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SA800驗廠流程是什麼樣的
第一階段——策劃階段
包括領導決策、准備貫標。建立體系三個必要的步驟:
1.1領導決策,也就是領導決定要推行SA8000。
領導決策的動機包括:
領導認為推行SA8000,有利於展示企業的社會責任表現和承諾;
領導認為推行SA8000,有助於降低對供應商的監督成本,改善供應鏈管理,降低采購成本;
領導認為推行SA8000,對優秀人才更具有吸引力,這是未來成功的關鍵因素;
領導認為推行SA8000,有助於消除貿易壁壘;
領導認為要與時俱進,與國際慣例接軌:
領導認為推行SA8000.有利於吸引投資,有利於產品銷售和市場開拓;
領導認為SA8000國際標准確實是最先進、最有效的社會責任管理的手段;
領導認為推行SA8000,會對企業產生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領導認為別的同行推行SA8000之後,確實取得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領導認為要抓住機會取得更好的觸手可及的政績,有利於榮升或榮調;
領導認為推行SA8000將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領導認為這是全體員工的要求,將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和歸宿感,提高生產率;
1.2准備貫標,也就是做好貫標的准備。包括:
(1)任命管代;因為管理者代表是主管建立、實施和保持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領導人,這是SA8000國際標準的規定。
(2)制定計劃;就是制定貫標的計劃,包括什麼時間到什麼時間,做什麼事,誰負責,誰驗證,要制定得詳詳細細,一絲不苟。
(3)提供資源;包括人力、財力、物力、時間等資源.其中主要是人力資源,也就是要專門抽調若幹人員組成一個貫標委員會(或貫標小組、貫標辦公室、文件編寫小組等臨時機構),專門從事貫標工作;其次是時間資源,也就是要在百忙之中抽出足夠的時間讓員工參加培訓、編寫文件,適應新的工作節奏和新的工作環境、培養新的工作習慣、接受嚴格的內部審核等。
1.3建立體系。可按如下步驟建立
(1)確定國際標准
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簡稱SAMS)的國際標准只有一個.即:《SA8000:2001社會責任國際標准》
SA8000遵循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戴明的PDCA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1)計劃(PLAN)階段:根據組織的政策和顧客的要求.制定方針和目標以及實現方針和目標的管理過程和管理措施;
2)實施(Do)階段根據計劃.實施並有效地控制已經制定的管理過程和管理措施;
3)驗證(CHECK)階段:根據組織的政策目標和要求,監督和監視管理過程的運行和管理措施的落實,必要時採取補救和糾正措施;
4)改進(ACT)階段:定期評審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運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改進管理過程和管理措施,以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2)識別社會責任因素(又叫體系診斷)。
識別社會責任因素就是從組織的活動中識別出可能造成社會責任影響的因素,這是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最基本的活動。
一般可從如下個方面識別社會責任因素:
a)招工;
b)作息時間;
c)處罰違規員工;
d)發放工資;
e)員工個人發展;
f)工作條件;
g)生活條件;
h)離職等。
也可以根據SA8000標準的要素識別社會責任因素(略)。
(3)編寫體系文件
為了便於與IS09000、IS014000等管理體系進行整合,一般要求引入質量管理體系(OMS)和環境管理體系([MS)的模式,針對社會責任管理體系(SAMS)建立如下文件結構:
1)社會責任目標及其管理方案;
2)社會責任管理手冊;
3)程序文件;
4)作業指導書;
5)運作過程中必要的記錄(記錄既是操作過程中所必須的,也是滿足審核要求所必須的)。
2.第二階段——運行體系階段
包括發布文件、全員培訓、按文件辦三個必要的步驟。
2.1發布文件
這是運行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第一步。一般要召開一個「社會責任管理手冊發布大會」,不僅全員參加,而且最好要邀請有關領導以及供應商、分包商和客戶代表等相關方參加,越隆重越好。
2.2全員培訓
就是由管理者代表負責對全體員工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是SA8000系列標准和本組織的社會責任管理方案、社會責任管理目標和社會責任管理手冊,以及與各個部門有關的程序文件,與各個崗位有關的作業指導書,包括要使用的記錄,以便讓全體員工都懂得SA8000。提高社會責任意識,了解本組織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理解社會責任管理方案和社會責任目標,讓每個人都確保為實現社會責任目標作出貢獻。
