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腦磁碟里的文件怎麼保存到一個文件夾
將其移動到另一個磁碟即可,具體的操作方法為:
1、在電腦磁碟中找到需要轉存的文件,並右鍵打開菜單。
2、在打開的菜單界面中,找到剪切選項,並點擊選擇。
3、之後打開電腦中需要轉存文件的另一個磁碟。
4、在空白處右鍵打開菜單,找到粘貼選項,點擊即可。
2. 電腦C盤里的文件可以放到其它磁碟里嗎
當然可以了,放到其他盤里電腦運行還會快一些,當然有一些特定的應用只能安裝c盤那麼就不能挪動了。
3. 怎樣把文章放到軟盤中
硬碟整盤拷貝技術
軟體世界
對普通電腦用戶而言,實現軟盤的整盤復制拷貝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DOS、Windows、UNIX等各種操作系統下的軟盤復制拷貝專用軟體、工具隨處可見,可信手拈來幫助大家實現軟盤與軟盤之間的復制與拷貝。但是,要實現硬碟與硬碟之間的整盤復制與拷貝,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但在現實中,由於硬碟升級、硬碟備份、硬碟操作系統遷移、預裝機等很多原因,我們常常需要將一個硬碟的整盤內容全部復制到另一個硬碟上,這就要求我們掌握好一種或數種硬碟復制方法。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實踐,將硬碟整盤復制拷貝方法整理介紹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在復制拷貝前,需要做好如下准備工作,首先必須將你新的硬碟(目標盤)跳線開關置於從盤(SLAVE盤)位置,作為二硬碟掛接到機器內,開機自檢,進入CMOS設置有關參數,使機器識別到二硬碟的存在;其次,准備好DOS系統啟動軟盤,並在啟動盤上拷入必要的工具軟體(後文將介紹到);最後,將機器從軟盤上引導,啟動成功後,即可開始硬碟的整盤復制工作了。根據硬碟容量的大小及拷貝工具的不同,整盤的復制拷貝方法,可分為三大類。
一、精確復製法
執行NU8.0工具中的DISKEDIT程序(需NLIB200.RTL庫,如為中文版,還需CHINA16.FNT的支持),以中文版為例,進入DISKEDIT主程序後,按ALT+T鍵選擇(T)工具欄,再執行(N)配置項,將(R)只讀模式改為允許讀寫,確認(0)可以後回主程序。再選中(0)對象,選擇(D)驅動器,在磁碟類型中選擇物理磁碟,確認後,在左窗口中會出現硬碟1和硬碟2,選擇硬碟1後,按下ALT+W鍵,出現一個寫的窗口,選擇(P)物理扇區,再選擇硬碟2,確認後,硬碟1上的所有扇區內容將被逐一寫到硬碟2上對應扇區中,從而實現硬碟的整盤復制拷貝。
此種拷貝法要求目標盤與源盤的容量大小完全一致,復制耗時長,需一至數小時。但由於是源盤到目標盤之間對應扇區的精確復制,因此稱為精確拷貝法,支持各種磁碟操作系統、磁碟分區及大部分加密軟體的復制(除非加密軟體以硬碟系列號為加密對象)。實現精確拷貝法的軟體還有一些,如IBM公司的hdd,但這些軟體市面上一般很難見到。實現精確拷貝法可靠性最高的,還是諾頓工具系列中的Diskedit,也最易獲得。
二、快捷復製法
