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讓字體設計變得更有創意
從標志到宣傳單頁到書籍再到廣告牆等,不管設計物品的面積如何變化都離不開字體的設計。字體設計是平面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增添設計作品的美感和視覺沖擊力。字體設計是由設計師根據字體本身的性質用藝術手段加以變形裝飾的。看一個字體是否有創意,主要看其筆形和結構。
一、字體設計的筆形
基本筆形是文字筆畫形象構成的規范性元素,它是文字元號的「體」的基本定勢性決定因素。在字體創意中,基本筆形是字體創意的靈魂所在。好的字體創意的出現或形成,首先是字體基本筆形的出現或形成。因此,字體創意的源點史體現出對基本筆形的變化、變換的探討。對基本筆形的創造性的探討,是要從字形組織的基本元素上尋找新的相關性形象。
創意的字體設計的筆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重組筆形。
字體的筆形猶如人類語言詞彙一樣,有著非常豐富的構成,這種構成以鮮明的形象風格展現出種種活力。漢字字體中的宋體、黑體、隸書、魏碑、楷書、琥珀等,拉丁字體中的古羅馬體、現代羅馬體、現代自由體、卡羅林小寫體等,從種種字體的筆形中部充分地表露著筆形的個性特徵。在這種種現存字體的筆形中,如果我們任意地在兩種字體中拉上一根直線,以這兩種筆形為基調,經過重組的過程,是否可形成另一種筆形風格的字體。技照這種原理再去審視各種字體的筆形,以它們為基點,將會繁衍出更多筆形風格的字體。
如何在封面設計選用合適的字體設計?
2、變換筆形。
字體的筆形相對於某一規定的字體是不能改變的,宋體就是以一套宋體的筆形構成。黑體就是以—套黑體的筆形構成。但相對於創意性個體,就可以根據不同創意源點進行變換,通過種種變換手法的處理,往往能帶來別具一格的新型字形。變換筆形的方法有多種,如突變、無理旋轉、疊加、過度變換、互襯。
在字體設計中,字體創意的本質性對象反映為基本筆形的創造。基本筆形中起收筆的變化,橫堅畫的比例,點、頓角、勾的形象定勢,點、撇、捺的運筆規范等,都可以不同的形象觀和意識觀去變化去表現。
二、字體設計的結構
結構是字體構成的法則,以什麼法則來組建字體,在字體構成中以什麼形成字體的個性特色,這都要靠結構來解決。有創意的字體設計想要在字體的結構上體現出來,需要進行變換結構、形象化結構和結構的再設計三個方面設計。
時尚多元的字體設計欣賞
1、變換結構。
在字體構成中,變換結構是體現字體創意表現的主要手法。變換結構是要基於字體現有結構規律,通過創意性的變化和轉換創造出各種新的結構。
2、形象化結構。
在字體結構中充分運用形象改變原有的結構風格,能從字體構成的本質特徵上形成突破性個性。或以抽象的線形改變結構的局部筆畫,或以簡潔的喻義形象轉借某一旁筆畫,或以個性化形象襯疊某一筆畫,或以某種形象與某一筆畫構成互依性形象,都能通過形象疊加的不同手法塑造出新性的字體結構風格。其方法有形象襯疊、互依形象的轉借、形象轉借。
3、結構的再設計。
結體的再設計是在傳統字體結構基礎上,有所突破地打破原有字體結體規范,根據視覺形象的新型審美觀,將某些偏旁部手突破原有結構的構成規律,在原有的結構編排上開創出新型的結構。
隨著社會各項綜合因素的發展,現在人們要求各種視覺傳媒形式的個性化發展。所以字體設計需要越來越具有創意化才能順應時代的要求。
② 七種常見的漢字字體設計技巧
七種常見的漢字字體設計技巧
隨著圖形化時代的來臨,文字與圖形的關系在設計領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練習字體設計時,找有代表性的字體來做,練習有代表性的字體不但可以激發你的創意,還可以提高你的思維能力。文字經過藝術化設計後,可以讓文字形象變得情景化、視覺化、強化語言效果,對提升頁面設計品質和視覺表現力發揮了極大性的作用。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七種常見的漢字字體設計技巧,希望能幫到大家!
什麼是代表性的字體?