2.3按文件辦
在建立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時候,應該做到該說的必須說到,以符合充分性的要求;在實施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時候,就要做到說到的必須做到,也就是要做到一切照程序辦事,一切按文件執行。只有這樣,才能使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符合有效性的要求。
3.第三階段——檢查和改進階段
包括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符合性審核三個步驟。
3.1內部審核
內部審核是正規、系統,公正.定期地檢查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一種主要方法.所有有關管理體系的國際標准都規定了內部審核的要求。SAS000要求組織應建立並保持審核方案和程序,定期開展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內部審核,以便確定其是否:
1)符合SA8000標準的要求;
2)得到了正確實施和保持;
3)有效地滿足組織的方針和目標。
3.2管理評審
SAS000還規定了一個更重要的改進方式,就是定期的管理評審。管理評審就是由最高管理者定期召開專門評價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評審會議的實施。
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都要求對不符合項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所謂糾正措施就是針對不符合的原因採取的措施.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此不符合的再發生;預防措施就是針對潛在的不符合的原因採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防止不符合的發生。
3.3符合性審核
這是一種外部審核.一般是聘請專業的審核組對組織初步建立和運行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進行一次正規的審核,其目的是檢驗組織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是否符合SAS000國際標準的要求,通俗地說,就是是否達標。
4.第四階段——保持和持續改進階段
這是一個動態的循環不息的階段。包括運行新的體系、持續改進新的體系兩個內容。
繼續運行新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就是保持;然後在運行中經常檢查新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不符合項並改進之,最後通過這一個周期的管理評審評價新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經過改進得到一個更新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然後實施新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檢查和改進新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得到更新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如此循環運行.這就是持續改進。
檢查和改進的內容包括顧客反饋、內部審核、管理評審三個步驟
4.1顧客反饋
就是向顧客調查,測量顧客滿意度;具體地說就是通過調查法、問卷法、投訴法等方法主動了解顧客對組織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意見.從中發現不符合。
4.2內部審核
內部審核是每年都要進行的必要工作,同上。
4.3管理評審
管理評審也是每年都要進行的必要工作,同上。
以上貫標過程可以用如右圖所示的貫標流程圖概括。
❷ SA8000驗廠清單審核流程硬體情況說明
sa8000驗廠標准基本要求:
1禁止招聘兒童和禁止使用強迫勞動.
2不允許涉及種族,性別和宗教歧視等
3擁有自由結社,組建工會和就薪資進行集體談判的權利
4承諾每周最長工作48小時,帶薪休息一天,工作時間要嚴格遵守當地法律要求.
5基本生活工資保障.企業支付給員工的工資不應低法律或行業最低標准.
6根據需求提供人性化的工作條件.不得使用支持使用強迫性勞動,也不得要求員工在受顧
7起紿時交納押金或寄存身份證件;
8系統改善工作條件,不得從事或支持體罰,精神或肉體脅迫以及言語侮辱;應具備避免各種
9工業與特定危害的知識,為員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採取足夠的措施降低工作中的
10危險因素,盡量防止意外或健康傷害的發生,為所有員工提供安全衛生的生活環境,包括
11干凈的浴室,潔凈安全的宿舍,衛生的食品存儲設備等;
12高層管理階層應根據本標准制定公開透明,各個層面都能了解並實施符合社會責任與勞
13工條件的公司政策.
14員工辭工需要提前一個月寫出書面申請.