這就是使用硬碟專用復制工具GHOST,GHOST是美國人編寫的一個目前最好的硬碟專用復制拷貝共享軟體,國內的用戶可在電腦報配套光碟上的第一、第三輯上找到它。GHOST的使用也非常簡單,鍵入GHOST回車,選擇LOCAL/SERVER.→CLONEDISK TO DISK→DRIVE 1→DRIVE 2→調整有關分區參數→開始執行。GHOST的功能非常強大,它不但支持各種磁碟操作系統和分區,支持雙機並口互連,還能將磁碟的全部內容形成一個壓縮映像文件保存在另一個硬碟上,必要時再展開拷貝到新的硬碟上。GHOST拷貝時間特快,十幾分鍾到幾十分鍾就可搞定一個新的硬碟,特別適合於硬碟的升級或操作系統的遷移復制。GHOST要求目標盤的容量大於或等於源盤,若目標盤的容量大於源盤,則目標盤新的分區容量大小還可以進行適度調整。但由於GHOST是共享軟體,有試用期限的限制(即機器系統日期和硬碟上文件形成的日期都不能超過規定的試用期限),要想無限制使用,就必須按規定進行注冊,擁有合法的用戶號和密碼。當然,我們也可通過修改系統日期和使用PCTOOL9.0中的FILEFIND程序將硬碟中的文件日期修改在規定期限以內的辦法來使用GHOST,不過這種方法比較麻煩。另外,使用GHOST復制的硬碟,有些加密軟體會需要重新安裝,而且GHOST無法將大盤的內容復制到小盤上,即使大盤的實際內容遠遠低於小盤的容量。
三、簡易拷貝法
1.若硬碟為單一的DOS/Windows 3.1操作系統,則可將目標盤根據需要參照源盤進行分區和格式化,使之具備基本的DOS自舉能力;再使用NORTON COMMAND工具如NC4.5選定源盤上某分區目錄和文件(可選擇該分區上所有的文件和目錄,含系統、隱含、只讀等全部屬性),按F5鍵,輸入目標盤所在的分區符,即可實現全部復制拷貝。 2.若硬碟為DOS/Windows 95混合型,則不再需要DOS系統啟動盤,開機後直接進入Windows 95系統,再進入Windows 95下的MSDOS窗口方式,用FDISK和FORMAT/S命令對目標盤進行分區和帶系統文件復制的格式化後,退出,重新啟動機器,再從Windows 95中進入MSDOS窗口方式,鍵入XCOPY32 C:\*.* D:\*.* /S/E/C/H/K/Y或XCOPY C:\*.* D:\*.* /S/E/C/H/K/Y即可將源盤C中的全部內容復制到目標D盤中,注意拷貝命令中的6個參數是復製成功的關鍵,/S為復制子目錄,/E為復制空目錄,/C為即使拷貝遇到錯誤也不終止下來(因Windows 95在拷貝到WIN386.SWP時會出錯終止,但該文件只是動態生成的臨時存儲文件,並不影響拷貝的完整性),/H為拷貝系統和隱含屬性的文件,/K表示拷貝文件的屬性,/Y表示自動覆蓋目標盤上同名文件。需指出的是,對於DOS/Windows 95混合型的硬碟,由於存在長文件名,一般DOS下的文件拷貝工具是不支持的,NC工具也不例外,所以,必須使用Windows 95下自帶支持長文件名拷貝工具XCOPY或XCOPY32。注意若非Windows 95下的DOS窗口,啟動的是Windows95的純DOS方式(即COMMAND PROMPT ONLY),則XCOPY或XCOPY32此時仍然是不支持長文件名且不支持隱含和系統文件的拷貝的,在不同DOS方式下鍵入XCOPY32/?或XCOPY/?可比較出拷貝參數的不同。此種方法最大的優點是對目標硬碟的容量大小沒有要求,操作比較簡單,安全系數高。但只適用於DOS/Windows 95操作系統的硬碟,拷貝速度較慢,不能復制加密軟體。
在實際中,還有一種情況,也就是目標硬碟因種種原因不便或無法作為二硬碟掛接到機器內,那麼如何實現此類硬碟的整盤復制拷貝呢?如便攜機與便攜機之間,便攜機與台式機之間的硬碟整盤拷貝復制。我們可通過採用並口通信線將兩台機器的列印口連接起來,再准備兩片DOS啟動盤,拷入必要的工具軟體(前面都已有介紹),另外還需拷入INTERLNK.EXE和INTERSVR.EXE兩個程序,在源機上的DOS啟動盤的CONFIG.SYS中加入DEVICE=INTERLNK.EXE一行,分別啟動兩台機器。若採用精確復製法或簡易拷貝法,則可在源機上執行INTERLNK,在目標機上執行INTERSVR;若採用快捷復製法,則分別在兩台微機上運行GHOST.EXE,選一台作主機(MASTER),選中菜單條「LPTMASTER」,另一台作從機(SLAVE),選中菜單條「LPT SLAVE」。這樣就建立起了兩台微機之間的互連,再參照前面介紹的實現方法同樣可實現硬碟的整盤復制,不過需要注意本地盤和異地盤的對應關系。