如:時間你就會聯想到鍾表 ,對話你就會聯想到電話 ,愛情你會想到心 想到這些有代表性的字時,謹記不能把鍾表等圖形直接放在字體里,這樣就沒有設計的意義了,要巧妙的把圖形和字體本身去結合。
字形風格
經過藝術化設計以後,可使文字形象變得情境化、視覺化,強化了語言效果,成為更具有某種特質和傾向性的視覺符號。字體設計最基本的准則,在追求字體變化的同時要便於識別。
字形變化中特點: (硬) — 力道、堅實、沖擊、厚重、硬朗、猛烈 …… 這類字體氣勢突出,視覺沖擊力明顯,個性張揚有力,節奏分明,可以用於變現強烈的信心和勇氣,表現凝聚力和號召力,給人視覺上的震撼。 這類字形因其字形富有張力,所以在表現刺激,冒險的情景時比較常用,如體育活動、極限運動的主題同時戰爭類、災難類電影海報中,這類字形也比較常見。
字體創意設計雖然比較自由,但應保持字與字之間的統一性。一組字體設計中,應保持一種統一的變化規則,不然會造成雜亂感。
字形變化中特點: (軟) — 柔美、纖細、優雅、親近、溫和、飄逸 …… 這類字體適合表現細膩情感,如情感類設計主題、女性設計主題、公益類設計主題等等,通過柔美的曲線壁畫,可以讓自已得到更大程度的展現,通過視覺感覺,形成人與字的情感共鳴,以達到最佳效果。
字形變化中特點: (舊) — 嚴肅、端正、正式、中性、規t矩、傳統、古樸、懷舊…… 這類字形在品牌類字體中比較常見,給人以飽滿充實的'信賴感和說服力,保持規則的字體外形,在字體內部進行適度的筆畫修整,在嚴謹中求突破,在規矩中求創新。
字體變形的幾種方法與技巧
代替 共用 疊加 尖角 斷指 錯落連接 方正 橫細豎粗 字體連接 隨意手寫 曲線 圖型 拉伸
替代法
替換法是在統一形態的文字元素加入另類不同的圖形元素或文字元素。 其本質是根據文字的內容意思,用某一形象替代字體的某個部分或某一筆畫,這些形象或寫實或誇張。將文字的局部替換,是文字的內涵外露,在形象和感官上都增加了一定的藝術感染力。
尖角法
把字的角變成直尖,彎尖,斜尖,卷尖; 可以是豎的角可以是橫的角,這樣文字看起來會比較硬朗
斷指法
把一些封合包圍的字,適當的斷開一口出來 , 或把左邊斷一截,或右邊去一截, 重點:要在能識別的情況下適當斷肢,從而反射他的與眾不同的特點來。
錯落擺放法
把左右改為左上左下,上下排,或斜排就是一邊高一邊低,讓文字錯落有致排列
方方正正法
把所有字的彎全改成橫平豎直,四四方方的。 本身的特點是簡潔鮮明的,便於設計,對熟悉字體結構有很好的幫助。
橫細豎粗法
可以說是代替法的一種,把豎或橫線或折換成其他相反交替而成。 筆畫簡化,在字體中加入個人情感和生活,可以准確的創意方向,設計出合適自己的字體
隨意手寫
原筆跡的手寫體總給人也親切的感覺,《那些年》追憶的正是校園時期的青蔥歲月,手寫字每一筆都不可復制,每一劃都觸景生情。
字體變形中應該規避的問題
可閱讀性 識別能力 肩胛結構 應用環境
在字體設計中,很多設計項目都需要嚴謹仔細,設計師必須去認真的推敲嘗試每一個筆畫的變化方式,去選擇最合適的表現方法,只有如此才能使得每一個筆畫都契合這個字體,符合整組字的空間規則。
圖形繪制軟體,可以幫我們完成各種圓角、對稱、傾斜、等距分布、交差減去等任務。
還有就是可以把字體輪廓化描邊,快速運用基礎字體來變形。
盡可能地保證文字的可閱讀性,終歸是商業設計,要考慮到大部人的文化背景和圖形識別能力。
完成字體變形,可以分幾步來進入細節的修飾。
這個時候可以參考下類似的優秀字體的間架結構,調節好每個字的筆劃分布和重心均衡。
在選定字體的風格趨勢後,給字體做相應的視覺梳理。
例如:字與字的間距,筆劃之間的間距、整體字形的傾斜角度特殊地方做圓角處理等等。
讓整個字體有一個貫穿始終的規則在里頭。
掌握字體的肩胛結構,避免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筆畫不均等問題。
統一應用筆劃、傾斜等規則。鑒於字體形態的趣味性,加入了圖形元素來豐富字體本身。
同時兼具不同尺寸下的顯示效果,做筆劃的刪減和間距調整。設計過程中應該規避盡可能地保證文字的可閱讀性。商業設計,要考慮到大部人的文化背景和圖形識別能力。還有文字變型的過程中應用的環境。
;③ 字體設計的方法有哪些
1、替換法
替換法是在統一形態的文字元素加入另類不同的圖形元素或文字元素。其本質是根據文字的內容意思,用某一替代字體的某個部分或某一筆畫,這些形象或寫實或誇張。將文字的局部替換,是文字的內涵外露,和感官上都増加了一定的藝術感染力。
2、共用法
“筆畫公用“是文字圖形創意化設計中廣泛運用的形式。文字是一種視覺圖形,它的線條有著強烈的構成性,可以從單純的構成角度來看到筆畫之間的異同,尋找筆畫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到他們可以共同利用的條件,把它提取出來合並為一。
3、疊加法
疊加法是將文字的筆畫互相與字、字與圖形相互重疊的表現手法。重疊能使圖形產生三度空間感,通過疊加處理的實行和虛形,増加了設計的內涵和意念,以圖形的巧妙組合與表現,使單調的形象豐富起來。
4、分解重構法
分解重構法是將熟悉的文字或圖形打散後,通過不同的角度審視並重新組合處理,主要目的是破壞其基本規律並尋求新的設計生命。
總之,平面圖形設計的目的是人與人的交流,作為設計者,學習運用符號學工具,會使設計更加有效,在平面設計如此繁雜的今天,把文字圖形化運用到設計中,才能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以上就是環球青藤小編關於字體設計方法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查看本平台哦!