15通過外部認證取得證書 一個企業的運營必須考慮社會公平工作條件,卓越的健康和安全條款,以及環保的生產狀況,利用SA8000認證,即社會責任標准可以展示企業的社會責任.這將強化社會職責(CSR),改善員工,客戶和公眾對企業的信心.驗廠輔導教師主要解讀了SA8000的標准要求。
❸ SA8000驗廠難不難,有經驗的同鞋指點下啊
不難
❹ 如何通過sa8000驗廠
要想通過sa8000驗廠,首先得對sa8000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比如他的驗廠文件清單什麼的。 當然這還遠遠不夠,建議你找家專業的驗廠服務公司做輔導,推薦PMCC。比較專業
❺ 請問SA8000認證驗廠需要提供什麼資料呢大概流程是怎樣的求指教
認證流程
同ISO9001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體系及OHASl8001安全體系認證一樣SA8000社會責任管理體系認證過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公司提交申請書。當公司完成准備工作,基本具備認證條件時,可向認證機構遞交申請書,也可提前提交申請,在認證機構的指導下進行准備。
2、評審和受理。認證機構對公司遞交的申請書進行評審,審核其內容是否符合認證的基本條件,如符合則受理,不符合則通知公司不予以受理。
3、初訪。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十分注重現場表現,審核前對被審核方的訪問是必要的是。初訪的目的是確定審核范圍,了解公司現狀,收集有關資料和確定審核工作量。
4、簽訂合同。認證機構和委託方可就審核范圍、審核准則、審核報告內容、審核時間、審核工作量簽訂合同,確定正式合作關系,繳納申請費。
5、提交文件。合同簽訂後,被審核方應向認證機構提供社會責任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相關背景材料,供認證機構進行文件預審。
6、組成審核組。在簽訂合同後,認證機構應指定審核組長,組成審核組,開始准備工作。
7、文件預審。由審核組長組織審核組成員進行文件預審,如果社會責任管理文件存有重大問題,則通知被審核方或委託方,由被審核方進行修改並重新遞交文件。如文件無重大問題,則開始准備正式審核。
8、審核准備。審核組長組織審核組成員制定審核計劃,確定審核范圍和日程,編制現場審核檢查表。
9、預審。委託方認為有必要,可以要求認證機構在正式認證審核前進行預審,以便及時採取糾正措施,確保正式審核一次通過。
10、認證審核。由認證機構按審核計劃對被審核方進行認證審核。
11、提交審核報告和結論。根據審核結果可能有三種結論,即推薦注冊、推遲注冊及暫緩注冊。
12、技術委員會審定。對審核組推薦注冊的公司,認證機構技術委員會審定是否批准注冊,如未獲批准則需重新審核。
13、批准注冊。認證機構對審定通過的公司批准注冊。
14、頒發認證證書。認證機構向經批准注冊的公司頒發SA8000認證證書。
15、獲證公司公告。認證機構將獲證公司向SAI備案,由SAI在其網站公布。
16、監督審核。認證機構對獲證公司進行監督審核,監督審核每半年一次,認證證書有效期為三年,三年後需進行復評。
望採納!
❻ SA8000驗廠主要注意什麼
一、總要求:
1. 公司是否保存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的現行版本?
2. 公司是否定期收集適用的法律法規?
3. 公司是否保存已經簽署的規章的現行版本?
當不同法規和標准涉及同一議題時,公司是否採用最嚴格的條款?
二、童工:
1. 公司是否有明確的招工程序,並採取有效的措施鑒別工人年齡和年齡文件?
2. 公司是否保存所有工人的人事檔案,包括年齡文件副本和入職日期?
3. 公司是否建立未成年工名冊及工作崗位,是否辦理未成年工登記和定期安排健康檢查,是否安排他們從事危險的或者有害健康的工作?
4. 工人是否了解公司的禁止童工和保護未成年工的政策和程序?
5. 若有發現童工,公司是否採取合適的補救措施,並通知當地勞動部門?
三、強迫勞動:
1. 工人是否清楚勞動合同的條款及公司規定,是否明白自由僱傭的權利?
2. 公司是否保存工人身份證件的原件?工人是否需要交納押金?
3. 工人與公司是否有大額或長期的借貸關系,除了以工抵債外是否還有其他還債方式?
4. 通過合理的辭工申請,工人離開公司時能否領取全部工資?
5. 工人是否限制工人的行動自由,如工人下班後不能離開工廠或宿舍?
