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漢字在五行如何劃分呢
常見的角度有這樣幾種:
一、是根據漢字的筆畫數的尾數來定五行屬性(定法還不止一種)。比如0為陰水,1為陽木,2為陰木,3為陽火,4為陰火,5為陽土,6為陰土,7為陽金,8為陰金,9為陽水。
二、是根據漢字的偏旁部首來定。這種方法簡單直觀,實用合理。比如,林、森、樹、梅、柯等字屬木;江、河、湖、海、溪等字屬水;鐵、鋼、錢、銀、鏡屬金……
三、是根據漢字的造字法來判斷。相傳有「六書」之說,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比如「日」,五行屬火,因為它表達的是太陽的形象。比如「冬」這個字,是個會意字,表示四季時序的終結。古文中冬從日,有太陽的形象,所以有人把冬的五行定為「火」。
四、是根據漢字的讀音來判斷。即五音配五行。宮屬土,商屬金,角屬木,徵屬火,羽屬水。
五、是根據字的內涵來判斷。因為文字的基本功能,就是用於表達人的思想感情的。一個漢字無論有什麼樣的字形、結構、讀音、筆畫數,它都有特定的內涵,字義才是根本。
那麼,怎樣從漢字的內涵來劃分五行屬性呢?這就需要從五行的基本屬性說起了。五行的基本屬性——金曰「從革」,具有:剛硬、堅強、收斂、富有、守序等性質。木曰「曲直」,具有:生發、條達、舒展、活力、仁慈等性質。水曰「潤下」,具有:趨下、寒冷、變化、流通、智慧等性質。火曰「炎上」,具有:燥烈、明亮、發光、升騰、熱情等性質。土曰「稼穡」,具有:容納、承載、安靜、穩重、誠信等性質。我們根據五行的基本屬性,再對照漢字的內涵,就可以劃分漢字的五行了。
⑵ 如何判斷一個字的五行屬什麼
目前來講,對於一個漢字的判斷,往往是從字義、字形、音律、數理上來判斷五行。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要一一從這幾個角度來判斷一個字的屬性呢?當然不可能這么麻煩。區分出一個字的五行,一般 都是從字義和字形上出發,便很符合了。而一般拿到一個字,我們都首先是從字義上來看它是什麼屬性,只有當不能完全判斷的時候,再來看字形是怎樣的,再最後做出判斷。
以字義判斷漢字五行
萬物都有所寓意,正因為這些象徵意義,才具有代表性。而五行屬性往往也是暗含其中。例如「河,江」這兩個字,從字意上講,人們都知曉與水有關。顯而易見這兩個字五行屬水了。
再來看「山,岩」這兩個字,與山有關,會是怎樣的五行屬性呢?從字意而斷,山也即為土。所以這兩個字五行屬土。
但有的字卻不似這么簡單,往往不能一眼看出來,而且有的字從字義上看五行屬性似乎有兩種,例如「霖「這個字,有人傾向與屬水,有人說屬木。這就要看具體用於名字中的關聯信息了。
從字形上看字的屬性
當從字義上不能完全判斷的時候,字形就是另外一個角度了。也就是看這個字的形體結構,偏旁部首是由什麼構成的。有的字在字形上就包含了金,或木,或水,或土這樣的信息。便如鑒別的「鑒」字。從字義上, 我們很難把這個字與什麼聯想在一起,看不出其五行屬性。但是從結構上卻可以看出,字形上看上下結構,下方為「金」字。因五行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