④ 字體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文字在視覺傳達中,作為畫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傳達感情的功能,因而它必須具有視覺上的美感,能夠給人以美的感受。人們對於作用其視覺感官的事物以美醜來衡量,已經成為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標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和提高美的品位是每一個設計師的責任。在文字設計中,美不僅僅體現在局部,而是對筆形、結構以及整個設計的把握。文字是由橫、豎、點和圓弧等線條組合成的形態,在結構的安排和線條的搭配上,怎樣協調筆畫與筆畫、字與字之間的關系,強調節奏與韻律,創造出更富表現力和感染力的設計,把內容准確、鮮明地傳達給觀眾,是文字設計的重要課題。優秀的字體設計能讓人過目不忘,既起著傳遞信息的功效,又能達到視覺審美的目的。相反,字型設計醜陋粗俗、組合零亂的文字,使人看後心裡感到不愉快,視覺上也難以產生美感。
⑤ 字體設計需要注意什麼
本文將會詳細講解設計字體需要注意的事情,請大家耐心看完,必有收獲。
設計字體一定要有代表性。有代表性的字體有哪些特點?它能夠巧妙的把圖形和字體本身去結合。比如:提到時間你就會聯想到鍾表,說起對話你就會聯想到電話,談及愛情你會想到心等等。設計這些有代表性的字詞的時候,千萬不要直接把鍾表等圖形放在字體里,因為這樣就沒有設計的意義了,要巧妙的把圖形和字體本身去結合,如下圖。
設計字體有一條最基本的准則,必須要牢記,就是在追求字體變化的同時要容易識別。因為字體經過藝術化設計以後,形象發生很大改變,所以一定要能被人識別才有意義,
那麼字體變化可以有哪些方面呢?
⑥ 文案字體的的設計風格有哪幾種
(1)秀麗柔美。字體造型優美清新,線條流暢,給人以華麗柔美之感,此種類型的字體,適用於女用化妝品、飾品、日常生活用品、服務業等主題。
(2)穩重挺拔。字體造型規整,富於力度,給人以簡潔爽朗的現代感,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這種個性的字體,適合於機械、科技等主題。
(3)活潑有趣。字體造型生動活潑,有鮮明的節奏韻律感,色彩豐富明快,給人以生機盎然的感受。這種個性的字體適用於兒童用品、運動休閑、時尚產品等主題。
(4)蒼勁古樸。字體造型樸素無華,飽含古時之風韻,能帶給人們一種懷舊感覺,這種個性的字體適用於傳統產品、民間藝術品等主題。
另外,漢子輪廓形似方塊,但是由於筆畫不同,字體輪廓的形狀就會呈現不同的形狀,所以在視覺均衡上就會有些許視覺偏差。尤其是單體字和合體字組合筆畫就會顯得不好看。所以我們要在不同形狀的字形上做調整和處理,讓文字看起來更加完整、均衡。
字體是有性格的,我們常用「字如其人」來形容一個人的字跡,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性格和閱歷會投射到文字上。而字體正是文字的性格,是文字表意功能之上的美學體現。優秀的字體遠在讀者理解句意之前就通過字形與筆畫風格將情感傳達給讀者了,所謂「未成曲調先有情」,傳情達意正是字體設計的意義所在。
千人千面,每個人的性格都不盡相同,字體也是如此。蔡邕的《筆論》中講道,「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雲霧,若日月」,說的便是字體的變幻無方。字體的性格多種多樣,具體體現在不同的筆畫粗細、線條曲直、架構疏密等方面。接下來我們就從這些維度來粗淺地分析一下字體的性格。