具體採用哪種方法來實現硬碟的整盤拷貝復制,這就需要根據目標硬碟的容量大小、源盤的內容、復制的要求以及你所擁有的工具來選擇一種合適的拷貝復制方法。
4. 把硬碟上的文件復制到軟盤上有哪幾種方法其中哪一種最方便
在windows裡面復制粘貼有這幾種種方法,滑鼠右鍵發送,左鍵拖拽、點右鍵復制,到A盤粘貼,在標題欄上點復制,到A盤標題欄上點粘貼,ctrl+c復制ctrl+v粘貼,當然,前提都是要選中你要復制的文件。
在dos下就是在盤符有2個命令:,x,各有用處。
5. C盤用戶里的文檔可以移到D盤或者E盤里嗎
可以的,是部分能移動的。
C盤是指電腦硬碟主分區之一,一般用於儲存或安裝系統使用。針對安裝在本地硬碟的單操作系統來說,是默認的本地系統啟動硬碟。大部分C盤內文件主要由Documents and Settings、Windows、Program Files等系統文件夾組成。
Program Files文件夾一般都是安裝軟體的默認位置,但是也是病毒的位置,所以要對C盤進行嚴密保護。C盤對於本地硬碟的單操作系統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所以平時存放數據盡量不要放C盤。默認在C盤需要移動出來的個人目錄是:C:Documents and Settings。
在計算機剛誕生的年代,還沒有硬碟,那時數據存儲主要靠軟盤。軟盤驅動器按照順序占據了A和B盤的位置,後來隨著硬碟的應用,就出現了C盤及以後的盤符了。
6. 光碟、磁碟、軟盤是怎麼存儲信息的
讓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咱們上一課里用記事本寫的文章都存放在哪了?
要記住一點,我們用電腦處理的信息都是保存在磁碟里的。
那您知道在磁碟上的什麼地方嗎?
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從頭說起。前面說過,計算機的存儲器有兩類,一類是內部存儲器,一斷電就會把記住的東西忘光,一類是外部存儲器,斷了電也能記住。
這兩種存儲器各有利弊,內部存儲器嘛,就是內存,它的速度快,但是裡面的信息一斷電就被沒有了,什麼也剩不下;
◎ 內存:存儲信息速度快,斷電後存儲內容全部丟失。
外部存儲器呢,主要是磁碟,它所存儲的信息不受斷電的影響,但是它的速度相對於內存就慢得多了。
◎ 磁碟:存儲信息不受斷電的影響,存取速度相對於內存慢得多了。
磁碟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硬碟,一類是軟盤。硬碟?軟盤?它們都是什麼意思,又有什麼區別呢?
硬碟的容量比較大,也就是說它能記錄的信息比較多,而且一般都裝在機箱裡面。軟盤的容量就相對比較小了,一般放在機箱外面。
計算機上有個特殊的地方叫做軟盤驅動器,要用軟盤的時候就把它放進這個地方,不用的時候可以很方便地拿出來帶走。打個比方說,計算機像一個工廠,硬碟就是倉庫,可以放很多東西,但是倉庫是不能隨便搬走的;軟盤呢,就是卡車,裝的東西雖然不多,但是搬運起來很方便。
硬碟在機箱裡面負責儲存數據,而軟盤用來搬運數據,硬碟的容量大,軟盤的容量小,這就是它們的區別,另外硬碟的存取速度比軟盤快得多。
存取速度,就是我們向磁碟儲存數據和從磁碟上得到數據的快慢,這個速度越快,我們等待的時間就越少。那硬碟和內存相比,哪個更快呢?