6. 公司是否強迫工人加班,如不加班可能遭到罰款或解僱?
7. 公司保安是否監視、威脅或強迫工人勞動,限制工人行動自由?
8. 公司是否使用囚犯或勞改犯、或者使用監獄或勞改工廠作為分包商?
泥菩薩 2009-05-21 09:20
四、健康與安全:
1. 公司是否任命一名高級管理代表負責公司安全衛生工作?是否建立安全責任制度,將安全責任分配給各個級別的主管,並為他們提供合適的培訓?
2. 公司是否聘請外部安全專家進行定期安全衛生審核和評估,並提供專業建議?
3. 公司是否制訂合適而有效的安全衛生計劃和程序,向工人傳達,並有效執行?
4. 公司是否建立獎勵和懲罰措施,鼓勵工人遵守公司安全衛生規定和勞動紀律?
5. 公司是否定期檢查廠房和設備,如廠房結構、消防出口、消防器材、機器安全裝置、起重設備、鍋爐和壓力容器、化學危險品倉庫、應急照明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等等,確保工作場所的安全衛生至少符合法律的規定?
6. 公司是否定期測試工作場所的空氣質量,特別是有毒有害工作場所,如噴漆和電鍍車間?
7. 公司是否建立合理的工傷和意外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採取合理的糾正措施,並保持合理的記錄?
8. 公司在過去的一年是否發生重大意外事故,如火災、因工傷亡事故,或者因違反安全法規遭到政府部門的警告或處罰?
9. 公司是否定期為工人提供必要的安全衛生培訓,使他們明白工作中存在的職業危害,必要時能採取合理的防護措施。例如,如何安全使用機器設備,如何使用滅火器,如何報警,如何安全疏散,如何使用急救設備,如何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等等?
10. 公司是否定期舉辦消防演習,包括滅火演習和疏散演習,工人是否「三會」(會報警、會疏散、會使用滅火器)?公司離最近的消防隊有多遠?
11. 公司是否為工人提供足夠的急救設備,每個工作場所是否都有急救箱和經過培訓的急救員?公司離最近的醫院有多遠?
12. 公司是否為工人提供干凈的廁所,是否男女分開,廁所數量是否達到公認的標准?
13. 公司是否為工人提供干凈衛生的飲用水,工人飲水是否受到任何限制?
14. 公司如果提供飯堂,飯堂是否符合安全衛生標准,食物是否存放在衛生的設備中?
15. 公司如果提供宿舍,工人宿舍面積是否滿足基本的需要,是否男女分開,宿舍環境是否保持安全、衛生和干凈,是否遠離嘈雜的場所,是否有良好的通風和照明,是否適合工人休息?
五、結社自由和集體談判權:
1. 公司是否建立工會或者類似代表工人的組織,如工友會、福利會或康樂會?
2. 工人代表是否經過選舉產生,張榜公布,並得到工人的認可?
3. 公司是否支持工人代表的活動,如提供場所、資金和時間等?
4. 工人代表是否與公司管理代表定期和不定期召開會議,討論工人關心的問題,並保存會議記錄?
5. 公司是否與工人代表進行集體談判,簽署集體談判協議,並傳達給工人?
6. 公司是否歧視工人代表,工人代表是否享有平等的工作機會,是否可以在工作場所訪問工人而不受限制?
7. 公司在過去的兩年是否發生罷工或抗議活動?如有,原因是什麼,又如何處理?
六、歧視:
1. 公司政策、程序和守則是否含有歧視性的規定?
2. 公司日常運作活動是否有歧視行為?
3. 公司招工是否有年齡、性別等方面的限制?
4. 公司的工資報酬政策是否同工不同酬、男女平等?
5. 公司決定僱傭、工資、升職、解聘和退休等事務的標準是什麼?
6. 公司是否制訂明確的程序,指定專人負責處理歧視和性騷擾投訴?
7. 一旦發生歧視行為或性騷擾,工人採取何種方式投訴?
七、懲戒性措施:
1. 公司是否容許體罰和侮辱性的懲罰措施?