(1)粗與細:筆畫粗則渾厚、濃重、有力,如雷霆萬鈞;筆畫細則單薄、輕巧、纖弱,似弱柳扶風,這是一種最直接、粗淺的觀感,粗筆畫字體在排版上會形成高密度的文本塊,這是因為筆畫加粗,字體的負空間就會減小,視覺面積加重,產生一種壓迫感,進而形成視覺重心,產生強調的作用。所以粗體字經常用於標題和標語上,占據顯眼的位置,產生強調的作用,粗筆畫字體在排版上會形成高密度的文本塊,這是因為筆畫加粗,字體的負空間就會減小,視覺面積加重,產生一種壓迫感,進而形成視覺重心,產生強調的作用。所以粗體字經常用於標題和標語上,占據顯眼的位置,產生強調的作用,絕大多數字體並非是由單純的直線或者單純的曲線構成的,橫豎為直,撇捺為曲,有曲有直才顯得剛柔並濟,有力量,也有彈性。如圖6.6所示的北魏楷書起筆處與轉折處皆如削金斷玉,乾脆利落,整個字體也就顯得挺拔剛健、英氣勃勃,在撇與捺處又有優美的曲線,多一分圓潤,也就多一分飄逸靈動。超剛黑則是一款典型的純直線型字體。粗壯的筆觸加上凌厲的線條,使字體有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決態度,去掉了曲線,也就沒有了一絲迴旋的餘地,任何理論都會有特例的情況,比如說鐵筋隸書雖然絕大多數筆畫都是曲線,卻處處透著力量感。雖纖細如線,卻剛勁如鐵。本質上就是因為它的弧度都是有彈性的,將弧度加入橫畫,非但不減剛勁,反而會有一種反彈的力道,(3)鬆散與嚴謹:日常生活中的文字書寫顯得輕松活潑,有一種隨性不羈之美。而文字書於廟堂、鑄於鍾鼎,或者付梓成書、傳於後世,則有一種嚴謹端莊的美。其本質的區別則是結構的鬆散與嚴謹之分,天真活潑是少年的心性,兒童的世界沒有太多的規則約束,兒童的字體也顯得稚嫩活潑。所以結構鬆散的手寫體經常運用於兒童題材或者輕松詼諧的閱讀環境。(4)簡與繁:這里所說的簡與繁並不是簡體與繁體,而是筆畫細節的復雜程度。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襯線體相對來說要比非襯線體細節復雜一些,宋體也比黑體復雜一些。正如花紋繁復華麗是古典傢具的典型特徵,簡潔實用的宜家家居是現代生活的典範一樣,字體的繁復與簡單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古典與現代走向,TrajanPro是一款古羅馬風格的字體,襯線處細節豐富、弧度優雅,線條粗細程度不一,最初是刻在古羅馬的石柱上,有著濃厚的歷史沉澱,因此常用於古典題材的電影海報,Helvetica被視為現代主義在字體設計界的典型代表,是一款經典的無襯線字體,剝除了多餘的細節,以標準的幾何形體做結構。反而是這種沒有任何風格的字體形式成了一種風格。越簡約,越現代,因此常用於現代企業的logo設計、雜志排版、導視系統等。
⑦ 字體設計有哪些規律可循
字體做為信息傳達的基礎,在目前整個設計領域應用都甚為寬廣,如LOGO、創意廣告、電視包裝、H5標題、海報等等,可以說有標題的地方就有字體設計。作為一個設計師,這可以說是必備技能沒有之一,即使你沒有設計理論基礎,繪畫基礎,但我覺得人人都可以做字體設計。
當今軟體和科技的發展飛快,C4D和AE動效的軟體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我們可以用各種材質或形式來展現字體,但是遵循的字體設計原則不變,所以字體設計基礎尤為重要。
字體設計需要掌握的四個方面
1.設計原則
從需求出發,從字義出發,形義結合。
這是決定字形設計方向的基礎原則,藝術的本質是嘗試更多的更能性,設計的本質是確定少的可能性,通過確定原則我們排除掉一些錯誤選項。同一個字體,通過設計可以變化出無數的可能性,這就是字義到字形的過程。
易於辨識
設計也要把握好度,當字形無法識別的時候再好的設計別人也看不懂。
(同樣一個融字,可以變化出無數的字形,字形的不同給人表達的字義感受也不同,這個字我做了幾十個方向的嘗試,不斷的推翻再來,求這個字給我留下的心裡陰影面積)
2.重心與結構
敲黑板!劃重點,這是字體設計的重點與難點。
