行文。從行文內容看,批復多屬於對重大原則和政策性問題作出決定、批答,復函多用於一般性事項的回復。
[格式內容]
1.標題。一般寫成「關於xxx的批復」。
2.原由。一般寫成 「xx[xx]xx號文收悉」。
3.批復事項。
4.落款。
範文:
××市第一兩業局
關於××路倉庫擴建設計的批復
滬一商基[x××]××號
市五交公司:
你公司x××年×月×日《關於××路倉庫擴建設計的請示》(滬五交司基[x × ×]××號)收悉。經審核,現批復如下:
一、倉庫設計圖紙中窗戶採光面積太大,可減少鋼窗面積三分之一左右,請在施工圖紙設計中修正。
二、底層倉庫地坪設計高度較室外路面只高出20厘米,似嫌不夠,建議修改為高出路面30厘米。
三、擴建設計中倉庫建築面積為l986平方米,生活樓建築面積為262平方米,共計2,248平方米,超過批准面積指標248平方米。投資金額×萬元,超過批准總投資×萬元。為照顧實際情況,同意調整。
希在「同意調整」的面積和金額控制指標內抓緊進行施工圖設計,做好建設前期的准備工作,爭取早日開工。
附:《××路倉庫擴建設計圖》一份。
× ×市第一商業局(印)
x××年×月××日

⑵ 轉發和批轉的區別

轉發和批轉的區別是批轉只能是收到下級請示或報告等呈報的公文後作出的公文處理行為,而轉發可以是貫徹執行上級機關文件,也可以是學習、借鑒平級或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
轉是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公文批復、轉發的一種特有的文書處理形式。上級機關認為,下級機關所發的公文具有一定的參照、指導、借鑒作用,在表明自身態度的基礎上,將下級機關的文件發送到其他下級機關單位,要求其他單位學習、效仿或借鑒,或通過自身的權威,將文件發送特定部門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