2. 公司是否發生打罵工人的行為,是否允許主管或保安打罵工人?
3. 公司是否制訂明確的獎罰制度,該制度是否合理合法,工人是否明白這些制度?工人不服處罰決定,他該如何投訴和申訴?
4. 公司工人違反廠規廠紀及懲罰行為是否有書面記錄,並完整保存?
5. 如果發生打罵工人的現象,工人如何投訴和申訴?
八、工作時間:
1. 公司是否保存完整而真實的工人工作時間記錄?
2. 公司採取何種方式記錄工作時間,工人上班或加班,是否可以不記錄工作時間?
3. 工人是否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工人是否有合理的工間休息時間?
4. 工人工作時間是否符合法規和標準的規定?
5. 公司是否根據法規的規定計算和支付工人的加班工資?
6. 工人在一個以上的崗位工作是否分別記錄工作時間?
7. 工人是否需要將工作帶出工廠工作而不用記錄工作時間?
8. 工人是否需要完成「定額」而加班工作,但不用記錄工作時間?
9. 公司是否申請綜合計算工時制或不定時工作制,並合理安排工人休息?
10. 公司是否濫用綜合計算工時制、不定時時工作制或集體談判協議?
九、工作報酬:
1. 公司是否提供完整而真實的工資資料?是計件工資制還是計時工資制?
2. 工人標准工作時間的工資是否達到當地最低工資標准,並能滿足工人的基本需要?
3. 公司是否支付每年10天的法定假期的工資?
4. 公司的臨時工、學徒工、試用工的期限多長,他們的工資如何計算和發放?
5. 公司是否為工作滿一年的工人提供有薪年假或支付相當的工資?
6. 公司有否為女工提供至少90天的有薪產假?
7. 公司是否為工人辦理社會保險,包括工傷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
8. 公司是否按時發放工資,是否發生過拖欠工資的現象?
9. 工人是否收到工資清單,是否明白工資的計算方法,能否檢查並核算本人工資?
10. 辭工和被解僱的工人工資如何發放?
11. 公司是否有長時間的停工待料現象,公司如何計算停工工資?
12. 如果工人違反廠規,工人是否採用扣減工資作為懲罰?
13. 工人是否及時與工人簽訂勞動合同,而且工人可以保留一份勞動合同?
十、政策:
1. 公司社會責任政策是否與其行業、產品、服務及客戶期望相適應?
2. 社會責任政策是否由公司最高管理者參與制訂、批准、簽署並公開發布?
3. 社會責任政策是否包括3個承諾、2個公開和1個文件化?
4. 社會責任政策的承諾是否符合公司的實際情況,是否反映了公司社會責任的基本原則?
5. 公司員工是否知道並理解社會責任政策?工人能否取得有關的政策文件?
十一、管理評審:
1. 公司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進行管理評審,有無書面的評審結果?
2. 管理評審是否有記錄,是否體現持續改進?
3. 每次管理評審的內容和范圍是如何確定的?是否迴避了主要問題?
4. 管理評審是否流於形式?是否有效地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5. 管理評審提出的計劃和方案是否得到高層經理的批准並由相關部門實施?
十二、公司代表:
1. 公司是否任命一名高層經理作為管理者代表,並授權他建立並實施社會責任管理體系?
2. 公司管理者代表是否明確並理解其職責和許可權?
3. 工人是否選出他們的代表,工人代表是否有權代表工人與高層管理層溝通?
4. 公司管理者代表和工人代表是否都接受必要的培訓,他們是否了解標准和法規的要求?
5. 公司員工是否知道誰是管理者代表,誰是工人代表?是否了解他們的角色和職責?
十三、計劃與實施:
1. 公司員工是否了解標准和有關法規的要求,管理層是否了解他們各自的責任和許可權?
2. 公司是否安排定期的培訓,確保所有員工都理解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內容和要求?
3. 公司每個部門和各級管理層的職責和許可權是否明確並形成文件,職責劃分是否合理?
4. 公司是否制定定期的內部審核計劃,並有效實施?
5. 公司是否制定檢查表,並做好詳細的審核記錄?