德國字體設計大師Erik Spiekermann曾經說過:「重要的不是設計黑的部分,而是設計白的部分」,這里的白指的就是負形空間,只有負形空間的均衡,才能達到舒適的視覺感受,中文西文也相通,字體和圖形都一樣。
重心與結構就是字體的視覺中心和空間結構的分布,尋找字體的視覺中心在哪裡,確定筆畫正負空間的對比程度,筆畫可以看做是正空間,留白可以看做是負空間。視覺中心會決定字的結構看起來是否穩定偏移,正負空間的會決定筆畫的位置和字體的性格。
關於這塊內容,網上有無數的教程方法和理論,都不太便於大家認識和學習,看了似懂非懂很打擊學習積極性,這里我們做一個簡化易懂的了解。
我們先來認識兩個基礎字形,黑體字和宋體字,也可以稱之為無襯線體和襯線體。
黑體筆畫單純,粗細一致,起筆收筆均呈方形,故又稱方頭體或等線體。黑體字具有結構嚴謹、莊重有力、樸素大方等特點。在中文裡面,沒有襯線的字體通常稱為黑體,黑體的風格沒有宋體活潑,但視覺效果更強烈,適合於標題等需要重點突出的位置。(黑體像更現代的央視大褲衩)
宋體的特點是字形方正、筆畫橫平豎直、橫細豎粗、稜角分明、結構嚴謹、整齊均勻、有極強的筆畫規律性,能夠使人在閱讀時有一種舒適醒目的感覺。在現代印刷中主要用於書刊或報紙的正文部分。(宋體像更傳統的故宮)
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就是通過對比基礎的字形找字體重心與結構,通過常用的黑體字對照自己設計的字形。(這種方法的應用較廣,但並非所有的字形都要如此)
此外還有幾個重心結構的基本規律:(規律只做參考,切勿死板硬套,還是根據設計情況來定)
字體重心
非字體正中心,是視覺中心,因為人的視覺中心都是靠上的,所有對照所有的標准字型檔字形,字形的重心都比字體之正中心靠上,這樣出來的字形讓人視覺上感受最穩固。
上下對比
在做一些纖細雅緻的字體的時候,往往都會字體重心靠上,拉長字形的下部,這個可以當做是看一個九頭身的美女或者歐巴的大長腿,讓字行看起來更加的精緻同時增加了縱向空間,讓字體正負空間增大更便於設計及識別。
粗細對比
在做黑體字的時候,遇到正負空間壓迫感強的情況,我們往往會在筆畫上面進行粗細對比或者正負空間進行粗細對比,這樣的結構更加平穩,同時讓字體在負形空間極端壓縮情況下通過對比的方式,保證設計感及識別度。
3.字體的性格
字形千變萬化,性格也各不相同。
力量感:蘭亭特黑、超綱黑等負空間小的黑體字,關鍵詞:男性、游戲、運動、強調。
輕盈感:蘭亭細黑等負空間大的黑體字,關鍵詞:女性、文藝、正文、輕巧。
童趣感:幼圓、丁丁手繪體等兒童手繪字體,關鍵詞:兒童、活潑、童趣、幼稚、隨意。
莊重感:方正風雅宋、楷體等書法傳統字體,關鍵詞:嚴謹、莊重、官方、古代、中國、傳統節日。
古典與現代:襯線體與非襯線體,現代與古典,現代很多國際品牌的英文LOGO都是基於非襯線體設計,而一些復古的電影海報上面還是會用到襯線體。
工作量與難度最大,往往需要反復的調整嘗試,保證銜接的自然、順暢以及整體性,可以先用畫筆或在紙張上面繪制基本形狀,再調節粗細、瞄點和方向,執行拓展後反復調整。
是不是覺得我分享的內容還不夠詳細,然而上面的內容詳解的話三生三世都說不完的,所以我們只做基礎的系統認知,方便大家後期按照這個系統梳理深入學習,這里就不做深究了,某度是個好東西,我相信你肯定會用。
但做任何事終歸逃不了一個練字,且字體設計會有更多的個人理解及風格在裡面,更像是一種的繪畫方式千變萬化,同軟體學習完全不同,所以這個技能並沒有什麼三五分鍾速成的技巧,不然字體設計網站的優秀作品一定會成倍增加。
⑧ 簡述字體設計的基本方法
首先,技法一:粗細對比,我們常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顯而易見,對比可以產生沖突,引起他人的關注,這在字體設計中也是一樣的,常規寫字時,每個筆畫基本都是粗細相當,每當將某一筆畫進行誇大、粗化,就能夠讓字體的整體風格出人意料,引人注目,從而起到很好的視覺傳達效果!