硬碟是外部存儲器,速度再快也比不上內存,否則計算機就用不著內存了。
◎ 記住: 硬碟存取速度快於軟盤,而內存存取信息的速度又遠遠的快於硬碟。
我們上節課用記事本寫的文章是存在硬碟上的。一般說來,我們保存文件都是保存在硬碟上,只有在特殊需要的時候才會存到軟盤上。而硬碟有很多種大小不同的型號,一般說來,硬碟的容量大約是軟盤的幾百到幾萬倍。
因為軟盤的容量太小,所以用得越來越少了,近幾年用得比較多的是光碟。平時我們用的音樂CD、VCD影碟都是光碟,電腦上用的軟體光碟和它們外表看起來是一樣的,而且CD和VCD都可以在電腦上使用。
現在一般的硬碟容量在3GB到20多GB之間,軟盤的容量為1.44MB多,光碟的最大容量大約是650MB,(DVD碟片單面4.7GB)。
我們剛提到的MB和GB是什麼意思呢?這是電腦里對信息的一種計量單位,後面我們會專門講到。現在您只需要記住1GB大約等於1000MB就行了。
那光碟的容量是比軟盤大多了。那人們為什麼還要使用軟盤呢?光碟是有很多好處,但是它有一個最大的缺點,一般的光碟都是只能讀不能寫的。存儲在磁碟或光碟上的信息,計算機把它取出來就叫讀,我們保存自己的文件或者要修改盤上的信息,這種操作就叫做寫。
◎ 取出磁碟中的信息叫做「讀」;向磁碟中放入數據稱為「寫」。
其實當我們聽錄音帶時,是在讀出磁帶上的信息,而用磁帶錄音樂的時候,就是在往磁帶里寫入信息,磁碟和磁帶的存儲原理差不多,所以磁碟上的信息也可以很方便地改寫
而光碟的存儲原理比較特殊,裡面存儲的信息不能被輕易地改變。也就是說我們常見的光碟生產出來的時候是什麼樣,就一直是那樣了那我們有沒有辦法把自己寫的文章存在光碟上呢?
有一種特殊的光碟CD-R是可以寫的,但需要使用「光碟刻錄機」才能把文章寫到CD-R光碟上。
說到這里,我們來想一下,光碟是屬於內存儲器還是外存儲器呢?要記住,我們所說的內部存儲器就是內存,而外部存儲器都是可以電腦中拆卸下來的。常見的外部存儲器有硬碟、光碟、軟盤。
在外部存儲器中,只有硬碟是裝在機箱裡面的,而且是最常用的,我們平時使用電腦主要是與硬碟上的各種信息打交道。
我們可以運行的各種程序都在硬碟上,比如記事本,還有用記事本寫的文章等等。它們都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硬碟上的。
7. 怎樣把文件存到u盤里
1.方法一:選中文檔後,右鍵單擊滑鼠,此時在文檔的旁邊出現菜單列表選項。
2.在諸多選項當中找到發送到選項並點擊該選項,這時在剛才列表選項的基礎上出現二級選項,在該選項列表中找到u盤並點擊選擇即可。
3.方法二:當u盤與電腦連接成功,電腦會出現打開u盤的提示並顯示u盤的可用存儲空間,點擊進入u盤存儲空間中。
4.移動滑鼠左鍵單擊選中文檔,左鍵單擊該文件不放手並將該文件拖動到u盤界面中,然後再松開滑鼠即可。
拓展資料:
U盤是USB(universal serial bus)盤的簡稱,據諧音也稱「優盤」。U盤是快閃記憶體的一種,故有時也稱作閃盤。U盤與硬碟的最大不同是,它不需物理驅動器,即插即用,且其存儲容量遠超過軟盤,極便於攜帶。
U盤集磁碟存儲技術、快閃記憶體技術及通用串列匯流排技術於一體。USB的埠連接電腦,是數據輸入/輸出的通道;主控晶元使計算機將U盤識別為可移動磁碟,是U盤的「大腦」;U盤Flash(快閃記憶體)晶元保存數據,與計算機的內存不同,即使在斷電後數據也不會丟失;PCB底板將各部件連接在一起,並提供數據處理的平台。
8. 請問如果我想把電腦里的文件存入軟盤中,怎樣知道軟盤的容量有多大,能不能放的下呢謝謝。
軟盤1.44M的,可以在我的電腦里選擇放入軟盤的軟碟機右鍵看屬性,看還有多少可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