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才能把毛筆字寫好
1.首先,要挑選好的字帖和適合的毛筆。字帖在目前的文化用品市場或者新華書店琳琅滿目,古人的,現代的,各種字體的,多到讓人無從選擇。挑選字帖的第一要素是『經典』,而且越『經典』越好,那種久經時間考驗,仍被大眾接受和喜愛的才是我們初學者需要的。至於字體選擇,各執一詞,眾說紛紜,真的沒有標准,而且,適合自己的又必需經過一定的時間檢驗才能知曉。所以,如果,你有比較靠譜的老師,就聽從老師指揮,如果沒有,那就選自己喜歡的。但是,像『瘦金體』這種劍走偏鋒的竊以為不適合大多數初學者。
2.
毛筆,真的很重要,可以說它的重要性不亞於字帖,一支合適又順手的毛筆將會直接影響寫字的質量和興趣,所以,如果有條件,初學者應該找有經驗的人給出建議。買到合適的毛筆後如何使用和保養也是很重要的學問——當然,現在也是仁者見仁,各有說法,但是,祖先留下來的經驗,您可以嘗試或者體驗一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3.墨汁
墨汁和紙是軟筆書法四要素的另外兩個。墨汁一定要選擇書寫流暢的,有些墨汁含膠成分高,書寫會有滯澀感;有些墨汁又過於稀薄,讓書寫沒有凝厚感。墨汁的選擇既可以讓經驗豐富的人提供參考,也可以在實際書寫中嘗試不同品種或者廠家的墨汁,找到適合自己的。還有,書寫過程中要注意隨著時間推移,墨汁濃度會有變化,陰雨天和晴朗的日子,書寫對墨汁里水分的要求也不一樣,堅持日積月累的書寫,你會逐漸掌握自己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什麼樣的墨汁。整個書寫過程中,讓你的毛筆飽含墨汁直到單個字的完成,尤其是較大的字體,這會讓書寫的體驗更加飽滿和豐沛。
❷ 練毛筆字時,墨汁怎麼調才最合適
市面上賣的墨汁有的是需要加水,有的寫著不必加水可直接使用,我的體會是,其實都要加水,不加水太澀,除了去寫丑書以外,都得加水,只是加多加少而已。書寫時墨汁合適的濃度,與書體、字體大小、書法風格、個人習慣、紙張類型、墨汁類型等因素都有關,不可一概而論。「濕潤」都需要扎實的基礎來運作,營造。如用盡了技法,卻顯得毫無美感,則「墨法」就不是一項為作品增色之學了。所謂焦墨就是原墨汁,加一點水就是濃墨,依次加水就可以獲得重、淡、清墨。寫字用什麼墨好呢,這要看書寫者的需要,一般來說在宣紙上寫字重墨合適,墨太濃運筆不暢,墨淡了易洇。
❸ 學習書法如何更好的控制毛筆
【毛筆字入門基本要領】要想寫好毛筆字必須掌握好筆法和字法。執筆:蘇東坡說:「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五指執筆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筆桿(適當高度),保證筆桿不脫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筆的外側,既加強食指捏筆的力量,又發揮把筆往裡鉤的作用;無名指的甲肉之際抵在筆桿內側,起著把筆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無名指的指肚下部,輔助無名指把筆往外推。握筆時要如古人所說:「令掌虛如握卵」,這樣便於運筆。學書要經常練習握筆、鉤回、推出和旋轉筆桿(加上腕的作用)練習畫直線和弧線。執筆的高低和是否懸腕、懸肘,由所書字的大小來決定,小字低執,枕腕;大字高執,懸腕;再大則需懸肘。字法:書法是線條造型藝術。所謂筆法主要的就是怎樣創造理想線條(點畫)的用筆方法。提按——筆按下去寫,筆劃就粗,提起來就細。就像人走路的兩只腳,一隻落下,一隻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樣,筆在寫字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產生出粗細絕不相同的線條來。每寫一個筆畫,都有入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入筆有「露鋒」法,順筆而入,使筆畫開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鋒法」,逆鋒入筆,橫畫欲右先左,豎畫欲下先上,使筆鋒藏在筆畫中,筆畫開端基本呈圓形。行筆要學會「中鋒用筆」,使鋒尖常在點劃中間運行。為使筆畫有力度,還要學會澀勢用筆,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華。收筆有「露鋒」(把筆逐漸提出紙面,畫呈尖形,如懸針豎、撇、捺、鉤),有「藏鋒」(將筆尖收回畫中,如垂露豎,筆畫尾端呈圓形)。結字——又叫結體或間架結構。啟功先生曾指出,寫毛筆字一要把握間架結構,二要練好筆畫特點。間架結構比點畫特點重要。間架好的字,筆畫特點不突出,也還順眼;反過來就不行了。因此,認真研究並把握好字的結體規律十分重要。所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書法學習步驟】 1.挑適合的工具,比如硬筆要挑鋼筆或美工筆,毛筆要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選擇羊毫,狼毫,還是羊毫和兔毛混合的。墨水一般可以使用奧林丹或者英雄,毛筆書法墨汁建議用稠一點的墨汁,比如一得閣。紙張選擇(鋼筆選用較硬的吸水較好的紙張即可,毛筆選用毛邊紙,或者舊報紙) 2.臨摹字帖:沒有學習過書法的朋友可以根據自己喜好的字帖來臨練習,一般硬筆和毛筆書法有共同點——那就是字的間架結構是相似的,結構好看了字體基本不會難看。所以選字帖比較關鍵。 3.練習:先觀察結構順序,領悟筆法結構,再領悟運筆。每天要堅持練一個小時。 4.得用心理解字貼上字的架構,先模仿,模仿像了,要堅持練習到熟練為止。 5.有了基礎就可以開始練習章法:就是一幅字的整體布局,粗細大小等,能讓人感覺到的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