第二,符號襯托也是字體設計中常用的設計手法,這種設計技法可以大大增強字體的美觀性以及趣味性,例如「日」這個字,在字體設計中,如果「日」字作為偏旁部首,則可以用B代替,兩者造型極為相似,「口」字作為偏旁部首時,則可以用字母C代替。
第三,在一些設計展上,我們經常發現,設計師常常使用空間構成的設計技法,將字體設計出立體的感覺,這樣既能增加字體本身的分量,又可以烘托整體設計效果,這一設計技法,則需要設計師熟練掌握素描中的光影透視關系,不然就不能很好的進行設計處理!
⑨ 提升文字設計感的10種方式
我們在設計中除了接觸到圖形,還需要了解文字的設計。特別的文字設計或者排版可以使整體的畫面效果更加有氛圍,甚至超過圖形表達的感受,更加直觀的表達出內容的主旨。
文字的設計方式有很多種,例如通過字體變形,結構重組等方式來讓文字變得更加特別,但往往會讓我們耗費比較多的時間。
因此我一直在思考有沒有一些方法,既簡單又高效的設計方式來提高文字的設計感。在瀏覽國外的一些設計網站的過程中,做了一下文字設計形式方面的收集,並整理出十種我認為具有代表性的文字設計形式。另外還參考這些設計方式,使用中文字體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拉伸的文字
拉伸的處理手法,讓文字更具有張力,整體氛圍更具標題感和圖形化,但依然保留這文字該有但識別度。常見於純文字排版的海報,既滿足閱讀需要,同時具有設計感。
拉伸與文字本身的字形、字體有著很大程度的關聯,並不是所有的文字都適合拉伸,例如下面的案例
不同字體對比
從方案嘗試中看出,左邊字體在進行拉伸之後,文字本身的結構會遭到破壞,而右邊的效果則較為可以接受。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盡量選擇可適用於拉伸的字體,另外在拉伸的過程中需要對細節重新處理,使字體保留原有字體的細節美感。
不同字形的對比
從下面案例中對比,O在進行上下拉伸的時候效果比較好,而左右拉伸的時候會失去字體本身的美感,而Y在上下左右拉伸後整體視覺效果都相對平衡。
細節處理對比
優化字體線條的細節可以使得整體文字更加規整、方正(右邊)。而未進行細節的設計則會顯得筆畫參差不齊(左邊)。
傳統與現代對比
傳統的字體拉伸後(如下圖中間的字體),字體本身的韻味就失去了,因此不建議對於一些較為傳統的字體進行拉伸設計。
設計嘗試
中文字的筆畫比較多樣性,因此在細節的設計上比英文來得更加復雜,在處理「撇、捺、點、折、彎、勾」時需要保持原本的筆畫結構性。
拓展案例
結合實際要表達的內容,使用拉伸的設計手法,例如結合物體,疊加顏色或者交錯拉伸等。
二、虛實結合文字
虛實結合即為線面/陰陽的設計手法,通過虛實的處理,可以突出一組或一段文字中的重點信息。在一些強調主次的設計中,可以嘗試這種方式來做區分,線面結合的處理手法讓原有都是面的字體多了一些的透氣感和空間感。
虛實處理的方法需要考慮本身字體的粗細,過分纖細的字體效果可能並不明顯,
嘗試對比:
從對比中,發現粗體相比於細體來得更加直接更容易出效果,對比明確。
中文字體的嘗試
從嘗試中來看,與上面中的結論較為一致,較細的字體使用虛實結合效果並不理想。對於書法體的應用,更多需要考慮字體的收邊效果是否工整,收邊過碎,會影響在描邊之後的細節美感。
設計嘗試
三、遞進漸變的文字
通過遞增或者遞減的設計手法,讓原本簡單重復的文字元素,變得更加具有層次感和節奏感,讓文字的生命力變得更加豐富多樣。
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提前規范好各個之間的差異關系及變化的效果過程。按照一定的數值倍數差異比進行變化。
不同方式的嘗試對比:
在嘗試的時候發現,粗細變化的模式可能更多會依賴於字體本身的模式。
中文字體的嘗試
中文在使用遞進漸變的方式中需要考慮整體文字的結構感和塊狀感,由於字形較為復雜,整體視覺效果會過於零碎。
四、擴展變化的文字
與遞進漸變接近但卻又差別的文字設計形式。擴展變化的文字具有張力的同時具有一定的速度感和發射性,就像向四周展開的波紋效果,具有延續性。
按文字的行高或者字寬作為基礎值,按一定的比例,對文字進行破形切割處理,上下左右進行擴展發散。
比例值示意效果:
中文字體的嘗試
外觀的完整度還算可以,但由於中文本身自有的特性(筆畫較為豐富多樣),因此在擴展層次的數量上需要進行一定的控制,不宜過多,以短語或標題使用較好,避免過於形式而導致文字識別性降低。