6. 不符合項是否都已通知責任單位和人員並採取了糾正措施,是否進行跟蹤審核?
7. 內部審核是否有效地發現了管理體系和公司運作過程存在的問題?
8. 內部審核報告是否用於管理評審?
十四、對供應商/分包商/下級供應商的監控:
1. 公司是否建立評估和挑選供應商/分包商的合理程序?
2. 公司是否要求供應商/分包商簽署社會責任承諾書?
3. 公司是否安排代表訪問或審核供應商/分包商,並保存有關的證據?
4. 公司是否對供應商/分包商的社會責任表現進行評估,並據此選擇供應商/分包商?
5. 公司是否保存所有供應商/分包商的檔案,包括名稱、地址、承諾書及定期監督記錄等?
6. 公司對嚴重違反標準的供應商/分包商如何處理?如何協助供應商/分包商採取措施?
7. 公司是否使用家庭工人作為供應商或分包商?如果有,公司採取了那些特別步驟?
十五、處理疑慮和採取糾正活動:
1. 公司是否制定並有效實施一套保密的投訴程序,如設立意見箱?
2. 公司主管和工人是否了解公司的投訴政策和程序?投訴人是否會遭到懲罰?
3. 公司是否收到任何來自員工或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質疑和投訴,並保存記錄?
4. 公司是否及時調查收到的質疑和投訴,並向投訴人通報調查結果?
5. 是否有證據表明,公司採取了適當的糾正和預防措施,並向投訴人傳達?
6. 核實投訴人是否了解投訴處理過程,他們對投訴處理結果是否滿意?
7. 如果工人加班沒有加班費,公司也沒有收到這方面的投訴或質疑,該如何跟進?
十六、對外溝通:
1. 公司是否建立對外溝通的政策和程序,並指定專人負責對外溝通?
2. 公司是否保存一份當地利益相關者的名單及聯絡辦法?
3. 公司是否制訂並實施對外溝通的計劃,是否保存對外溝通的記錄?
4. 公司向利益相關者提供哪些資料?是否提供管理評審和監督活動的結果?
5. 公司是否將SA8000認證的年度報告和SA8000證書對外公開?
十七、核實渠道:
1. 公司與哪些利益相關者簽訂有關社會責任的合約?
2. 公司與哪些客戶或零售商簽訂社會責任承諾書?
3. 這些客戶是否現場檢查公司社會責任表現和工作條件?
4. 哪些客戶的社會責任承諾書要求監督供應商和分包商的工作條件?
5. 公司如何通過采購合同監督供應商和分包商的社會責任表現?
6. 公司是否根據合約要求向利益相關者提供有關資料及獲取資料的途徑?
十八、記錄:
1. 公司保存的記錄是否足夠、完整?
2. 公司記錄是否妥善保存,有沒有丟失?
3. 公司記錄是否真實?
4. 公司記錄是否及時更新?
❼ SA8000要怎麼導入
SA8000審核獨立的SA8000程序文件及相關的管理制度、符合規定的工資考勤、現場,主要就是這三個方面。
認證公司會有一個初審,主要是看文件,現場也會看,並指出需要整改的地方,一般初審也不會員工訪談,一個月後正式審核,要求是七天時間,全面看文件、工資、現場,並抽取員工總數一定比例的員工進行員工訪談,通常抽取的都是一線操作計件工人。
SA8000關注的是人權,最主要的勞動時間和勞動報酬,如果工資出現問題一定是不符合項。一般經常被驗廠的工廠都會有專門的驗廠工資,這個問題不會太大。現場安全就看實際情況,如果有食堂的要有飲用水的水質監測,一定是當年的,還有相應的中毒應急預案,如果有宿舍也會看。現場審核會特別提到對婦女孕期、哺乳期的危險識別及保護,需要有文件支持。最麻煩的是員工訪談,管理人員不能參加。我們通常的做法是有專門的學習材料給員工學習,配合訪談不亂說的給予一定獎勵,員工通常都是很配合的。
說簡單點就是這樣!
從具體程序上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