設計嘗試
五、底紋的文字
文字作為紋理出現在畫面中,區別於圖形化的紋理。既有圖形感,同時可以輔助傳達一定的信息和態度。
在字體的選擇上盡量適用字形較為簡潔的字體,避免影響前景內容的展示。設計上可以結合其他的設計形式,例如虛實結合/拉伸變形/擴展變化等方式,提升畫面的豐富程度。
中文字體的嘗試
常規的中文字體,整體效果還算不錯。但結合中國書法字作為底紋,可以讓整體的設計更具有不同於英文的設計感,整體效果更具有力量感,因此建議在設計中文底紋的時候可以大膽嘗試中文書法字。
六、穿透的文字
通過疊加的方式,讓原本簡單的文字和背景產生了融合。既提升了背景的層次感,又讓文字變得具有設計感。
粗細的字體會產生不一樣的視覺感受,較細的字體會產生若隱若現的視覺效果,文字的識別性會稍弱,較粗的字體識別度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實際的情況選擇不同粗細的文字。
粗細對比嘗試
穿透的文字設計,對於打造設計的大片感具有很突出的視覺效果。例如漫威的電影片頭設計
中文字體的嘗試
結合不同的語意使用不同的字體,再結合穿透的設計方式,使畫面具有中文的文藝感。
拓展案例
結合實際的內容設計,穿透文字的玩法還可以拓展出更多不一樣的設計,例如下面這些例子。
七、扭動的文字
扭動的設計,讓文字具有曲線的動態感,提升了文字的裝飾性。不同曲線的動態變化,賦予文字不同的律動感。變形的文字並未影響到文字該有的識別性和閱讀感,卻具有了設計感。
如下面的三個案例,曲率的差別,賦予文字不同的動態規則,具有了不同的視覺感知,有時柔美,有時卻具有速度感。因此在設計的時候,可根據具體的內容設計不同的扭動趨勢。
中文字體的嘗試
對比可見較細的字體使用扭動的設計,效果並不理想。由於中文筆畫的差異點,經過扭動之後整體外形較為不規整,而粗體的效果則較為規整,動態曲線趨勢也較為明顯。
設計嘗試
扭動+虛實+底紋的效果。
拓展案例
更高級的設計手法是利用自然環境的介質結合文字,起到扭曲的視覺效果。
八、立體層疊的文字
與擴展變化有異曲同工之妙,文字通過按一定的角度和位移間隔,由二維向三維的視覺效果進行變化,讓文字更加多變化、重量感、層次感。
立體層疊的設計對於字體本身具有一定的要求,較為纖細的字體出來的效果並不理想,
不同的字體嘗試
從對比中看出,細體或較細的襯線字體,層疊後會出現銜接不上或視覺黑點的情況(如下面左圖和右圖)。因此設計時建議使用粗體,並且整體筆畫較為平均的字體(中間的圖)。
中文字體的嘗試
雖然具有了層次感和空間感,但也會讓整體變得更加復雜,因此需要根據文字但多少情況進行使用。
拓展案例
立體層疊還不止單向的設計,例如可以進行軌跡變化,向外擴展層疊,或是增加一些顏色漸變來豐富整體的設計。
九、顏色疊加的文字
文字通過錯位,疊加,顏色變化,透明度變化,切割等方式的設計之後,具有故障的視覺偏差感知。整體視覺感知類似雙重曝光的照片,文字具有豐富的層次感。
顏色疊加的效果,對於顏色的選擇極為重要,兩個顏色交錯之間的顏色可以為過度色或者互補色。
細體的效果並不理想(如上圖左邊第一個),建議設計的過程中使用較粗的字體,另外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考慮文字的識別度(如右邊的效果),重疊之後文字的識別度或多或是會受到影響。
中文字體的嘗試
由於中文字比英文復雜,因此使用中文字在設計的時候,可以尋找一些共筆的地方進行重疊(如下圖左邊的設計),利用字體筆畫粗細一致的情況下,進行了邊與邊的重疊。另外在設計的過程中建議加大字距離,這樣可以避免不同文字的重疊,產生過度復雜的效果,影響文字的識別性(如下圖最右邊的設計)。
拓展案例
在簡單的疊色之外,結合不同質感和肌理,可以讓整個文字更具有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十、立體空間的文字
文字按照立方幾何結構進行排版,通過顏色差異,陰陽,線面等方式設計處理後形成空間感和立體感。相比於平面排列的文字更具有空間感和層次感,提升整體畫面的設計感。
設計嘗試
使用空間錯位結合虛實的設計,讓簡單重復的文字變得具有空間感和立體感。
拓展案例
除了常規的空間打造,甚至可以融入到場景中或者結合物體本身的設計。
以上設計風格,常常會在一些運動品牌的設計中看到,如下:
Nike的設計中應到的文字,也會結合這些方式,來豐富和提高整體的設計感。
火箭隊出場片頭的字體應用,線形字體疊加漸變的效果,具有層次感又有未來感。
阿迪達斯的廣告
Converse的廣告
Under Armour的廣告
除了一些品牌的設計,音樂唱片的封面也有應用到這些類型的設計手法。
我們除了在一些常規的媒介上會看到相關的文字設計,在這兩年的耐克或阿迪達斯的鞋子設計中,也會加入文字元素的設計,甚至球員會直接在鞋子上直接寫上文字。
其他更多—文字設計的拓展疊加
文字的設計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設計趨勢,結合實際需要表達的想法,對於設計手法進行活學活用是做出好設計的關鍵。當然對於基礎手法的掌握才可能做到舉一反三的設計思考。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往往不會是單獨使用某一種方式,而是對不同的設計手法進行重組再設計,或者使用2-3中方式疊加設計來打造整體的畫面效果。如下:
最後
在這十種基礎的文字設計中,通過結合發散可以迸發出遠遠不止於十種的創意設計。本次收集總結除了自身學習提高之外,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激發設計師對於文字的設計思考。
謝謝品鑒!
本文部分按圖片來源於Behance和Pinterest
⑩ 字體設計的基本原則
信息傳播是文字設計的一大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文字設計重要的一點在於要服從表述主題的要求,要與其內容吻合一致,不能相互脫離,更不能相互沖突,破壞了文字的訴求效果。尤其在商品廣告的文字設計上,更應該注意任何一條標題,一個字體標志,一個商品品牌都是有其自身內涵的,將它正確無誤地傳達給消費者,是文字設計的目的,否則將失去了它的功能。抽象的筆畫通過設計後所形成的文字形式,往往具有明確的傾向,這一文字的形式感應與傳達內容是一致的。如生產女性用品的企業,其廣告的文字必須具有柔美秀麗的風采,手工藝品廣告文字則多採用不同感覺的手寫文字、書法等,以體現手工藝品的藝術風格和情趣……
根據文字字體的特性和使用類型,文字的設計風格大約可以分為下列幾種:
1.秀麗柔美。字體優美清新,線條流暢,給人以華麗柔美之感,此種類型的字體,適用於女用化妝品、飾品、日常生活用品、服務業等主題。
2.穩重挺拔。字體造型規整,富於力度,給人以簡潔爽朗的現代感,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這種個性的字體,適合於機械科技等主題。
3.活潑有趣。字體造型生動活潑,有鮮明的節奏韻律感,色彩豐富明快,給人以生機盎然的感受。這種個性的字體適用於兒童用品、運動休閑、時尚產品等主題。
4.蒼勁古樸。字體樸素無華,飽含古時之風韻,能帶給人們一種懷舊感覺,這種個性的字體適用於傳統產品,民間藝術品等主題。
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在視覺傳達中向消費大眾傳達信息,而要達到此目的
必須考慮文字的整體訴求效果,給人以清晰的視覺印象。無論字形多麼地富於美感,如果失去了文字的可識性,這一設計無疑是失敗的。試問一個使人費解、無法辨認的文字設計,能夠起到傳達信息作用嗎?回答是否定的。文字至今約定俗成,形成共識,是因為它形態的固化,因此在設計時要避免繁雜零亂,減去不必要的裝飾變化,使人易認、易懂,不能忘記了文字設計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更有效地傳達信息,表達內容和構想意念。字體的字形和結構也必須清晰,不能隨意變動字形結構、增減筆畫使人難以辨認。如果在設計中不去遵守這一準則,單純追求視覺效果,必定失去文字的基本功能。所以在進行文字設計時,不管如何發揮,都應以易於識別為宗旨,這也是對字形做較大的變化常常應用於少字數的原因。
根據廣告主題的要求,極力突出文字設計的個性色彩,創造與眾不同的獨具特色的字體,給人以別開生面的視覺感受,將有利於企業和產品良好形象的建立。在設計時要避免與已有的一些設計作品的字體相同或相似,更不能有意摹仿或抄襲。在設計特定字體時,一定要從字的形態特徵與組合編排上進行探求,不斷修改,反復琢磨,這樣才能創造富有個性的文字,使其外部形態和設計格調都能喚起人們的審美愉悅感受。